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39章 军饷奏报里的隐忧

初夏的晨光带着几分透亮的暖意,穿过翊坤宫的缠枝莲纹窗时,正好落在殿内的熏笼上。百合香已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新换的薄荷香,混着院外牡丹飘落的残瓣气息,在空气中织成一层清爽的味道。江兰提着一个素布食盒站在宫门口,指尖轻轻摩挲着食盒外绣的艾草纹 —— 这是她昨日熬夜准备的回礼,里面是两个亲手缝制的艾草香囊,还有一小罐新熬的复方艾草膏,既符合她 “懂调理” 的人设,又不会显得过分贵重,恰好契合后宫回礼的分寸。

三日前年妃赏的苏绣胭脂还摆在东偏院的紫檀木书桌上,胭脂盒上的金线在宫灯下泛着细光,江兰却始终没敢用 —— 她知道,年妃的赏赐是 “示好”,也是 “持续观察”,唯有回一份贴心又不越界的礼,才能让这份脆弱的信任延续。昨日苏培盛特意提点她:“年妃既赏了你胭脂,你该去回谢,顺便看看能不能探些年家与西北军饷的消息 —— 皇上最近正为这事烦忧,满文奏报堆了半桌,却没关键线索。”

“江兰姑娘,娘娘在里间等着呢。” 掌事太监李公公快步迎出来,脸上带着比上次更热络的笑意,目光扫过食盒上的艾草纹,“姑娘这食盒倒别致,是自己绣的?”

“回公公,是奴才前晚抽空绣的,粗针笨线,让公公见笑了。” 江兰躬身回话,语气依旧谦卑,“里面是些艾草香囊和新熬的药膏,想着娘娘用着之前的药膏顺手,便再送些来,也算谢娘娘的胭脂之恩。”

李公公笑着点头,引着她往里走。殿内的陈设与三日前无异,只是桌案上多了一本摊开的满文奏报,墨汁还泛着新鲜的光泽,显然是年妃刚看过。年妃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玉兰花的常服,正坐在软榻上,手里捏着一方素色帕子,见江兰进来,嘴角先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倒是有心,还特意送了礼来。”

“奴才不敢当娘娘的‘有心’二字。” 江兰将食盒放在桌案上,小心地打开,先取出一个艾草香囊 —— 囊身是淡绿色的粗布,绣着简单的驱蚊图案,里面填的是晒干的艾草和薄荷,“娘娘殿里虽有熏香,可夏日蚊虫多,这香囊能驱蚊虫,还能安神,奴才想着娘娘夜里练字,或许用得上。”

她拿起香囊递过去,指尖特意避开香囊的绣线接头,保持着稳妥的姿态。年妃接过香囊,放在鼻尖轻嗅,眼里多了几分真切的笑意:“倒是清爽,比宫里的熏香更合心意。你这手艺,倒比针线房的宫女还细致些。”

“娘娘过奖了,只是跟着杂役房的张婶学了些皮毛。” 江兰又取出那罐艾草膏,“这是奴才新熬的,比上次的多加了些薄荷,夏日用着更清凉,娘娘若是觉得手背上的伤还痒,可多涂两次。”

年妃接过瓷瓶,指尖碰到瓶身的温度 —— 是温的,显然是江兰特意用温水捂过,怕凉了伤处。这份细微的体贴,让年妃的语气愈发缓和:“你倒是比本宫身边的宫女还细心。坐吧,陪本宫说说话,近日练字也有些闷。”

江兰依言坐在软榻旁的矮凳上,腰背依旧挺直,却没敢坐实,只虚沾着凳面 —— 后宫的规矩比御前更严,半分懈怠都可能出错。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桌案上的满文奏报,标题里 “西北”“军饷” 两个词的满文她已能认出,心里瞬间提起了劲 —— 这正是苏培盛让她留意的方向。

“你在御前,可听说皇上最近为西北的事烦忧?” 年妃突然开口,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我兄长(年羹尧)在西北打仗,粮草和军饷总跟不上,前几日还递了满文奏报来,说将士们连冬衣都还没备齐,皇上却让户部再缓一缓,你说这……”

江兰心里一凛 —— 年妃这话看似抱怨,实则是在试探皇上对年家的态度,更是无意间暴露了 “西北军饷滞后” 的关键信息。她没有接话,只是躬身道:“奴才不敢议论朝政,只是偶尔整理奏报时,见户部的奏报里提过‘江南盐税未到账,军饷暂缺’,想来皇上也是有难处。”

她刻意将 “军饷滞后” 归为 “江南盐税” 的问题,既不涉及年羹尧与皇上的矛盾,又悄悄透露了新政相关的信息,算是给年妃一个 “台阶”。年妃的脸色果然缓和了些,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江南的盐税总被士绅拖着,连带着西北的军饷都受影响。我兄长说,再这样下去,将士们怕是要寒心。”

江兰默默记下 “江南盐税”“西北军饷”“冬衣未备” 这几个关键信息,表面却依旧保持着倾听的姿态:“娘娘不必太过忧心,皇上向来重视西北战事,定会想办法解决的。奴才整理满文奏报时,见皇上在‘西北军饷’旁标注了‘优先核查’,想来已有打算。”

她特意提到胤禛的标注,既显皇上的勤政,又暗示自己 “只是按奏报说话”,不越界。年妃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说军饷的事,转而聊起了满语学习:“听说你满文学得快,连魏公公都夸你?正好本宫这满文奏报里有些词认不准,你帮本宫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兰连忙起身,走到桌案旁,俯身看向奏报 —— 是年羹尧递来的西北军饷奏报,里面提到 “军饷拨发延迟三月”“粮草运输损耗三成”,满文书写的细节里,还藏着 “供应商为年家亲信” 的字样。她指着 “损耗三成” 的满文,用刚学的满语轻声解释:“娘娘,这个词是‘损耗’,指粮草运输中丢了三成,按常理,粮草运输损耗最多一成,三成怕是有些异常。”

年妃的眼神闪了闪,却没接话,只是淡淡道:“许是西北路远,损耗多些也正常。你也累了,先回去吧,往后有空常来陪本宫说说话。”

“是,奴才告退。” 江兰躬身行礼,轻步退出翊坤宫,心里却已翻起了波澜 —— 年羹尧的奏报里,“损耗三成” 和 “亲信供应商” 显然是漏洞,极有可能是年家在粮草运输中克扣,却把责任推给 “江南盐税”,这对新政推进极为不利。

回到养心殿时,已是正午。江兰快步走到苏培盛的住处,将在翊坤宫听到的、看到的一一细说,包括年妃的抱怨、奏报里的损耗异常、年家亲信供应商的信息。苏培盛听完,眉头紧紧皱起:“你说得对,这‘三成损耗’绝对不正常!之前户部递的奏报里说‘粮草运输损耗一成’,年羹尧却报三成,这里面定有猫腻。你整理年羹尧的满文奏报时,仔细看看供应商的名字,还有运输的时间,说不定能找到证据。”

“奴才记下了!” 江兰连忙应下,心里满是兴奋 ——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新政核心的 “贪腐隐患”,若是能找到证据,不仅能帮皇上解决难题,还能进一步获得信任。

午后整理奏报时,江兰特意找出年羹尧近三个月的满文军饷奏报,按 “日期”“供应商”“损耗” 分类标注。她用现代财务审计的 “对比法”,将每一次的粮草运输损耗记录下来:正月损耗一成五,二月损耗两成,三月竟达三成,且供应商都是 “年记粮行”—— 显然是年家的亲信产业。更让她惊讶的是,运输时间也异常:从江南到西北,寻常粮草运输需二十日,年记粮行却用了三十日,多出的十日极有可能是 “故意拖延,制造损耗假象”。

“江兰姑娘,你怎么对着年将军的奏报发呆?” 年妃身边的宫女秋红突然走进来,手里捧着年妃让送回的空瓷瓶,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这可是年将军的军饷奏报,你一个宫女也敢随便看?不怕僭越吗?”

江兰心里一沉 —— 秋红是年妃身边最得力的宫女,向来护主,定是刚才在翊坤宫见她看奏报,特意来试探。她没有慌乱,只是笑着将奏报合上:“秋红姐姐说笑了,奴才只是按苏公公的吩咐,整理奏报分类,刚巧看到年将军的奏报,想着标注清楚些,方便皇上查阅。”

“是吗?” 秋红挑眉,伸手就要拿奏报,“我听说你懂满文,还帮皇上标注奏报,倒要看看你标注了些什么。”

江兰侧身避开,语气依旧温和:“姐姐若是想看,可先问过苏公公,奴才只是按规矩做事,不敢私自让旁人看奏报。再说,年将军的奏报是满文,姐姐怕是也看不懂,免得劳烦。”

这话既点出了 “奏报需经许可才能看” 的规矩,又暗示秋红 “不懂满文”,让她无从反驳。秋红的脸色涨得通红,却没敢再抢,只能冷哼一声:“你倒是会拿规矩压人!等着瞧!” 说完,转身快步走了。

江兰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却松了口气 —— 这一次的刁难,她又化解了。她重新翻开奏报,在 “年记粮行”“损耗三成”“运输延迟十日” 的地方用炭笔做了标记,还在旁边用汉语写了 “需核查供应商资质与运输路线” 的小字,准备稍后交给苏培盛。

傍晚时分,苏培盛拿着江兰标注的奏报,走进内间见胤禛。半个时辰后,苏培盛出来时,脸上带着几分兴奋:“皇上夸你标注得细致!说‘损耗三成’和‘运输延迟’确实可疑,让你明日跟我一起去户部,调取江南盐税和西北粮草运输的账目,仔细核查!”

江兰心里一喜,连忙躬身道谢:“谢公公!谢皇上!奴才定当用心核查,绝不遗漏任何异常!”

“你不用谢我,是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苏培盛拍了拍她的肩膀,“皇上还说,你既能懂满语,又能发现奏报里的漏洞,往后满文奏报的摘要,都让你用汉语标注,方便他和大臣查阅。这可是极大的信任,你得好好把握。”

江兰认真点头,心里愈发坚定 —— 这次核查西北军饷,是她参与新政核心事务的重要机会。她不仅要找出年家克扣粮草的证据,还要帮皇上理清江南盐税与西北军饷的关联,为推进新政出一份力。

回到东偏院时,夜色已浓。江兰坐在紫檀木书桌旁,看着标注好的满文奏报,又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 —— 外婆曾说 “兰兰做事认真,能成大事”,如今在这雍正朝,这句话正在慢慢应验。她从布包里掏出满语笔记,翻到 “军饷(gucu)”“粮草(usin)” 的标注,又在旁边加了 “损耗(sahalambi)”“运输(yabumbi)” 两个新词,准备明日去户部时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夜里,宫灯的暖光映在奏报上,江兰还在梳理核查思路:先查年记粮行的资质,看是否有官方许可;再查运输路线,看是否有绕路拖延的情况;最后对比户部拨发的军饷与实际到账的数额,找出差额。这些都是现代财务审计的基础方法,她相信能派上用场。

次日清晨,江兰跟着苏培盛去了户部。户部的官员见她是御前侍女,还能参与核查账目,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却不敢怠慢,连忙取出江南盐税和西北粮草运输的账目。江兰接过账册,按之前的思路,先核对年记粮行的资质 —— 果然没有官方颁发的 “粮草运输许可”,是年羹尧私自任命的;再查运输路线,发现正月到三月的运输路线都绕了远路,多走了两百里,导致运输时间延迟;最后对比军饷数额,发现户部拨发了十万两,实际到西北的却只有七万两,差额三万两去向不明。

“这些证据足够了!” 苏培盛看着江兰整理的核查清单,眼里满是认可,“你把这些整理成汉语摘要,我这就呈给皇上。年羹尧私自任命供应商、绕路拖延、克扣军饷,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证据,皇上看了定会重视。”

江兰连忙点头,拿出纸笔,快速整理核查摘要。笔尖在纸上滑动时,她想起三日前在翊坤宫的场景,想起年妃的试探与抱怨,心里满是感慨 —— 若不是她借着回礼的机会探得信息,又细心发现奏报里的漏洞,怕是还不知道年家竟在新政中做手脚。

整理完摘要,江兰跟着苏培盛回到养心殿。胤禛看完摘要,眉头紧紧皱起,却没立刻发怒,只是对苏培盛说:“把这摘要给年妃看看,让她知道她兄长做的好事。再传朕的旨意,让年羹尧即刻回京述职,西北军饷改由户部直接派发,不许再私自任命供应商。”

苏培盛躬身应下,转身时对江兰悄悄竖了个大拇指。江兰站在一旁,心里满是踏实 ——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参与新政核心的核查事务,也是第一次用自己的能力帮皇上解决难题。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还有更多的新政事务等着她参与,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她解决。

退出内间时,阳光透过养心殿的窗,落在江兰的身上,带着几分温暖的力量。她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又看了看手里的核查摘要,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 她的逆袭之路,正在一步步走向新政的核心,正在一点点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一切,都始于她对每一次机会的把握,对每一个细节的重视,对每一份信任的珍惜。

窗外的牡丹已谢得差不多了,却有新的绿叶长出来,透着蓬勃的生机。江兰知道,她的成长,也像这牡丹一样,经历过试探与风雨,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绽放。她深吸一口气,捧着刚整理好的满文奏报,轻步走向文书房 —— 新的任务还在等着她,新的挑战还在前方,她已做好准备,用自己的本事,在雍正朝的新政浪潮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