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461章 韩国历代君主1

韩景侯(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400年),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

公元前408年,攻打郑国(韩灭郑之战),夺取雍丘。公元前407年,韩军在负黍遭郑军击败。公元前403年,与赵氏、魏氏一同受封诸侯,正式建立韩国。公元前400年,联合赵、魏二国攻打楚国,攻至桑丘(一作乘丘)。

不久,都城阳翟遭郑军包围。同年,韩景侯去世,其子韩烈侯继位。韩景侯,姬姓,韩氏,名虔,是晋国大夫韩武子之子。韩武子十六年(公元前409年),韩武子去世,韩虔继任其父的大夫之位。[

1]韩景侯元年(公元前408年),韩虔派兵攻打郑国,夺取郑国的雍丘(今河南杞县)。[]韩景侯二年(公元前407年),郑国出兵攻打韩氏,在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打败韩氏的军队。[]韩景侯六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虔与赵烈侯赵籍、魏文侯魏斯为诸侯[,韩虔正式建立韩国,是为韩景侯。[

韩景侯九年(公元前400年),韩虔联合魏国、赵国进攻楚国,打到楚国桑丘(一作乘丘)而回。[]不久,郑国出兵包围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同年,韩景侯去世,其子韩取继位,是为韩烈侯(一作韩武侯)。政治韩景侯在位时期,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氏为诸侯,韩景侯正式建立韩国[],并且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

农业韩景侯在位时期,铁制农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铁耕已是很平常的事情。建国后考古发现的铁制农具主要有:铁铧、镢、锄、镰等。铁农具的推广和使用,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和耕作效率的提高。韩景侯时期,牛耕在战国时期更加普遍。铁农具和蓄力的结合,为深耕细作提供条件。

如果没有畜力和铁农具,深耕细作是不可能的。农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生产经验更加丰富,他们已经能从土壤的色泽,性质和肥沃程度去认识和区别土壤,因地制宜地进行耕作,农民已很重视对土地的施肥,“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韩景侯时期,通过施肥改良土壤,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农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有的地方还推广一岁两熟制。总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发展十分迅速,生产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军事韩景侯在位时期,曾多次与郑国等发生战争,双方各有胜负。[

经济商业

韩景侯在位时期,韩国商业也很发达,主要表现在商人的活跃,城市的繁荣和货币的流通等方面。1、韩国商人们贩运于列国之间,扩大商品交换的范围,各地的特产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鱼,东方的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能买到。

大商人更加活跃,如东周大商人白圭,他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大搞投机交易,赚取大量财富;河东盐商猗顿和邯郸冶铁商郭纵,富甲天下,交结诸侯,干预政治;[]阳翟大商人吕不韦,通过贩贱卖贵,家至千金,参与政治,官至相国。[

]2、韩景侯时期,城市的繁荣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比如韩国的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3、韩景侯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金属货币的流通更加广泛。

当时金属货币有铜币和金币两大类,铜币主要有四种:燕、齐两国使用刀币,周、秦一带使用圆钱,三晋使用布币,楚国使用蚁鼻钱,金币一般以斤(十六两)、镒(二十两)为计量单位,还有饼金和郢爰(饼金为饼状金块,郢爰为方形金块)。

金属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手工业韩景侯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1、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小农经济成为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其产品主要是满足家庭的需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个体手工业。指民间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工匠,依靠自己的“技艺”从事的小商品生产,他们分布于各个行业中,如木工、皮革工、鞋工、陶工、漆工等,其产品多是自产自销。

3、私营手工业。指“豪民”经营的规模较大的手工业。如鲁国猗顿经营的煮盐业,赵国卓氏和魏国孔氏经营的冶铁业等,其劳动者主要是依附农民、雇工和奴隶,私营手工业要向国家交纳赋税,个别大手工业主积累大量财富,富比王室。

4、官营手工业,一般规模较大,由官府设立专门官吏掌管,其生产者由奴隶、罪犯和雇工,其产品主要是兵器、礼器及生活奢侈品,主要用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司马贞《史记索隐》:“景赵俱侯,惠又僭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韩烈侯(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387年),姬姓,韩氏,名取,韩景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在位。[

韩烈侯在位初期,叔父侠累任相国,大臣严遂(字仲子)与侠累争权结怨。公元前397年,严遂以巨金收买聂政将其刺杀。公元前387年,韩烈侯去世,其子韩文侯继位。韩烈侯在位初期,叔父韩侠累任相国,大臣严遂(字仲子)与侠累争权结怨。

烈侯三年(公元前397年)严遂以巨金收买聂政刺杀之。韩烈侯时期,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於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於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

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者之间。”严遂阴交於聂政,以意厚之。聂政问曰:“子欲安用我乎?”严遂曰:“吾得为役之日浅,事今薄,奚敢有请?”於是严遂乃具酒,觞聂政母前。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

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聂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韩烈侯时期,聂政母死。既葬,除服。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

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於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

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隆。是其轶贲、育而高成荆矣。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

亦自杀於尸下。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聂政之所以名施於后世者,其姊不避菹醢之诛,以扬其名也。(卷二十七《韩二》)。0

韩文侯名猷(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377年)韩烈侯之子。韩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进攻郑国,占领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又进攻宋国,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俘虏宋国国君。七年,进攻齐国,打到桑丘(山东济南)。

十年,韩文侯去世,子哀侯即位。公元前386年,韩烈侯去世,其子韩文侯即位。韩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韩国势力逐渐强盛,开始向外扩张。此年,韩国举兵侵略郑国,攻取其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郑国由于受到楚、魏、韩等国入侵,国土大多丧失。

韩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韩国再次向宋国发起进攻,一直打到宋国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俘虏宋君。韩文侯七年(公元前380年),进攻齐国,打到桑丘(山东济南)。韩文侯十年(公元前377年),韩文侯去世,其子韩哀侯即位。

韩哀侯(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374年),韩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战国时期韩国第4任君主(公元前376年 - 公元前374年在位),韩文侯的儿子,韩共侯的父亲。

韩哀侯元年(公元前376年),继承君位,与赵敬侯、魏武侯废晋靖公为庶民,瓜分其食邑,令晋国绝祀。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灭亡郑国(参见词条韩灭郑之战),迁都新郑。[

]韩哀侯三年(公元前374年),韩哀侯被韩严弑杀,其子韩懿侯继位。

韩懿侯,姬姓,韩氏,名若山,是韩哀侯的儿子,韩国第五位国君(公元前374年—公元前363年在位)。早年被立为韩国世子。公元前374年,韩哀侯被韩严(又作韩山坚)所杀,若山被立为国君,是为韩懿侯。

公元前369年,公孙颀建议韩懿侯趁魏国内乱之际,联合赵国伐魏。二军在黄河以北集结,进攻魏国城邑葵(今河南焦作西北),一举攻克,士气大振,再挥兵西进,攻打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联军内部意见不合,韩懿侯乘夜率军队离去,不战自破,安邑之围遂解。

按《史记》,懿侯元年是公元前370年,在位12年。按《竹书纪年》,周烈王二年(公元前374年)“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这年为懿侯元年,公元前374年。《史记索隐》按:年表懿侯作“庄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又纪年云“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而立韩若山”。若山即懿侯也,则韩严为韩山坚也。而战国策又有韩仲子,名遂,又恐是韩严也。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九年,魏败我浍。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韩武(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333年),姬姓韩氏,韩懿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第6位国君。韩国国势最强,便要数韩昭侯在位之时。韩昭侯前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实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申不害变法),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推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昭侯,亦称韩厘侯、韩昭厘侯、韩昭僖侯,姬姓,韩氏,名武,是韩懿侯(一作韩共侯、韩庄侯)之子。韩懿侯十二年(公元前363年),韩懿侯去世,韩武即位,是为韩昭侯。韩昭侯元年(公元前362年),秦军在西山打败韩军。

韩昭侯二年(公元前361年),宋国攻占韩国的黄池。同年,魏国攻占韩国的朱邑。韩昭侯六年(公元前357年),韩昭侯派兵攻打东周,占领东周的陵观、邢丘。韩昭侯八年(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担任韩国相国。

申不害运用法家的权术,实行法家的主张,使韩国国内得到治理,诸侯不来侵伐。韩昭侯十一年(公元前352年),韩昭侯前往秦国与秦孝公会见。韩昭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41年),申不害去世。韩昭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39年),秦军攻占韩国的宜阳。

韩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37年,一作公元前333年去世),韩昭侯就去世,其子韩宣惠王继位。重用申不害韩昭厘侯六年(公元前355年),派军队攻击周朝,占领了陵观、廪丘等两个村落。二年后,一位小官申不害自行向昭厘侯推荐,昭厘侯任命申不害为丞相。

自从申不害任相的前后十五年间(公元前351年─公元前337年),内政进行改革,外交觅取和平,也让韩国跃升为一等强国。有一次,申不害推荐他的堂兄任官,韩昭厘侯拒绝,申不害很不高兴。

昭厘侯说:“我在你这里学到了治国的法则,我是要接受你的请托,去破坏你所定的法则,还是遵守你所定的法则,而去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教我,严格的执行赏罚,用人一定要依照顺序。而你却私相授受。你说,你要我听你哪一种话?”

申不害汗流浃背,请罪说:“你才是我所盼望的真正君主。”申不害所主张的任人原则,是“因任授官,循名责实”,而韩昭侯不因申不害有功于国,反而牢记申不害所传授的治国之“术”,因此韩国得以富强。

政治

战国时期的韩国在现河南一带,《史记》上有这样的记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也就是说,韩国祖先最初是被封于“韩原”这个地方的。致韩厥之时,列为晋国六卿之一,即“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献子之子宣子徙居州。宣子子贞子徙居平阳。至于“郑”这个地方,最初不是韩的领土,而是另外一个诸侯国——郑国。《史记》记载“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我们知道,春秋与战国分野的标志就是韩、魏、赵的三家分晋。

所以,说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应该是郑。《史记》记载秦吞并韩国时韩的疆域范围:“九年,秦虏王安(韩最后一个王),尽入其地,为颖州郡。”以上资料说明,韩的领土范围大致应是黄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故在河南界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与山西接壤,南不过淮河一线(当时是楚地)。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