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 第77章 国运之辩

“陛下,臣有话讲,”

房玄龄作为左相,此时也不能在眯着了,

“陛下,臣几月前受命清查大唐境内人口,臣就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说,”

“准了,”

“陛下,众位同僚,可知晓大唐境内有多少百姓?”

房玄龄的话音刚落,李滂习立即在旁边尖酸刻薄的说道:“这是你负责的,问我们这些人作甚?”

房玄龄并未搭理李滂习,接着说道:“我大唐境内这次统计,百姓有三百万户,但其中在深山老林之中下来的就高达几十万户,这些人多是因为田地被豪绅以各种手段夺去造成的,所以臣以为,大乱之后,应以怀柔手段来安抚民心,而不是像两位大人所说的采用重典。”

“哦,竟然这么多,房爱卿,统计的数字可准确?”

李世民也十分震惊,没想到在他的治下,竟然有这么多人躲进了深山。

“陛下,如今大唐境内百姓的数量不及前朝的四分之一,如果再执行重典,百姓必然会重返深山,那将是大唐的不幸啊,”

“房爱卿,如今那些王公贵族的土地统计的怎么样?”

听到房玄龄的数字,李世民深深感觉到自己身上的重担,

“回陛下,有一少部分开明的贵族已经将土地归还驭下的农户,但其余的仍在观望,一个原因是他们本质上不愿意归还,另一个原因是如今庄稼快要秋收,不想承担过多的损失。”

“嘶,”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也知道这里面的难处,那些王公贵族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功劳存在的,如果过于强硬的推行,恐怕会适得其反。

魏征见李世民有些为难,赶忙出声说道:“陛下,古往今来大乱之后大治的例子多不胜举,而如今大唐境内的百姓更是经历了常年的战乱之苦,我觉得他们会更珍惜陛下带来的安定,陛下只要让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是非常容易治理的。”

魏征相反的意见一下刺痛了封德彝等人,封德彝立即反驳说道:“陛下,魏征老儿只知道纸上谈兵,简直不识时务,请陛下治他魏征一个失察之罪。”

李世民也是乐的见到大臣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嘛,无妨的,封爱卿,”

见李世民如此说,封德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魏爱卿,那你来说说,我大唐经历了大乱,究竟要多久才能达到大治?难道要朕等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么?”

“陛下,臣以为,土地乃百姓之根本,既然房大人也提到了一些王公贵族不愿意将非法得来的土地归还,不如由陛下带头将皇家一些土地让给百姓耕种,这样既能为王公贵族起表率作用,也能彰显陛下的皇恩浩荡。”

“哈哈哈,”

李世民也没想到魏征竟然将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只能用大笑来掩饰自己的内心的不爽,但仔细一想,倒也是一个办法。

“好你个魏征,竟然算计到朕的头上来了,看在你为国为民的份上,朕准了,将一些皇家园林全部分给百姓耕种,另外下旨一些王公贵族尽快将多余的土地交出,不然,朕决不轻饶。”

“陛下圣明!

只要朝中上下齐心,臣相信,三年内在陛下带领之下,必然可以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

“陛下,臣也赞同魏大人所言,如今长安城的粮食价格已经稳定在十文钱一斗,今天虽遭了旱灾,但不影响今年是一个大丰收,秋收之后粮价降到五文钱一斗也不是不可能的。”

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力挺魏征,并且用实例来佐证。

就这样,一场关乎大唐国运的辩论就此盖棺定论,最终确定“王道”

来治理大唐,让百姓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