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191章 尸易无限(96)

北京的冬夜带着刺骨的寒意,吴贤将商代青铜爵小心交给文物局库房工作人员时,指尖仍能感受到爵身历经三千年岁月沉淀的厚重。库房的恒温系统让空气保持在18℃,青铜爵表面的绿锈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底部“妇好”二字款识清晰可辨——这是商代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专属用器,目前国内存世量不足十件,其历史价值不亚于司母戊鼎。

“这件青铜爵的器型是典型的商代晚期风格,三足鼎立,流尾对称,腹部的饕餮纹线条刚劲,是研究商代青铜铸造工艺和王室礼制的核心标本。”张教授早已在库房等候,他戴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爵身,“你们在巴拿马查获的账本我已经看过了,上面提到‘黑蝎’曾与欧洲一个神秘的古董商合作,将一批敦煌文书卖到了瑞士,我们得尽快跟进这条线索。”

敦煌文书是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公元4至11世纪的各类文献,包括佛教经文、儒家典籍、官府文书、民间契约等,总数超过六万件,其中大部分在近代因战乱流失海外,目前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和私人手中。吴贤立刻召集团队:“苏湄负责整理敦煌文书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已流失海外的文书目录;周明远联系国际刑警组织瑞士分部,请求协助调查账本中提到的古董商;我去敦煌研究院,向专家了解文书的鉴定特征,为后续追索做准备。”

次日清晨,吴贤抵达敦煌研究院。在研究院的文献修复室里,院长拿出一卷唐代《金刚经》残卷:“敦煌文书的纸张多为麻纸,唐代文书的麻纸纤维更粗,表面有明显的帘纹,而且墨色多为松烟墨,历经千年后会呈现出独特的‘焦茶色’。这些特征是鉴定敦煌文书真伪的关键,仿品很难模仿。”吴贤接过残卷,指尖拂过纸张表面,能清晰感受到帘纹的凹凸感,墨字边缘因年代久远微微晕散,呈现出自然的层次感。

与此同时,周明远从瑞士传来消息:账本中提到的古董商名叫科恩,长期在日内瓦经营古董生意,与多个跨国走私团伙有往来,警方怀疑他手中至少藏有二十卷敦煌文书,准备在明年年初的日内瓦私人拍卖会上出售。“科恩很狡猾,他的古董店没有任何违法记录,所有走私文物都藏在私人别墅的地下仓库里,我们没有确凿证据,无法申请搜查令。”周明远的声音透过视频传来,背景里能听到瑞士警方的讨论声。

苏湄补充道:“我查阅了已公开的敦煌文书目录,发现有五卷唐代《法华经》残卷在1940年代从敦煌流失后便下落不明,根据账本记载,这五卷残卷很可能就在科恩手中。这五卷残卷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唐代《法华经》手抄本,对研究唐代佛教传播和书法艺术至关重要。”

吴贤沉思片刻:“我们得想办法拿到证据。苏湄,你伪装成日本藏家的代理人,以购买敦煌文书为由接近科恩,设法确认文书的位置并获取证据;周明远和瑞士警方在别墅周围布控,一旦确认文书位置,就立刻申请搜查令;我留在敦煌,与研究院专家一起制定文书的鉴定和保护方案,随时准备前往瑞士。”

一周后,苏湄抵达日内瓦,按照计划联系科恩。科恩在他的古董店里接待了苏湄,起初对苏湄的身份充满警惕,直到苏湄出示了日本藏家的推荐信和巨额资金证明,他才逐渐放松警惕:“我确实有几件‘特殊’的藏品,但需要确认你有足够的诚意和实力。”

“我的雇主对敦煌文书很感兴趣,尤其是唐代的佛经手抄本,只要是真品,价格不是问题。”苏湄故意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卷唐代《金刚经》残卷,“类似这样的文书,不知道你有没有?”科恩眼中闪过一丝贪婪:“我有比这更珍贵的,不过需要你跟我去别墅看实物,那里才是我的‘私人宝库’。”

苏湄心中一喜,表面却不动声色:“没问题,不过我需要先向雇主汇报,确认时间后再联系你。”离开古董店后,苏湄立刻将情况告知周明远,两人约定三天后前往科恩的别墅。

三天后,苏湄按照约定来到科恩的别墅。别墅位于日内瓦湖附近,周围绿树环绕,安保措施极为严密。科恩带着苏湄走进别墅的地下室,地下室里摆满了从世界各地盗掘的文物,其中一个玻璃展柜里整齐摆放着二十卷敦煌文书,每一卷都用锦盒精心装裱。“这些都是唐代的佛经手抄本,其中五卷是《法华经》残卷,是我十年前从‘黑蝎’手中买下的,绝对是真品。”科恩得意地说。

苏湄假装仔细查看,悄悄用藏在袖口的微型摄像头拍下文书的细节——文书的纸张呈现出唐代麻纸特有的淡黄色,墨字为松烟墨,边缘有自然的磨损痕迹,卷末还有抄写者的署名和日期,这些特征与敦煌研究院专家描述的完全一致。“这些文书确实不错,我需要回去和雇主商量,明天给你答复。”苏湄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离开别墅后,苏湄立刻将拍摄的视频和照片交给瑞士警方。警方根据这些证据,迅速申请到搜查令,当晚便突袭了科恩的别墅,成功查获所有敦煌文书,并将科恩逮捕。周明远第一时间将消息告知吴贤:“文书都已查获,经初步鉴定,确实是唐代真品,其中五卷《法华经》残卷保存完好,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版本。”

吴贤立刻从敦煌赶往日内瓦,在瑞士国家图书馆的文物修复室里,他终于见到了这批敦煌文书。展开其中一卷《法华经》残卷,字迹工整秀丽,是典型的唐代“写经体”,卷末的“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沙州僧智海抄”字样清晰可见——沙州是唐代敦煌的旧称,这卷文书正是公元735年敦煌僧人智海抄写的,距今已有近1300年历史。“太好了,这些文书不仅是佛教经典,更是唐代敦煌社会生活的‘活档案’。”吴贤激动地说,“我们要尽快将它们运回中国,进行专业的修复和保护。”

在办理文书归还手续期间,吴贤受邀在日内瓦大学举办讲座,主题为“敦煌文书的历史价值与保护”。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不少瑞士学者和文物爱好者纷纷提问,探讨敦煌文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一位瑞士汉学家感慨道:“以前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零散的敦煌文书,这次能见到如此完整的《法华经》残卷,还能了解到中国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真是大开眼界。”

文书归还仪式当天,中国驻瑞士大使发表讲话:“这批敦煌文书的回归,是中瑞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流失文物追索工作的支持。未来,我们愿与瑞士及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守护人类的文化瑰宝。”

将敦煌文书运回中国后,吴贤团队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敦煌文书回归特展”。展览中,五卷唐代《法华经》残卷被放在恒温恒湿的展柜中,旁边陈列着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复制品和唐代写经工具,让观众能直观了解敦煌文书的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展览开幕当天,不少敦煌学专家专程前来参观,对文书的保护和展示给予高度评价。

就在展览举办期间,吴贤收到了来自南美洲秘鲁的消息——秘鲁考古学家在一处印加文明遗址中发现了一批带有中国瓷器碎片的文物,怀疑是明代郑和船队途经美洲时留下的。“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将改写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证明郑和船队不仅抵达了东非,还可能到达了美洲。”吴贤立刻召集团队,决定前往秘鲁一探究竟。

抵达秘鲁后,吴贤团队在秘鲁考古学家的带领下,来到印加文明遗址——遗址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一处山谷中,出土的文物包括印加人的黄金饰品、陶器和石器,其中几件陶器的表面镶嵌着中国瓷器的碎片。吴贤拿起一块瓷片,仔细观察:“这块瓷片的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呈青白色,是典型的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特征,上面还有缠枝莲纹的残痕,与郑和船队携带的瓷器风格完全一致。”

为了进一步确认,吴贤团队将瓷片带回国内,通过碳十四检测,确定瓷片的年代为公元14至15世纪,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相符。“这一发现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美洲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说明当时中国与美洲可能已经存在间接的文化交流。”吴贤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未来,我们计划与秘鲁考古部门合作,对遗址进行进一步发掘,寻找更多的中国文物,还原明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全貌。”

合作发掘工作开始后,吴贤团队与秘鲁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又发现了更多的中国瓷器碎片,包括明代宣德青花、成化斗彩等,还发现了一枚明代的铜钱——“永乐通宝”。这些发现引起了国际考古界的轰动,不少学者纷纷表示,这将重新审视明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范围。

在秘鲁工作期间,吴贤还收到了国内的好消息:“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新增了秘鲁、墨西哥等美洲文明古国成员,联盟的合作范围从亚洲、欧洲、非洲扩展到了美洲,未来将开展更多跨文明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一步,不同文明的文化遗产都值得被尊重和保护。”吴贤在联盟视频会议上说。

发掘工作结束后,吴贤团队带着瓷器碎片和铜钱返回中国。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明代海上丝绸之路新发现特展”上,这些文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吴贤站在展览现场,看着观众们对文物充满好奇的眼神,心中满是感慨——从追回流失文物到参与国际考古合作,从推动文明古国联盟到促进跨文明交流,他和团队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为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跨洋对话,文明共生”的墨迹在灯光下尚未完全干透,吴贤的手机便响起,屏幕上跳动着“埃及文物部穆罕默德”的名字。接起电话,穆罕默德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吴,卢克索神庙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底座出现严重风化,部分象形文字已经模糊,我们尝试了多种修复方案都没有效果,希望你能带领团队来埃及支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团队成员立刻分工合作:苏湄带领两名专家用细针管将去离子水缓慢注入起甲的颜料层下方,软化老化的胶质;吴贤则和另一名专家用小棉签蘸取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轻轻涂抹在颜料层与地仗层之间,将分离的颜料层重新黏结;最后,他们用无纺布覆盖在壁画表面,并用重物轻轻按压,确保颜料层与地仗层紧密结合。

修复过程中,吴贤发现墓室东壁的“宴饮图”壁画保存最为完整,画面中描绘了唐代贵族宴饮的场景,人物的衣着、神态、器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是人物身上的唐代服饰,色彩鲜艳,细节丰富,为研究唐代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这幅‘宴饮图’是目前洛阳出土的唐代壁画中最完整、最精美的一幅,我们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让它能够长期保存。”吴贤叮嘱道。

经过一个月的现场保护,洛阳唐代古墓的壁画全部脱离危险。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这些珍贵的壁画,国内文物局决定在洛阳博物馆举办“唐代古墓壁画特展”,吴贤团队负责壁画的搬迁和展陈设计工作。

在壁画搬迁过程中,团队采用了“整体切割”技术——将壁画连同背后的地仗层一起切割成小块,用特制的钢架固定,再小心翼翼地搬运到博物馆。展陈设计时,他们根据壁画的内容和风格,还原了唐代古墓的墓室结构,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唐代贵族的墓室中,直观感受唐代壁画的魅力。

特展开幕当天,吸引了众多文物爱好者和学者前来参观。在“宴饮图”壁画前,吴贤向观众介绍:“这幅壁画不仅展现了唐代贵族的生活场景,还反映了唐代的绘画技术和审美风格。壁画中的人物采用了‘散点透视’的绘画手法,人物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合理,代表了唐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观众们听得入迷,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不少人表示通过这次展览,对唐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期间,吴贤收到了来自“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邀请,前往希腊雅典参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论坛上,吴贤分享了中国在文物修复、考古发掘、流失文物追索等方面的经验,展示了中埃合作修复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洛阳唐代壁画保护等案例,引起了各国代表的广泛关注。

论坛结束后,吴贤团队受邀参观了雅典卫城。在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遗址前,希腊考古专家对吴贤说:“帕特农神庙的部分石雕因长期风化和酸雨侵蚀,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坏,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修复技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参与修复工作?”吴贤立刻表示:“我们非常愿意参与帕特农神庙的修复工作,这是中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分享中国在石质文物修复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希腊文物部门随即与中国文物局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约定由吴贤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开展帕特农神庙石雕的修复工作。吴贤说:“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象征,洛阳唐代古墓壁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同文明的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共同守护。未来,我们希望能与更多国家开展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从希腊返回北京后,吴贤团队开始筹备帕特农神庙石雕修复的前期工作。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帕特农神庙历史资料和石雕修复文献,与希腊考古专家多次召开视频会议,讨论修复方案。苏湄负责整理石质文物修复的技术参数,周明远则联系国内的科研机构,研发适合帕特农神庙石雕的修复材料。

帕特农神庙石雕修复方案的最终稿敲定那天,北京正飘着初春的细雨。吴贤将方案打印出来,逐页核对——从石灰岩材质的风化程度分析,到纳米硅溶胶与微晶石材料的配比参数,再到象形文字残片的拼接模拟图,每一项细节都经过了中希两国专家的反复论证。苏湄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来自希腊的快递:“雅典卫城博物馆寄来的石雕样本,还有他们最新拍摄的帕特农神庙东三角楣残片高清照片。”

吴贤接过样本,是一块巴掌大的石灰岩碎片,表面布满了因酸雨侵蚀形成的蜂窝状孔隙,边缘还残留着半道古希腊神话人物的衣纹雕刻。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孔隙深处还嵌着细小的污染物颗粒:“这些污染物不清理干净,后续的加固材料就无法有效渗透。我们得调整方案,在加固前增加超声波清洗和激光除污的步骤。”

团队立刻投入到技术调整中。周明远联系国内的激光设备厂商,定制适合石灰岩文物的低功率激光清洗仪;苏湄则带领实验室人员,对石雕样本进行超声波清洗试验,测试不同频率和时长对石质的影响。经过一周的反复测试,终于确定了最佳的清洗参数——用40kHz的超声波清洗15分钟,再用1064nm波长的激光扫描除污,既能彻底清除污染物,又不会对石雕表面造成损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个月后,吴贤带领修复团队抵达雅典。雅典卫城博物馆的修复室里,帕特农神庙东三角楣的残片已整齐排列在工作台上,残片上雕刻着宙斯、赫拉等奥林匹斯众神的形象,虽历经两千多年,仍能看出当年雕刻工艺的精湛。希腊考古专家伊娃指着一块残片说:“这是‘命运三女神’雕像的手臂残片,你看,衣纹的褶皱雕刻得多么细腻,仿佛能感受到布料的柔软。可惜的是,残片的断裂处已经出现了细微的裂纹,再不加紧修复,很可能会彻底碎裂。”

吴贤蹲下身,用检测仪测量残片的裂纹宽度:“裂纹最宽处有0.3毫米,需要先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加固,再用碳纤维布进行贴覆补强。”他一边说,一边示范操作——将环氧树脂与石灰岩粉末按比例混合,调成与残片颜色相近的糊状,用细针管缓慢注入裂纹,再用镊子将裁剪好的碳纤维布轻轻贴在断裂处,用热风枪低温烘干。整个过程需要极度耐心,稍有不慎就可能破坏残片的原始形态。

修复工作进行到第十天,团队遇到了一个难题:一块雕刻着“海神波塞冬”的残片,表面的彩绘痕迹因长期氧化几乎完全消失,无法确定原始色彩。吴贤想起此前在敦煌修复唐代壁画时用到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立刻提议:“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残片表面的颜料成分,说不定能还原出原始色彩。”

检测结果令人惊喜——残片表面残留着微量的朱砂、石青和雌黄颜料,这三种颜料在古希腊文物中较为罕见,很可能是当年工匠从东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朱砂来自中国,石青产自阿富汗,雌黄则多见于波斯地区。”吴贤拿着检测报告对伊娃说,“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东西方就已经存在颜料贸易,帕特农神庙的雕刻不仅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根据检测结果,团队用相同成分的天然颜料,对“海神波塞冬”残片的彩绘进行了小心翼翼的补绘。补绘时,吴贤特意控制颜料的浓度,让补绘的部分比原始彩绘略浅,既还原了雕像的原本面貌,又能与原始部分区分开,遵循了文物修复“可识别性”的原则。当伊娃看到补绘后的残片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太神奇了,就像看到了两千年前的‘海神’重新睁开了眼睛!”

修复工作持续了半年,东三角楣的三十余块残片全部完成加固和修复。在雅典卫城博物馆举办的“帕特农神庙石雕修复成果展”上,修复后的残片首次公开展出。希腊文化部长在开幕式上说:“中国团队的修复技术和严谨态度,为帕特农神庙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合作不仅修复了文物,更搭建了中希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展览期间,吴贤接到了国内文物局的电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的部分文书出现了霉变,情况比较紧急,需要你尽快回国支援。”藏经洞是敦煌莫高窟的重要洞窟,里面保存着大量唐代至宋代的文书和经卷,一旦霉变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吴贤立刻结束在希腊的工作,赶回敦煌。走进藏经洞,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洞窟内的几卷唐代《金刚经》文书表面已经出现了绿色的霉斑。敦煌研究院的李教授指着文书说:“最近敦煌地区降雨较多,洞窟内的湿度超过了75%,导致霉菌大量滋生。我们尝试过通风降湿,但效果不佳,文书的霉变还在继续扩散。”

吴贤戴上无菌手套,轻轻拿起一卷文书,发现霉斑已经渗透到纸张内部:“这是青霉菌,繁殖速度很快,必须尽快进行灭菌处理。我们可以采用低温冷冻灭菌和γ射线辐照相结合的方法,先将文书在-20℃的环境下冷冻48小时,杀死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再用低剂量的γ射线进行辐照,防止霉菌再次滋生。”

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周明远联系当地的低温冷库,准备文书的冷冻处理;苏湄则协调国内的辐照中心,安排γ射线辐照的时间。为了避免文书在转移过程中受损,吴贤和团队成员用特制的无酸纸将每一卷文书包裹好,再放入防震的泡沫箱中,全程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文书不受二次污染。

经过一周的灭菌处理,文书上的霉斑基本消失。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部分文书因冷冻和辐照处理,纸张变得更加脆弱,出现了多处撕裂。吴贤决定采用传统的“金缮”工艺进行修复:“用天然漆混合金粉,对撕裂处进行黏合和填补,既能修复破损,又能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这也是对中国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承。”

修复过程中,吴贤亲自示范金缮工艺——先将天然漆均匀涂抹在文书的撕裂处,将纸张对齐黏合,再用漆灰填补纸张表面的破损,待漆灰干燥后,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平整,最后用毛笔蘸取金粉,仔细涂抹在修复处。金粉与泛黄的麻纸相得益彰,不仅修复了破损,还为文书增添了一种古朴的美感。敦煌研究院的李教授感慨道:“没想到传统金缮工艺能在敦煌文书修复中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这真是古今修复技艺的完美结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文书修复完成后,吴贤团队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对藏经洞的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安装恒温恒湿系统,将洞窟内的温度控制在18℃±2℃,湿度控制在50%±5%;在洞窟入口处设置空气净化装置,过滤进入洞窟的污染物;同时限制每日进入洞窟的游客数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文物的影响。

就在吴贤准备返回北京时,伊娃从希腊发来视频:“雅典卫城博物馆计划举办‘中希文明对话展’,想邀请你们提供中国的唐代文物参展,与帕特农神庙的石雕形成对比,展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吴贤立刻答应:“我们可以提供敦煌文书中的唐代《法华经》残卷、洛阳出土的唐代三彩马,还有去年从巴拿马追回的商代青铜爵,这些文物都能很好地体现中华文明的特色。”

接下来的三个月,吴贤团队忙着协调文物借展事宜。从文物的包装运输,到展柜的恒温恒湿设计,再到展览文案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安排。当唐代《法华经》残卷和帕特农神庙的“命运三女神”残片在同一个展厅展出时,前来参观的观众纷纷驻足惊叹——一边是东方的笔墨书香,一边是西方的石头史诗,虽相隔万里,却都展现了人类对美和信仰的追求。

展览开幕当天,希腊总统专程前来参观,在商代青铜爵前停留良久:“这件文物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却依然保存得如此完好,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希望未来中希两国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吴贤回应:“不同文明的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让这些瑰宝永远闪耀。”

展览期间,吴贤收到了来自秘鲁的邮件,是秘鲁考古学家卡洛斯发来的:“我们在印加文明遗址的进一步发掘中,发现了一艘木质船只的残骸,船上还残留着中国明代瓷器的碎片,怀疑是郑和船队的船只。希望你们能派专家来秘鲁,协助我们进行鉴定和研究。”

吴贤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周明远兴奋地说:“如果能证实这是郑和船队的船只,将是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美洲的铁证,改写世界航海史和文明交流史!”苏湄则补充道:“我们需要带上碳十四检测设备和木材鉴定仪器,还要准备明代造船技术的相关资料,以便进行对比研究。”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