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450章 天墓无极(135)

基地的文物分析室里,上古石板被小心翼翼地固定在恒温工作台上。李教授戴着高倍放大镜,指尖轻轻拂过石板表面的符文——这些符文比之前在神宫和冰眼节点发现的更复杂,部分符号呈现出螺旋状,像是在记录某种天体运行轨迹。“冷队,你看这组符号。”他指着石板中央的图案,“这是上古时期的‘星轨符’,结合《昆仑古卷》的记载,翻译过来是‘天外之石,孕脉而生’,推测昆仑神脉的能量来源,可能与上古时期坠落的陨石有关。”

冷锋凑近观察,石板上的星轨符与昆仑镜背面的凹槽形状隐约吻合,仿佛是特意为昆仑镜设计的基座。“如果能将昆仑镜与石板结合,会不会触发新的线索?”他提出猜想,同时让陈曦调整工作台上的光学投影设备,将昆仑镜的云纹投影到石板上。

当两种纹路重叠的瞬间,石板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星轨符沿着投影轨迹缓缓旋转,在墙面投射出一幅完整的星图——星图中央的亮星与玉珠峰的坐标完全一致,周围的小星星则对应着十二个神脉节点的位置,而星图边缘的一组符号,标注着“陨星之核”的方位,指向昆仑山脉最西端的“黑石滩”区域。

“陨星之核很可能就是神脉能量的源头!”张岚激动地说,她快速调出黑石滩的卫星地图,“这里是昆仑山脉的无人区,地表覆盖着黑色的火山岩,常年刮着十级以上的强风,而且据地质资料显示,地下有大量的冰层和溶洞,探索难度极大。”

冷锋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黑石滩,心中清楚,要找到陨星之核,必须克服极端的自然环境和潜在的危险。“赵雷,你带领侦查小队,明天先对黑石滩进行初步勘察,重点确认陨星之核的大致位置和周边环境;李锐,你负责准备抗风防寒装备和溶洞探测设备,包括地质雷达、水下机器人和应急供氧系统;张岚和李教授,继续研究石板和昆仑镜,寻找陨星之核的具体特征,避免我们错过关键线索。”

次日清晨,赵雷带领的侦查小队乘坐改装过的抗风直升机,朝着黑石滩出发。直升机穿过呼啸的强风,机身在气流中剧烈摇晃,驾驶员不得不降低飞行高度,贴着地面缓慢前进。“这里的风太大了,无人机无法升空!”陈曦尝试多次放飞无人机,都被强风卷走,只能依靠直升机上的雷达进行探测。

经过三小时的艰难飞行,小队终于抵达黑石滩。地面上的黑色火山岩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强风卷起碎石,打在直升机机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雷达显示,东北方向五公里处有一个巨大的溶洞,溶洞内有异常的能量波动,很可能就是陨星之核的位置!”赵雷对着对讲机大喊,同时让驾驶员在溶洞附近的平坦区域降落。

队员们跳下直升机,立刻感受到强风的威力——体重较轻的队员几乎被风吹得站立不稳,只能互相搀扶着前进。他们穿着特制的抗风防寒服,衣服表面的防风涂层能有效减少风阻,头盔上的防风镜则防止碎石划伤眼睛。

朝着溶洞前进的途中,地面上的火山岩逐渐变成了冰层,冰层下隐约能看到蓝色的光芒——是神脉液渗透到地表形成的冰晶。“这里的神脉液浓度是冰眼节点的五倍!”赵雷蹲下身,用冰镐敲下一块冰晶,对着阳光观察,“陨星之核的能量果然强大!”

抵达溶洞入口时,强风的威力有所减弱,但洞内漆黑一片,散发着刺骨的寒意。赵雷打开战术手电,光束照亮了洞内的景象——溶洞高约五十米,宽约三十米,顶部悬挂着巨大的冰柱,地面上布满了深不见底的冰缝,冰缝内泛着蓝色的光芒,显然与神脉液相连。

“地质雷达显示,溶洞深处有一个直径约十米的圆形物体,能量波动极其强烈,应该就是陨星之核!”陈曦拿着雷达设备,对着溶洞深处扫描,“但通往深处的道路布满冰缝,需要搭建临时通道才能通过。”

赵雷让队员们拿出登山绳和冰爪,开始搭建通道。他们将登山绳固定在两侧的冰柱上,用冰镐在冰面上凿出 foothold,确保队员们能安全通过。经过一小时的努力,临时通道终于搭建完成,队员们依次沿着通道向溶洞深处前进。

越往深处走,洞内的温度越低,战术手电的光束在冰壁上反射,照亮了两侧冰壁上的符文——这些符文与石板上的星轨符完全一致,形成一条通往陨星之核的指引路线。“前面就是陨星之核!”赵雷兴奋地大喊,前方的冰壁突然消失,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出现在眼前。

空间中央,一颗直径约十米的黑色陨石悬浮在半空中,表面覆盖着淡蓝色的神脉液,液体沿着陨石的纹路流动,形成一道道蓝色的光环。陨石周围的冰壁上,镶嵌着数十颗夜明珠,将整个空间照亮得如同白昼。

“这就是陨星之核!”赵雷小心翼翼地靠近陨石,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神脉液就是从陨石内部渗透出来的,它才是整个神脉系统的能量源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队员们立刻开始收集数据,陈曦用地质雷达扫描陨石内部,发现陨石中心有一个圆形的空腔,空腔内储存着大量的神脉液;赵雷则用取样器采集陨石表面的神脉液样本,准备带回基地进行分析。

就在这时,溶洞突然剧烈摇晃,顶部的冰柱开始坠落。“不好!强风引发了溶洞坍塌!”赵雷大喊,立刻让队员们撤离。所有人沿着临时通道快速撤退,当最后一名队员冲出溶洞时,整个溶洞轰然坍塌,黑色的火山岩和冰块将入口彻底堵塞。

“幸好我们撤离及时!”陈曦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看着坍塌的溶洞,“陨星之核被埋在里面,暂时安全了,但我们需要尽快制定方案,将它保护起来。”

赵雷对着对讲机汇报情况:“冷队,我们在黑石滩找到了陨星之核,它位于一个溶洞深处,能量极其强大,但溶洞已经坍塌,需要重新开辟通道才能进入。另外,这里的强风环境恶劣,大型设备无法运输,修复和保护工作难度很大。”

冷锋接到汇报后,立刻在基地召开紧急会议。“陨星之核是神脉系统的核心,必须尽快保护起来,防止再次受到破坏。”他看着屏幕上的黑石滩地图,“张岚,你和地质专家研究一下,能否在坍塌的溶洞周围建立一个临时的防护屏障,阻挡强风和碎石;李锐,你负责改装运输设备,确保能在强风环境下运输修复物资;赵雷,你带领侦查小队留在黑石滩,监测陨星之核的能量波动,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会议结束后,各小组立刻行动。张岚和地质专家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充气式防护屏障——这种屏障由高强度的抗风材料制成,展开后能形成一个直径约五十米的半圆形防护区,有效阻挡强风和碎石。李锐则将运输车辆的轮胎换成防滑履带,车身加装防风挡板,确保能在黑石滩的复杂地形上行驶。

三天后,防护屏障和修复设备全部准备就绪,冷锋带领精锐小队,乘坐改装后的运输车辆,前往黑石滩。车队在强风中缓慢前进,车身两侧的防风挡板被风吹得微微变形,但依然保持着稳定。经过一天的跋涉,车队终于抵达黑石滩,与赵雷的侦查小队汇合。

队员们立刻展开防护屏障,充气泵轰鸣着将屏障撑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形防护区,将坍塌的溶洞入口完全覆盖。张岚和地质专家在防护区内搭建起临时的检测站,通过地质雷达监测陨星之核的能量波动——数据显示,陨星之核的能量稳定,神脉液的渗透速度正常,暂时没有危险。

“接下来,我们需要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进入溶洞内部,对陨星之核进行全面检测和保护。”冷锋对着队员们说,同时让李锐带领队员们使用激光切割仪,在坍塌的溶洞入口处开辟通道。

激光切割仪的红色光束在黑色火山岩上划过,岩石逐渐被切割成小块,队员们用挖掘机将碎石清理出去。经过两天的艰苦工作,一条宽约两米的通道终于开辟完成,直通溶洞内部的圆形空间。

队员们沿着通道进入溶洞,陨星之核依然悬浮在半空中,表面的神脉液流动如常。张岚立刻用检测设备对陨星之核进行全面扫描,发现陨石内部的空腔内储存着约十万升神脉液,这些神脉液通过陨石表面的纹路渗透出来,为整个神脉系统提供能量。

“我们需要在陨星之核周围搭建一个恒温恒压的保护罩,防止神脉液流失。”张岚指着陨石周围的空间,“保护罩由特殊的透明材料制成,既能让我们观察陨星之核的情况,又能隔绝外部环境的影响。”

队员们立刻开始搭建保护罩,他们将保护罩的支架固定在周围的冰壁上,然后将透明材料展开,覆盖整个支架。经过一天的努力,保护罩终于搭建完成,陨星之核被稳稳地包裹在里面,保护罩内的温度和压力被调节到与溶洞内部一致,确保神脉液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流失。

“陨星之核的保护工作完成了!”李教授兴奋地说,他拿着检测报告,“数据显示,保护罩的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神脉液的渗透速度稳定,不会对神脉系统造成影响。”

冷锋看着保护罩内的陨星之核,心中满是欣慰。从发现昆仑镜,到保护神宫、修复神脉节点,再到找到并保护陨星之核,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和挑战,终于守护住了昆仑神脉系统的核心。

就在这时,总部的对讲机传来好消息:“守陵者小队,经过国际刑警和各国文物保护组织的联合努力,全球范围内与黑蝎有关的盗墓组织和文物走私团伙已被全部肃清,昆仑山脉的文物安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保护。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昆仑神脉系统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正式启动全球保护计划!”

队员们听到消息后,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的努力不仅保护了中华文明的瑰宝,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为全球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冷锋站在溶洞内,看着保护罩内的陨星之核,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场历时数月的战斗,让他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处遗址都是文明的传承。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守护昆仑山脉的神脉系统,探索更多的上古文明秘密,让中华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此时,李教授拿着一块新发现的符文碎片,走到冷锋身边:“冷队,我们在陨星之核周围的冰壁上发现了这枚碎片,上面的符文记载,昆仑文明还有一处‘星象殿’,里面保存着上古时期的星象图,或许能解开陨星之核的起源之谜。”

冷锋接过符文碎片,看着上面复杂的纹路,眼中闪过期待的光芒。新的探索即将开始,他们将继续踏上守护中华文明的征程,在昆仑山脉的冰雪中,书写更多属于他们的传奇。

符文碎片被小心翼翼地放在文物分析室的恒温载物台上,高倍显微镜下,碎片边缘的螺旋纹路清晰可见——这些纹路与陨星之核表面的能量轨迹完全吻合,仿佛是用同一种“能量刻刀”雕琢而成。李教授将碎片的三维模型与《昆仑古卷》残页进行比对,发现碎片上的符号恰好能填补古卷中“星象殿”记载的缺失部分。

“‘星象殿,承天脉,映星轨’,结合碎片上的符文,星象殿应该建在陨星之核正上方的冰川断层处。”李教授指着投影屏幕上的地质剖面图,断层处标注着一个闪烁的黄色光点,“这里的冰层厚度超过三百米,内部有天然形成的空腔,星象殿很可能就隐藏在空腔里,用冰层作为天然屏障。”

冷锋看着光点位置,恰好位于黑石滩与“龙脊”节点之间的无人区,那里的冰川活动频繁,常年发生冰崩,探索难度远超之前的神脉节点。“陈曦,立刻用卫星扫描冰川断层区域,重点排查天然空腔的位置;赵雷,你带领侦查小队准备冰钻设备,明天先对断层进行浅层钻探,确认冰层结构;张岚,你负责设计冰层加固方案,防止钻探时引发冰崩。”

次日清晨,侦查小队的直升机降落在冰川断层附近的雪原上。赵雷指挥队员们架设轻便式冰钻,钻头在低温下高速旋转,冰层碎屑飞溅,很快在地面钻出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冰孔。陈曦将微型探测机器人放入冰孔,机器人带着摄像头和地质传感器,缓慢向冰层深处移动。

“冰层下方五十米处发现异常!”陈曦盯着屏幕,机器人传回的画面显示,冰层内部有一处不规则的空腔,空腔壁上隐约能看到人工开凿的痕迹,“空腔高度约十米,宽度约二十米,符合星象殿的规模推测!”

赵雷立刻让队员们调整冰钻位置,朝着空腔方向继续钻探。两小时后,冰钻终于打通空腔,一股带着寒气的气流从冰孔中涌出,传感器检测显示,空腔内的温度稳定在零下十摄氏度,比外部冰层温度高出不少,显然是有能量源在维持环境。

“冷队,我们在冰川断层下发现了疑似星象殿的空腔,内部有稳定的能量源,推测是星象殿的防御机制在运行。”赵雷对着对讲机汇报,同时准备将光纤摄像头送入空腔,“我们先进行内部侦查,确认安全后再制定进入方案。”

光纤摄像头缓缓进入空腔,画面逐渐清晰——空腔中央矗立着一座圆形的石台,石台上布满了星轨符文,符文之间镶嵌着夜明珠,形成一幅完整的星图;石台周围环绕着十二根冰柱,每根冰柱上都刻着一个神脉节点的名称,冰柱顶端的水晶球与星图上的亮星遥相呼应;而空腔的最深处,一道石门紧闭,门上刻着与昆仑镜完全匹配的云纹凹槽,显然是星象殿的主入口。

“这就是星象殿!”李教授通过实时画面看到这一幕,激动得声音发颤,“石台上的星图应该是控制神脉系统的‘总开关’,只要转动星图,就能调节各个神脉节点的能量分配!”

冷锋接到汇报后,立刻带领核心小队前往冰川断层。抵达现场后,他看着冰孔中传回的画面,做出部署:“张岚,你和考古队员研究星图的运转机制,制定安全的操作方案;李锐,你负责搭建冰层通道,确保我们能安全进入空腔;赵雷,你带领队员在周围设置警戒,防止意外发生;陈曦,无人机全程监控冰川活动,一旦发现冰崩迹象,立刻通知撤离。”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李锐带领工程小队用高强度合金搭建通道支架,支架外侧包裹着保温材料,防止通道内结冰;张岚则和考古队员通过光纤摄像头仔细观察星图符文,结合《昆仑古卷》的记载,推测出星图的运转规律——星图以玉珠峰对应的亮星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可增加神脉节点的能量输出,逆时针转动则减少输出,而转动到特定角度时,能激活石门的开启机制。

经过一天的准备,冰层通道终于搭建完成。通道宽约一米五,高约两米,内部安装了照明和通风设备,确保队员们能安全通行。冷锋带领张岚、李教授、陈曦和五名考古队员,沿着通道缓缓进入空腔,一股带着淡淡蓝光的气流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神脉液特有的清冽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星图的能量波动很稳定,没有发现机关痕迹。”张岚用探测仪扫描石台,仪器屏幕上显示出绿色的安全信号,“我们可以尝试转动星图,看看能否开启石门。”

李教授戴上特制的防护手套,小心翼翼地握住星图边缘的水晶把手,按照古卷记载的角度,顺时针转动星图。当星图转动到与石门云纹对齐的瞬间,石台突然发出一阵嗡鸣,十二根冰柱顶端的水晶球同时亮起,蓝色的能量流顺着星图纹路汇聚到石门凹槽处。

“快!用昆仑镜嵌入凹槽!”李教授大喊,陈曦立刻将昆仑镜递过去。当昆仑镜嵌入凹槽的瞬间,石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门后是一个约五十平方米的密室,密室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星盘,星盘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星轨符文,盘中央镶嵌着一颗拳头大小的蓝色水晶——正是陨星之核的“能量结晶”。

“这颗水晶应该是陨星之核的核心,也是星象殿的能量源!”张岚激动地说,她用探测仪扫描水晶,发现水晶内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十个神脉节点的总和,“只要保护好这颗水晶,神脉系统就能永久稳定运行,昆仑山脉的地质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队员们开始对密室进行全面勘察,陈曦用高清相机记录青铜星盘和蓝色水晶的细节,考古队员则对星盘上的符文进行拓印。就在这时,陈曦的对讲机突然响起:“陈姐!冰川外部出现异常震动,雷达显示有大量冰层正在移动,可能发生大规模冰崩!”

冷锋心中一紧,立刻让队员们停止勘察:“所有人立刻撤离!先返回地面,等冰崩结束后再继续工作!”

队员们沿着通道快速撤离,当最后一名队员冲出冰孔时,远处的冰川突然发出一阵巨响,巨大的冰块从断层处滑落,卷起漫天雪雾。幸好赵雷提前带领队员们撤离到安全区域,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冰崩持续了约半小时,待雪雾散去后,队员们返回现场查看——冰层通道被坍塌的冰块堵塞,空腔入口也被掩埋,星象殿再次被冰层保护起来。“星象殿暂时安全了,冰崩反而帮我们加固了外部屏障。”张岚看着坍塌的冰层,松了一口气,“不过我们需要重新开辟通道,才能继续对星象殿进行研究和保护。”

冷锋点点头,对着队员们说:“先返回基地,制定新的勘察方案。星象殿已经找到,只要我们做好长期保护计划,就能逐步解开它的秘密。”

返回基地后,小队立刻召开会议,制定了“星象殿长期保护计划”:第一步,用卫星和无人机对冰川断层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实时掌握冰川活动情况;第二步,研发新型冰层加固技术,在空腔周围建立永久性防护结构,防止冰崩破坏星象殿;第三步,组建专业的考古研究团队,对青铜星盘和蓝色水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神脉系统的运行原理。

总部对计划高度认可,立刻调派了冰川学、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的专家,以及先进的科研设备,协助小队开展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新型冰层加固设备和科研团队全部到位,队员们再次前往冰川断层,开始对星象殿进行系统性研究。

专家们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空腔周围搭建了加固框架,框架外侧覆盖着一层弹性防护膜,既能抵御冰崩的冲击,又能适应冰层的自然移动;同时,在星象殿内安装了恒温恒压系统和能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蓝色水晶的能量波动和星象殿的环境参数。

在安全得到保障后,考古团队开始对青铜星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符文解读,专家们发现星盘不仅能控制神脉系统的能量分配,还记录了上古时期昆仑文明的天文观测数据——这些数据比同时期其他文明的天文记录早了近千年,对研究人类古代天文学具有重大意义。

而对蓝色水晶的研究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晶内的能量可以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激发,激发后的能量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多种形式,且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如果能掌握水晶的能量转化技术,将为人类提供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负责研究的物理学家兴奋地说。

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意派来考察团,对星象殿和陨星之核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将昆仑神脉系统的保护级别提升为“全球特级文化遗产”,并成立了由各国专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共同探索昆仑古文明的秘密。

冷锋站在星象殿的密室里,看着各国专家围绕青铜星盘展开讨论,蓝色水晶的光芒在他们脸上闪烁。他想起了最初发现昆仑镜时的场景,想起了与黑蝎的一次次战斗,想起了队员们在冰雪中坚守的日日夜夜——所有的努力,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冷队,总部传来消息,联合研究团队希望我们继续担任神脉系统的守护任务,负责星象殿和陨星之核的安全保卫工作。”通讯兵走到冷锋身边,递过一份任命文件,“另外,国际刑警组织决定授予我们‘全球文物保护特殊贡献奖’,以表彰我们在打击文物走私和保护昆仑文明方面的贡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冷锋接过文件,心中充满了责任感。他知道,守护昆仑文明的任务远没有结束,星象殿和陨星之核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解开,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和考验。但他和他的队员们,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好这份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此时,李教授拿着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走过来:“冷队,我们在青铜星盘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上古地图,上面标注着‘海外仙山’的位置,或许是昆仑文明的另一个遗址!”

冷锋接过地图,看着上面熟悉的螺旋符文,眼中闪过期待的光芒。新的探索即将开始,他们将带着守护文明的信念,踏上新的征程,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属于守陵者的传奇。

上古地图在文物分析室的无影灯下展开,泛黄的绢帛上用朱砂绘制的螺旋符文与昆仑镜的云纹形成奇妙呼应。李教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绢帛边缘的尘埃,地图中央标注的“海外仙山”四字逐渐清晰,周围的海岸线轮廓与现代东海海域的卫星图比对后,竟与舟山群岛以东三百公里处的无人岛链高度吻合。

“你看这里的潮汐符号。”李教授指着地图边缘的波浪纹,“这些符号记录了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潮期,结合《昆仑古卷》中‘潮退为径,汐涨为障’的记载,说明登岛的唯一时机是大潮退去后的三小时窗口期,错过则会被海水淹没登岛通道。”

冷锋凑近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着“玄水阵”的区域——那里正是登岛的必经之路,符号旁还画着类似水漩涡的图案,显然是上古时期设置的防御机关。“陈曦,立刻调取舟山群岛以东的海域资料,重点排查无人岛链的地质结构和潮汐规律;赵雷,你带领侦查小队准备海上侦查设备,明天先乘海警船前往目标海域,确认无人岛的具体位置;张岚,你和考古队员研究‘玄水阵’的破解方法,避免登岛时触发机关。”

次日清晨,赵雷带领的侦查小队乘坐海警船“海巡08”号驶离舟山港。船舷两侧的浪花在晨光中泛着金辉,雷达屏幕上不断刷新着海域数据。“冷队,目标海域属于台风多发区,未来三天有热带低压活动,可能会影响侦查任务。”海警船长指着气象雷达上的黄色预警区,“我们需要加快速度,在台风来临前完成初步勘察。”

经过十小时的航行,海警船抵达无人岛链附近海域。无人机升空后,传回的画面显示,岛链由三座相连的小岛组成,中央岛屿的轮廓与地图上的“海外仙山”完全一致,岛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海岸线处的礁石群中隐约能看到人工开凿的石阶——正是地图上标注的登岛通道。

“通道入口被海水淹没,需要等大潮退去才能进入。”赵雷看着无人机传回的潮汐数据,“下一次大潮退去的时间是明天凌晨三点,我们需要在今晚做好登岛准备。”

队员们立刻行动,将冲锋舟、潜水装备、丛林侦查设备搬运到甲板上,同时检查通讯设备,确保在复杂的丛林环境中能保持信号畅通。次日凌晨两点,大潮开始退去,礁石群中的石阶逐渐露出水面,赵雷带领五名队员乘坐冲锋舟靠近岛屿,沿着石阶小心翼翼地登岛。

岛上的原始森林异常茂密,参天古木的枝叶相互交织,几乎遮蔽了天空,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腐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陈曦操控无人机在前方开路,热成像镜头显示,森林中没有大型野生动物,但有多处人工挖掘的痕迹,显然是上古时期留下的防御工事。

“前面发现石墙!”队员突然大喊,所有人立刻隐蔽到树干后。前方五十米处,一道高约三米的石墙横亘在森林中,石墙上刻着与“玄水阵”相关的符文,墙下有一条宽约两米的水道,水道内的海水正顺着符文流动,形成微弱的漩涡。

“这就是‘玄水阵’的入口!”赵雷拿出地图比对,“水道尽头应该就是通往仙山核心区域的通道,但水道内的海水可能含有毒素或触发机关的物质。”

张岚通过实时画面分析石墙上的符文:“这些符文是‘控水符’,只要破坏符文的能量流动,就能让水道内的海水停止流动,安全通过。”她指导队员用特制的绝缘工具切断符文之间的连接线,当最后一根连接线被切断时,水道内的海水突然停止流动,漩涡消失,露出下方的石阶。

队员们沿着石阶进入水道,水道尽头是一个宽敞的洞穴,洞穴内的地面上布满了淡蓝色的晶体——与昆仑山脉的神脉液结晶完全一致。洞穴中央有一座石坛,石坛上摆放着一个青铜容器,容器内盛放着少量透明液体,液体表面泛着微弱的光芒。

“这是‘玄水液’!”李教授通过对讲机兴奋地说,“古卷记载,玄水液能中和神脉液的能量波动,是打开海外仙山核心区域的钥匙!”

赵雷小心翼翼地将玄水液装入密封容器,准备带回基地进行检测。就在这时,洞穴突然剧烈摇晃,顶部的岩石开始坠落。“不好!大潮开始上涨,海水正在涌入洞穴!”队员大喊,所有人立刻沿着水道撤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