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590章 魏20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第590章 魏20

作者:风波静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5 14:23: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黄初五年,改封谯县。

黄初七年,徙封鄄城。

太和六年,改封沛王。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七百户。

甘露元年去世,谥号“穆”。

史籍记载

《三国志》:沛穆王林(曹林),建安十六年封饶阳侯。二十二年,徙封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谯王。五年,改封谯县。七年,徙封鄄城。太和六年,改封沛。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七百户。林薨,子纬嗣。[6

曹衮(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235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异母弟,母杜夫人。

初封平乡侯,后历封东乡侯、赞侯、赞公、北海王、赞王、濮阳王、中山王。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曹衮因犯京都禁令,被削减二县封地。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恢复所削二县。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曹衮因病去世,谥号恭王,其子曹孚袭爵。

曹衮少时好学,十几岁时能写文章。每次读书,臣属常恐他因精力损害得病,屡次劝阻,但他性情喜欢读书,不能中止。就藩后崇尚节俭,敦促妻妾纺线织补,成为家属日常事务。

曹衮着有文章共两万多字,虽才华不如其兄陈思王曹植,但对此的爱好与他相同。

好学喜读

曹衮少年时喜好学习,十几岁时能写文章。每次读书,文学官和左右侍从常常恐怕他因为精力损害得病,屡次劝他停一下,但他性情喜欢读书,不能中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衮受封平乡侯。[1]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为东乡侯,同年又改封为赞侯。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进封爵位为赞公,官员属下都向他祝贺,曹衮说:“我生长在深宫之中,不知收种庄稼的艰难,有很多骄奢逸乐的过失。各位贤者已经庆贺了我的喜庆事,也应该辅助我弥补缺陷。”[2]

警戒慎重

曹衮的兄弟们每兄弟们每次游玩娱乐时,他却独自深思经典。文学官和防辅(三国时魏国官名,设于诸王的封国之中,以监察诸王的行动)们互相商议说:“我们接受诏令考察赞公的举止,有了过失应当奏报,有了好事也应当奏报,不能隐瞒他的美好!”于是一同上表称赞陈述曹衮的美好。曹衮知道后,极为惊惧,责备文学官说:“自己提高修养,坚守贞操,不过是普通人的行为罢了,但各位却报告给上面知道,这恰恰是为我增加负担和拖累。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这对我可没有好处。”曹衮的警戒慎重一向如此。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三月初一日,曹衮被封为北海王。[4] [5]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改封为赞王。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又改封为濮阳王。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衮到封地就国。曹衮崇尚节约俭朴,敦促妻妾纺线织补,形成习惯,成为家属日常的事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冬天,曹衮回京朝见魏明帝曹叡。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为中山王。[6]

削减封地

当初曹衮前来朝见魏明帝时,违犯了京都的禁令。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主管官员上奏批评曹衮。魏明帝下诏说:“中山王素来恭敬谨慎,偶然来到这里,还是用评议帝王亲属的规则来评判这事吧。”主管官员固执己见,魏明帝曹睿只得下诏削减曹衮两个县、七百五十户的封邑。曹衮忧虑害怕,告诫命令属下官员要更加谨慎。魏明帝赞赏曹衮的心意,在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恢复他之前所削减的两个县的封地。

因病去世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秋天,曹衮患病,魏明帝下诏派遣太医为他看病,殿中、虎贲带着手书的诏令和赏赐的珍贵膳食相跟随,又派遣太妃、沛王曹林一起去探视病情。曹衮病得很厉害,命令属下官员说:“我缺少德行,愧受天子的恩宠,现在我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了。我喜欢俭朴,但朝廷有临终报告的制度,作为全国遵行的法典。我气断的时候,从停放灵柩到下葬,务必遵奉诏书的命令。过去卫国大夫蘧瑗埋葬在濮阳,我看到他的坟墓,常常想到他遗留的风范,希望依托于贤人的灵魂长眠地下,营造我的坟墓的界址,一定要到那里去选在它的近旁。《礼》规定:男子不死在妇人手里。赶快按时建成东堂。”[8]

东堂建成后,曹衮把它命名为“遂志之堂”,坐着车子急忙前往那里居住。又命令继承自己王位的儿子曹孚说:“你还太小,没有接受过家教,这么早就成为王爷,只知道乐,不知道苦,必将会有骄傲奢侈的过失。接待大臣,务必按照礼仪。即使不是大臣,对老人也应该答谢礼拜。侍奉哥哥要恭敬,体恤弟弟要慈爱;兄弟有不好的行为,应当跪下劝谏他们,劝谏不听从,就流着泪讲道理给他们;讲道理还不改,那就禀告他们的母亲。要是仍然不改,应当上奏给天子知道,一起辞掉封地。与其依守恩宠而遭到灾祸,不如贫贱生活以保全自身。这也不过说的是大的罪恶,至于微细的过错,就应当为他们遮掩。你这个小孩子,谨慎地修养你自己,用忠诚坚贞来侍奉圣朝,用孝顺来侍奉太妃。在家里听奉太妃的命令;在外面接受沛王的教训。不要懈怠你的心思,以此来安慰我的灵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曹衮病逝魏明帝下诏让沛王曹林留在那里完成葬礼,让大鸿胪持节符执掌护理丧事,宗正前去吊唁祭祀,赠送的丧葬礼品十分丰厚。曹衮着有文章共两万多字,虽然才华不如他的哥哥陈思王曹植,但对此的爱好与他相同。曹衮死后,其子曹孚继承中山王的爵位。[11]

趣闻轶事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一条黄龙出现在邺县西边的漳水中,曹衮上书就此事表示赞颂。曹衮的哥哥魏文帝曹丕下诏赏赐给他黄金十斤,诏书说:““过去唐叔虞把一株奇异的谷子送给周公,东汉东平王刘苍向光武帝刘秀献上颂文,都是对骨肉之亲的赞美,以表彰美好的亲人。北海王曹衮对三坟五典有精深的研究,深切地玩味道行的真义,文雅的气质光彩焕发,我很是赞美他。北海王应该能够慎重地表现出自己的德行,以完成你美好的名声。”[

历史评价

曹丕:“王研精坟典,耽味道真,文雅焕炳,朕甚嘉之。”[13]

曹叡:“王素敬慎”[13]

陈寿《三国志》:“少好学,年十馀岁能属文。”[

曹玹,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亲秦夫人,早薨,无后。[1]

人物生平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东汉朝廷封曹玹为西乡侯。

很早就去世,没有后人。

后来以曹赞、曹壹兄弟二人先后续封为西乡侯,继承曹玹的爵位。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济阳怀王玹,建安十六年封西乡侯。早薨,无子。二十年,以沛王林子赞袭玹爵邑,早薨,无子。文帝复以赞弟壹绍玹后。黄初二年,改封济阳侯。四年,进爵为公。太和四年,追进玹爵,谥曰怀公。六年,又进号曰怀王,追谥赞曰西乡哀侯。壹薨,谥曰悼公。子恒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九百户。[1

曹峻(出生年月日不详- 公元259年),字子安,三国时期曹操之子,秦夫人所生。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死后谥曰“恭”。

人物生平

陈留恭王曹峻,字子安,曹操之子,秦夫人所生。

东汉时期,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封郿侯。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徙封襄邑侯。

魏文帝曹丕时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进爵为公。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改封为陈留王。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襄邑县。

魏明帝曹叡时期,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又封陈留。

魏高贵乡公曹髦时期,甘露四年(公元259年)薨,谥曰“恭”。儿子曹澳嗣位。[1]

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死后谥号范阳闵公,记载于《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早薨,无子。

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曹均之子曹敏奉矩后,封临晋侯。

黄初三年追封谥矩为范阳闵公。

太和六年,追进矩号曰范阳闵王。

历史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1] :

范阳闵王矩,早薨,无子。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均子敏奉矩后,封临晋侯。黄初三年追封谥矩为范阳闵公。五年,改封敏范阳王。七年,徙封句阳,太和六年,追进矩号曰范阳闵王,改封敏琅邪王。

曹干(公元215年—公元261年9月14日)[1],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第二十五子,母为妾室陈氏。三岁丧母,曹操命王夫人抚养。五岁时父亲曹操去世,临终时将其托付于曹丕抚养。[4]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薨。子女不详。

人物生平

生母陈妾,养母王昭仪。

汉建安二十年曹操妾陈氏生曹干,当年即封高平亭侯。二十三年,生母陈妾死,曹干养于王昭仪,徙封赖亭侯,其年又改封弘农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公。三年,为河间王。五年,改封乐城县。.七年,徙封巨鹿。魏明帝太和六年,改封赵王。干母(王昭仪)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青龙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干玺书诫诲之。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千户。

景元二年八月初三日(戊寅)薨。

年龄疑释

据本传注引《魏略》言“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困,遗令语太子曰:‘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失父”指的是曹操,曹操死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据此推算曹干生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但本传记载“赵王干,建安二十年封高平亭侯”,与此不合。

裴松之认为,根据《三国志》卷二十九《方技传》中的朱建平传,可以得出曹干比曹彪小二十岁的结论。钱大昕以此为基础,通过曹彪生年推定曹干生年。已知曹彪死于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卒年57岁,可得出曹彪生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进而推出曹干生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亦可与本传封亭侯相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赵王干,建安二十年封高平亭侯。二十二年,徙封赖亭侯。其年改封弘农侯。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公。三年,为河间王。五年,改封乐城县。七年,徙封钜鹿。太和六年,改封赵王。干母有宠於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青龙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干玺书诫诲之,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诗着‘大车惟尘'之诫。自太祖受命创业,深睹治乱之源,鉴存亡之机,初封诸侯,训以恭慎之至言,辅以天下之端士,常称马援之遗诫,重诸侯宾客交通之禁,乃使与犯妖恶同。夫岂以此薄骨肉哉?徒欲使子弟无过失之愆,士民无伤害之悔耳。高祖践阼,祗慎万机,申着诸侯不朝之令。朕感诗人常棣之作,嘉采菽之义,亦缘诏文曰'若有诏得诣京都',故命诸王以朝聘之礼。而楚、中山并犯交通之禁,赵宗、戴捷咸伏其辜。近东平王复使属官殴寿张吏,有司举奏,朕裁削县。今有司以曹纂、王乔等因九族时节,集会王家,或非其时,皆违禁防。朕惟王幼少有恭顺之素,加受先帝顾命,欲崇恩礼,延乎后嗣,况近在王之身乎?且自非圣人,孰能无过?已诏有司宥王之失。古人有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弗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焉。'叔父兹率先圣之典,以纂乃先帝之遗命,战战兢兢,靖恭厥位,称朕意焉。”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千户。

曹上,曹操之子,母亲是孙姬。曹上早薨,无后。曹上的爵位是“公”即“临邑公”。

人物生平

曹上,魏武帝曹操之子,曹操之妾孙姬所生,孙姬为曹操生有三子,分别是曹子上(曹上)、曹彪、曹子勤(曹勤)。曹上在曹操所有儿子里面排行第十六,早薨。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追封临邑公,谥号殇。

由于曹上的生母孙姬的地位不高,再加上死的早,曹上的爵位是“公”即“临邑公”。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临邑殇公子上,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1]

曹勤,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第十八子,母亲为孙姬。过早就去世了,并没有后人。

曹勤为魏武帝曹操与孙姬所生,很早就去世了。

魏明帝曹叡时期,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追封谥号为“刚殇”。

历史记载

2. 刚殇公子勤,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曹乘,曹操之子,母亲为李姬,很早就去世,没有后人,追封为谷城殇公。

人物生平

曹乘,是魏武帝曹操与李姬所生,很早就去世,没有后人。

魏明帝曹叡时期,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追封谥为谷城殇公。

历史记载

2. 谷城殇公子乘,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曹整(约公元197―公元218),魏武帝曹操第二十子,母李姬。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封郿侯。

建安二十三年薨,无后。

人物介绍

公元203年,袁谭与曹操讲和之时,有意将自己女儿嫁给曹整,但是第二年袁谭就反叛曹操,联姻也不了了之。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封郿侯;

次年去世,无子。

曹丕称帝后,于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追进爵位,谥曰戴公。又以彭城王曹据之子曹范(实为曹整之侄)拜为郿公,奉为曹整之后。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郿戴公子整,奉从叔父郎中绍后。建安二十二年,封郿侯。二十三年薨。无子。黄初二年追进爵,谥曰戴公。以彭城王据子范奉整后。三年,封平氏侯。四年,徙封成武。太和三年,进爵为公。青龙三年薨。谥曰悼公。无后。四年,诏以范弟东安乡公阐为郿公,奉整后。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八百户。

曹京,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第二十一子,灵殇公子,未娶妻,无后。

人物资料

曹京,无字(因未成年就早夭所以没有取字),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第二十一子,谷城殇公子曹乘、郿戴公子曹整胞弟。母为曹操宠妾李姬,籍贯来历不详。曹京还未成年便病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魏明帝曹叡追封曹京谥号为灵殇公子。曹京未娶妻,无子嗣。

其母李姬可谓是个悲情女子,虽然刚开始受到曹操的宠爱,一连诞下三子,但全部都早早的便夭折了,没有一个活到成年,可以预见,之后她在曹家的地位应是一落千丈。

2.灵殇公子京,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谥。无后。

曹均(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219年),曹操之子。母为周姬。奉叔父蓟恭公彬后。汉·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二十四年,薨。子抗嗣。魏文帝追进公爵,谥曰安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1]

樊安公均,奉叔父蓟恭公彬后。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二十四年薨。子抗嗣。黄初二年,追进公爵,谥曰安公。三年,徙封抗蓟公。四年,徙封屯留公。景初元年薨,谥曰定公。子谌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九百户。

曹棘,无字(因未成年就早夭所以没有取字),沛国谯人。生卒年不详,据推算,应生于建安后期,约建安十几年左右。魏武帝曹操之子。母刘姬,为曹操妾室,东汉宗室之女。曹棘还未成年便病逝。太和五年(231年),魏明帝曹叡追封曹棘谥号为广宗殇公子。曹棘未娶妻,无子嗣。领国由于无人继承,后被废除。

曹徽

曹操之子

曹徽(?—243年),字子隽,其母宋姬,建安21年(216年)封历城侯,后封庐江王、寿张王、东平王。

曹徽在寿张王的时候,怂恿部下殴打寿张县吏,因此被削去一县五百户。正始3年(243年)去世,其子曹翕嗣位,后被晋朝封廪丘公。

曹徽,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 乃是东汉末年魏王、丞相曹操之子。

后封为东平王,乃宋姬子。

公元215年,曹徽被封为东平侯,迁到东平,与母宋姬安居。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徽策马去见曹操最后一面。但曹徽赶不及,曹操就死了,曹徽抱着曹操尸首痛哭。曹徽之兄王世子曹丕即位为魏王,领丞相、冀州牧。

公元229年,曹徽去拜见已经是天子的曹睿,受封为东平公。

公元230年,曹徽之母宋姬逝世,曹徽将宋姬之灵位送到邺城与曹操合葬。

公元232年,曹徽受封为东平王,追谥其母宋姬为王太后、东平王母。

《三国志》记载[1]

东平灵王徽,奉叔父朗陵哀侯玉后。建安二十二年,封历城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庐江王。四年,徙封寿张王。五年,改封寿张县。太和六年,改封东平。青龙二年,徽使官属挝寿张县吏,为有司所奏。诏削县一,户五百。其年复所削县。正始三年薨。子翕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三千四百户。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