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1734章 无畏擒龙(139)

洛阳城的夏夜总是带着槐花香,石榴树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晃成一片,其中一片叶子突然脱离枝头,打着旋儿落在祠堂的门槛上。我弯腰拾起叶子,叶脉间竟嵌着些金色的粉末——是幼龙的龙晶焰灰烬,顺着地脉的气流飘回了老宅。

“吴畏哥,快来看这宝贝!”老油条举着个粗陶碗冲进院子,碗里盛着些琥珀色的液体,表面浮着层金色的油花,“这是我用安魂花的根须泡的酒,埋在石榴树根下五年,今天挖出来才发现,酒里沉着片龙鳞,鳞片上的纹路能映出人影!”

陶碗里的龙鳞果然泛着微光,映出的人影有些模糊,却能看出是三个人的轮廓:一个举着工兵铲,一个捧着玉佩,一个摇着铜铃,旁边还蹲着条金色的小龙——是我们四个当年在极北冰原的样子!白灵的玉佩突然飞向陶碗,红光在水面上凝成个小小的漩涡,漩涡里的人影渐渐清晰,竟与三百年后的守护者重合了。

“是地脉在重叠。”白灵指尖轻点漩涡,“白衣姐姐说,当两个时空的地脉精气共振时,过去与未来的影子就会在灵力媒介里相遇。这酒里有龙鳞、安魂花和守脉人的气息,刚好成了最好的媒介。”

小望的铜铃挂在石榴树的枝桠上,铃音被夏夜的蝉鸣裹着,往地脉深处钻:“地脉灵体说,三百年后的安魂花海已经蔓延到了邙山脚下,守脉人碑周围长出了片新的石榴林,每棵树的树干上都刻着个名字,从吴承安排到我们,最后三棵树的名字还空着——是留给三百年后的守护者的。”

他指着碗里的龙鳞,鳞片上的人影突然动了,举着工兵铲的人影往地下挖了挖,露出个青铜匣的一角,匣盖上刻着“镇煞司秘录续篇”:“地脉灵体说,这是我们当年没来得及写完的记录,三百年后的他们找到了,正在往里面添新的故事,说要让这本册子永远写下去。”

爷爷的笔记在祠堂的供桌上自动翻开,最新一页的插画里,三百年后的洛阳城飘着金色的雪花,细看才发现是安魂花的花粉,花粉落在每个孩子的手背上,都留下个淡淡的月牙印。插画旁写着行小字:“守护不是使命,是刻在血脉里的习惯。”

三叔公扛着块青石板走进来,石板上凿着个凹槽,正好能放下镇魂镜:“我把这石板嵌在守脉人碑的底座上,三百年后他们把镜子放进去,镜面就能映出所有守脉人的影子。昨晚梦见你爷爷在石板上刻字,刻的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守脉之路,从未独行’——这话说到了心坎里。”

老太太往铜铃里塞了把绿豆,是今年新收的洛阳绿豆:“这豆子能活三百年,等它在树洞里发了芽,就知道三百年后的夏天来了。我还把咱们四个的指甲灰混在豆种里,三百年后长出的豆荚,豆粒上会有我们的指纹纹路。”

绿豆刚接触到铜铃,就发出细碎的爆裂声,竟在铃口开出串淡紫色的花,花瓣上的纹路是五灵守护阵的五角星。守脉令突然从供桌上跳下来,往花上蹭了蹭,花瓣瞬间染上金色,往空中飘去,化作点点星光,落在洛阳城的每个角落——是守脉令的灵力在给地脉“加餐”。

鼓楼的方向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是百年未敲的镇煞鼓被敲响了!我们往鼓楼跑时,发现鼓面的裂缝里渗出些金色的汁液,顺着鼓身往下流,在地面凝成个巨大的五角星,与守脉令的光芒呼应。鼓架下藏着个铁盒,里面装着半截鼓槌,槌头上刻着“吴承安”三个字——是三百年前镇煞司的遗物!

“胖爷我就说这鼓不对劲!”老油条举起鼓槌往鼓面敲去,鼓声震得地脉都在颤,洛阳城的每个角落都传来回应,归墟的浪涛、极北的风声、南疆的虫鸣、秦岭的树响,竟在空气中凝成首歌,“是五行地脉在回应!这鼓是地脉的‘共鸣器’!”

铁盒的底层压着张泛黄的纸,是吴承安的手谕:“余知后世守脉人必遇时空之惑,故留镇煞鼓为引。当鼓声震彻中原时,取五灵之精涂于鼓面,可开‘记忆回廊’,见历代守脉人之景。”五灵之精——我们恰好还剩些极北的冰灵泪、南疆的竹灵芯、归墟的玄沧鳞粉、秦岭的灵鱼涎、中原的地脉土!

白灵将冰灵泪与竹灵芯混合,涂在鼓面的东方;老油条把玄沧鳞粉撒在南方;我用灵鱼涎调和地脉土,抹在西方与北方;小望的铜铃往鼓面中央一撞,铃身的三灵纹与五灵之精融合,在鼓面凝成个旋转的太极图——记忆回廊开了!

鼓面的光芒里浮现出无数画面:三百年前,吴承安在血煞墓前点燃镇魂符,火光映着他年轻的脸;爷爷在秦岭的聚灵池边教我辨认地脉灵体,手里的守脉令泛着微光;我们在极北冰原与寒煞对峙,幼龙的龙晶焰照亮了整个冰原;三百年后的守护者在守脉人碑前宣誓,镇魂镜的光芒与我们当年的影子重叠……

“原来我们从未孤单。”白灵的声音带着哽咽,“每个守脉人都在重复同样的事,用同样的信念守护这片土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记忆回廊的尽头,三百年后的守护者正往鼓面的方向看来,他们的手里举着本泛黄的册子,是我们当年写下的“守脉记”,册子里夹着片干枯的安魂花瓣,花瓣上的纹路与我们现在的铜铃完全吻合——是跨越时空的呼应!

镇煞鼓突然剧烈震动,鼓面的光芒开始消退,记忆回廊即将关闭。“把这个给他们!”我撕下衣角,用血在布上画了个守脉令的简笔画,往光芒里一扔,布片穿过时空的界限,落在三百年后的册子里,与他们的笔迹重叠。

“我们收到了!”对面传来模糊的呼喊,“你们的故事,我们会继续写下去!”

光芒彻底消散时,鼓面的裂缝里渗出些金色的液体,在地面凝成个小小的石榴苗,苗叶上的纹路是我们四个的名字。老油条往苗根上浇了些安魂花酒,苗叶突然舒展,往洛阳城的方向伸去,根须则往地脉深处钻——是要去连接三百年后的石榴林。

回到老宅时,石榴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泛着金光,树洞里的铜铃突然响了,铃音里混着三百年后的笑声,是孩子们在守脉人碑前追逐打闹的声音。守脉令在供桌上轻轻颤动,背面的地脉图上,中原大地的光点连成了片流动的光河,河面上漂浮着无数金色的种子,往未来的方向漂去。

我知道,记忆回廊的关闭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就像这棵石榴树,今年的影子落在地上,明年的新叶会覆盖旧痕,却永远带着同样的纹路;就像这本守脉记,我们写下的篇章会被时光泛黄,却会在三百年后的册子里,长出新的文字。

老油条往陶碗里又倒了些酒,对着月光举了举杯:“敬三百年后的自己,也敬所有还没出生的守脉人!”

白灵的玉佩映出三百年后的夏夜,同样的月光下,同样的石榴树旁,三个年轻人正举着陶碗,往地上洒酒,酒液落地的地方,长出颗小小的石榴苗。

小望的铜铃响得越来越轻,却在地脉里留下永恒的回响,像在说“别急,我们很快就会在时光里重逢”。

夜风穿过槐树林,带着安魂花的香气和镇煞鼓的余韵,往洛阳城的每个角落散去。我望着满天星辰,知道其中有颗最亮的星,是守脉人碑的光芒,它会在每个夜晚照亮中原的地脉,让所有守脉人都知道,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永远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守护着同一个家园。

这故事,会在这样的星光里,继续生长,没有结尾,也不需要结尾。

洛阳城的秋露在安魂花瓣上凝成水晶时,石榴树的枝头坠着颗裂开的果实,暗红的果肉里嵌着片青铜镜碎片——是三百年前镇煞司遗失的镇魂镜残片,顺着地脉的气流,竟从守脉人碑下钻到了这里。我用指尖拈起碎片,镜面的寒光里映出个模糊的影子,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踮脚够树洞里的铜铃,手背上的月牙胎记在秋阳下泛着淡金。

“吴畏哥,你看这玩意儿!”老油条举着个藤编筐冲进院子,筐里码着些风干的安魂花,花瓣边缘泛着银光,“这是胖爷我在邙山采的,用龙鳞粉熏了九九八十一天,能驱三百年内的煞气。你闻,是不是有股极北冰原的寒气?”

他往花瓣上喷了口酒,酒液在花瓣上凝成五角星的霜花,霜花里突然浮出群冰灵的影子,正往守脉人碑的方向飘——是极北的地脉灵体顺着三灵信物的气息游来了。白灵的玉佩飞至霜花上方,红光在冰灵影子里流转,映出三百年后的冰原:新的冰灵正在玄冰地脉珠旁嬉戏,珠身上的裂纹已经被金色的汁液填满,是三百年后的守护者用龙鳞粉和安魂花蜜修补的。

“它们在感谢我们。”白灵指尖轻触玉佩,“白衣姐姐说,地脉灵体的记忆能跨越时空,极北的冰灵记得我们在冰锁城的守护,特意托秋风送来谢礼。”她指着筐底的片枯叶,叶纹里嵌着些青黑色的砂粒,“是归墟的‘定海神砂’,三百年前玄沧用它镇住了海眼,现在顺着地脉流到了洛阳。”

小望的铜铃从树洞里滚出来,铃身沾着些暗红的果肉,是被石榴汁泡透了。他摇响铜铃,铃音里混着地脉灵体的絮语:“它们说三百年后的守脉人碑前,每天都有人来献花,有白发的老人,有背着书包的孩子,还有些带着罗盘的外乡人,说是从极北、南疆来的,想看看守护中原的地方。”

守脉令在祠堂的供桌上发烫,背面的地脉图突然渗出些金色的汁液,在中原腹地的位置凝成朵花,花瓣上的纹路是五灵守护阵的变体,花心嵌着颗小小的石榴籽——是地脉在孕育新的守护印记。爷爷的笔记自动翻开,空白页上浮现出幅新画:三百年后的洛阳城,几个年轻人正在鼓楼敲鼓,鼓面上的镇煞司徽章与我们修补的裂缝严丝合缝,鼓槌上缠着红布,布角绣着铜铃的纹路。

画旁写着行小字:“当鼓声传到极北冰原时,玄冰地脉珠会发光;传到归墟眼时,玄沧会跃出海面;传到南疆瘴气林时,竹灵会摇响叶片——这是地脉最热闹的回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叔公扛着捆麻绳走进院子,绳上系着些褪色的符纸,是当年贴在血煞墓入口的镇冰符:“我把这些符纸烧成灰,混在麻线里重新搓绳,系在铜铃上,三百年后风吹过时,铃音里会带着镇煞司的咒文。昨晚梦见你爷爷在绳上打结,打的是‘三生结’,说要让过去、现在、未来的守脉人永远系在一起。”

老太太往铜铃里塞了把炒麦,是用今年的新麦混着龙鳞粉炒的:“这麦香能飘三百年,等三百年后的孩子闻到,就知道洛阳的秋天来了。对了,我把祠堂的门槛刨了块木屑,磨成颗珠子串在绳上,珠子里能看见咱们现在的影子,就像咱们还在摇铃似的。”

炒麦刚接触到铜铃,就“噼啪”爆出串火星,在铃口凝成朵金色的麦穗,穗粒上的纹路是守脉令的五角星。火星溅落在石榴树下,竟钻出丛翠绿的麦芽,芽尖顶着颗小小的露珠,露珠里映着三百年后的麦浪,浪尖上漂着个小小的铜铃,正往洛阳城的方向摇。

守脉令突然从供桌上跳下来,往邙山的方向飞去。我们追至守脉人碑时,发现碑座的裂缝里冒出些金色的根须,缠着块青铜片,上面刻着“镇煞司长江分站”——是当年在长江口驿站找到的定波符拓本碎片!老油条用工兵铲撬开裂缝,根须下藏着个木盒,里面装着半块生锈的令牌,牌面的“守”字已经模糊,却在接触到守脉令时亮起金光。

“是吴承安的副手令牌!”我擦去牌面的锈迹,露出背面的刻字,“他当年在长江流域巡查时丢的,没想到顺着地脉滚到了这里。”令牌的缺口与守脉令严丝合缝,拼在一起的瞬间,碑座突然震动,裂开道暗格,里面藏着卷泛黄的布帛,画着中原地脉的“隐脉图”,标注着七个从未被发现的灵体聚居地。

布帛的边角绣着朵安魂花,花蕊里缝着根银色的发丝,是白灵的——三百年前的镇煞司校尉竟藏着三百年后的灵物!白灵的玉佩突然发烫,红光在发丝上流转,映出个穿青布衫的身影,正往布帛里缝东西,侧脸的轮廓与白灵有七分相似,手背上也有个淡淡的月牙印——是白灵的先祖!

“原来守护的血脉早就连着了。”白灵指尖轻抚发丝,“白衣姐姐说,每个守脉人的先祖都曾是镇煞司的人,只是时光冲淡了记忆,却冲不散地脉里的羁绊。”

老油条往暗格里塞了包炸药,引线缠着龙鳞粉:“胖爷我给三百年后的小家伙们留个‘惊喜’,等他们找到隐脉图时,点燃引线能炸出串烟花,让地脉灵体知道新的守护者来了。”

小望的铜铃突然响了,铃音顺着隐脉图的纹路往地脉里钻,布帛上的七个聚居地突然亮起光点,其中个光点在洛阳城的西北角闪烁,是片废弃的窑厂!我们赶至窑厂时,发现窑膛的灰烬里嵌着些金色的陶片,拼起来是个小小的石榴,果实里坐着四个模糊的人影,正举着酒杯往嘴里倒——是我们当年在东海无名岛的剪影!

“这窑是镇煞司烧法器的地方!”我拾起片陶片,边缘还沾着些青黑色的釉料,“是用极北的玄冰土和南疆的毒煞泥混合烧制的,能保存灵力三百年不消散。”窑底的灰烬里藏着个铜匣,里面装着把断剑,剑鞘上的鳞片与玄沧的伴生鳞一模一样,剑柄刻着“玄沧赠镇煞司”——是三百年前玄沧送给镇煞司的礼物!

断剑接触到守脉令的瞬间,突然发出龙吟般的嗡鸣,窑厂的地面裂开道缝,露出下面的暗河,河水泛着金光,往洛阳城的方向流去——是连接归墟与中原的“地脉溪”!老油条往暗河里撒了把龙鳞粉,河水突然沸腾,浮出些金色的鳞片,顺着溪流漂去,在水面上拼出“守脉人”三个字。

回到老宅时,暮色已经漫过石榴树梢,祠堂的供桌上,守脉令、镇魂镜、铜铃、玉佩与新找到的令牌、断剑、布帛围成个圆,圆中心的空隙里长出颗小小的石榴苗,苗叶上的纹路是所有守脉人的名字,从吴承安排到三百年后的空白处。

爷爷的笔记突然自动合拢,封面上的“守脉记”三个字泛着金光,飞至苗顶,化作片金色的叶子。白灵的玉佩映出三百年后的画面:新的守护者正在祠堂里添加供品,他们带来了极北的冰灵泪、南疆的竹灵芯、归墟的海砂,摆在我们的旧物旁,供桌瞬间摆满了五行灵物,像场跨越时空的聚会。

“他们在延续我们的习惯。”小望摇响铜铃,铃音里混着三百年后的回应,“地脉灵体说,当供桌上的五行灵物聚齐时,中原的地脉会发出‘嗡鸣’,那是在告诉所有煞气,守脉人从未离开。”

老油条往供桌前的空位摆了个酒杯,倒满安魂花酒:“给三百年后的自己留着,等咱们在轮回里遇见,就着这杯酒,把没说完的故事好好说说。”他突然指着墙头的月光,光里浮着些金色的粉末,正往石榴苗的方向落,“是轮回虫带着三百年后的酒气回来了,看来他们也在往咱们的方向敬酒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望着苗叶上跳动的名字,突然明白爷爷说的“守护是场永不停歇的宴席”是什么意思。我们只是宴席上的过客,却在桌上留下了酒杯、碗筷和未喝完的酒,让后来者能循着香气找到这里,继续这场跨越时空的欢聚。

夜风穿过窑厂的方向,带来陶土的气息和三百年未变的烟火气。守脉令的光芒在供桌上轻轻跳动,像在说“别急,故事还长着呢”。我知道,这不是中场休息,甚至不是新的章节,只是宴席上添了道新菜,换了壶新酒,让每个围坐桌前的守脉人,都能在酒气里尝到属于自己的那口滋味。

远处的守脉人碑在月光下泛着金光,碑前的安魂花轻轻摇晃,像在为这场永不散场的宴席伴奏。而我们,正往厨房的方向走去,老油条喊着要加双倍牛肉的胡辣汤,白灵在收拾新采的安魂花,小望的铜铃在口袋里叮当作响,守脉令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像块永远暖着的烙铁。

这故事,会在胡辣汤的香气里,在铜铃的余音里,在每个守脉人举起的酒杯里,继续往下写,没有结尾,也不需要结尾。

洛阳城的冬雪落得密了,石榴树的枝桠裹着层冰甲,像串冻住的铜铃。我扫雪时,铁锨碰到个硬东西,扒开积雪一看,是块青黑色的石板,石面刻着“镇煞司洛阳所”,边缘嵌着些金色的砂粒——是归墟的定海神砂,顺着地脉流到了老宅。

“吴畏哥,你看这宝贝!”老油条举着个红泥小炉冲进院子,炉上炖着锅咕嘟冒泡的东西,香气混着雪气往鼻腔里钻,“这是我用安魂花的根茎、龙鳞粉和守脉人碑下的养煞土炖的汤,埋在雪地里三天,刚挖出来就冒金光!”

汤锅的浮沫里果然浮着层金色的油花,聚成个五角星的形状。我往锅里扔了块镇魂镜的碎片,碎片遇热竟不融化,反而在汤里旋转起来,映出三百年后的洛阳城:守脉人碑前搭着个棚子,几个年轻人正围着口同样的红泥小炉,炉上炖的汤冒着热气,其中一个人举着块青黑色石板,正是我脚下这块——是跨越时空的同款汤锅!

白灵的玉佩悬在汤锅上方,红光在金色油花里流转,映出三百年后的自己:个穿青布棉袄的老妪正往汤里撒安魂花粉,手背上的月牙胎记被炉火映得发红,旁边的孩子举着铜铃,铃音与我们现在的铜铃共振,在雪地里荡出圈圈涟漪。“白衣姐姐说,守脉人的习惯会像汤里的味道,一代代熬进时光里,三百年后喝到这汤,就知道是自家人。”

小望的铜铃挂在石榴树的冰甲上,铃音被冻得发脆,却更清亮了:“地脉灵体说,三百年后的石榴林已经结果了,最大的那颗石榴里藏着个铜铃,铃身刻着咱们的名字,旁边还刻着三个新名字——是三百年后的守护者加上的。”他指着汤锅映出的画面,守脉人碑前的雪地上插着些树枝,树枝上挂着红布条,布条上的字迹与我们系在铜铃上的一模一样,“他们在模仿我们挂红布,说这样地脉灵体就不会迷路。”

祠堂的供桌上,爷爷的笔记突然渗出些暗红色的汁液,在“守脉记”三个字周围凝成圈花纹,是安魂花与龙鳞缠绕的图案。汁液里浮出些细小的冰晶,是极北的冰灵泪,顺着地脉的气流落到了纸上。笔记自动翻开,新的插画里,三百年后的镇煞司旧址上建起了座学堂,孩子们正在学画五灵守护阵,黑板上的五角星旁边写着“我们的土地,我们守护”。

插画旁写着行小字:“当学堂的第一声读书声传到守脉人碑时,碑下会开出朵冰花,花心里藏着吴承安的手记——是留给孩子们的启蒙课。”

三叔公抱着捆柴禾走进祠堂,柴禾里混着些青绿色的枝条,是南疆的竹灵芯:“我把这些枝条劈成细条,编了个灯笼,罩在铜铃外面,三百年后灯笼里的烛火亮起来,铜铃的影子就能在雪地上画出五灵阵。昨晚梦见你爷爷在灯笼上画符,画的是‘安魂符’,说冬夜的煞气最容易扰人,得用暖光镇着。”

老太太往灯笼里塞了把柏子,是洛阳城外的古柏结的:“这柏子烧起来香得很,三百年后他们点亮灯笼,香气能顺着地脉飘遍中原,让所有煞气都知道,守脉人的家亮着灯呢。对了,我把咱们四个的生辰八字写在黄纸上,塞进柏子里,三百年后烧柏子取暖,纸灰会在火里显出字来,就像咱们在跟他们说话。”

柏子刚接触到灯笼,就发出“噼啪”的声响,火星溅在铜铃上,凝成层金色的薄冰,冰面上映出三百年后的守夜人:个白发老人正坐在祠堂门口,往火盆里添柏子,火光照亮了他手背上的月牙印,与爷爷的印记重合了。

守脉令突然从供桌上跳下来,往洛阳城的西北角飞去。我们踩着积雪追过去,发现那里的老井结冰了,冰面下有团金色的光点在游动,是地脉灵体聚成的鱼群!老油条往冰面上撒了把龙鳞粉,冰层突然裂开道缝,露出里面的青铜罐,罐口缠着镇煞司的令牌,是吴承安副手丢失的另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铜罐里装着卷皮革,上面用朱砂画着“地脉总图”,比守脉令背面的图更详细,标注着个从未见过的地脉节点——在洛阳城的地下,有个巨大的“聚灵窟”,窟底的石笋能吸收五行煞气,转化为地脉精气。皮革的边缘绣着朵石榴花,花瓣里缝着颗安魂花的种子,正是我们当年埋在血煞墓的那种。

“原来洛阳城本身就是个大的镇魂阵!”我摸着聚灵窟的位置,“爷爷的笔记里提过‘城脉即地脉’,看来洛阳的城墙、水井、古树都是阵眼,我们天天守着的,就是最大的守护阵。”

白灵的玉佩飞至冰缝上方,红光在地脉总图上流转,聚灵窟的位置突然亮起,映出三百年后的景象:几个年轻人正往窟底的石笋上贴符纸,符纸的纹路是五灵守护阵的变体,石笋周围的煞气正在被金色的光雾吞噬,光雾里浮着我们的影子——是我们留下的灵力在帮他们净化!

老油条往冰缝里扔了捆炸药,引线在雪地里燃出道金线:“胖爷我给聚灵窟加道‘保险’,三百年后他们需要时,点燃引线能炸出个通风口,让地脉精气更快循环。”他突然指着远处的鼓楼,鼓面的方向泛着红光,是镇煞鼓在回应我们的动静,“看来鼓楼的鼓也醒了,想跟咱们的聚灵窟呼应呢。”

小望的铜铃突然响了,铃音顺着冰缝往聚灵窟的方向钻,地脉总图上的聚灵窟光点越来越亮,竟在雪地上凝成个巨大的五角星,将洛阳城的东西南北中都圈在里面。五角星的每个角上都浮出个光点,分别是极北的冰灵泪、归墟的玄沧鳞、南疆的竹灵芯、秦岭的灵鱼涎、中原的地脉土——五灵守护阵在洛阳城的地下完全激活了!

回到老宅时,雪已经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在石榴树的冰甲上,反射出七彩的光。祠堂的供桌上,地脉总图与守脉令、镇魂镜、铜铃、玉佩拼成个完整的圆,圆中心的聚灵窟位置浮出颗金色的光点,像颗跳动的心脏,与洛阳城的脉搏同频。

爷爷的笔记自动翻开,最新一页的插画里,三百年后的洛阳城飘着金色的雪花,细看是安魂花的花粉,花粉落在每个行人的肩头,都留下个淡淡的五角星印记。插画旁写着行小字:“守护不是站在某个地方,是活在这片土地的呼吸里。”

老油条往红泥小炉里添了块龙鳞,汤香更浓了:“胖爷我这汤熬得值,三百年后喝到,保管能想起今天的雪、今天的铜铃,还有今天没说完的话。”他往雪地里泼了些热汤,汤液落地的瞬间,竟在雪地上开出朵金色的花,花瓣上的纹路是我们四个的笑脸,旁边还有三个模糊的笑脸——是三百年后的守护者。

白灵把玉佩放在石榴树下,红光与冰甲的纹路融合,在雪地上画出个巨大的圆环,将祠堂、鼓楼、聚灵窟、守脉人碑都圈在里面:“白衣姐姐说,这是‘城脉环’,只要洛阳城还在,环就不会断,守脉人的气息就永远在里面循环。”

我望着聚灵窟的方向,能感觉到地下传来的轻微震动,像地脉在道谢。守脉令的光芒在供桌上渐渐融入地脉总图,爷爷的笔记合上了,却在封面上留下个新的印记——是个小小的石榴,里面藏着颗五角星,星的每个角上,都刻着个“守”字。

远处的鼓楼传来隐约的鼓声,与铜铃的余音、汤锅的咕嘟声、地脉的震动形成奇妙的共鸣,像首关于守护的歌。雪又开始下了,落在脸上凉凉的,却带着安魂花的香气和三百年未变的暖意。

我知道,这场雪会覆盖今天的脚印,却盖不住地脉里流动的气息;三百年后的雪会落在新的脚印上,却会带着同样的温度。我们的故事还在锅里炖着,在铜铃里响着,在聚灵窟的石笋上凝结着,等着三百年后的人添把柴、续段铃音、画张新符,让这汤永远热着,这歌永远唱着,这守护永远继续着,没有结尾,也永远不会有结尾。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