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乾暴君 > 第526章 益州归顺,大乾崛起!

大乾暴君 第526章 益州归顺,大乾崛起!

作者:东一方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3:04 来源:就是看

大殿中。

赵善高坐在正上方,神情肃然。

他脑中想着益州的事情。

益州能够和平解决,对大乾攻打倭国,是能够起到极大助力的。解决了倭国后,赵善还有机会彻底慑服金国和北魏,把两国纳入大乾的统治范围。

现阶段,北魏和金国都称臣了,可是这样的称臣,赵善显然是不满意的。

称臣而已。

虽是都可以翻脸不称臣。

在赵善思考的时候,诸葛尚带着杜密已经走了进来,诸葛尚率先行礼道:“臣诸葛尚拜见陛下。”

“草民杜密,叩见吾皇,陛下万岁万万岁。”

杜密则是直接跪下了。

他看着高坐在主位上的赵善,眼神无比感动,诸葛尚说以他的身份,没有资格见皇帝。可是,皇帝还是召见他,这就是皇帝的恩德。

赵善摆手示意诸葛尚起身,又看向杜密,说道:“起来吧。”

“谢陛下。”

杜密站起身,恭恭敬敬的站着。

赵善没有立刻问益州归顺的事情,反而是一副拉家常的姿态,笑着道:“杜密,你从益州来洛阳,也算是了解了大乾如今的情况。”

“你一直在益州担任长史,也知道益州的现状。”

“你说说,如今益州和朝廷之下,地方上的百姓怎么样?”

赵善微笑道:“不谈军队实力,不谈官府怎么样,就说地方上的百姓情况。”

杜密感受到赵善的和气,心中顿时生出了皇帝真是平易近人的想法。

这是圣君啊!

这是圣主啊!

杜密心中感动,据实阐述道:“回禀陛下,论地方上百姓的情况,自然是朝廷治下更好的。益州虽然有邓大人治理,已经是苦心孤诣的去做事,却依旧不够。”

“每年寒冬,流民无数,很多人露宿街头,更有活生生冻死的人。”

“大体上,朱门喧嚣,百姓孤苦。”

“可是草民进入关中后,从长安一路走来,途经了诸多的地方,所见所闻的百姓日子都很好。一个个百姓气色红润,脸上有着年关的欢喜和喜庆。”

“那种笑容,是发自肺腑的,是奔波劳累了一年后的享受神情,更有着对一年一年的憧憬。”

杜密正色道:“现在的益州和朝廷,悬殊太大了。”

赵善哈哈大笑了起来,问道:“当真?”

杜密说道:“陛下,绝无虚假。”

说到这里,杜密正色道:“说起来,这些年益州渐渐出现了一种现象。”

赵善问道:“什么现象?”

杜密解释道:“曾经陛下执政之前,益州是世外桃源,无数关中的百姓,纷纷往益州来,进入川蜀躲避战乱,寻求安身之地。”

“这些年,上半年还好,从下半年开始,许多百姓就成群结队的往北走,要往关中来,要到朝廷治下的区域来。”

“邓大人也在阻拦。”

“奈何,士兵的阻拦,不可能彻夜通宵,不可能阻断所有的路,总有一些百姓,找到了一些小路,经过千辛万苦进入关中地区生活。”

杜密恭敬道:“陛下治下的大乾,已经是世外桃源了,无数的百姓向往。”

赵善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

杜密回答道:“回禀陛下,草民今年三十八岁了,马上就要四十岁。”

赵善问道:“是益州人吗?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杜密听到赵善拉家常的询问,更是感动了,背脊都微微弯腰,进一步解释道:“回禀陛下,草民不是益州人,是弘农郡人,因为逃难去了益州。”

“草民家中,还有老母亲健在。草民娶的妻子,是成都当地人,生了一儿一女。如今儿子已经十二岁,女儿才八岁,一家人都在成都生活。”

“老母亲六十出头的年纪了,也始终念着老家,想要落叶归根。”

“奈何,始终没有机会。”

杜密把家里的情况,都阐述了一遍,正色道:“如今邓大人要归顺朝廷,如果蒙陛下开恩,草民也就能回到老家了。”

赵善听着杜密的情况,眼前一亮。

杜密竟然是弘农人。

这就是关中人了。

这是可以利用的。

赵善说道:“朕听说弘农有一个杜家,是名门望族,你就是弘农杜家子弟吗?”

杜密更是激动道:“陛下也知道弘农杜家吗?在下的确是弘农杜家的旁支,家族早些年也不错。可是朝廷乱了,地方混乱,家族衰败,不得已避难到了益州去。”

赵善继续道:“如今局势下,你说朕要治理益州,该怎么办呢?从哪里入手最好?”

杜密听得心中一动。

皇帝是什么意思呢?

丝毫不提邓忠归顺的事儿,反而是询问他怎么治理益州?

感觉怪怪的。

只是杜密先在丞相府中,被诸葛尚敲打了一番,对诸葛尚颇为敬畏。又因为赵善的和善,对赵善的印象大好,觉得皇帝是圣主。

恰是如此,杜密没有任何的隐瞒,毫不犹豫道:“陛下,治理益州不南,因为地方百姓好治理。关键在于南蛮,这是益州的困难之处。”

“邓大人之前的刺史,就是遇到了南蛮作乱,以至于丢了一切。”

“邓大人能立足,就是有南蛮支持。”

“蛮人在益州很多,他们居住在深山老林中,你去围剿,根本无法围剿,因为山太大树林太多,陷入进去,反而是自己吃亏。”

“不围剿,反而是经常出问题。”

杜密高声道:“所以益州的治理,不在于百姓,不在于地方上的一些大族,关键在于蛮人。只要是蛮人安稳,一切就不是大问题。”

赵善眼中露出了笑意,进一步问道:“如果是要治理,你认为该怎么治理呢?”

杜密毫不犹豫道:“笼络、分化,这是治理的不二法门。强行围剿,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笼络分化,让这些蛮人一代代的往外面迁徙,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赵善眼中一亮。

杜密的手段有些意思了。

他一时间来了兴致,继续道:“如果你来具体治理,该怎么笼络分化呢?你说说看,朕仔细的听一听。”

杜密毫不犹豫道:“回禀陛下,草民刚才提及的笼络分化是总纲,总体是笼络这些蛮人。”

“进一步的手段,则是改土归流,不再是夷人治夷,要改成朝廷官员去治理,清查田亩、丈量土地、编户造册。”

“如此一来,才能够一步步彻底根治。如果按照曾经的制度,仍然是夷人治夷,那就没有什么变化。朝廷强盛的时候,这些夷人蛮人都会归顺朝廷,不敢肆意劫掠。”

“一旦朝廷衰弱,这些人就会钻出来,就会危及大乾边境,肆意劫掠。”

杜密也是有才学的人,说出了自己多年在益州的心得,开口道:“陛下,要彻底根治边境蛮夷胡人,就不能老是采取最简单的策略,必须要安排官员一步步去做事情才行。虽然是艰难,却是万世根本。”

“说得好!”

赵善眼中毫不掩饰的露出了赞许神色。

改土归流,是疆域能够扩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同化这些蛮夷胡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