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1674章 无畏擒龙(79)

立秋后的昆仑山口,风裹着碎雪打在脸上,像无数根细针。我们踩着冻硬的碎石往佛窟走,胖子突然“哎哟”一声,指着脚边的冰缝:“那有东西在闪!”扒开冰碴一看,是半块鎏金铜片,上面的莲花纹在雪光里泛着暖光——竟是昆仑佛窟的“镇窟镜”碎片,镜片里还映着尊模糊的佛像,像极了佛窟主殿的玉佛。

“是‘佛影镜’。”杨雪莉用冰镐撬开周围的冰,铜片完整地露出来,边缘刻着行梵文,“翻译过来是‘佛窟有难,需借龙涎’。看来昆仑的地脉出了问题,这镜子是佛窟的守护僧发来的求救信号。”她指着镜片里的佛像,发现佛像的底座在晃动,“玉佛在往地下陷!佛窟的地基松了!”

王瞎子往铜片上呵了口气,镜片上的冰化成水,映出更清晰的景象:佛窟的藏经阁正往裂缝里滑,裂缝里冒出的不是寒气,是股热浪,“是地热往上涌!分脉后新地脉的能量太旺,把昆仑的地脉热气引过来了,冰盖一化,地基就松了。”他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里面是南美雨林的合脉草汁,“这草汁能让冷热中和,去年在鼓神坛试过,比冰岛的硫磺晶管用。”

我们往佛窟赶时,发现沿途的冰缝里都插着佛影镜碎片,镜片反射的光在雪地上连成条路,直指佛窟的主殿。胖子扛着从七星砬子带来的龙涎水桶,喘着气说:“胖爷我算明白了,三箭盟的人早把求救信号撒满了地脉,就盼着咱来呢。你看这镜片,每块都擦得锃亮,比胖爷我的铜镜还干净。”

到了佛窟主殿,果然见玉佛歪在地上,底座的冰砖裂成了好几块,藏经阁的一角已经陷进裂缝,僧侣们正往裂缝里填经书,可经书一碰到热浪就冒白烟。守护佛窟的老僧捧着颗佛珠出来,佛珠上的纹路与龙脉玺完全吻合:“二舅爷三十年前留了话,说昆仑佛窟会有场‘冰火劫’,得用各龙脉节点的‘镇物’来挡,这颗‘合脉珠’就是他留下的,说能把镇物的能量合在一起。”

合脉珠一碰到龙脉玺,突然发出绿光,在地上投射出个圆圈,圆圈里的刻度正好对应着各龙脉节点的位置。我们赶紧把带来的镇物放在刻度上:七星砬子的龙涎水、南美雨林的合脉草汁、沉月城的珊瑚砂、撒哈拉的日光晶碎片……放满的瞬间,圆圈突然升起道光墙,把裂缝里的热浪挡在了外面。

“快修地基!”老僧递给我们几把冰镐,“用龙涎水混着合脉草汁浇在冰砖上,能让冰砖粘得比铁还牢。藏经阁里有本《地脉修补经》,是三箭盟的初代盟主写的,照着上面的法子修,保准管用。”

胖子抡着冰镐往冰砖缝里凿,我往缝里灌龙涎水,杨雪莉则用合脉草汁调和泥浆,王瞎子拿着《地脉修补经》念口诀:“龙涎入冰,草汁粘缝,冰火相济,地脉归宗……”念到第七句时,冰砖突然发出“咔嗒”声,裂开的地方竟长出层薄冰,把裂缝补得严严实实。

玉佛不再下陷时,我们发现佛窟的墙壁上渗出些彩色的水痕,顺着水痕往藏经阁走,竟在壁画里看到了所有龙脉节点的守护者:金狼王陵的牧羊人帮着搬经书,越女城的鱼妇用莲子粉糊墙缝,星脉城的观测者用星屑在冰砖上画保温符……原来他们早就顺着地脉赶来,只是在暗处帮忙,没惊动我们。

“是‘匿脉术’。”老僧指着壁画上的人影,“三箭盟的人会这本事,能把自己的影子藏在壁画里,既不打扰人,又能搭把手。你看那搬经书的影子,手腕上的狼首金符,不是金狼王陵的牧羊人是谁?”

修复工作一直忙到天黑,我们在佛窟的禅房里摆了素宴,僧侣们端上用昆仑雪莲做的点心,味道竟和七星砬子的酸枣糕有点像。胖爷我啃着点心问老僧:“这佛窟修好了,以后还会陷不?”老僧指着窗外的合脉珠,珠子正浮在半空,把各节点的镇物光芒连成个球,“有这颗珠子在,就像给地脉加了道锁,冷热再怎么闹,也出不了乱子。”

夜里,我梦见二舅爷坐在佛窟的藏经阁里,正给各节点的守护者讲经,讲的不是佛经,是地脉的故事:“所谓守护,不是把地脉锁起来,是让它学会自己调和冷热、干湿,就像这昆仑的冰,能融成水,也能结成冰,全看自己的本事。”他翻到经卷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棵合脉草,根须扎在佛窟的冰砖里,枝叶却伸到了所有龙脉节点的土地上。

第二天一早,我们往回走时,老僧送给我们一捆经卷,说是《地脉通史》,上面记载着从三箭盟初代到现在的所有守护故事,最后一页留着空白,写着“待后来者续写”。胖爷我翻开一看,发现二舅爷在里面夹了张照片:他和老僧站在玉佛前,手里举着半块佛影镜,背景里的冰砖上,刻着个小小的“合”字。

路过佛窟的冰泉时,发现泉眼里的冰化成了水,水里浮着片合脉草叶,叶上的纹路正随着水流转,把佛窟的寒气和南美雨林的热气混在一起,变成了温和的温水。王瞎子说这是“地脉泉”,“以后各节点的人路过这儿,都能喝口温水,不用再怕冰着或烫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从昆仑佛窟到七星砬子,我们走过的路像条看不见的暖气管,把所有龙脉节点的冷热都调成了舒服的温度。现在才明白,所谓的龙脉,从来不是非冷即热、非干即湿的极端,是能自己找平衡的智慧,就像这昆仑的冰能融成水,撒哈拉的沙能长出草,全靠各节点的守护者教会它:互相帮衬着,总能找到舒服的活法。

回到七星砬子的那天,博物馆里的合脉草突然开花了,花瓣上的纹路映出了昆仑佛窟的玉佛,像把佛窟的祥和也带了回来。杨雪莉把《地脉通史》放在最显眼的展柜里,旁边摆着那捆佛影镜碎片,碎片反射的光在墙上投出个笑脸,是所有守护者的影子拼出来的。

孩子们围着展柜听故事,二柱子突然指着笑脸说:“这笑脸的眼睛,是沉月城的珊瑚和撒哈拉的日光晶!鼻子是昆仑的冰砖,嘴巴是七星砬子的老槐树!”胖爷我凑过去一看,还真是——原来所有地脉的镇物,合在一起就是张完整的笑脸。

风穿过博物馆的窗,带着昆仑的雪香和南美雨林的草味,龙脉玺在展柜里轻轻发亮,上面的合脉草纹路已经和玺身融成了一体,再也分不清哪是老地脉,哪是新地脉。我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局,因为《地脉通史》的最后一页还是空白,等着我们,等着孩子们,等着所有愿意守护地脉的人,接着往下写。

路还长着呢,合脉草要开花结果,地脉泉要流向更远的地方,而我们,会守着七星砬子的老槐树,看着新的守护者带着《地脉通史》出发,就像当年二舅爷看着我们那样,笑着说:“去吧,地脉在等你们添新故事呢。”

白露这天,七星砬子的晨雾裹着桂花香,漫到了“龙脉学堂”的窗棂上。我正教孩子们辨认合脉草的叶片纹路,突然听见“哐当”一声,教室后墙的土坯掉了块,露出里面藏着的木匣子,匣子上的狼首金符沾着新鲜的泥土——像是刚被人塞进去的。

“是‘传脉匣’!”杨雪莉放下手里的标本夹,匣子里的油纸包着张泛黄的布告,上面的字迹是三箭盟各分支的混合体:“九月初九,万脉祭祖,齐聚七星,共启‘龙脉谱’。”布告的角落画着幅小图:七星砬子的老槐树下,各节点的守护者围着块石碑,碑上的纹路能拼进龙脉玺。

胖子正帮厨房劈柴,斧头剁在木头上的“咚咚”声突然停了:“祭祖?胖爷我带的烧刀子够不够?去年沉月城的鲛王说就爱这口烈的。”他往匣子里瞅,发现垫底的木板是块星脉城的星石,“好家伙!三箭盟的人连包装都这么讲究,用星石当衬板,不怕硌着布告?”

王瞎子摸着匣子的锁扣,探龙针在他掌心微微发烫:“不是普通的祭祖。你看这布告的边缘,泛着红光,是用撒哈拉的日光晶粉染的;边角还沾着南极的冰碴,是地脉能量在‘报信’——所有龙脉节点的地脉根,都长到七星砬子来了,就像孩子长到一定岁数,要回祖坟认亲。”他从怀里掏出个锦囊,里面是各节点的土样,“得把这些土混在一起,涂在石碑上,才能让龙脉谱显形。”

九月初九这天,七星砬子的山道上挤满了人。金狼王陵的牧羊人赶着羊群,羊角上挂着沙枣枝;越女城的鱼妇背着竹篓,篓里的莲子发了芽;沉月城的鲛王踩着浪花上岸,海豚嘴里叼着珊瑚制的香炉;昆仑佛窟的老僧捧着《地脉通史》,经卷的封皮上绣着合脉草……连南美雨林的玛莎都来了,手里捧着鼓神坛的地脉鼓,鼓面上的新裂痕还沾着龙涎水。

“二舅爷五十年前就立了规矩。”西夏迷城的守陵人展开张羊皮卷,上面是二舅爷年轻时的笔迹,“说等合脉草在所有地脉开花,就是龙脉认亲的日子。今年春天,南美雨林的合脉草开了最后一朵花,俺们就开始备祭祖礼了。”他从怀里掏出块磁石,石上刻着所有龙脉节点的名字,“这是‘记脉石’,三箭盟的人刻了十年,就等今天往上添新名。”

老槐树下的空地上,果然立着块无字石碑,碑底的凹槽正好能放进龙脉玺。我们按王瞎子说的,把各节点的土样混在一起,调成泥浆往碑上涂,涂到第三遍时,石碑突然“嗡”的一声震颤,表面的泥土层层剥落,露出下面的纹路——竟是幅完整的龙脉图,从七星砬子出发,像条巨龙,缠绕着所有节点,龙首的位置,刻着三箭盟初代盟主的名字,龙尾则留着片空白。

“是‘活脉碑’!”杨雪莉指着龙尾的空白,“能自己生长!你看新地脉的位置,昨天还没有,今天就长出了新的纹路。”她把龙脉玺往碑底一嵌,“咔嚓”一声,石碑射出金光,在老槐树上投射出幅影像:三箭盟的初代盟主正和各节点的先民一起立碑,二舅爷站在人群里,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手里举着块狼首金符,笑得露出豁牙。

影像里的二舅爷突然对着我们挥手,声音顺着金光传出来:“别光顾着看老黄历,龙脉谱的新页得你们自己写。你看那龙尾的空白,是留给后来人的,谁护好了地脉,名字就能自己刻上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祭祖仪式开始时,各节点的守护者依次往香炉里放“脉香”:金狼王陵的沙枣枝、越女城的莲子壳、沉月城的珊瑚灰……香烟在活脉碑上空盘旋,凝成条金色的龙,龙身上渐渐浮现出名字:黑狼兄弟、鲛王、鱼妇首领、星脉城观测者……最后,在龙尾的空白处,慢慢显出我们的名字,旁边还跟着村里孩子们的小名。

“连娃子们都有份!”胖子拍着二柱子的脑袋,这小子昨天还在活脉碑旁撒尿,名字竟也刻在了龙尾,“看来护脉不分大小,哪怕只是给合脉草浇过水,地脉都记着呢。”

仪式结束后,大伙在晒谷场摆了百桌宴,桌布是越女城的丝帛,碗筷是西夏迷城的磁石碗,喝的是用各节点泉水酿的酒:七星砬子的龙涎酒烈,沉月城的珊瑚酒甜,南极的冰泉酒凉,混在一起喝,竟有股说不出的醇厚。

酒过三巡,玛莎突然敲响地脉鼓,各节点的人跟着鼓点唱起歌,歌词是三箭盟代代相传的调子:“地脉长,绕四方,你种谷,我采桑,风来雨去常来往,脉连脉,像爹娘……”唱到最后一句,所有人都望着活脉碑,碑上的金光突然变亮,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映在龙身上,像是所有守护者都钻进了龙脉里。

夜里,我躺在老槐树下,看着活脉碑上的名字,突然明白所谓的“祭祖”,不是对着石碑磕头,是让所有守护故事有个地方落脚,让后来人知道,自己不是孤单地守着一块地,而是站在无数人的肩膀上。就像村里的孩子认亲,得先知道爷爷的爷爷叫啥,才能明白自己该长成啥样。

第二天一早,各节点的守护者要返程了。他们没带走活脉碑上的名字,却带走了新的任务:金狼王陵的牧羊人要在沙枣林里种合脉草,越女城的鱼妇要教孩子们认地脉图,沉月城的鲛王要把珊瑚礁改成“地脉学堂”,让小鲛鱼也学着护脉。

“明年清明再来!”玛莎抱着地脉鼓往雨林走,鼓面上的新名字正随着鼓点发亮,“到时候俺们带南美雨林的新种子,给活脉碑添新纹!”

我们站在老槐树下挥手,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活脉碑上的金光渐渐柔和,龙身上的名字开始闪烁,像天上的星星。杨雪莉突然指着龙首的位置,那里多出行小字:“龙脉即人脉,护脉即护人。”

从七星砬子到万水千山,我们走过的路像串脚印,深深浅浅地印在大地上。现在才真正懂得,所谓的龙脉,从来不是藏在地下的神秘力量,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脚印攒成的路;所谓的守护,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是把日子过成地脉喜欢的样子——春天浇花,秋天收粮,孩子长大,老人安康。

活脉碑旁的合脉草已经长得齐腰高,叶片上的纹路映着所有地脉的影子,风吹过时,草叶“沙沙”响,像是在念龙脉谱上的名字。我知道,这不是终点,因为龙尾的空白还在等着新名字,因为孩子们已经背着小药篓,跟着赵大叔往龙涎水处走,准备给合脉草浇水了。

路还长着呢,但我们不再急着赶路。因为明白,最好的守护,就是看着新的守护者慢慢长大,看着他们把我们的故事讲给更后来的人听,就像老槐树看着我们,活脉碑看着所有名字,地脉看着这世间的一草一木,安静,却充满力量。

就像此刻,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活脉碑上投下斑驳的光,那些刻在龙身上的名字,正随着光慢慢移动,像是在说:别停,接着走,接着写,这龙脉的故事,要一直讲到地老天荒。

冬至前夜,七星砬子飘起了鹅毛大雪,活脉碑被雪盖得只剩个顶,像座小小的雪山。我和杨雪莉正给碑上的名字扫雪,突然听见“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群穿兽皮的孩子,为首的是金狼王陵牧羊人的孙子,手里捧着块冻硬的沙枣糕:“俺爷说活脉碑怕冷,让俺们来给它盖‘被子’。”

孩子们往碑上盖松枝时,雪地里突然冒出个黑脑袋,是沉月城的小鲛鱼,背着半袋珊瑚砂,鳞片上还挂着冰碴:“鲛王爷爷让俺送‘暖脉砂’,说这砂晒过日头,能让碑底不结冻。”他往碑根撒砂,珊瑚砂一碰到雪就冒热气,竟在雪地上烫出个圈,圈里的纹路与龙脉玺的合脉草图案完全吻合。

“是‘唤脉纹’!”杨雪莉蹲下身摸了摸纹路,“活脉碑在召唤各节点的‘年礼’呢。去年祭祖时,碑上的龙尾留了个小缺口,说是得用各节点的年礼补上,才算真正团圆。”她往村里望,发现老槐树下的雪地里,不知何时多了串脚印,从村口一直通到活脉碑,脚印里的雪都化成了水,“是地脉在‘扫路’,各节点的守护者怕是踩着冬至的雪来了。”

话音刚落,村口就传来铃铛声,金狼王陵的牧羊人赶着挂红绸的雪橇,上面堆着沙枣酒和熏羊肉;越女城的鱼妇撑着竹筏从河上飘来,筏子上的莲子酒桶冒着白气;昆仑佛窟的老僧骑着白牦牛,牛背上的经卷用红布裹着,里面夹着片合脉草的干叶……最让人惊喜的是南美雨林的玛莎,她裹着虎皮大衣,怀里抱着个竹篮,里面的地脉鼓鼓面贴着张红纸条,是二舅爷的笔迹:“年礼不在贵重,在带着烟火气,哪怕是把扫雪的扫帚,只要沾着自家地的土,就是最好的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玛莎的竹篮里果然放着把扫帚,扫帚苗是亚马逊的守谷藤编的,柄是七星砬子的槐树枝:“二舅爷四十年前在雨林说的,守脉人过年,得有把‘跨脉扫帚’,能扫去各节点的晦气。你看这藤柄的结,是按沉月城的海浪打出来的,扫雪时能顺着地脉走。”

我们跟着“跨脉扫帚”往活脉碑走,扫帚扫过的地方,雪地里冒出串灯笼,是各节点的“年灯”:金狼王陵的沙枣灯笼、越女城的莲子灯、沉月城的珊瑚灯……灯笼的光在活脉碑上空拼成个“家”字,龙尾的缺口突然发出红光,像在等年礼填满。

各节点的守护者依次往缺口里放年礼:牧羊人倒了杯沙枣酒,酒液在缺口里凝成个小小的狼首;鱼妇撒了把莲子,莲子立刻发了芽,缠成个绿色的圆环;老僧放进片合脉草干叶,叶片一碰到碑面就舒展开,把所有年礼连在了一起……最后,轮到我们放年礼,我掏出龙脉玺往缺口一按,“咔嚓”一声,整个活脉碑突然亮了,龙尾的缺口补上了,碑上的龙纹活了过来,顺着地脉往各节点游去,所到之处,雪地里都开出了合脉草的小花。

“是‘脉花年’!”王瞎子掏出烟袋,在活脉碑上磕了磕,“老辈人说,只有各节点的年礼聚齐了,地脉才会开花过年。你看这花,瓣上的纹路是各节点的烟火气:有沉月城的鱼腥味,有撒哈拉的沙味,还有咱七星砬子的烧刀子味。”

村里的人都来围观,老李头扛着他的老烟枪,给每个守护者敬烟;赵大叔的药库敞开着,谁冷了就进去喝碗姜汤;孩子们围着玛莎的地脉鼓,等着敲年鼓——按三箭盟的规矩,得敲够十八下,代表十八条地脉支流都平安。

胖子抢过鼓槌就敲,第一下刚落,活脉碑突然喷出热气,把周围的雪都化成了水,水里浮出无数条小鱼,是沉月城的发光鱼,鱼身上的光在水里拼出各节点的年俗:金狼王陵的牧羊人在沙枣树下摔跤,越女城的鱼妇在镜湖放荷花灯,星脉城的观测者对着星图喝屠苏酒……像场流动的年宴。

“这叫‘跨脉年俗’!”鲛王指着水里的影像,“二舅爷说守脉人过年,就得互相看个热闹,你学我的摔跤,我学你的放灯,日子才过得有滋味。”他从怀里掏出个贝壳,里面装着沉月城的海盐,“给七星砬子的年菜添点味,就当俺们在这儿吃了年夜饭。”

年夜饭摆在活脉碑旁的雪地里,百张桌子拼成个圆形,活脉碑在圆心,像块巨大的团圆饼。桌上的菜全是“跨脉菜”:用撒哈拉的日光晶烤七星砬子的野兔,用南极的冰碴拌越女城的莲子,用沉月城的海水炖亚马逊的绞杀榕……胖子吃得直咂嘴,说这菜比城里的宴席香,“因为每口都能尝到好几个地的味儿,像是把整个世界的年都吃进了肚子”。

守岁时,我们围着活脉碑敲地脉鼓,玛莎教大伙唱雨林的年歌,老僧用梵文念《地脉平安经》,孩子们则往碑上贴自己画的年画,画里的活脉碑长出了腿,正往各节点串门,龙身上的名字都笑着挥着手。

凌晨时,第一缕阳光照在活脉碑上,龙纹突然顺着地脉往各节点游去,每个节点的年礼都跟着动了:沙枣酒顺着地脉流到越女城,莲子芽在沉月城的珊瑚礁上开花,合脉草干叶在撒哈拉的日轮城抽出新绿……最神奇的是那把跨脉扫帚,竟在雪地里自己动起来,往各节点的方向扫去,像是要把所有地脉的新年都扫得干干净净。

“是‘送年’呢。”杨雪莉望着扫帚消失的方向,“地脉把咱的年礼送过去了,就像走亲戚时把自家的年货分给街坊,热热闹闹的才叫过年。”

大年初一,各节点的守护者要返程了,他们没带走龙身上的名字,却带走了新的约定:明年冬至,在沉月城过年,让鲛王教大伙叉鱼;后年去南美雨林,听玛莎讲地脉鼓的新故事。金狼王陵的牧羊人临走时,往活脉碑旁埋了颗沙枣核:“等明年开春,长出沙枣树,就把年礼挂在树上,不用再往碑里填了。”

我们站在老槐树下挥手,看着雪橇、竹筏、白牦牛消失在风雪里,活脉碑上的“家”字渐渐淡了,变成片合脉草的影子。村里的孩子们还在碑旁玩耍,二柱子正用树枝在雪地上画新的龙脉图,图上的七星砬子旁边,多了个小小的“新家”,说是给所有路过的守护者住的。

从七星砬子到各节点的年礼路,我们踩着雪走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明白所谓的“年”,不是贴春联放鞭炮,是让所有守护故事有个温暖的落脚点;所谓的“团圆”,也不是非得挤在一间屋里,是知道无论相隔多远,地脉的根都连在一起,就像活脉碑上的龙,头在七星砬子,尾却能扫到南美雨林的雪,每个鳞片都闪着同样的光。

活脉碑旁的沙枣核已经冒出绿芽,我知道等明年开春,它会长成棵小树,树上会挂满各节点的年礼:沉月城的贝壳、越女城的莲子、撒哈拉的日光晶碎片……而我们,会坐在树下,听孩子们讲新的护脉故事,看龙脉玺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块藏着整个世界烟火气的暖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路还长着呢,年要一年年过,地要一代代守,但只要活脉碑上的龙还在游,各节点的年礼还在走,跨脉扫帚还在扫,我们就永远是团圆的——因为地脉记得所有名字,风雪带不走任何一个家。

就像此刻,活脉碑的雪化了,露出下面的泥土里,混着各节点的土:撒哈拉的金沙、南极的冰土、亚马逊的腐叶土……它们在阳光下融成一块,长出株小小的合脉草,草叶上的露珠里,映着所有守护者的笑脸,像颗装着整个世界的新年糖果。

雨水这天,七星砬子的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把活脉碑旁的沙枣树芽浇得发亮。我正给树苗搭防风架,突然听见“叮咚”一声,沙枣树下的泥土里滚出个铜铃铛,铃舌上的狼首纹在雨里泛着光——是三箭盟的“聚脉铃”,去年冬至时,金狼王陵的牧羊人说这铃铛能在雨日召集所有守脉人,铃响三声,地脉震动。

果然,铃铛响到第三声时,脚下的土地开始发颤,活脉碑上的龙纹突然亮起,在雨幕中投射出幅影像: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在摇晃,石像底座的裂缝里冒出黑水,像是地脉在“流泪”。影像里的守陵人举着块石板,上面的符号与龙脉玺的火纹完全吻合:“石魂离位,需借合脉草的根须绑定,再用各节点的‘地脉心’温养,否则石像会沉入海底。”

“是‘石魂散’!”杨雪莉认出那黑水,“复活节岛的地脉心是摩艾石像的‘灵根’,分脉后新地脉的能量太盛,把灵根往外顶了,就像树的根被水泡松,整棵树都会倒。”她往雨里望,发现远处的山道上飘着无数只纸船,每只船上都放着颗铃铛,“是各节点的人来了!他们用‘雨航船’赶路,船底涂了龙涎水,能顺着地脉流过来。”

纸船靠岸时,我们才看清船上的人:复活节岛的守陵人捧着块火山岩,石上的火纹还在发烫;冰岛的奥拉夫扛着块镇火晶,晶体内的冰蓝光与雨丝交织;星脉城的观测者举着星图,图上的复活节岛位置正闪红光……每个人的雨披下都藏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全是各节点的“地脉心”:金狼王陵的沙枣核、越女城的莲子心、沉月城的珊瑚芯、南美雨林的鼓神坛泥土……

“二舅爷三十年前在复活节岛留了话。”奥拉夫展开张羊皮卷,上面画着摩艾石像的剖面图,“说石像的灵根连着南极的冰脉,分脉后冰脉的地脉草长得太旺,把灵根的火能吸走了,得用冰岛的镇火晶补火,再用合脉草的根须把灵根与地脉重新绑在一起。”他把镇火晶往活脉碑上放,晶体内的冰蓝光立刻与龙纹的红光交织,在雨幕中凝成条光带,直指复活节岛的方向。

我们跟着光带往复活节岛赶,雨航船在海面上连成线,像条发光的项链。杨雪莉说这是“雨脉航道”,三箭盟的人在海底铺了合脉草的种子,遇水就发芽,根须连成的路能让船不偏离方向,“你看船底的草叶,正往海里扎根呢,像是在给航道打桩”。

到了复活节岛,果然见摩艾石像的底座裂着道宽缝,黑水顺着裂缝往海里流,石像的眼睛空洞洞的,像是丢了魂。守陵人说这是“石魂出窍”,昨夜月圆时,有人看见石像的影子在海面上游动,“影子一离开,石像就开始晃,再等三天涨大潮,怕是真要沉了”。

胖子扛着从南美雨林带来的合脉草根,往裂缝里塞:“胖爷我来绑!这草根比麻绳结实,去年绑地脉鼓时试过,泡在水里还能长,正好把灵根缠住。”他塞到第三丛根须时,突然喊:“里面有东西在动!毛茸茸的,像是……小石像?”

伸手一摸,果然掏出个巴掌大的摩艾石像,石像的眼睛是两颗星脉城的星核,底座刻着三箭盟的符号。星脉城的观测者说这是“石魂珠”,“石像的灵根就藏在里面,分脉时被能量冲得缩成了小球,得用各节点的地脉心喂它,才能重新长大”。

我们把地脉心挨个往石魂珠上放:沙枣核一碰就裂开,冒出的金砂裹住珠身;莲子心化成绿水,顺着珠纹往里渗;珊瑚芯发出红光,在珠上烙下沉月城的浪纹……最后放冰岛的镇火晶时,石魂珠突然爆发出金光,从裂缝里飞出来,钻进摩艾石像的眼睛,石像空洞的眼眶里立刻亮起红光,底座的裂缝开始合拢,黑水流得越来越慢,最后竟在石缝里长出合脉草,把裂缝堵得严严实实。

石像不再摇晃时,我们发现底座的火山岩上渗出些彩色的纹路,顺着纹路往海边走,竟在礁石上看到了所有龙脉节点的影子:七星砬子的活脉碑、沉月城的珊瑚礁、南美雨林的鼓神坛……像是摩艾石像把各节点的模样都刻在了自己身上。

“是‘石魂记’。”复活节岛的守陵人摸着纹路,“石像的灵根认亲了,把所有地脉都当成了自家人,以后不管哪的地脉出问题,它都会晃一晃报信,就像大哥护着小弟。”

雨停时,海面上的雨航船开始往回飘,各节点的守护者把剩下的地脉心埋在石像周围,说是“给石魂珠当点心”。胖子突然指着石像的肩膀,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小的“胖”字,是他去年在七星砬子刻在活脉碑上的,“好家伙!这石像还会偷字?看来是真认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返程的雨航船上,我们把复活节岛的火山岩碎片分给每个人,杨雪莉说这是“石魂信物”,“以后不管在哪看到这碎片,就知道是自家人”。我把碎片往口袋里放,发现里面还揣着那颗铜铃铛,铃铛在雨里轻轻响,像是在哼三箭盟的老歌,歌词里混着各节点的口音:金狼王陵的粗嗓门、越女城的软调子、沉月城的鲛语、冰岛的维京语……

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石魂珠,在摩艾石像的眼睛里看海,所有龙脉节点的地脉心都在海里漂,像群发光的鱼,二舅爷站在鱼群中间,往海里撒着什么,凑近一看,是七星砬子的黑土,“得给石魂珠添点土气,不然太冷清,守脉的日子,热闹点才熬得住”。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复活节岛的火山口种了棵合脉草,草籽是用各节点的地脉心混着龙涎水种下的。奥拉夫说这是“定岛草”,“草叶朝哪个方向弯,就说明哪个地脉在想咱,以后想串亲戚,跟着草叶走准没错”。

回七星砬子的路上,雨航船的船底开始长出合脉草,根须往海里扎,像是在给航道织网。杨雪莉把复活节岛的故事写进《地脉通史》,新添的那页画着摩艾石像的笑脸,旁边的小字写着:“所谓守护,不是把每个地脉都护得一模一样,是让它们像兄弟姐妹,各有各的脾气,却永远想着对方。”

活脉碑旁的沙枣树已经长到半人高,枝头的新叶上还沾着复活节岛的火山灰。村里的孩子们围着树转圈,二柱子说这树是“龙脉邮差”,能把七星砬子的话带给复活节岛的石像,“你看叶子上的斑点,多像摩艾石像的眼睛,正眨着呢”。

风穿过树叶,带着复活节岛的海风味,龙脉玺在活脉碑上轻轻发烫,龙纹的末端又多了个新节点的名字,像在说:路还长着呢,但别怕,不管是火山岛还是雨林,是冰原还是沙漠,只要地脉连着,我们就永远是邻居,敲敲门,就能喝上一碗热酒,听一段新故事。

就像此刻,沙枣树上的铜铃铛还在响,雨丝顺着铃声往各节点飘,把复活节岛的石魂珠闪光、合脉草扎根的消息,一一送到每个守脉人的耳朵里,像是在说:“都好好的呢,放心吧。”

谷雨这天,七星砬子的山雾里飘着槐花香,活脉碑旁的沙枣树已经挂了青果。我正给树浇水,突然听见“咕噜咕噜”的冒泡声,树根下的泥土里钻出条银光闪闪的小鱼,是沉月城的发光鱼,鱼鳃上系着根红绳,拴着片透明的鳞片——鳞片里映着片陌生的海滩,海浪正往岸上涌,沙滩上的贝壳都在往海里滚,像是在逃跑。

“是‘警脉鳞’。”杨雪莉蹲下身,用手指碰了碰鳞片,鳞片里的影像突然清晰:南太平洋的某个小岛正在下沉,岛上的石像比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小半截,石像的基座刻着三箭盟的箭头符号,“是‘遗脉岛’!二舅爷的札记里提过,三箭盟初代盟主晚年发现的最后一处地脉,说岛上的石像能预测海啸,因为扎根在‘地脉预警线’上。”她指着鳞片里的海浪,“你看浪头的形状,是‘回卷浪’,只有地脉断裂时才会出现,比普通海啸凶十倍。”

王瞎子往鱼鳞上呵了口气,探龙针在他掌心抖得像片落叶:“不是普通的地脉断裂,是‘脉尾脱’。遗脉岛是龙脉最末端的‘尾尖’,就像衣服的流苏,分脉后各节点的地脉长得太壮,把尾尖的能量扯松了,才撑不住小岛。”他从怀里掏出个陶罐,里面是各节点的地脉土混合的“合脉泥”,“得用这泥把石像的基座糊住,再用活脉碑的龙纹能量牵着,就像给流苏缝上打结,才不会掉。”

我们往遗脉岛赶时,发光鱼在前面引路,鱼身的光在海面上画出条蓝线,线旁的浪花都在往后退。杨雪莉说这是“鱼导浪”,沉月城的鲛王在鱼鳃里装了“唤浪符”,“你看鱼鳃上的红绳,是用越女城的水藻纤维编的,能让海浪听话,就像给马戴了缰绳”。

快到遗脉岛时,远远看见岛上的石像在摇晃,基座的裂缝里冒出黑水,和复活节岛的“石魂散”一模一样,只是黑水里还缠着些金色的丝线,是星脉城的星屑,“是星脉城的观测者先到了!”胖子举着望远镜喊,“他们在石像周围撒星屑,想用人造星轨稳住地脉,可星屑一碰到黑水就化了。”

登上岛才发现,星脉城的观测者们正往裂缝里填星核碎片,碎片在黑水里发出滋滋声,像冰遇上火。为首的观测者指着石像的眼睛:“二舅爷的札记说,遗脉岛的石像有‘双瞳’,左眼能看地脉,右眼能观天象,现在左眼的瞳仁掉了,才看不见地脉断裂的预兆。”他从怀里掏出块水晶,里面封存着段影像:三箭盟初代盟主站在石像前,往左眼的位置嵌着什么,嵌进去的瞬间,石像周围的海浪突然平静,“是‘定脉晶’!当年用各节点的地脉心融成的,后来不知为啥掉了,沉进了海底。”

发光鱼突然往海底钻,我们跟着潜入水中,发现海底的沙床上嵌着颗拳头大的水晶,正是定脉晶,晶体内的纹路像条缩小的龙脉,从七星砬子一直连到遗脉岛,只是尾尖的位置断了个口。杨雪莉用龙脉玺往断口一按,“咔嚓”一声,水晶突然亮了,断口处竟长出合脉草的根须,把缺口补得严严实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把定脉晶嵌回石像左眼时,石像突然发出轰鸣,右眼的瞳仁里射出蓝光,在天上投射出幅海啸预警图:三小时后,回卷浪会拍到岛上,浪高足有十丈。“得赶紧糊合脉泥!”胖子抱起装泥的陶罐往石像基座跑,泥一碰到裂缝里的黑水就冒泡,竟在石缝里长出层薄苔,把裂缝粘得死死的,“这泥里掺了南美雨林的地脉鼓灰吧?粘得比糯米浆还牢!”

观测者们往石像周围插星轨桩,桩上的星纹与活脉碑的龙纹连成线,像在给小岛系安全带。王瞎子往桩底撒合脉草籽,草籽一碰到海水就发芽,根须顺着地脉往各节点钻,“是‘牵脉草’,能把遗脉岛的地脉和所有节点连起来,以后再壮的地脉,也扯不断这根草绳”。

海啸来临时,我们站在石像的肩膀上,看着回卷浪像堵墙似的压过来,却在离岛三里的地方突然停下,浪头碎成千万朵白花,花里浮出各节点的守护者身影:金狼王陵的牧羊人挥着沙枣枝,越女城的鱼妇撒着莲子,昆仑佛窟的老僧念着经……原来他们早就顺着牵脉草的根须赶来,在浪里织了道“地脉网”。

浪退时,遗脉岛的沙滩上留下无数贝壳,每个贝壳里都装着颗小石子,是各节点的“镇浪石”:七星砬子的黑卵石、沉月城的珊瑚石、冰岛的硫磺石……最神奇的是贝壳的纹路,合在一起竟是幅完整的龙脉图,遗脉岛的位置画着个小小的箭头,指着所有节点的方向,像是在说“我在这儿,别忘啦”。

“是‘记脉贝’。”星脉城的观测者捡起个贝壳,里面的石子在发光,“三箭盟的人早就料到有这一天,在贝壳里刻了‘忆脉符’,哪怕遗脉岛真沉了,只要有这贝壳,就能顺着纹路找回地脉。”他往贝壳里滴了滴龙涎水,贝壳突然飞起来,往七星砬子的方向飘去,“是去报平安呢,活脉碑得记上这新节点的名字。”

我们在遗脉岛的石像旁搭了座小石屋,屋里的石桌上摆着块石板,上面刻着所有守脉人的名字,最后留了片空白,旁边写着二舅爷的话:“龙脉没有尽头,就像路永远走不完,只要有人记着,哪怕是座沉岛,也是龙脉的一部分。”

回七星砬子的路上,牵脉草的根须在船后跟着长,胖子说这草是“跟屁虫”,“知道咱是自家人,怕以后走丢了”。杨雪莉把遗脉岛的故事补进《地脉通史》,新画的插图里,遗脉岛的石像正往活脉碑的方向挥手,龙纹的尾尖上,多了个小小的箭头,像只调皮的尾巴尖。

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遗脉岛的石像,站在海面上看所有龙脉节点:金狼王陵的沙枣林在结果,越女城的镜湖在涨水,沉月城的珊瑚在发光……每个节点的地脉都往我这里送着能量,像无数只手牵着我的手,怕我被海浪冲走。二舅爷坐在石像的肩膀上,往海里撒着沙枣核,“撒颗种子,就多个人记着这儿,种子发了芽,岛就永远沉不了”。

第二天一早,我去活脉碑看,发现龙纹的尾尖果然多了个箭头,箭头旁刻着“遗脉岛”三个字,字的笔画里还嵌着些贝壳粉,是记脉贝带来的。沙枣树上的发光鱼正围着新刻的名字转圈,鱼鳞的光在碑上拼出个笑脸,像遗脉岛在说“我到家啦”。

村里的孩子们听说发现了新节点,都吵着要画“全脉图”,二柱子把遗脉岛画成颗眼泪的形状,说“龙脉就像个人,这是最后一滴眼泪,得好好护着,不然会哭”。胖子听了直乐,往他手里塞了块遗脉岛的火山岩:“这叫‘笑脉石’,你看上面的气孔,多像笑出的褶子,以后想它了,就摸摸石头,能听见海浪声。”

风穿过活脉碑,带着遗脉岛的海盐味,龙脉玺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龙纹的尾尖轻轻颤动,像是在和所有节点打招呼。我知道,这不是结束,因为石板上的空白还等着新名字,牵脉草的根须还在往未知的地方长,而我们会守着七星砬子的老槐树,看着新的守脉人带着记脉贝出发,就像当年二舅爷看着我们那样,笑着说:“去吧,龙脉的故事,得让每个角落都听见。”

现在,活脉碑旁的沙枣树上,挂着串记脉贝,风一吹就“叮咚”响,像遗脉岛在唱自己的名字。树下的合脉草长得齐腰高,叶片上的露珠里,映着所有节点的影子,有沉月城的浪、撒哈拉的沙、南极的冰、雨林的鼓……它们在露珠里融成一团,像颗装着整个世界的玻璃球,轻轻一碰,就能听见所有守脉人的笑声,顺着地脉,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