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540章 汉34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第540章 汉34

作者:风波静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5 14:23: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外交

遣使天竺,求取佛法

汉武帝曾派人出使身毒(古印度的音译),然而被昆明阻拦,没有成功通达。[41]

汉明帝夜梦金人后,于是遣使至天竺,问佛道法。他派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等十八人赴天竺,史称“永平求法”。[42] 最终,蔡愔求得佛经《四十二章经》及释迦牟尼雕像,然后带领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回到洛阳,这是中国与印度次大陆的首次直接来往。自此,佛教传入中国。[41] 由于四十二章经是用一匹白马驮回来的,汉明帝便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28] 同时在外观上要求“悉依天竺旧式”。后来历经多次毁建,白马寺已非初创时的模样,但寺址从未迁移。[42]

白象传入中国

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乾陁罗国(古印度十六国之一)进献了白象,“背设五彩屏风、七宝坐床,容数十人。初养于御马场,但它坏屋毁墙,逃到街市,逢树即拔,遇墙亦倒。百姓惊怖,奔走交驰”。后来,朝廷为大象专门建了个养殖场,定名白象坊。[47] [46]

民族

对匈关系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后,因为国力的不足,对匈奴的策略由攻势转为防御。后来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光武帝册封南匈奴,而且还和他们和亲。北匈奴看到东汉和南匈奴和亲,也要求和亲。光武帝于是和公卿们商量,一时难以决定。这时已是太子的刘庄说:“北匈奴因为南匈奴内附、和亲所以害怕我们,如果我们不攻击北匈奴,又和他们和亲,北匈奴不怕我们,南匈奴也会对我们有二心的。”光武帝于是决定不和北匈奴和亲。

刘庄在位期间,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游牧民族侵扰的威胁,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刘庄允北匈奴互市之请,但并未消弥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了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只得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开战。

永平十六年(73年),刘庄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同时派班超等经略西域以对抗匈奴。

经营西域

光武帝刘秀在建武十二年(36年)统一全国后,致力于内部建设。对匈奴转为战略防御,对西域各国要求重设都护和遣送质子入朝的要求予以拒绝。这在当时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经过东汉初年约三十年的休养生息,东汉的国力大为恢复。在刘庄去世的前三年,刘庄决定重新对匈奴采取强硬措施。派耿秉(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窦固(东汉功臣窦融的侄子)率大军进攻北匈奴。耿、窦各率一路,窦军一直打到天山,耿军攻到三木楼山。大获全胜。两年后,耿、窦又率兵出西域,进攻车师国。车师国后王和前王相继投降。

在击败北匈奴后,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带着三十六个人纵横于西域,在鄯善国袭击并全歼了北匈奴使团。班超在西域活动的结果是西域都护重建,班超动辄带着西域诸国的部队,打击那些不肯听命的国家。自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六十五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12]

刘庄时对北匈奴和西域的策略,也为后来时彻底消灭北匈奴、控制西域打下了基础。

康藏高原

汉明帝永平年间,西南夷中,自汶山以西,都是汉人没有到达过的未知之地。在益州刺史朱辅到任后,“宣示汉德,威怀远夷”,于是白狼、盘木、唐菆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人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称为臣仆”。[29] 白狼王唐菆作歌三章,越过邛崃山,亲赴洛阳朝见明帝,是为白狼王歌。[24]

吞并哀牢

永平十二年(69年),西南夷中的哀牢国王柳貌遣子内附,汉朝在其地设置哀牢、博南两县,又将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

历史评价

东汉·傅毅:惟此永平,其德不回,恢廓鸿绩,遐方是怀,明明肃肃,四国顺威,赫赫盛汉,功德巍巍,躬履圣德,以临万国,仁风弘惠,云布雨集,武伏蚩尤,文腾孔墨,下制九州,上系皇极,丰美中世,垂华亿载,冠尧佩舜,践履五代,三雍既洽,帝道继备,七经宣畅,孔业淑着,明德慎罚,尊上师傅,薄刑厚赏,惠慈仁恕,明并日月,无有偏照,譬如北辰,与天同曜,发号施令,万国震惧,庠序设陈,礼乐宣布,璇玑所建,靡不奄有,贡篚纳赋,如归父母,正朔永昌,冠带儋耳,四方共贯,八极同轨。[15]

东汉·班勇:孝明皇帝深惟庙策,乃命虎臣出征西域,故匈奴远遁,边境得安;及至永元,莫不内属。[63]

东汉·张纲:文、明二帝,德化尤盛。观其礼为,易循易见,但恭俭守节,约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赏赐裁满数金,惜费重人,故家给人足。夷狄闻中国优富,任信道德,所以奸谋自消而和气感应。[57]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国·薛莹:明帝自在储宫,而聪允之德着矣,及临万机,以身率礼,恭奉遗业,一以贯之,虽夏启周成,继体持统,无以加焉,是以海内乂安,四夷宾服,断狱希少,有治平之风,号曰显宗,不亦宜乎。

西晋·傅玄:肃矣孝明,杖法任刑,勤综万机,察下以情,未弘道治,用致太平,专信俗儒,非礼之经。[15]

西晋·华峤:世祖既以吏事自婴,明帝尤任文法,总揽威柄,权不借下,值天下初定,四民乐业,户口滋殖,中兴以来,追踪宣帝,以锺离意之廉淳,谏争恳恳,常以宽和为首,以此推之,难得而言也。[15]

东晋·王嘉:“明、章两主,丕承前业,风被四海,威行八区,殊边异服,祥瑞辐凑。”[68]

南朝宋·范晔:①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钟离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为言,夫岂弘人之度未优乎?[12]②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备章朝物,省薄坟陵。永怀废典,下身遵道。登台观云,临雍拜老。懋惟帝绩,增光文考。[12]

唐·杜佑:明章之后,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至于孝和,人户滋殖。

宋·苏辙:黄帝、尧、舜,寿皆百年,享国皆数十年。周公作《无逸》,言商中宗享国七十五年,高宗五十九年,祖甲三十三年。文王受命中身,享国五十年。自汉以来,贤君在位之久,皆不及此。西汉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东汉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然与《无逸》所谓“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従”,“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者,无以大相过也。[16]

宋·钱时:明帝尊师之意,其礼文亦可谓盛矣。因念孔孟皇皇于春秋战国,而卒不遇于斯时也。而有真儒,洞明正学,引其君于当道,则其所进,岂鲁定哀齐宣梁惠之比哉。桓荣为帝者师,屈天子之尊,推崇敬礼,无所不备,而卒无以发扬圣教启迪君心,使斯道大明于天下,身被恩宠,徒为文具。良可嗟夫。[17]

宋·徐钧:大学师儒多讲论,东平礼乐正修明。不知佛法缘何入,却向斯时教大行。

明·朱元璋:人主不以独见为明,而以兼听为聪,通于人情,明于是非,则聪明得其正矣。若屑屑于细故,则未免苛察。上苛察则下急迫,反有累于聪明也。

清·李光地:至孝明,始锐意兴复礼乐,虽止皮毛,然已能使人尚名节。可见礼乐之功大。

近现代·梁启超: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

尊师楷模

汉明帝刘庄堪称尊师的楷模。[56] 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8] 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刘庄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刘庄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刘庄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刘庄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19]

亲耕农田

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第一位行“亲耕礼”(籍田礼)的皇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春二月辛亥,刘庄下诏说:“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近年来京师洛阳冬无积雪,春天不温暖湿润,有劳百官多次祈雨。如果能再得时雨,让宿麦润泽,就赐公卿半奏,相关部门要勉遵时政,务平刑罚。”[60]

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二月,刘庄亲自耕田完毕,赐予观看的百姓食物。其中,有一个儒生举手说:“善哉!这是周文王遇到姜太公了!”刘庄上书板说:"这位儒生,你不是姜太公,我也不是周文王。"[

问政皇后

汉明帝时期,诸位将领上奏军事、以及公卿大臣难以讨论出结果的政事,汉明帝多次询问妻子马皇后的见解。马皇后则分析其中的旨趣和道理,对各种意见都能推出其真实情况。每当马皇后服侍汉明帝的时候,总要谈到国家政事,对汉明帝决策多有辅助补益,所以汉明帝对马皇后的宠爱和尊敬日益加深,始终不衰。[45]

明帝马皇后有一头很长的秀发,隆起四层高大的发髻后,却仍有多余的头发,于是她将多余的头发绕髻三圈。[51] 而汉明帝便令宫人梳“百合分髾髻”、“同心髻”。[50]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夜梦金人

有一次,刘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刘庄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后来有个博士傅毅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等十八人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摄摩腾、竺法兰,并于洛阳(当时称雒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建塔齐云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即白马寺建成后的第二年,汉明帝刘庄曾敕令创建齐云塔据《释源大白马寺舍利塔灵异记》记载:己巳年二月八日,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会见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

当时摄摩腾问道:“寺院东南是什么馆室?”

汉明帝说:“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大土丘,有一丈多高,人们把它铲平后,土丘又自动隆起。而且,土丘夜里时常发出明光,百姓认为很神奇,就把那土丘称为圣冢。自周代以来,百姓经常前往祭祀,而且祈求往往很灵验。还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摄摩腾听后说:“如来灭度百年之后,有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于天下,共有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有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冢,即其中一处。”

听了高僧一番话后,汉明帝颁发诏令,按照两位印度高僧所描述的印度佛塔样式,在圣冢上面建9层佛塔,高500余尺(折合约120米以上),是当时亚洲最高建筑,直插云霄,起名“齐云”,时人称齐云塔“离天只有一丈八”,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塔”。[43]

齐云塔作为中国第一座塔,它的修建标志着“塔”这种建筑类型正式传入中国。[69]

燃灯表佛

元宵节起源于汉明帝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故事。汉明帝时期,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都会云集瞻仰佛舍利,所以该日是参佛的吉日良辰。于是,为了弘扬佛法,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从此,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48]

元宵赏灯始于汉明帝时期,[54] 从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相沿成俗,[53] 因此元宵节又有“灯节”的称呼。[

夜梦父母

永平十七年(74年)正月,汉明帝刘庄晚上做梦,梦到了父皇刘秀与母后阴丽华,像生前的快乐幸福样子,以为回到了年少时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从梦中高兴得醒了过来,之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又难过得无法入睡。当天,刘庄来到母后阴丽华梳妆台前,拿起梳妆之物,感动地流下眼泪,身边的人也都流涕,不敢仰视。

陵寝墓地

刘庄的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刘庄驾崩后,起祗园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筑。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陵园建筑是相当宏伟壮观的。显节陵曾经被盗。现陵前留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周围陵墓星罗棋布,非常壮观。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