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301章 尸易无限(206)

Shirley杨用工兵铲小心地清理木椁周围的沙土,然后和胖子一起,慢慢打开木椁的盖子——木椁里面铺着一层厚厚的丝绸,丝绸上放着墓主人的尸骨,尸骨的周围摆放着大量的陪葬品,有金冠、银镯、玉璧、青铜马具,还有几卷用丝绸包裹的契丹文木牍,这些文物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得格外完好,金冠上的红宝石在手电筒光线下泛着莹润的光泽,青铜马具上的纹饰清晰如初,连丝绸上的“云纹”都未因岁月侵蚀而模糊。

“这金冠太气派了!”胖子忍不住感叹,伸手想摸又赶紧缩了回去,“光看这工艺,墓主人肯定是辽代的大人物,说不定和皇室沾亲带故。”

张教授蹲在木椁旁,小心翼翼地拿起金冠,指尖轻轻拂过表面的狼纹:“这是辽代贵族特有的‘鎏金狼首冠’,狼是契丹族的图腾,象征着勇猛和力量。你们看冠檐上的这圈珍珠,颗颗圆润,应该是从西域进贡来的,可见墓主人的地位有多高。”

阿贵则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契丹文木牍上,他盘腿坐在地上,将木牍铺在防水布上,一边对照随身携带的《契丹文词典》,一边用铅笔在笔记本上标注:“这卷木牍记载的是辽代的‘部族会议’内容!上面写着‘统和十年,召集五部酋长,议征高丽事’,统和是辽圣宗的年号,十年是公元992年,这正好能补充《辽史》里关于辽与高丽战争的记载!”

Shirley杨则在清理丝织品时,发现了一块绣着“双鹿纹”的绢帕,绢帕的边缘还缝着细小的珍珠:“这是辽代的‘蹙金绣’工艺,用金线在绢布上刺绣,再缀上珍珠,这种工艺在中原很少见,是契丹族的特色刺绣技法。”她用软毛刷轻轻扫去绢帕上的浮尘,双鹿的轮廓愈发清晰,鹿的身上还绣着细小的“云纹”,显然融合了中原的纹饰风格。

老烟枪在主墓室的角落发现了一个青铜壶,壶身上刻着契丹文和汉文两种文字,汉文是“惕隐耶律明”,契丹文则是墓主人的契丹名。他用布擦去壶身上的锈迹,壶盖打开后,里面还残留着一些褐色的液体:“这应该是契丹族常喝的‘马奶酒’,虽然已经变质,但能保存这么久,也算是个奇迹了。”

接下来的五天,我们都在主墓室里有条不紊地清理文物。阿贵几乎把睡觉的时间都压缩到了最低,每天抱着契丹文木牍和词典,逐字逐句地解读,遇到晦涩难懂的段落,就用手机拍下来,发给国内研究契丹文的专家请教。有天深夜,他突然从睡袋里爬起来,兴奋地叫醒我们,手里举着一卷木牍:“你们快看!这卷木牍上记载了辽代的‘科举制度’!上面写着‘开泰元年,诏开科举,取汉儒五十人’,开泰是辽圣宗的年号,元年是公元1012年,这说明辽代不仅借鉴中原的科举制,还专门录取汉族儒生,这对研究辽代的民族政策太重要了!”

Shirley杨在修复青铜马具时,发现马镫上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这种纹饰常见于中原的瓷器和丝绸,却出现在契丹族的马具上:“这就是民族融合的最好证明,契丹族虽然是游牧民族,但在与中原的交流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再融入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辽代文化。”她用细砂纸轻轻打磨马镫上的锈迹,马镫渐渐露出原本的青铜色,上面的纹饰愈发清晰,连莲瓣的脉络都能看清。

老烟枪则负责文物的转运和保存,他在保温棚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文物储存区,用保温棉把文物箱包裹起来,还在每个箱子里放了温度计,确保文物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受损。每天晚上,他都会围着储存区转好几圈,检查箱子的密封情况,生怕出一点差错:“这些文物在地下埋了上千年,好不容易重见天日,可不能因为咱们的疏忽受到损坏。”

胖子则成了大家的“后勤保障员”,他跟着当地的牧民学煮奶茶、烤羊肉,每天清晨都会早起,在帐篷外生起篝火,煮上一大锅奶茶,烤上几串羊肉,让大家能吃上热乎的早餐。有天,他还从牧民那里借了一匹马,骑着马在草原上转了一圈,回来时手里拎着几只野兔子:“今晚给大家加个菜,草原上的兔子肉特别香!”

就在我们准备清理耳室的时候,警方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盗墓贼留下的洛阳铲碎片和脚印,在通辽市区的一个古玩店里抓获了三名盗墓贼,还缴获了大量被盗的辽代文物,包括金镯、玉璧、契丹文木牍和青铜马具。

“太好了!这些文物终于追回来了!”孙局长激动地握着我们的手,“盗墓贼交代,他们还把一部分文物卖给了一个叫‘北狼’的文物贩子,这个‘北狼’长期在内蒙古和蒙古国之间倒卖文物,警方已经联合边境部门展开追捕,相信很快就能把他抓获,追回剩下的文物。”

我们跟着警方去了古玩店的临时扣押点,看到缴获的文物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其中一件“契丹文银牌”格外引人注目,银牌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契丹文,边缘还镶嵌着绿松石。阿贵仔细检查后,兴奋地说:“这是辽代的‘通行牌’!上面写着‘持此牌者,可通行五部’,相当于现在的通行证,有了这枚银牌,就能在契丹族的五个部族之间自由通行,这对研究辽代的部族管理太有价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到墓葬发掘现场后,我们把追回的文物小心地进行了清理和登记,然后开始清理耳室。东耳室里存放着大量的陶瓷器,有辽代特有的“鸡冠壶”“凤首瓶”,还有中原风格的“青瓷碗”“白瓷盘”,这些陶瓷器上都刻着精美的纹饰,有的还刻着契丹文或汉文的铭文,记载着制作时间和用途。西耳室里则存放着一些马具和武器,有青铜马镫、铁剑、弓箭,还有几面契丹族的“狼旗”,虽然旗帜的布料已经腐朽,但旗杆上的铜制狼首依然完好。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我们对这座辽代贵族墓葬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晰。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契丹文木牍记载,墓主人是辽代的“惕隐耶律明”,他是辽圣宗时期的重要贵族,曾多次参与辽与高丽、北宋的战争,还主持过辽代的科举考试,对辽代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墓葬融合了契丹族的游牧特色和中原的文化元素,是辽代民族融合的典型代表。

在发掘工作结束的那天,科尔沁草原上举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庆祝仪式,孙局长为我们颁发了“内蒙古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还邀请我们参加辽代文物特展的筹备工作。

“这些文物是辽代历史文化的瑰宝,”孙局长说,“我们打算在通辽博物馆举办一场‘辽代契丹族文物特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辽代的历史文化,了解契丹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爽快地答应了孙局长的邀请,开始参与特展的筹备工作。Shirley杨负责文物的展示设计,她根据文物的文化特色,将展示区分为“游牧生活”“政治军事”“文化融合”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采用了对应的场景布置——“游牧生活”区还原了契丹族的帐篷和草原场景,“政治军事”区展示了辽代的马具和武器,“文化融合”区则陈列了融合中原风格的文物,让观众能直观地感受辽代文化的多元性。

阿贵则负责展览的讲解和文物解读,他编写了详细的讲解词,还制作了契丹文与汉文的对照展板,教观众辨认简单的契丹文。他还在展览中设置了“契丹文木牍临摹区”,准备了仿制的木牍和毛笔,让观众亲手临摹契丹文,感受这种古老文字的魅力。

老烟枪则在博物馆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辽代草药园”,种植了辽代契丹族常用的艾草、薄荷、甘草等草药,还设置了科普展板,介绍这些草药在辽代的用途——比如艾草用于驱寒,甘草用于治疗咳嗽,让观众了解契丹族的传统医药文化。

胖子则负责文物的搬运和安保工作,他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展柜的锁具和玻璃,确保文物的安全。他还和当地的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来博物馆参观,给孩子们讲辽代契丹族的故事,比如契丹族的图腾崇拜、辽与北宋的文化交流等,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围着胖子问个不停,胖子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辽代契丹族文物特展”如期举办。开展那天,通辽博物馆里挤满了观众,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研究辽代历史的专家学者。看着观众们驻足在文物前,认真听着讲解,不时发出惊叹声,我们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真没想到,咱们能在草原上发掘出这么珍贵的文物,”胖子喝着奶茶,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辽代的历史很遥远,现在通过这些文物,才知道契丹族有多厉害,他们不仅能骑善射,还创造了这么灿烂的文化。”

Shirley杨点点头:“辽代虽然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促进了北方草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这些文物不仅是辽代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证明。保护好这些文物,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

老烟枪望着窗外的草原,感慨地说:“我这辈子走了很多地方,草原上的文物最让我难忘。这里的每一件金银器、每一卷木牍、每一件马具,都在诉说着契丹族的故事,诉说着草原与中原的交融。咱们得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知道,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一起创造的。”

阿贵则拿着刚出版的《辽代契丹文木牍集释》,兴奋地说:“这是我这几个月的研究成果,里面收录了这次发掘的所有契丹文木牍,还有详细的解读。以后我还要继续研究辽代历史,争取能还原更多契丹族的生活场景和辽代的社会风貌。”

我看着身边的伙伴,心里满是感动与期待。从东南沿海的宋代古沉船到北方草原的辽代贵族墓葬,我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见证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创造的文明瑰宝,也更加坚定了守护文物的初心。我知道,我们的文物保护之路远未结束,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无数沉睡的文物等待被唤醒,还有无数尘封的历史等待被揭开。

就在“辽代契丹族文物特展”热度未减时,张教授收到了一封来自陕西文物局的紧急电报——在陕西西安附近发现了一座唐代的公主墓,墓中可能藏有大量的唐代文书、金银器和丝织品,但墓葬已经被盗墓贼多次光顾,很多文物被盗走,当地文物局希望我们立刻前往协助进行抢救性发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唐代公主墓!”胖子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眼睛瞪得溜圆,“唐代的文物可是国宝中的国宝啊!尤其是公主墓,里面肯定有很多精美的首饰、瓷器,说不定还有唐代的乐舞俑!咱们赶紧收拾东西,去西安!”

Shirley杨也面露期待:“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文物的工艺和艺术价值都极高。这座公主墓里的文物,对研究唐代的宫廷生活、服饰文化、外交关系都有重要意义。盗墓贼的破坏肯定很严重,我们得尽快出发,争取能追回更多文物,保护好剩余的遗存。”

老烟枪想了想,说:“西安的气候比较干燥,但唐代墓葬多有‘天井’‘过洞’,结构复杂,说不定有盗墓贼留下的陷阱。咱们得准备好探测仪和工兵铲,还要带足文物修复材料,唐代的丝织品和文书很脆弱,一旦受损,修复难度很大。”

阿贵则激动地说:“唐代的文书大多是用楷书书写的,我对唐代书法很感兴趣,要是能发现完整的文书,不仅能研究唐代历史,还能欣赏唐代的书法艺术。咱们赶紧出发吧,我都等不及想看看唐代的金银器了!”

我们迅速收拾好行李,告别了孙局长和通辽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踏上了前往陕西西安的旅程。火车一路向西,窗外的景色从辽阔的草原变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远处的秦岭山脉隐约可见,农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

我看着身边的伙伴,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唐代公主墓中那些璀璨的文物。我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或许是复杂的墓葬结构、未知的危险,但只要我们并肩作战,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唐代文物重见天日,向世人展示盛唐的辉煌。我们的文物保护之路,还在继续,而那段波澜壮阔的唐代历史,也正等待着我们去唤醒。

火车抵达西安站时,陕西文物局的李局长早已在出站口等候。他手里拿着一张墓葬的勘探图,神情焦急地说:“这座唐代公主墓在西安南郊的少陵原上,是我们在进行基建勘探时发现的。盗墓贼已经挖了三个盗洞,最深的一个直接打通了主墓室,我们在盗洞里发现了唐代的陶俑碎片和丝绸残片,情况非常危急。”

我们跟着李局长往少陵原赶,路上,他继续介绍:“从墓葬的形制和勘探出的墓志铭残片来看,墓主人很可能是唐代的‘永泰公主’李仙蕙,她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身份尊贵,墓葬规格极高。永泰公主墓在历史上就曾被盗过,这次盗墓贼的破坏,怕是让里面的文物雪上加霜。”

抵达少陵原时,墓葬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几顶考古帐篷搭在田埂上,考古队员们正忙着清理盗洞周围的泥土。李局长指着一个直径约1米的盗洞说:“这就是通往主墓室的盗洞,我们用内窥镜观察过,主墓室的壁画已经被严重破坏,很多陶俑被打碎,还有一些金银器被盗走,只剩下一些残片。”

老烟枪蹲在盗洞边,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土里有白灰味,唐代墓葬常用白灰涂抹墓壁,现在白灰已经脱落,说明墓壁可能不稳定。另外,西安的土层较厚,盗洞周围的泥土容易塌方,咱们得先在盗洞周围打一圈钢桩,再搭建临时通道。”

Shirley杨拿出便携式温湿度仪,往盗洞里伸了伸:“洞内温度12℃,湿度55%,这个环境对文物保护还算有利,但壁画和丝织品已经受损,得尽快进行加固处理。阿贵,你把带来的唐代文书拓片准备好,要是发现文书残片,咱们能及时比对。”

阿贵赶紧从背包里掏出几本唐代文书拓片集,小心翼翼地翻开:“这些拓片都是唐代的官方文书,字体是唐代常见的楷书,要是主墓室里有文书,我应该能辨认出来。”

胖子则和几名考古队员一起,扛着钢桩和钢板,开始搭建临时通道。他一边干活一边说:“唐代公主墓啊,想想都激动!要是能挖出几件唐代的唐三彩,那可就赚大了!”

接下来的四天,我们都在进行发掘前的准备工作。老烟枪每天都会在帐篷周围撒上艾草和雄黄,防止蛇虫侵扰,还会煮一大锅清热解毒的草药水,分发给大家。有天清晨,他发现盗洞边的泥土有松动的迹象,立刻带着胖子加固钢桩,还在通道两侧加装了防护网:“安全第一,可不能让大家在里面出意外。”

通道搭建好的那天下午,我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安全帽,沿着通道慢慢走进盗洞。盗洞很陡峭,走了约15米,终于到达主墓室。主墓室的规模很大,约30平方米,顶部有彩绘的“星空图”,虽然大部分已经脱落,但依然能看到星星和月亮的轮廓。墓室的两侧有壁画,左侧的“侍女图”已经被撕毁大半,只剩下几个侍女的衣角,右侧的“乐舞图”也有多处破损,乐师的乐器和舞者的裙摆都残缺不全。

“太可惜了!”李局长看着破损的壁画,心疼地说,“这些壁画都是唐代壁画的精品,要是能完整保存下来,价值不可估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Shirley杨蹲在壁画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壁画的颜料层已经开始脱落,得尽快用加固剂进行处理。你们看,这处‘侍女图’的残片上,侍女的衣服是‘襦裙装’,裙摆上有‘宝相花’纹,是唐代宫廷服饰的典型风格,咱们得把这些残片小心地收集起来,以后或许能修复。”

阿贵则在主墓室的角落发现了一堆文书残片,他小心翼翼地把残片捡起来,放在防水布上:“这些文书是用麻纸写的,上面的楷书很规整,是唐代的官方文书!虽然只有残片,但能看到‘长安’‘洛阳’‘贡品’等字样,应该是关于唐代宫廷贡品运输的记录。”

张教授则在主墓室的中央发现了一个破碎的石棺,石棺的表面雕刻着精美的“凤纹”,是唐代公主墓的典型装饰。他蹲在石棺旁,捡起一块残片:“这石棺应该是永泰公主的,上面的凤纹雕刻得栩栩如生,可见唐代工匠的技艺有多高超。可惜被盗墓贼破坏了,只剩下这些残片。咱们得把这些残片收集起来,以后看看能不能修复,哪怕恢复一部分,也能让后人看到唐代石棺雕刻的风采。”

胖子则在石棺周围清理泥土,突然挖到一个硬硬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发现是一个完整的唐三彩马:“快看!唐三彩!还是完整的!”这匹唐三彩马通体呈黄、绿、白三色,马的鬃毛和尾巴雕刻得栩栩如生,马鞍上还装饰着精美的花纹,虽然表面有些灰尘,但依然掩盖不住它的精美。

“太好了!这是唐代唐三彩中的精品!”李局长激动地说,“唐三彩马存世量不多,完整的更是少见,这个发现太重要了!”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都在主墓室里清理文物。阿贵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文书残片的整理上,他把残片按照文字内容分类,再用透明胶带小心地粘在衬纸上,遇到能拼接的残片,就一点点对齐。有天,他突然兴奋地喊道:“你们看!这几块残片能拼出‘永泰公主’四个字!还有‘神龙二年’的字样,神龙二年是公元706年,正好是永泰公主下葬的年份,这进一步确认了墓主人的身份!”

Shirley杨则在修复壁画残片,她用特制的胶水把残片粘在木板上,再用细砂纸轻轻打磨边缘,让残片之间的缝隙尽可能缩小。她还在残片的背面刷上一层加固剂,防止残片再次损坏:“这些壁画残片虽然破碎,但上面的色彩依然鲜艳,能看出唐代壁画的高超技艺。比如这块‘乐舞图’残片,舞者的裙摆用了‘晕染法’,颜色从浅到深渐变,非常漂亮。”

老烟枪则负责文物的转运和保存,他在帐篷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文物储存室,里面摆放着恒温箱和湿度计,确保文物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他还在储存室里放了几盆艾草,既能净化空气,又能防止蚊虫叮咬文物:“唐代的文物很脆弱,尤其是丝织品和文书,稍微不注意就会损坏,咱们得格外小心。”

胖子则在清理耳室,东耳室里存放着大量的陶俑,有侍女俑、乐师俑、武士俑等,虽然很多陶俑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依然能看出它们的造型和服饰特色。西耳室里则存放着一些金银器和瓷器,有金镯、银钗、青瓷碗、白瓷盘等,这些文物上都刻着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刻着唐代的年号,是研究唐代工艺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就在我们清理工作接近尾声时,警方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盗墓贼留下的工具和脚印,在西安的一个古玩市场抓获了四名盗墓贼,还缴获了大量被盗的唐代文物,包括金钗、玉璧、文书残片和陶俑。

“太好了!这些文物终于追回来了!”我们都非常高兴,李局长激动地说,“盗墓贼交代,他们还把一部分文物卖给了一个叫‘老唐’的文物贩子,这个‘老唐’长期在国内外倒卖唐代文物,警方已经联合国际刑警组织展开追捕,相信很快就能把他抓获,追回剩下的文物。”

我们跟着警方去了古玩市场的临时扣押点,看到缴获的文物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其中一件“永泰公主金冠”格外引人注目,金冠上镶嵌着红宝石和蓝宝石,还装饰着精美的凤凰图案,是唐代宫廷首饰的精品。阿贵仔细检查了几卷文书残片,发现其中一卷是永泰公主的“起居注”,记载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宫廷事件,对研究唐代宫廷生活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卷起居注太重要了!”阿贵激动地说,“里面写着‘永泰公主与太平公主共赏牡丹’,太平公主是唐代着名的公主,这段记载能补充两位公主的关系史,太珍贵了!”

回到墓葬发掘现场后,我们把追回的文物小心地进行了清理和登记,然后开始对整个墓葬进行全面勘探。在主墓室的墙壁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密室,密室里放着一个紫檀木盒子,盒子里装着一卷用丝绸包裹的文书,还有一枚金印。

“这是永泰公主的金印!”张教授激动地拿起金印,金印上刻着“永泰公主印”四个篆字,“这枚金印是永泰公主身份的象征,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唐代公主金印,价值连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贵则小心地展开丝绸包裹的文书,发现这是一卷唐代的“户籍册”,记载了永泰公主府的人口和财产情况,包括奴婢的数量、土地的面积、金银器的数量等,对研究唐代贵族的生活和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发掘工作的结束,我们对永泰公主墓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这座墓葬虽然多次被盗,但依然出土和追回了文物两百多件,包括唐三彩、金银器、文书、壁画残片等,其中很多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对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工艺和宫廷生活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发掘工作结束的那天,陕西文物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祝仪式,表彰了我们在发掘和文物追回工作中的贡献。李局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还邀请我们参加唐代文物特展的筹备工作。

“这些文物是唐代历史文化的瑰宝,”李局长说,“我们打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一场‘永泰公主墓文物特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唐代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永泰公主的生平事迹。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爽快地答应了李局长的邀请,开始参与特展的筹备工作。Shirley杨负责文物的展示设计,她根据文物的种类和历史背景,将展示区分为“宫廷生活”“工艺艺术”“历史文献”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采用了对应的场景布置,比如“宫廷生活”区还原了唐代公主的卧室和书房,“工艺艺术”区展示了唐三彩、金银器和壁画残片,让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唐代的宫廷文化和工艺水平。

阿贵则负责展览的讲解和文物解读,他编写了详细的讲解词,还制作了唐代历史年表和永泰公主生平展板,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永泰公主的故事。他还在展览中设置了“唐代文书临摹区”,准备了仿制的麻纸和毛笔,让观众亲手临摹唐代文书,感受唐代书法的魅力。

老烟枪则在博物馆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唐代草药园”,种植了唐代常见的艾草、金银花、薄荷等植物,还设置了科普展板,介绍这些植物在唐代的用途,比如艾草用于驱蚊,金银花用于入药,薄荷用于清热,让观众了解唐代的医药文化和生活方式。

胖子则负责文物的搬运和安保,他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展柜的安全情况,还会向观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他还和当地的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来博物馆参观,给孩子们讲解唐代的历史故事,比如“永泰公主的生平”“唐代的科举制度”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胖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经过五个月的努力,“永泰公主墓文物特展”如期举办。开展那天,陕西历史博物馆里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欣赏唐代文物的魅力。看着观众们惊叹的表情,听着他们对文物的赞美,我们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没想到咱们能参与永泰公主墓的发掘,”胖子笑着说,“唐代的文物真是名不虚传,尤其是那匹唐三彩马,太漂亮了!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发掘更多的唐代墓葬,看看更多的唐代文物。”

Shirley杨点点头:“唐代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产。保护好这些文物,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让更多的人了解唐代的辉煌,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老烟枪抽着烟,望着远处的大雁塔,感慨地说:“我这辈子发掘过很多古墓,唐代的古墓最让我震撼。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唐代的繁荣与昌盛,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才华。咱们得把这些故事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明。”

阿贵则拿着一本刚出版的《永泰公主墓文书解读》,兴奋地说:“这是我这五个月的研究成果,里面收录了这次发掘的大部分唐代文书,还有详细的解读。以后我还要继续研究唐代历史,争取能还原更多唐代宫廷生活的细节和社会风貌。”

我看着身边的伙伴,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期待。从北方草原的辽代贵族墓葬到陕西西安的唐代永泰公主墓,我们见证了不同朝代、不同阶层的历史文明,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次发掘都是与过去的对话,而我们,正是这场对话的桥梁。

就在“永泰公主墓文物特展”举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张教授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四川文物局的紧急电报——在四川成都附近发现了一座三国时期的蜀汉墓葬,墓中可能藏有大量的蜀汉竹简、青铜器和陶瓷器,但墓葬已经遭到了盗墓贼的严重破坏,很多文物被盗走,当地文物局希望我们能立刻前往协助进行抢救性发掘。

“三国蜀汉墓葬!”胖子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三国时期的文物可是太少见了!尤其是蜀汉的文物,能反映诸葛亮治理蜀汉的情况,说不定还能找到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文物!咱们赶紧收拾东西,去成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Shirley杨也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蜀汉的文物对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具有极高的价值。盗墓贼的破坏肯定很严重,我们得尽快过去,争取能追回更多的文物,保护好剩下的文物。”

老烟枪想了想,说:“四川的气候潮湿多雨,墓葬里的文物容易受潮发霉,尤其是竹简,很容易腐烂。咱们得准备好防潮设备、除霉剂和竹简加固材料。另外,四川多山地,墓葬可能建在山体里,里面可能有‘暗箭’‘流沙’等防盗设施,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发生危险。”

阿贵则兴奋地说:“蜀汉竹简是我一直想研究的文物,上面记载的内容可能涉及蜀汉的法律、税收、军事等方面,对研究三国历史太重要了。我已经收集了很多三国时期的文献资料,要是能发现蜀汉竹简,我一定能帮忙解读。咱们赶紧出发吧,我都等不及想看看三国时期的青铜器了!”

我们很快就收拾好了行李,告别了李局长和陕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踏上了前往四川成都的旅程。火车在蜀道上行驶,窗外的景色从关中平原变成了青山绿水,远处的峨眉山隐约可见,岷江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山谷中蜿蜒流淌。

我看着身边的伙伴,他们脸上都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蜀汉墓葬里那些珍贵的竹简、青铜器和陶瓷器。我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可能是潮湿的山地、复杂的墓葬结构,还有未知的危险,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保护好那些沉睡在地下的珍贵文物,让它们重见天日,向世人展示三国时期蜀汉的历史风貌。我们的文物保护之路,还在继续,而那段金戈铁马的三国历史,也正等待着我们去唤醒。

火车抵达成都站时,四川文物局的王局长已经在出站口等候。他手里拿着一张墓葬的勘探图,脸色凝重地说:“这座蜀汉墓葬在成都北郊的天回山附近,是当地的农民在开山采石时发现的。盗墓贼已经在墓葬里挖了四个盗洞,我们在盗洞里发现了一些蜀汉竹简的残片和青铜器的碎片,情况非常危急。”

我们跟着王局长往天回山方向赶,路上,他继续介绍:“从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文物残片来看,墓主人可能是蜀汉的‘尚书令’,相当于宰相,地位很高,墓葬里的文物数量可能非常多。三国时期的蜀汉文物存世量很少,这座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蜀汉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抵达天回山时,墓葬周围已经搭起了临时的遮阳棚和防雨棚,几名考古队员正拿着工具在清理盗洞周围的泥土。王局长指着一个深约8米的盗洞说:“这就是通往主墓室的盗洞,我们用探地雷达扫过,主墓室的顶部已经有些塌陷,里面还有积水,随时可能有危险。”

老烟枪蹲在盗洞边,用手指捻了一点泥土,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土里有腐竹味,蜀汉的墓葬常用竹简陪葬,现在竹简已经开始腐烂,得尽快抽水,不然剩下的竹简也会腐烂。另外,四川的山林里有瘴气,咱们进洞前得喝些草药水,预防中毒。”说着,他从背包里掏出几包艾草和金银花,“这些草药煮水喝,能清热解毒,还能防蚊虫叮咬。”

Shirley杨拿出便携式温湿度仪,往盗洞里伸了伸:“洞内温度16℃,湿度90%,这个湿度对文物保护非常不利,尤其是竹简和丝织品,很容易发霉腐烂。咱们得先在盗洞周围搭建排水系统,把积水抽出去,再用除湿机降低洞内湿度,等环境稳定了再进去发掘。”

阿贵则蹲在盗洞边,仔细观察着泥土里的碎片,突然捡起一片绿色的竹片:“你们看!这是蜀汉竹简的残片!上面有‘丞相’‘北伐’等字样,应该是与诸葛亮北伐相关的文书!”他小心翼翼地把竹片放进密封袋,又在笔记本上画出文字的形状,“这竹简的字迹是三国时期的隶书,和我之前见过的三国竹简拓片一模一样,主墓室里说不定还有完整的竹简。”

胖子则在搭建排水系统,他扛着水泵和水管,和几名考古队员一起,很快就把水管接到了盗洞里,开始抽水:“四川的水真多,这积水不知道要抽到什么时候。等水抽干了,咱们就能进去发掘了,希望能找到诸葛亮相关的文物。”

接下来的四天,我们一直在进行发掘前的准备工作。老烟枪每天都会煮一大锅草药水,分发给所有人,还在帐篷周围撒上艾草和雄黄,防止蛇虫侵扰。有天清晨,他发现帐篷外的山林里有野猪的脚印,立刻带着胖子在周围挖了一圈陷阱,还在陷阱边插了几面红色的旗帜:“四川的山林里野生动物多,咱们得做好防护,不能让它们影响发掘工作。”

积水抽干、洞内湿度降低到60%时,我们开始准备进入主墓室。Shirley杨穿上防水服,戴上安全帽,拿着手电筒,第一个沿着盗洞往下爬。盗洞很狭窄,爬了约8米,她终于到达主墓室,用手电筒往四周照了照,然后通过对讲机对我们说:“主墓室的规模很大,约25平方米,中央放着一具石棺,石棺的表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和‘凤纹’,是蜀汉时期的典型装饰。石棺的周围散落着大量的竹简和青铜器碎片,还有一些陶瓷器,你们可以下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们沿着盗洞依次进入主墓室,主墓室的顶部虽然有些塌陷,但整体结构还算完整。石棺的表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和凤纹,龙的鳞片和凤的羽毛都清晰可见,展现了蜀汉时期高超的雕刻技艺。Shirley杨用工兵铲小心地清理石棺周围的泥土,然后和胖子一起,慢慢打开石棺的盖子——石棺里面铺着一层厚厚的丝绸,丝绸虽然已经腐烂,但上面的花纹还能隐约辨认,是蜀汉时期特有的“云气纹”。丝绸上放着墓主人的尸骨,尸骨的周围摆放着大量的陪葬品,有青铜剑、青铜鼎、陶瓷碗、竹简,还有一枚金印,这些文物都保存得相对完整。

“这金印上刻着‘尚书令印’!”张教授激动地拿起金印,“这说明墓主人确实是蜀汉的尚书令,地位仅次于丞相诸葛亮,这个发现太重要了!”

阿贵则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竹简上,他小心翼翼地把竹简从泥土中清理出来,放在防水布上,用软毛刷轻轻扫去上面的泥土:“这些竹简上的文字是隶书,记载的是蜀汉的行政文书!上面有‘征收赋税’‘治理农田’等内容,还提到了‘丞相亮’,应该是诸葛亮治理蜀汉时期的文书!”

我们看着这些珍贵的文物,都兴奋不已,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三国时期蜀汉的繁荣景象。而这场关于蜀汉历史的发掘与探索,才刚刚开始……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