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280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第280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知是为崔安而来,还是为郑氏而来?”

温禾站在玄武门外,目光平直地看向面前的崔敦礼。

秋阳穿过他的发梢,在玄色袍角投下细碎的金斑,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疏离。

他自然知道崔敦礼是谁。

史书中那位多次出使突厥、回纥的能臣,那位随李勣击灭薛延陀的文武全才,甚至连五代的刘昫都称他为“太平君子”,赞其“恪恭匪懈,以保名位”。

可再耀眼的光环,也掩不住他身后“博陵崔氏”这四个字。

而且史书记载,李恪被房遗爱谋反案牵扯进去后,李治原本想赦免他的。

可崔敦礼进谏却道:“周公诛除管叔、蔡叔,汉景帝戡平七国之乱,汉昭帝诛杀燕王、盖主,这些都是宗室谋逆被诛的例子,陛下怎能因顾念私情而罔顾国法呢?”

崔敦礼倒没在意他语气里的冷淡,毕竟博陵崔氏在这次事件里确实不占理。

只以为温禾是不喜崔氏。

他拱手笑道:“县子莫要多心,今日前来,是代替博陵崔氏向县子赔礼的。”

“向某赔礼?”

温禾不禁失笑,眼底掠过一丝讥诮。

这算什么?

打一巴掌再递颗?

还是觉得他年纪小,几句好话就能糊弄过去?

“若是为了崔安郎君的事,”

他后退半步,拱手作势欲走,青石板上的鞋印还带着监牢的寒气。

“还请明日去大理寺,届时下官自会有章程,今日下官已下衙,便先告辞了。”

话音未落,手腕突然被人攥住。

崔敦礼的手指修长有力,骨节分明,却没半分恶意,只是牢牢牵着不让他走。

那力道拿捏得极妙,既让人生不出真怒,又没法轻易挣脱。

“小郎君误会了。”

崔敦礼笑得温和,干脆连“县子”的称呼都省了,亲昵得像是相识多年的朋友。

“与崔安无关,只是某想请小郎君吃杯茶,略表心意,不如同去平康坊,那里有家清风楼,茶品极佳。”

他也不等温禾应承,拽着人就往街对面走。

这一幕正好被赶来的李义府撞见。

少年抱着书卷的手猛地收紧,看着自家先生被一个陌生男子拽着往平康坊走,顿时惊得脸色发白,快步上前时,声音都带着颤:“先生?”

若不是见对方衣饰华贵,气度沉稳,他怕是已经转身去喊护卫温禾的那些玄甲卫了。

温禾被拽得踉跄了半步,回头瞪了崔敦礼一眼,却见对方笑得坦荡,只好对李义府道:“你坐着马车跟到平康坊清风楼。”

“是。”李义府虽满心疑惑,还是躬身应下,转身时,目光依旧警惕地盯着崔敦礼的背影。

穿过两条街,平康坊的热闹便扑面而来。酒旗招展,歌姬的笑闹声顺着风飘过来,与别处的肃穆截然不同。

清风楼就坐落在坊门不远处,朱楼画栋,门口的伙计见崔敦礼这副架势,刚要招呼,又识趣地退到了一旁。

“松开吧,我自己会走。”温禾挣了挣手腕。

崔敦礼这才松了手。

他笑着侧身让开:“小郎君请。”

温禾没理他,径直走上二楼。

临窗的位置正好空着,能看见楼下往来的车马与坊内的垂柳。

他刚坐下,就见崔敦礼跟着坐下,熟练地唤来伙计:“煮一壶茶汤。”

“不必了。”温禾抬手止住。

“下官还有事,就不喝茶了,不知中书舍人找下官究竟何事?”

崔敦礼也不勉强,示意伙计退下,才缓缓开口:“县子可知,博陵崔氏已将族叔从调回博陵了?”

温禾端起茶盏的手顿了顿:“与我何干?”

他在乎的可从来不是那个博陵崔氏的老者。

“自然与县子有关。”

崔敦礼看着他,目光诚恳。

“这次的事,是族叔欠考虑了,族叔是族中长辈,性子执拗,总觉得士族的颜面比什么都重要,才会糊涂行事。”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加之他年岁已高,所以族中人都认为,该送他回博陵养老了。”

温禾闻言,却嗤笑一声:“为了颜面?他怕不是冲着我那些造纸工坊和茶叶这些生意来的吧?”他现在相信崔敦礼是带着善意来的,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原谅博陵崔氏。

“若是这一次郑氏父子陷害之计成功,只怕今日在牢狱中的便是某了,而某的那些产业,想必你们博陵崔氏也能分得一杯羹吧。”

温禾突然将话挑的如此明白,让崔敦礼确实有些意外。

沉吟了片刻,他失笑的摇了摇头,喊着外头的小厮进来。

“上一些糕点,某要清茶,给小郎君准备一碗上佳的蜜水。”吩咐完小厮,他回过头来见温禾要开口拒绝,便先说道。

“某之前听闻小郎君说过,少年人不好多喝茶,这清风楼用的是上佳的蜂蜜,甜而不腻,来此若是不品尝一二,岂不可惜了。”

温禾抿了抿嘴。

这崔敦礼未免有些和善过头了。

怎么感觉反倒是他做的有些不对了。

他轻咳了一声,板着脸点了点头。

崔敦礼见状,也笑了一声,忽然又想起什么,对那小厮又嘱咐道:“还有刚才与我们同行而来的小郎君,莫忘了给他也备一份。”

“是。”小厮恭敬的行礼后,躬身退了出去。

崔敦礼一时不言,只是沉默的笑着,等到糕点和茶水都上来后。

他特意将一份看起来算是不错的点心递到温禾的面前,然后才开口说道。

“我今日来,一是赔罪,二是想告诉县子,崔氏之中,并非人人都那般顽固。”

温禾看着他,忽然笑了:“崔郎君这是想与我讲和?”

“算不上讲和。”崔敦礼摇头。

“只是不想让误会加深,百骑曾救过我一命,这份情,某记着。”

他望着窗外的枯木,声音轻了些:“再说了,今朝非昨日,士族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若还是如之前一般目中无人,迟早会像郑氏一样,落得个断尾求生的下场。”

温禾端起面前装着蜜水的瓷碗,温热的水汽模糊了少年的眉眼。

楼下的丝竹声隐约传来,与崔敦礼的话语交织在一起,竟生出几分奇异的平和。

温禾忽然放下瓷碗,青瓷与木案相触的轻响在丝竹声中格外清晰。

他指尖还沾着蜜水的甜腻,抬眼看向崔敦礼时,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日天气:“五千贯,明日崔安便可离开。”

“可。”

崔敦礼应得没有丝毫犹豫,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他心中却长长松了口气。

温禾肯开价,便说明这事有转圜的余地。

他原以为至少要万贯才能赎回人,看来这少年虽锋芒毕露,却也并非得理不饶人。

“明日某会亲自将钱送到大理寺。”

他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像是在承诺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公事。

温禾挑眉,这才慢悠悠地问:“那不知安上兄今日特意来找我,总不会只是为了崔安吧?”

说了这么多软话,又是赔罪又是请喝茶,若只为一个崔安,未免太过兴师动众。

崔敦礼没有立刻回答,反倒将话题转了个弯,笑道:“某痴长几岁,若是不弃,小郎君不妨叫某一声崔兄,或是直呼表字安上,某便称你嘉颖,如何?”

温禾看着他眼中真切的笑意,沉默片刻,终是轻咳一声:“安上兄。”

这声称呼一出口,崔敦礼的笑容更盛了,仿佛两人之间那层无形的隔阂被打破了些。

他端起茶盏,却没喝,只是望着袅袅升起的水汽,缓缓道:“嘉颖可知,为何五姓七望能连绵千年,为何历经改朝换代依旧屹立不倒?”

温禾想也不想便答:“相互联姻,垄断教育,收拢人才,掌握话语权。”

虽是用了些后世的词汇,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崔敦礼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赞赏:“嘉颖看得透彻。”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但还有一样,那便是朋友,士族之间要相互扶持,与朝中新贵,亦要广结善缘。”

“那若是做不成朋友呢?”

温禾忽然反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目光直直看向崔敦礼,像是在审视一般。

崔敦礼拿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心中更是觉得温禾有趣。

他笑着沉吟片刻,才放下茶盏,坦然迎上少年的目光:“前汉司马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什么人是不能成为朋友的。”

这句话可是比本杰明·迪斯雷利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要早两千多年了。

他笑了笑,话锋一转:“这次的事,博陵崔氏确实理亏,为表歉意,某愿代表崔氏捐赠一万贯,专为北疆府兵添置冬衣,嘉颖觉得,这份诚意够不够?”

一万贯?温禾失笑着摇了摇头,指尖在蜜水碗沿轻轻划着圈:“安上兄这是欺我年少?”

崔敦礼不由愣了一下,诧异的抬眸望向温禾,一副不解的模样:“嘉颖这是何意,愚兄并没有其他的目的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