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180章 尸易无限(85)

又过了五年,吴贤已是满头华发,脸上也刻满了岁月的皱纹,但那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坚定与温和。他的药材店早已交给大徒弟全权打理,徒弟继承了他的手艺与诚信,生意依旧红火。而吴贤自己,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成了周边几市县小有名气的“文物守护者”,连省文物局遇到棘手的古墓保护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他。

这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席卷了邻市,震级不大,却引发了多处山体滑坡。地震后的第三天,吴贤接到了省文物局王主任的电话,语气急促:“吴先生,不好了!邻市的清龙山古墓群在这次地震中受损严重,有几座古墓的墓道被滑坡的土石掩埋,还有一座宋代古墓的顶部出现了裂缝,随时可能坍塌!更麻烦的是,我们接到消息,有一伙盗墓贼趁乱潜入了清龙山,想要盗掘受损的古墓!”

吴贤心中一紧。清龙山古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有从汉代到宋代的十几座古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他立刻回道:“王主任,我马上过去!你们先派工作人员在山下设卡,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我带着工具随后就到。”

挂了电话,吴贤回屋收拾东西。桃木剑、符咒、罗盘、应急灯,还有一些用于加固古墓的简易工具,他都一一装进背包。师父已经九十多岁了,身体大不如前,此刻正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晒太阳。看到吴贤忙碌的身影,师父缓缓开口:“又要去忙了?”

“嗯,清龙山古墓群受了灾,还有盗墓贼捣乱,我得去看看。”吴贤走到师父身边,蹲下身,“您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别担心我,我很快就回来。”

师父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盒子,递给吴贤:“这是你师祖留下的‘镇邪玉佩’,当年他就是靠这枚玉佩在一座唐代古墓里躲过了邪祟。你带上它,能保个平安。”

吴贤接过盒子,心中一暖。他知道这枚玉佩对师父的意义,却也没有推辞——在古墓中,多一份保障,就多一分安全。他将玉佩贴身戴好,又嘱咐徒弟好生照看师父,随后便匆匆出发了。

赶到清龙山时,已是傍晚。山脚下果然设了警戒线,几名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值守。看到吴贤,他们赶紧迎了上来:“吴先生,您可来了!王主任在山上的临时指挥部等您呢!”

吴贤跟着工作人员往山上走,一路上到处都是滑坡的土石,原本的山路早已被掩埋,只能踩着临时开辟的小道艰难前行。走到半山腰,他看到了王主任和几名考古专家,还有十几个穿着迷彩服的武警战士。

“吴先生,你来了!”王主任快步上前,握住吴贤的手,“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那座宋代古墓的裂缝越来越大,我们担心再过几个小时就会坍塌。而且据武警战士侦查,那伙盗墓贼大概有五六个人,手里有家伙,很可能已经摸到了那座宋代古墓附近。”

吴贤皱起眉头:“先带我去看看那座宋代古墓。”

众人跟着吴贤往宋代古墓的方向走。这座古墓位于清龙山的半山腰,墓门原本是用石块封堵的,地震后,石块散落一地,墓门大开,顶部的土层不断有碎石掉落,确实随时可能坍塌。

吴贤走到墓门口,掏出罗盘,指针微微转动,却没有出现剧烈晃动——看来古墓内部暂时没有邪祟异动。他又仔细观察了墓门周围的痕迹,发现有几个新鲜的脚印,还有一些金属工具留下的划痕。“盗墓贼应该已经进过古墓了,但可能因为担心坍塌,又退了出来,说不定还在附近潜伏着,等着我们撤离后再动手。”

王主任脸色凝重:“那我们该怎么办?古墓随时可能坍塌,我们想进去抢救文物,又怕盗墓贼趁机偷袭。”

吴贤想了想,说:“这样,你们派几名考古专家,带着工具,跟我一起进古墓,尽快将里面的文物转移出来。武警战士在墓外警戒,一旦发现盗墓贼,立刻行动。动作要快,我们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古墓随时可能坍塌。”

众人都没有异议。吴贤挑选了两名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又带上应急灯和文物搬运箱,深吸一口气,率先走进了古墓。古墓内部不算宽敞,墓道两侧的墙壁上有一些宋代的壁画,已经出现了脱落的痕迹。走了约莫二十米,他们来到一间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口石棺,石棺旁边散落着几件瓷器和青铜器,应该是盗墓贼未来得及带走的文物。

“快,先把这些文物装起来!”吴贤喊道。考古专家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文物放进搬运箱。吴贤则走到石棺前,仔细检查石棺是否有损坏。石棺完好无损,只是棺盖有被撬动过的痕迹,看来盗墓贼想打开石棺,却没能成功。

就在这时,墓外突然传来一阵枪声,紧接着是武警战士的喊声:“盗墓贼在这里!不许动!”

吴贤心中一紧:“不好,盗墓贼动手了!我们得赶紧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众人加快速度,将最后一件文物装进搬运箱,转身朝着墓外跑去。刚跑出墓门,就看到几名武警战士正与五个盗墓贼对峙。盗墓贼手里拿着猎枪和砍刀,脸色凶狠,不断朝着武警战士开枪。

“吴先生,你们快往后退!”一名武警小队长喊道。

吴贤却没有后退。他看到一个盗墓贼正朝着一名武警战士的后背开枪,来不及多想,他掏出桃木剑,朝着那名盗墓贼扔了过去。桃木剑虽然不能伤人,却正好击中了盗墓贼的手腕,猎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武警战士趁机冲了上去,将那名盗墓贼制服。剩下的盗墓贼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好的武警战士团团围住。没过多久,五名盗墓贼就全部被抓获。

“太好了!”王主任松了口气,“多亏了吴先生,不仅抢在盗墓贼前面转移了文物,还帮我们抓住了他们。”

吴贤却皱着眉头,看着那座宋代古墓:“别高兴得太早,古墓的裂缝越来越大了,我们得赶紧想办法加固,不然文物转移出来了,古墓塌了,也是一大损失。”

众人这才想起古墓的安危。考古专家们立刻拿出工具,开始用钢架和木板对古墓顶部进行加固。吴贤也加入其中,他根据古籍上记载的方法,在古墓四周埋下了几根桃木桩,又贴上符咒,虽然不能阻止坍塌,但能暂时稳定土层,为加固工作争取时间。

忙碌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古墓的加固工作终于完成。看着不再掉落碎石的古墓,所有人都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王主任拍了拍吴贤的肩膀:“吴先生,这次真是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我们不仅可能抓不到盗墓贼,还会损失不少珍贵文物,连这座古墓都保不住。”

吴贤笑了笑:“这是我应该做的。保护文物,本来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

回到镇上后,吴贤休息了几天。这天,他正在院子里给师父捶背,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他抬头一看,是一辆黑色的轿车,车身上印着“文物局”的字样。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罗老歪。

罗老歪比几年前胖了不少,头发也白了些,却依旧精神。他快步走进院子,笑着说:“吴小哥,好久不见!我这次来,是给你带好消息的!”

“哦?什么好消息?”吴贤好奇地问。

罗老歪从包里掏出一个红色的证书,递给吴贤:“你看看!省文物局给你颁发了‘终身文物保护贡献奖’,还邀请你去省里参加颁奖典礼呢!这可是咱们这一带第一个获得这个奖的人,你可真了不起!”

吴贤接过证书,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授予吴贤同志‘终身文物保护贡献奖’,以表彰其在文物保护事业中做出的卓越贡献”。看着证书上的字,吴贤心中百感交集。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曾经的盗墓贼,竟然能获得这样的荣誉。

师父也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好,好,贤儿,你没辜负我和你师祖的期望。这奖,你当之无愧。”

几天后,吴贤跟着罗老歪去了省里。颁奖典礼当天,省领导亲自为吴贤颁发了证书和奖章。在领奖台上,吴贤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动情地说:“我曾经是个盗墓贼,挖过古墓,破坏过文物,那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后来,我遇到了很多人,他们让我明白,文物不是私人的财产,而是民族的根脉,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根,保护我们的历史。这些年来,我做的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我希望这个奖能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让我们的文化遗产,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经久不息。罗老歪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吴贤,眼中满是敬佩。他想起当年在瓶山与吴贤初次相遇时的情景,那时的吴贤,还只是个为了生计盗墓的年轻人,如今却成了受人尊敬的文物守护者。这几年,他也一直跟着吴贤做文物保护的志愿工作,不仅关闭了绸缎庄,还捐了不少钱给文物保护基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慈善家。

颁奖典礼结束后,王主任找到吴贤,递给了他一份文件:“吴先生,这是省文物局的一份聘书,我们想聘请你担任省文物保护专家顾问,负责指导全省的古墓保护工作。你愿意吗?”

吴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愿意!只要能为文物保护事业出一份力,我义不容辞。”

从此,吴贤更加忙碌了。他经常往返于各个市县,指导古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还编写了一本《古墓保护实用手册》,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识别古墓、如何应对盗墓贼、如何加固受损古墓等知识,成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必备书籍。

他的师父在两年后安详离世,临终前,师父紧紧握着吴贤的手,说:“贤儿,你做得很好,我可以放心地去见你师祖了。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初心,要一直守护好那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贤含泪点头,将师父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他按照师父的遗愿,将师父与师祖合葬在一起,墓碑上没有刻任何华丽的文字,只刻着“文物守护者之墓”几个字。

又过了十年,吴贤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大不如前,却依旧坚持着文物保护工作。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奔波,而是在家中接待前来咨询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为他们解答疑惑,指导他们的工作。他的两个徒弟也成了文物保护的志愿者,经常跟着年轻的考古队一起进山,保护古墓。

这年秋天,清龙山古墓群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竣工仪式。吴贤被邀请参加,当他再次踏上清龙山时,看到曾经受损的古墓已经焕然一新,墓道平整,壁画得到了妥善的修复,周围还修建了防护栏和解说牌,不少游客正在有序地参观。

王主任陪着吴贤走在古墓群中,笑着说:“吴先生,您看,这都是您当年的功劳。要是没有您,这些古墓说不定早就没了。现在,这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参观,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

吴贤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盗墓的经历,想起了瓶山的惊险,想起了云南虫谷的艰难,想起了鹧鸪哨的遗愿,想起了师父的嘱托。这一辈子,他从一个盗墓贼,变成了一个文物守护者,虽然走了很多弯路,却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古墓群上,给古老的建筑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吴贤拄着拐杖,慢慢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身后是欢声笑语的游客,身前是郁郁葱葱的山林。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并不遗憾——他已经用自己的一生,守护了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或许在很多年后,人们会忘记吴贤这个名字,但他们会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老人,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民族的根脉,守护着历史的见证。而那些被他保护下来的文物,会继续在岁月中静静矗立,向后人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传承着不朽的文明。

清龙山古墓群的竣工仪式结束后,吴贤的身体愈发虚弱,连下床都需要徒弟搀扶。但他依旧每天坐在窗前,翻看那些泛黄的古籍和文物照片,遇到前来请教的年轻考古队员,还是会强撑着精神,耐心讲解古墓保护的细节。

这天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吴贤正拿着一张老照片出神——照片上是他和鹧鸪哨、罗老歪在云南虫谷外的合影,那时的他们都还年轻,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憧憬。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大徒弟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师父,这位是省文物局新来的实习生小李,他说有件东西想请您看看。”大徒弟轻声说道。

年轻人走到吴贤面前,恭敬地鞠了一躬:“吴老先生,我叫李明,是考古专业的研究生。这次来,是想请您看看这个,这是我们在清龙山宋代古墓附近新发现的一块石碑,上面的文字我们看不懂,想请您帮忙解读一下。”

吴贤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块巴掌大的石碑残片,上面刻着几行模糊的宋代小字。他戴上老花镜,手指轻轻拂过石碑表面,仔细辨认着上面的文字。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这上面写的是‘太傅之裔,守此千年’,看来这座宋代古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当年长沙王太傅的后人。”

李明眼睛一亮:“真的吗?那这就填补了长沙王太傅家族迁徙的历史空白!吴老先生,您真是太厉害了!”

吴贤笑了笑,将石碑残片放回木盒:“这些都是从古籍里学来的知识,你们年轻人要多看书,多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历史。对了,清龙山古墓群的游客多吗?文物保护措施都到位了吗?”

李明赶紧回道:“游客很多,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我们都安排了专人值守,还安装了监控设备,24小时盯着,确保文物安全。而且我们还在古墓群周围种了很多树,既保护了生态,也能防止水土流失,破坏古墓。”

吴贤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你们做得很周到。记住,文物保护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甚至是几辈子的事。一定要守住初心,不能有半点马虎。”

李明重重地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记住您的话,好好保护这些文物。”

送走李明后,吴贤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往事。他想起了师父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鹧鸪哨的遗愿,想起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从一个盗墓贼到文物守护者,他的一生充满了转折,也充满了意义。

几天后,罗老歪带着一个好消息来看吴贤。他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激动地说:“吴小哥,你看!省文物局决定在清龙山古墓群旁边建一座文物保护纪念馆,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展示你这些年保护文物的事迹和你捐赠的那些古籍、符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贤接过报纸,看到头版头条写着“文物守护者吴贤:用一生守护民族根脉”,下面还配着他的照片和一些文物的图片。他的眼眶有些湿润,轻声说:“不用这么麻烦,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出名,只是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些逝去的人。”

罗老歪坐在吴贤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吴小哥,这不是出名,这是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事迹,让更多人学习你这种精神。你想想,要是有更多的人能像你一样,重视文物保护,那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就能永远流传下去了。”

吴贤想了想,觉得罗老歪说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那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只是纪念馆里不要放太多我的东西,多放一些文物的照片和历史资料,让大家多了解历史,多关注文物保护。”

罗老歪笑着说:“放心,我们都听你的。纪念馆下个月就开工,等建成了,我第一时间带你去看看。”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贤虽然身体虚弱,但每天都会让徒弟给他读纪念馆的建设进度。他还亲自手绘了一些文物保护的示意图,让徒弟交给纪念馆的设计师,希望能为纪念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一个月后,纪念馆正式开工。开工那天,省文物局的领导、考古专家、当地的村民都来了,吴贤也在徒弟的搀扶下,来到了开工现场。看着挖掘机开始作业,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吴贤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座纪念馆不仅是对他一生的肯定,更是对所有文物守护者的肯定,它会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

开工仪式结束后,吴贤坐在轮椅上,被徒弟推着在清龙山古墓群周围转了一圈。他看到游客们有序地参观,听到导游正在给游客们讲解古墓的历史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看到孩子们好奇地看着那些古老的文物,眼神里满是求知的**。他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文物不仅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还在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热爱历史。

回到家后,吴贤的身体更加虚弱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便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他将那些古籍、符咒和一些文物保护的笔记都交给了大徒弟,嘱咐道:“这些东西都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保管,以后传给有需要的人。记住,文物保护不是一句空话,要靠实际行动去做。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一定要守住初心,好好保护那些文物。”

大徒弟接过东西,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师父,您放心,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好好保护这些东西,好好做文物保护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

吴贤点了点头,又让徒弟把他扶到书桌前,拿起笔,想要写点什么。他的手有些颤抖,写得很慢,但每一个字都很认真。他写的是一份文物保护倡议书,里面详细阐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

写完倡议书后,吴贤放下笔,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了安详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已经做完了所有该做的事,没有什么遗憾了。

接下来的几天,吴贤的身体越来越差,只能躺在床上。省文物局的领导、考古专家、罗老歪、李明还有很多村民都来看过他,每个人都希望他能好起来,但大家也知道,这只是奢望。

一天清晨,吴贤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他的脸上带着笑容,手里还紧紧握着那块师父传给他的镇邪玉佩。

吴贤去世的消息传开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省文物局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上,省领导、考古专家、村民都来了,大家都在缅怀这位用一生守护文物的老人。

追悼会结束后,吴贤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师父和师祖的墓旁。墓碑上刻着他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文物是民族的根脉,守护文物,就是守护未来。”

几个月后,清龙山文物保护纪念馆建成了。开馆那天,人山人海,大家都来参观这座纪念文物守护者的纪念馆。纪念馆里,展示着吴贤捐赠的古籍、符咒,展示着他保护文物的事迹,展示着那些珍贵的文物照片和历史资料。在纪念馆的正中央,放着一座吴贤的铜像,铜像上的吴贤,手里拿着桃木剑,眼神坚定,仿佛还在守护着那些珍贵的文物。

罗老歪站在铜像前,看着吴贤的面容,眼眶有些湿润。他轻声说:“吴小哥,你看,纪念馆建成了,有很多人来参观,有很多人开始重视文物保护了。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继续你的事业,好好保护那些文物,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

李明带着一群学生来到纪念馆,给他们讲解吴贤的事迹。学生们听得很认真,眼神里满是敬佩。一个小女孩拉着李明的手,轻声说:“老师,吴爷爷真伟大,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文物守护者,保护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明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笑着说:“好啊,只要你们有这份心,只要你们努力,一定能做到。”

阳光透过纪念馆的窗户,洒在吴贤的铜像上,洒在那些珍贵的文物资料上,也洒在孩子们充满希望的脸上。吴贤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龙山古墓群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古墓旁的纪念馆里,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人们在这里了解历史,感受文化,也缅怀那位用一生守护文物的老人。而那些被吴贤保护下来的文物,也在岁月中静静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承着不朽的文明,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守护,去传承。

清龙山文物保护纪念馆开馆后的第一个春天,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下,将山间的草木洗得愈发青翠。纪念馆里,李明正带着一群来自省城的中学生参观,他们站在吴贤的铜像前,认真听着讲解。

“吴贤老先生年轻时曾误入盗墓行当,后来幡然醒悟,用余生守护文物。他参与保护的古墓超过三十座,追回被盗文物上百件,还编写了《古墓保护实用手册》,成为很多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入门教材。”李明指着铜像旁的展板,声音温和却充满敬意。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起手:“李老师,吴爷爷当年为什么会从盗墓贼变成文物守护者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

李明笑了笑,走到展柜前,指着里面一张泛黄的合影:“这张照片里,和吴老先生站在一起的两个人,一位是搬山道人鹧鸪哨,一位是曾经的团练教头罗老歪。当年他们一起深入云南虫谷,寻找献王墓,在那里经历了生死考验。吴老先生亲眼看到很多人为了争夺古墓里的宝贝丢掉性命,也明白了文物不是私人财产,而是民族的根脉,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学生们凑到展柜前,好奇地看着照片,小声议论着。李明继续说道:“吴老先生常说,文物是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文明的印记。如果我们把文物挖出来卖掉,或者让它们在地下腐烂,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参观结束时,学生们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受。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写道:“以后我也要做一名文物守护者,像吴爷爷一样,守护我们的历史和文明。”李明看着孩子们的字迹,想起吴贤生前的嘱托,心中充满了力量。

这天下午,罗老歪拄着拐杖来到纪念馆。他已经快九十岁了,腿脚不太方便,由孙子搀扶着。看到吴贤的铜像,他停下脚步,眼眶渐渐湿润。“吴小哥,我来看你了。”他轻声说道,“纪念馆建得很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你的故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罗老歪的孙子是一名年轻的建筑师,这次来清龙山,是受省文物局委托,为纪念馆设计扩建工程。“吴爷爷的事迹太让人感动了,”年轻人说,“我们计划在纪念馆旁边建一个文物修复体验区,让游客可以亲手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更直观地感受文物保护的不易。”

罗老歪点了点头:“好,好,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吴小哥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就在这时,李明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省文物局打来的,说邻县发现了一座元代古墓,古墓遭到了轻微破坏,需要派人去现场勘察。李明挂了电话,立刻准备出发。罗老歪看着他匆忙的身影,笑着说:“去吧,年轻人,好好干,别辜负了吴小哥的期望。”

李明赶到邻县时,当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古墓周围拉起了警戒线。古墓位于一片农田里,由于近期雨水较多,农田出现塌陷,露出了古墓的一角。李明小心翼翼地走进塌陷区域,仔细观察着古墓的结构。

“从露出的部分来看,这座古墓应该是元代的贵族墓葬,墓壁上有彩绘,虽然大部分已经脱落,但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李明一边记录,一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护工作,防止雨水进一步侵蚀古墓,同时组织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

就在这时,李明发现古墓的角落有一个小小的洞口,像是被人挖过的痕迹。他心中一紧,赶紧蹲下身,仔细查看洞口周围的泥土。泥土很新鲜,看来是最近才被挖开的。“不好,可能有盗墓贼来过!”李明立刻联系当地警方,请求他们协助调查。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通过勘察,在古墓周围发现了几个可疑的脚印,还在不远处的树林里找到了一把洛阳铲。根据这些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个犯罪嫌疑人,是当地的一个村民,因为听说古墓里有宝贝,就趁着雨夜偷偷挖了个洞,想要进去寻宝,却因为害怕被发现,没敢深入。

“幸好发现得及时,古墓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李明松了口气,“接下来我们要加快发掘进度,尽快将里面的文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元代文物,包括瓷器、青铜器和玉器。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青花梅瓶,瓶身上绘着精美的山水图案,保存完好,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精品。“这件文物太珍贵了,”李明激动地说,“它对研究元代的陶瓷工艺和文化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文物发掘完成后,李明带着这批文物回到了省文物局。在文物修复室里,他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件青花梅瓶,想起了吴贤生前教给他的文物保护知识。“吴爷爷,我们又保护好一批文物,”他轻声说道,“您放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守护好每一件文物,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这天晚上,李明在整理吴贤留下的笔记时,发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纸条。纸条上是吴贤的字迹,虽然有些潦草,却很有力:“文物保护,不在一时,而在一世;不在一人,而在众人。愿更多人觉醒,共护文明根脉。”

李明看着纸条,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吴贤的愿望正在慢慢实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物保护,不仅有专业的考古队员和文物工作者,还有很多志愿者和普通民众,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民族的文化遗产。

几个月后,清龙山文物保护纪念馆的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新建成的文物修复体验区里,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排队体验。孩子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用小刷子清理着仿制的文物碎片,脸上满是认真。李明和罗老歪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吴小哥要是看到现在的景象,肯定会很开心的。”罗老歪说。

李明点了点头:“是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文物保护,参与文物保护,这就是对吴爷爷最好的纪念。”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纪念馆参观。他们举着小旗子,蹦蹦跳跳地走进大门,眼神里满是好奇和期待。李明和罗老歪相视一笑,知道文物保护的种子,正在这些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时间一天天过去,清龙山文物保护纪念馆成了当地着名的文化地标,每年都有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吴贤的事迹被编成了故事,讲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听;他编写的《古墓保护实用手册》,被不断再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物保护工作者。

这年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清龙山。李明冒着雪,来到吴贤的墓前,将一束新鲜的梅花放在墓碑前。“吴爷爷,下雪了,您在这边还好吗?”他轻声说道,“今年我们又保护了三座古墓,追回了五件被盗文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您的愿望,正在一点点实现。”

雪花轻轻落在墓碑上,仿佛在回应着李明的话语。远处的纪念馆里,依旧灯火通明,游客们的笑声和讲解声,顺着风传了过来,在寂静的山间回荡。李明知道,只要还有人记得吴贤,记得他的事迹,文物保护的事业就会一直延续下去,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会永远流传下去,照亮未来的道路。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