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182章 尸易无限(87)

撒马尔罕的晚风带着沙漠特有的干燥,拂过古城墙的砖石,林深指尖摩挲着那块刻有“林”字的黑石,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他想起父亲笔记本里那句“撒马尔罕,黑石为信”,忽然意识到,父亲当年或许早已踏上过这片土地,只是没能来得及留下更多痕迹。

第二天一早,林深将黑石交给团队里的文物修复专家,叮嘱道:“仔细检测一下黑石的年代和材质,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与父亲考察相关的线索。”随后,他带着几名队员,沿着撒马尔罕古城的街巷走访,试图从当地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寻找父亲当年的踪迹。

在撒马尔罕的一座古老图书馆里,他们找到了一本用阿拉伯文撰写的《丝路商旅记》,成书于唐代,里面记载了不少往来于东西方的商队故事。其中有一段提到,“有东方来的林姓学者,携黑石为记,探寻古城遗迹,后不知所踪”。林深心中一动,这个“林姓学者”,很可能就是父亲。

他请图书馆的研究员帮忙翻译这段文字的全文,得知这位林姓学者曾在撒马尔罕停留过数月,与当地的学者交流,还绘制了一张古城遗址的地图,后来带着地图前往了波斯(今伊朗)境内的一座古城,从此再无消息。

“波斯境内的古城……”林深喃喃自语,他立刻联系了伊朗的考古机构,询问是否有相关的遗址信息。对方很快回复,在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确实有一座名为“塔克·伊·布斯坦”的古城遗址,近年来出土了不少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其中也有刻有螺旋纹路的黑石碎片。

林深当机立断,决定带领团队前往伊朗。抵达呼罗珊地区后,当地考古队的负责人穆罕默德亲自前来迎接。“林教授,我们在塔克·伊·布斯坦遗址的一处窖穴里,发现了一本用汉文书写的日记,或许与你父亲有关。”穆罕默德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密封的盒子递给林深。

林深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日记本,封面已经磨损,上面写着“林正明考察日记”几个字。他的心脏猛地一跳,颤抖着翻开日记本,里面的字迹正是父亲的!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父亲在撒马尔罕的经历,以及前往塔克·伊·布斯坦古城的原因——他在撒马尔罕的古籍中发现,这座古城曾是丝绸之路中段的重要枢纽,城中藏有一座“文明宝库”,里面保存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献和文物,而打开宝库的钥匙,就是刻有螺旋纹路的黑石。

日记的最后几页,记录着父亲进入古城遗址后的经历。他找到了“文明宝库”的入口,却发现入口被一道石门封锁,石门上刻着与黑石城相似的螺旋纹路,需要七块刻有不同符号的黑石才能打开。父亲当时只找到了三块黑石,无法打开石门,只能暂时离开,计划日后集齐黑石再来。

“原来父亲当年是为了寻找‘文明宝库’才来到这里!”林深激动地说,“穆罕默德先生,你们在遗址中有没有发现更多的黑石碎片?”

穆罕默德点了点头:“我们在‘文明宝库’入口附近,发现了两块黑石碎片,上面的符号与你带来的黑石完全不同,或许就是打开石门的钥匙之一。”

林深立刻跟着穆罕默德前往塔克·伊·布斯坦古城遗址。这座古城位于一片绿洲之中,虽然大部分建筑已经损毁,但仍能看出当年的宏伟。“文明宝库”的入口隐藏在一座残破的神庙后面,石门紧闭,上面的螺旋纹路清晰可见,中间有七个凹槽,与黑石城塔楼大门上的凹槽一模一样。

林深将父亲日记中提到的三块黑石位置,以及伊朗考古队发现的两块黑石碎片信息整理出来,与团队成员一起分析。“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了五块黑石的下落,还有两块没有找到。”林深指着地图说,“根据父亲的日记,剩下的两块黑石,很可能在古城的祭祀区和商贸区附近。”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林深带领团队和伊朗考古队,对古城的祭祀区和商贸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在祭祀区的一座祭坛下,他们发现了第六块黑石,上面刻着一个“日”字符号;在商贸区的一口古井里,找到了第七块黑石,刻着一个“月”字符号。

集齐七块黑石的那天,林深站在“文明宝库”的石门前,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他想起了父亲的日记,想起了黑石城的经历,深吸一口气,将七块黑石一一放进石门上的凹槽里。

当最后一块黑石放进凹槽的瞬间,石门缓缓打开,一股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文明宝库”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石室,石室的墙壁上挂满了丝绸,丝绸上绘制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壁画,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大量的文献和文物,有汉文的竹简、阿拉伯文的羊皮卷、希腊的雕塑碎片,还有罗马的金币和中国的瓷器。

“太不可思议了!”穆罕默德惊叹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博物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深走到石台前,拿起一卷汉文竹简,上面记录着汉代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又拿起一卷阿拉伯文羊皮卷,里面记载着唐代时阿拉伯商人与中国商人的贸易合同。这些文献和文物,完整地展现了丝绸之路中段的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无价之宝。

就在众人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时,石室突然开始震动,墙壁上的丝绸纷纷脱落,石台上的文物也开始晃动。“不好,石室要塌了!”林深大喊道,“大家赶紧把重要的文献和文物转移出去!”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将石台上的文献和珍贵文物小心翼翼地装进箱子里,快速往石门外转移。林深负责最后一批文物的转移,当他抱着一箱竹简冲出石门时,身后的“文明宝库”轰然倒塌,扬起的灰尘弥漫了整个遗址。

“幸好我们及时转移,不然这些珍贵的文物就永远埋在地下了!”穆罕默德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感慨地说。

林深点了点头,看着手中的箱子,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不仅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找到了“文明宝库”,还保护了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遗产。

接下来的几年里,林深带领团队,与伊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考古机构合作,对“文明宝库”出土的文献和文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他们发现,这些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丝绸之路中段的商贸路线、文化习俗和科技交流的信息,填补了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的多项空白。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林深和各国考古专家共同编写了《丝绸之路中段文明史》,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丝绸之路中段的历史发展、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成为了全球丝绸之路研究的权威着作。

与此同时,林深还推动成立了“丝绸之路跨国文物保护联盟”,联合沿线各国的文物保护机构,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他们在撒马尔罕、塔克·伊·布斯坦等古城遗址建立了文物保护站,培训当地的文物保护人员,还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遗址和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保存。

这天,林深收到了一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邮件,邀请他参加在巴黎举办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并在论坛上介绍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的经验。林深欣然接受了邀请,他知道,这是向世界展示丝绸之路文明魅力,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重要机会。

论坛上,林深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介绍了黑石城、安纳托利亚高原遗址和塔克·伊·布斯坦“文明宝库”的考古发现,展示了跨国文物保护联盟的工作成果。他说:“丝绸之路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连接了东西方的文明,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护丝绸之路的文物和遗址,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守护。我们希望通过跨国合作,让丝绸之路的‘文明之火’永远燃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林深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为他颁发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在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和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成就。

从巴黎回来后,林深回到了敦煌。他带着父亲的日记和那几块黑石,来到父亲的墓前。“爸,我完成了您的遗愿,找到了‘文明宝库’,还联合沿线各国,共同保护丝绸之路的文物。您当年追寻的文明梦想,如今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事业。”

夕阳下,敦煌的戈壁滩被染成了金色,林深站在墓前,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他知道,丝绸之路的文明探索和文物保护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会带着父亲的期望,带着对文明的敬畏,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让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永远照亮人类的未来。

敦煌的风沙总是来得悄无声息,林深离开父亲墓地时,衣角已沾了层细沙。他握着那块刻有“林”字的黑石,指尖反复摩挲着纹路,仿佛能触到父亲当年考察时留下的温度。回到博物馆的临时住处,他将父亲的日记和黑石小心翼翼地放进樟木箱——这箱子是母亲当年收拾父亲遗物时留下的,如今成了他存放重要文物和资料的“百宝箱”。

刚整理完,手机突然响起,是“丝绸之路跨国文物保护联盟”的工作人员打来的:“林教授,伊朗的穆罕默德教授发来了紧急邮件,说塔克·伊·布斯坦遗址附近出现了可疑人员,疑似盗墓团伙,他们已经开始在遗址周边活动,请求我们尽快派人支援!”

林深的心猛地一沉。塔克·伊·布斯坦遗址出土的“文明宝库”文物虽然已大部分转移,但遗址本身仍有大量未发掘的区域,且“文明宝库”倒塌后,部分深埋地下的文物痕迹仍可能被盗墓贼觊觎。他立刻回复:“我明天一早就出发前往伊朗,你通知联盟的应急小组,让他们携带专业设备提前抵达遗址,配合当地警方做好警戒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挂了电话,林深连夜收拾行李。他特意将父亲留下的那把考古铲放进背包——这把铲子陪伴父亲走过无数遗址,如今也成了他的“护身符”。第二天清晨,他登上了前往伊朗的航班,飞机穿越云层时,他翻开穆罕默德发来的邮件,附件里是当地警方拍摄的可疑人员照片,照片里的人穿着迷彩服,背着登山包,手里拿着洛阳铲,显然是经验丰富的盗墓贼。

抵达伊朗后,林深直奔塔克·伊·布斯坦遗址。穆罕默德早已在遗址入口等候,脸色凝重:“林,这些盗墓贼很狡猾,他们昼伏夜出,已经在遗址周边挖了好几个探坑,幸好我们发现及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但根据我们的侦查,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文明宝库’周边未发掘的区域,那里可能还藏着更多文物。”

林深跟着穆罕默德来到遗址现场,只见几个直径约半米的探坑散落在“文明宝库”遗址周围,探坑底部还残留着挖掘工具的痕迹。他蹲下身,仔细观察探坑的土壤,发现土壤颜色与周围不同,显然是刚被翻动过。“这些盗墓贼很专业,”林深皱起眉头,“他们选择的探坑位置,正好在‘文明宝库’的延伸区域,说明他们对遗址的结构有一定了解,很可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我们的考古资料。”

为了应对盗墓贼的威胁,林深和穆罕默德制定了严密的防范计划:白天,由考古队员和当地警方组成巡逻队,对遗址周边进行不间断巡查;晚上,在遗址周围安装红外监控设备,并安排人员在隐蔽处值守,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采取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遗址周边平静无波,仿佛那些盗墓贼凭空消失了一般。就在大家以为盗墓贼已经放弃时,一天深夜,红外监控设备突然发出警报——有五名可疑人员正偷偷潜入遗址,朝着“文明宝库”的方向移动。

林深和穆罕默德立刻带领应急小组和警方,朝着警报显示的位置赶去。夜色中,五名盗墓贼正拿着洛阳铲在“文明宝库”遗址旁挖掘,探照灯的光束突然照在他们身上,几人顿时慌了神,想要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好的警方团团围住。

“不许动!放下工具!”警方人员大喊道。

盗墓贼们见无处可逃,竟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刀具,试图反抗。林深和应急小组的成员赶紧上前,配合警方将盗墓贼制服。经过搜查,警方在盗墓贼的背包里发现了多件文物碎片,还有一张标注着“文明宝库”未发掘区域的地图。

“这些文物碎片是从哪里来的?”林深拿着碎片,厉声问道。

为首的盗墓贼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是……是我们在附近的沙丘里捡到的,我们只是想过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宝贝。”

林深一眼就看出了他在撒谎——这些文物碎片上有明显的“文明宝库”壁画残留痕迹,不可能是在沙丘里随便捡到的。他没有再追问,而是将碎片交给文物修复专家,让他们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很快出来了:这些碎片确实来自“文明宝库”的壁画,而且根据碎片的拼接情况,盗墓贼很可能已经进入过“文明宝库”倒塌后的地下区域,只是没有找到更多有价值的文物,才会再次前来挖掘。

“看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林深对穆罕默德说,“‘文明宝库’倒塌后,地下可能还存在未被发现的通道,我们必须尽快对这些区域进行勘察,防止盗墓贼再次潜入。”

穆罕默德点了点头,立刻组织考古队员,对“文明宝库”周边的地下区域进行勘察。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在“文明宝库”遗址的西侧,发现了一条狭窄的地下通道,通道里散落着一些盗墓工具和文物碎片,显然是之前的盗墓贼留下的。

林深和穆罕默德带着几名考古队员,沿着地下通道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通道里漆黑一片,只能靠手电筒照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走了约莫二十分钟,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型石室——石室的墙壁上,竟然还保存着部分完好的壁画,壁画上描绘着波斯商人与中国商人交易的场景,色彩鲜艳,细节清晰。

“太好了!这些壁画太珍贵了!”穆罕默德激动地说,“它们不仅补充了‘文明宝库’的历史信息,还为研究唐代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林深仔细观察着壁画,突然发现壁画的角落有一个熟悉的符号——正是黑石城的螺旋纹路!他心中一震,赶紧拿出父亲的日记,翻到关于“文明宝库”的记载,发现日记里提到,“文明宝库”的建造者与黑石城的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文明符号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丝绸之路中段的文明纽带。

“原来如此,”林深恍然大悟,“黑石城和‘文明宝库’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互呼应,在文明传承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壁画,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壁画,林深和穆罕默德决定对小型石室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石室里的泥土,陆续发现了一些唐代的瓷器、波斯的银币,还有一些刻有螺旋纹路的黑石碎片。这些文物的出土,进一步证实了黑石城与“文明宝库”之间的文明联系,也为丝绸之路中段的文明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盗墓贼被抓获后,当地警方对他们进行了审讯,得知他们是一个跨国盗墓团伙,专门盗掘丝绸之路沿线的遗址,将盗取的文物走私到国外贩卖。这次他们之所以能找到塔克·伊·布斯坦遗址,是因为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了一份早年的考古勘探资料,资料里标注了“文明宝库”的大致位置。

“必须加强对考古资料的保护,”林深在联盟的视频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建立严格的资料保密制度,防止考古资料泄露,给盗墓贼可乘之机。同时,要加强与各国警方的合作,严厉打击跨国盗墓和文物走私活动,保护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

会议结束后,林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在敦煌建立“丝绸之路文物修复中心”,邀请他担任中心主任,负责统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物修复工作。林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他知道,这是保护丝绸之路文物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父亲“守护文明”梦想的又一步。

回到敦煌后,林深投入到了“丝绸之路文物修复中心”的建设中。他邀请了来自中国、伊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文物修复专家,共同制定文物修复标准,研发先进的修复技术。中心建成后,接收的第一批文物,就是从黑石城和塔克·伊·布斯坦遗址出土的受损壁画和陶器。

在修复黑石城的一幅汉代壁画时,林深和专家们遇到了难题——壁画的色彩严重脱落,部分画面已经模糊不清,常规的修复方法无法恢复壁画的原貌。林深翻阅了大量的古籍和考古资料,终于在父亲的笔记本里找到了线索——父亲在研究黑石城的螺旋纹路时,发现当地的土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矿物质,这种矿物质可以作为壁画的颜料稳定剂。

林深立刻组织专家对黑石城的土壤进行分析,果然提取出了这种特殊的矿物质。他们将矿物质与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成功修复了壁画的色彩,让这幅沉睡千年的汉代壁画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太神奇了!”来自土耳其的文物修复专家惊叹道,“这种结合古代智慧和现代技术的修复方法,为丝绸之路文物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林深笑着说:“丝绸之路的文明本身就是东西方智慧的结晶,文物修复也应该如此。我们要尊重古代工匠的智慧,同时运用现代科技,让这些珍贵的文物能够长久保存,向后人展示丝绸之路的文明魅力。”

随着“丝绸之路文物修复中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受损的丝绸之路文物送到这里修复。林深也经常带着专家团队前往各国,指导当地的文物修复工作,帮助他们建立文物修复实验室。

这天,林深带领团队来到哈萨克斯坦的一座唐代古城遗址,这里出土了一批受损严重的丝绸文物,急需修复。在修复过程中,他们发现其中一块丝绸上绣着一幅小型的丝绸之路地图,地图上用汉文标注着“黑石城”“塔克·伊·布斯坦”等遗址的名称,还有一条从长安出发,经过这些遗址,最终抵达欧洲的路线。

“这太珍贵了!”林深激动地说,“这幅丝绸地图,不仅是唐代丝绸之路路线的实物证据,还证明了当时的商队已经对丝绸之路的中段路线有了清晰的认识,为研究唐代丝绸之路的商贸网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修复完成后,哈萨克斯坦的文物部门决定将这幅丝绸地图借给“丝绸之路文物修复中心”举办的“丝绸之路文明展”展出。展览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专家纷纷前来参观,对这幅丝绸地图赞不绝口。

林深站在展览现场,看着游客们驻足观看丝绸地图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自豪。他想起了父亲当年在戈壁滩上跋涉的身影,想起了自己在各个遗址间奔波的日子,想起了各国专家共同努力的场景。这些年来,他不仅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还将丝绸之路的文明保护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展览结束后,林深回到敦煌,在“丝绸之路文物修复中心”的院子里种下了一棵胡杨树苗。胡杨是戈壁滩上最坚韧的树木,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千年,他希望这棵胡杨树能像丝绸之路的文明一样,历经风雨,永不凋零。

浇水时,林深的手机响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来的,邀请他担任“世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的委员,负责协调全球的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工作。林深看着眼前的胡杨树苗,仿佛看到了丝绸之路文明的未来——它将在全球的共同守护下,继续传承下去,向世界展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他拿起手机,轻声说道:“我愿意。”

胡杨树苗的嫩芽在敦煌的春风里微微晃动,林深挂了电话,指尖还残留着手机屏幕的温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整个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团队的肯定。他蹲下身,轻轻抚摸着树苗的枝干,仿佛在与这片土地约定——要像胡杨一样,扎根于此,守护好丝绸之路的文明根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没过多久,林深接到了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参加“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峰会”的通知。这次峰会汇聚了沿线二十多个国家的文物保护专家、政府官员和学者,旨在制定《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跨国保护公约》,建立更紧密的跨国合作机制。

抵达撒马尔罕时,古城正沉浸在春日的暖阳中。当年发现刻有“林”字黑石的遗址旁,已经建起了一座小型的文物保护站,站内陈列着部分出土的文物复制品,还有详细的遗址介绍。凯末尔和穆罕默德早已在保护站等候,看到林深,两人热情地迎了上来。

“林,你看,这是我们根据你父亲的日记复原的考察路线图。”凯末尔展开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注着林正明当年在丝绸之路中段的考察轨迹,从中国敦煌到伊朗塔克·伊·布斯坦,再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每一个停留点都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林深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父亲的足迹仿佛化作了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沿线的遗址串联起来。“谢谢你们,”他声音有些沙哑,“这不仅是我父亲的考察路线,更是我们共同守护文明的路线。”

峰会开幕式上,林深作为“世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发表了演讲。他展示了“丝绸之路文物修复中心”修复的文物照片,从黑石城的汉代壁画到塔克·伊·布斯坦的唐代丝绸,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文明记忆。

“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私有财产,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林深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过去几年,我们通过跨国合作,抢救了大量受损文物,发掘了多处重要遗址,但这还远远不够。面对盗墓走私的威胁、自然环境的侵蚀,我们需要建立更高效的合作机制,共享技术、共享资源,让每一处遗址都能得到妥善保护,每一件文物都能永久传承。”

他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会后,各国代表围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跨国保护公约》展开了深入讨论,最终达成了多项共识:建立丝绸之路文物走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跨国联合执法;设立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专项基金,资助沿线国家的文物修复和遗址保护项目;开展文物保护技术培训,为沿线国家培养专业人才。

峰会期间,林深还与伊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文物部门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联合开展“丝绸之路文明脉络勘探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对丝绸之路中段从中国敦煌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重要遗址进行系统性勘探,绘制详细的文明脉络地图,为后续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回到敦煌后,林深立刻投入到“丝绸之路文明脉络勘探工程”的筹备工作中。他组建了一支由中、伊、土、哈等国考古专家组成的联合勘探队,配备了无人机、地下探测雷达、便携式文物检测设备等先进工具。为了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他还多次前往沿线国家,与当地文物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勘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年秋天,联合勘探队正式启程,第一站便是中国新疆的库车古城——这里是古龟兹国的都城,也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枢纽,历史上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库车古城的遗址位于一片戈壁绿洲中,部分城墙和建筑遗迹仍保存完好。联合勘探队抵达后,立刻展开了工作。林深带领队员们用无人机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航拍,绘制出了遗址的三维模型;考古专家们则手持地下探测雷达,对遗址周边的地下区域进行勘探,寻找可能存在的未发掘遗迹。

几天后,探测雷达在古城西侧的一片沙丘下发现了异常信号——地下似乎存在一个大型的建筑遗址。林深和队员们立刻对该区域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很快就发现了一段残破的土墙,土墙的砖块上刻着精美的佛教造像图案,与龟兹石窟中的造像风格一致。

“这很可能是一座唐代的佛寺遗址!”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考古专家兴奋地说,“龟兹国是佛教东传的重要通道,这座佛寺的发现,对研究佛教在丝绸之路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联合勘探队在佛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包括佛教造像残片、汉文和梵文的经卷、唐代的钱币和陶器等。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块刻有汉文和龟兹文双语铭文的石碑,铭文记载了这座佛寺的建造年代和用途,以及当时龟兹国与唐朝的文化交流情况。

“这块石碑太重要了!”林深拿着石碑的拓片,激动地说,“它不仅证实了龟兹国与唐朝的密切联系,还为研究龟兹文的演变提供了实物证据。”

在库车古城的勘探工作持续了三个月,联合勘探队不仅完成了对佛寺遗址的发掘和保护,还对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等遗迹进行了系统性的测绘和记录,为后续的遗址保护和展示规划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