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1657章 无畏擒龙(62)

寒露这天,红泥坳的晨雾裹着铜腥味,货郎的儿子蹲在铜魂树下给小菊换叶子,指尖刚触到新采的铜叶,叶面上突然浮现出串奇怪的符号,像鸟虫篆又混着简体字,拼出“归墟镜”三个字。他把叶子翻过来,背面的叶脉里嵌着些暗红色的粉末,是老铜匠爹的骨粉,去年从聚谷仓的石柱下收的,当时还混着半块镇魂佩的碎片。

小菊突然从玻璃罐里窜出来,尾巴卷着铜叶往黑风口的方向跑,鳞片在晨露里泛着金光,像条流动的铜链。货郎的儿子追上去时,看见它停在聚谷仓的青石板前,用尾巴尖敲着石板上的三足鸟锁,锁孔里渗出些银白色的丝,丝上的纹路组成个圆形,像面缩小的铜镜,边缘刻着“归墟”二字。

“是守仓人在传信,”穿工装的老人拄着拐杖赶来,军大衣口袋里露出半截青铜镜,是从归渊的青铜船上捡的,镜面裂成了八瓣,却能照出完整的人影,“我爹说西晋守坛人有两面宝镜,镇魂镜镇地脉,归墟镜通江海,当年老铜匠爹把归墟镜藏在聚谷仓,就是为了让红泥坳的铜魂能顺着海水去归渊,跟守忆人团聚。”

青铜镜突然在老人掌心转动,裂瓣间的缝隙里钻出些铜绿色的水草,草叶上的水珠落在青石板上,凝成个小小的漩涡,漩涡里浮着些破碎的画面:归墟镜被山洪冲碎,半块落在聚谷仓,半块顺着地下河漂进归渊,守仓人用铜链把碎镜绑在仓顶,每到月圆就会发出蓝光,像在给海底的守忆人发信号。

小菊突然跳进漩涡,尾巴在里面搅了搅,漩涡立刻扩大,露出下面的暗河,河水泛着蓝光,里面漂着些青铜镜的碎片,碎片反射着微光,像无数个倒置的月亮。货郎的儿子往暗河里扔了块镇魂佩的仿制品,玉佩落水的地方,碎片突然开始游动,慢慢往中间聚拢,像被什么东西吸引着。

“得把归墟镜拼起来,”阿镜举着罗盘赶来,盘面上的裂纹正在愈合,指针指向暗河的深处,“药书里说归墟镜完整时,能打开红泥坳到归渊的通道,让铜魂自由来往,这样聚谷仓就不用再困着那些罪魂了。”她往暗河里撒了把忆魂草籽,草籽在蓝光里长成座浮桥,桥面上的铜链缠着野菊藤,像条会开花的路。

小年带着村里的人往暗河深处走时,水底的青铜镜碎片突然亮起红光,照亮了岩壁上的壁画,画着西晋守坛人捧着归墟镜站在海边,镜里映出归渊的铜魂正往红泥坳游,岸边的野菊开得比海还宽。最末幅画被水浸得模糊,只能看清个穿蓝布衫的人影,正把半块归墟镜往暗河深处藏,旁边写着行鸟虫篆——“镜圆之时,魂归之日”。

暗河尽头是个溶洞,洞顶倒挂着无数石笋,每个石笋尖都顶着片青铜镜碎片,碎片反射的蓝光在地上拼出个巨大的三足鸟,鸟嘴里衔着半块归墟镜,正是老铜匠爹藏的那半。小菊顺着石笋爬上去,用尾巴把半块镜子扫下来,货郎的儿子伸手去接,镜面突然发烫,映出他胸口的胎记,是朵野菊形状,与归墟镜的边缘完美契合。

“你是守坛人的最后血脉,”穿工装的老人把从归渊捡的半块镜子递过来,两块碎片刚碰到一起,就发出“嗡”的轻响,蓝光和红光交织着往洞外涌,“老铜匠爹当年说过,只有胸口有野菊胎记的人,才能让归墟镜重圆。”

完整的归墟镜悬浮在溶洞中央,镜面里同时映出红泥坳和归渊的景象:地上的人在野菊丛里收割,海底的守忆人在铜魂之海撒网,两边的铜器突然同时发光,像在互相招手。洞顶的石笋开始滴水,水珠落在镜面上,溅出些铜绿色的光点,光点在空中组成座桥,桥的这头连着红泥坳的铜铺,那头连着归渊的青铜船。

守仓人的魂魄从青铜镜里走出来,七个铜人举着农具在桥上来回穿梭,把聚谷仓的铜魂往归渊送,老铜匠爹的魂魄最后一个过桥,他回头往货郎的儿子手里塞了把铜钥匙,钥匙上的纹路是归墟镜的图案,“以后红泥坳的铜魂,想去哪就去哪,”魂魄的声音带着笑意,“不用再守着聚谷仓了。”

回到红泥坳时,天已经亮了。聚谷仓的青石板自动合上,上面的三足鸟锁变成了朵铜制的野菊,花瓣上的露珠里,能看到归墟镜在溶洞里发着蓝光,像个永远不熄的灯塔。货郎的儿子把归墟镜的钥匙挂在铜魂树上,钥匙链缠着野菊藤,风吹过时,钥匙碰撞的声音在红泥坳回荡,像无数铜魂在唱歌。

孩子们发现,现在往黑风口的山涧里扔铜器,第二天会在归渊的方向捡到带着海腥味的铜器,上面刻着海底的花纹;往归渊的海水里放野菊籽,红泥坳的野菊丛里就会长出带着铜绿的新苗,花瓣上能看到守忆人的笑脸。穿工装的老人说这是归墟镜的功劳,它让红泥坳和归渊变成了真正的邻居,铜魂和人一样,想串个门就串个门。

货郎的儿子在铜铺里打了面巨大的归墟镜仿制品,挂在镇魂碑旁,镜面里的红泥坳和归渊总在同时变化:春天时两边的野菊一起发芽,秋天时两边的铜器一起发光,连落雪的时间都分毫不差。有山外的人来参观,说在镜里看到了自己的祖先,正坐在归渊的青铜船上往红泥坳挥手,手里举着半朵野菊,另一半在红泥坳的野菊丛里开得正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寒露的最后一场雾里,归墟镜的仿制品突然自己转了个面,背面的野菊纹里渗出些银白色的液珠,落在地上长成株新的忆魂草,草叶上的纹路是所有守坛人的名字,名字的最后,添了货郎的儿子和小菊的名字,旁边画着面完整的归墟镜,镜面映着两个字——“共生”。

货郎的儿子蹲在草旁笑,小菊趴在他肩头,尾巴尖卷着片铜叶,叶面上的鸟虫篆正在慢慢变成简体字,像在说:红泥坳的故事从来不是结束,是无数个开始,就像归墟镜里的红泥坳和归渊,永远在互相望着,永远在慢慢靠近,让铜的冷和菊的暖,在时光里酿成最醇厚的酒,一坛送给过往,一坛留给将来,还有一坛,正被风送到每个需要的地方,让所有听到故事的人,都能在心里种出片野菊,开出朵铜花。

铜铺的钟声又响了,声线穿过雾幕,往归渊的方向飘,往七处祭坛的方向飘,往每个有红泥坳铜器的地方飘。钟声里混着野菊的清香、归渊的海风、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像把所有的温柔都揉进了空气里,让每个呼吸的人都知道,这里的铜会记得,这里的菊会记得,这里的人,更会记得,那些关于守护、等待和重逢的故事,从来就没离开过,只是换了种方式,在时光里慢慢生长,长成比红泥坳的山还高,比归渊的海还深的模样。

霜降这天,红泥坳的铜器都蒙上了层薄霜,货郎的儿子给归墟镜仿制品擦灰时,发现镜面的边缘多了圈淡金色的光晕,光晕里浮着些细碎的铜屑,像被揉碎的星子。他刚要伸手去碰,光晕突然散开,映出片陌生的海域,海水是青铜色的,浪尖上站着个穿西晋宽袖长袍的人影,手里举着块半透明的玉佩,玉佩的形状像完整的野菊,花心嵌着颗会跳动的铜珠。

“是守坛人的‘海魂佩’,”穿工装的老人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军大衣上沾着新落的霜,他指着光晕里的玉佩,“我爹的日记里画过,说归墟镜连通的不只是归渊,还有西晋时守坛人住的‘铜屿’,那岛上的人靠海魂佩在铜海里航行,佩里的铜珠是用归墟镜的核心熔的,能指引方向。”

话音刚落,镜面里的人影突然举起海魂佩,铜珠射出道金光,穿透镜面落在红泥坳的土地上,在镇魂碑前烧出个小坑,坑里冒出些铜绿色的海水,水里浮着块贝壳,贝壳上的纹路是张地图,标着铜屿的位置,在归渊的东南方,像片被遗忘的叶子。

小菊从玻璃罐里跳出来,尾巴卷着贝壳往山涧跑,鳞片在霜地里划出银亮的线。货郎的儿子追上去时,看见山涧的水面正在冒泡,水底沉着些青铜制的船锚,锚链上缠着野菊藤,藤上的花苞在霜里竟然开了,花瓣上的水珠冻成了冰,冰里能看到铜屿的轮廓,有尖顶的石屋,有盘旋的铜鸟,还有片金色的海滩,沙子是青铜谷粒做的。

“归墟镜在给咱引路,”阿镜举着修复好的罗盘赶来,盘面上的星图正在变化,北斗七星的位置多出颗新的亮星,标着“铜屿”二字,“药书里说铜屿的守坛人会种‘铜稻’,稻穗是青铜的,脱壳后能长出会发光的米,当年红泥坳的孕穗犁,就是用铜稻的秸秆做的犁杆。”她往山涧里撒了把铜稻种,是从归墟镜映出的铜屿海滩上拓下来的,种子落水就发芽,根须缠着船锚往深处长,像在打捞什么。

小年带着村里的人往鹰嘴崖的山洞走,那里的温灵炉突然自己烧了起来,炉里的铜水不再是绿色,而是变成了金色,顺着石缝往山涧的方向流,在地上汇成条小溪,溪水里浮着些青铜制的船板,板上的野菊纹还沾着海盐,像刚从铜海里捞出来的。

“是‘铜舟’的碎片,”小年捡起块船板,上面的纹路在手里慢慢展开,变成艘完整的船,船帆是用忆魂草织的,上面的人影正在撒网,网里捞着些发光的铜稻,“西晋的守坛人就是坐这种船去铜屿的,船板里的铜屑能抵抗铜海的腐蚀,现在归墟镜把碎片送回来,是想让咱去铜屿看看。”

当天傍晚,七处祭坛的铜器突然同时作响,水电站的铜管道流出金色的水,落雁坡的铜铃铛结出了铜稻穗,鹰嘴崖的暖手炉里长出铜制的海藻,每样铜器的响声里都混着海浪声,像在召唤红泥坳的人出海。穿工装的老人把拐杖往地上顿,杖头的三足鸟突然张开翅膀,露出里面的暗格,里面藏着半张海图,与贝壳上的地图拼在一起,正好是完整的航线,从红泥坳的山涧到铜屿的港口,每段航线旁都画着种铜器,像串海上的路标。

货郎的儿子在山涧旁搭了艘新的铜舟,船身用归墟镜映出的铜板做的,帆上缝着七处祭坛的铜屑,桅杆顶的三足鸟风向标能自己转动,永远指着铜屿的方向。他往船底铺了层野菊根,阿镜说这样能让铜舟在铜海里也长根,不会被风浪冲走。小菊蹲在船头,尾巴卷着海魂佩的仿制品,铜珠在霜里发着暖光,像颗小小的太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出发那天,红泥坳的人都来送行。穿工装的老人往船上扔了把归渊的海水,水里浮着守忆人的魂魄,他们要跟着去铜屿看看;阿镜送了包忆魂草籽,说在铜屿种下,就能让两地的铜魂互相串门;小年则把孕穗犁的青铜铧挂在船尾,说让老祖宗的农具也见见铜稻的模样。

铜舟驶进山涧时,水面突然升起道铜绿色的墙,墙上的纹路是红泥坳的族谱,从西晋守坛人到现在的孩子,每个人的名字旁都画着艘小船,像条流动的血脉。货郎的儿子往墙上撒了把铜稻种,种子落在名字上,立刻长出嫩芽,嫩芽缠绕着名字往上爬,在墙顶开出金色的花,像给每个祖先戴了朵勋章。

进入归渊的海域时,铜舟突然剧烈摇晃,船身撞上了块暗礁,礁上的铜锈里嵌着些骸骨,是西晋时没到达铜屿的守坛人,手里还攥着半截海魂佩。小菊用尾巴把骸骨扫进海里,骸骨落水的地方冒出群铜鱼,鱼嘴里衔着海魂佩的碎片,往铜舟的方向游,碎片在船板上自动拼合,变成块完整的佩,铜珠里映出铜屿的海滩,守坛人的后裔正在那里种铜稻,看见铜舟时都挥起了手里的青铜镰。

铜舟靠岸的瞬间,海滩上的青铜谷粒突然滚动起来,组成条金色的路,通向岛上的石屋。石屋的墙上挂着归墟镜的另一半,与红泥坳的那半遥遥相对,镜面里同时映出两边的景象:红泥坳的人在野菊丛里收割,铜屿的人在铜稻田里脱粒,两地的铜器突然同时发光,像在互相道贺。

货郎的儿子把海魂佩挂在石屋的正中央,铜珠突然炸开,变成无数铜屑,落在铜稻田里,稻穗立刻长得比人高,穗粒里的光映出守坛人的笑脸,有西晋的,有红泥坳的,还有铜屿的,他们手拉手站在稻田里,脚下的土地正在发光,像条连接三地的铜脉。

小菊突然跳进稻田,尾巴在穗粒间扫来扫去,铜稻的光被搅成金色的雾,雾里浮着些青铜制的野菊,花瓣上的字是三地守坛人的誓言:“铜为骨,菊为魂,四海之内,皆是家园。”货郎的儿子摘下朵铜菊,花瓣在手里慢慢融化,变成枚戒指,上面的纹路同时刻着红泥坳的野菊、归渊的海水和铜屿的铜稻,像把三个地方的故事都戴在了手上。

铜屿的守坛人留他们住了三天,教他们种铜稻,说这种稻子在红泥坳也能活,只要用归墟镜的光浇三次水;还教他们做铜海里的鱼网,网眼是三足鸟的形状,只能捞发光的铜屑,不会伤着海里的魂。货郎的儿子把红泥坳的野菊籽送给他们,说种在铜稻田旁,能让稻穗带着菊香。

返航时,铜舟的船舱里装满了铜稻种和海魂佩的碎片,小菊趴在堆铜稻上打盹,尾巴尖的铜珠映出铜屿的守坛人在挥手,他们的石屋上,新挂了面归墟镜的仿制品,镜面里同时映着红泥坳、归渊和铜屿,像幅三界同春的画。

回到红泥坳时,霜降刚过,野菊还在开,只是花瓣上多了些铜绿色的斑点,像沾了铜海的水。货郎的儿子把铜稻种种在落雁坡,第二天就长出了嫩芽,芽尖缠着孕穗犁的铜链,在霜里发着光。镇魂碑前的归墟镜仿制品,现在能同时映出三个地方的景象,孩子们总爱在镜前转圈,说能听见铜屿的守坛人在唱渔歌,混着归渊的海浪声和红泥坳的铜器响,像首永远唱不完的合唱。

穿工装的老人在水电站的纪念馆里添了个新展柜,里面放着铜舟的模型和海魂佩的仿制品,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红泥坳的铜不只属于山,也属于海,就像守坛人的魂,不管飘到哪,根总在这片土地。”展柜的玻璃上,不知何时落了片铜绿色的花瓣,像铜屿的守坛人送来的礼物。

货郎的儿子推着独轮车往山外送货时,车里总装着些铜稻做的米,米粒在阳光下会发光,照得土路都成了金色。买米的人说夜里能梦见片铜色的海,有群人影在海上撒网,网里捞着的铜稻,穗粒上写着“回家”两个字。他笑着说那是守坛人的魂在指路,不管走多远,红泥坳的铜和菊,总会把人引回来。

红泥坳的霜慢慢化了,铜稻的嫩芽在土里伸了个懒腰,归墟镜的光晕里,铜屿的守坛人正在种野菊,归渊的守忆人在铜魂之海撒网,红泥坳的人在野菊丛里翻地——三个地方的铜器同时响了起来,声线穿过山海,在时光里打了个结,像枚永远不会松开的同心结,结上缠着铜链、野菊藤和海浪的泡沫,里面藏着所有守坛人的故事,正等着被新的春天翻开。

冬至前夜,红泥坳的雪下得发黏,像揉进了青铜末。货郎的儿子往铜魂树的树洞里塞了把野菊籽,准备让守坛人的魂也尝尝新采的香,指尖刚触到树洞深处,就摸到个冰凉的硬物,掏出来一看,是枚巴掌大的铜制罗盘,盘面刻着“四海”二字,指针不是三足鸟形状,而是条银色的鱼,鱼嘴衔着片野菊瓣。

“是‘海指南’,”穿工装的老人跺着脚走来,军大衣上的雪簌簌往下掉,他接过罗盘翻来覆去地看,指腹蹭过鱼形指针,“我爹说铜屿的守坛人靠这在铜海里辨方向,鱼指针会跟着海魂佩的铜珠转,当年有批守坛人带着它去了更远的‘银滩’,就再也没回来。”罗盘突然在老人掌心转动,银色的鱼嘴吐出些海水,在雪地上凝成个浪花纹路,像张被水浸湿的信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信纸上的字是用铜屑拼的,断断续续能认出“银滩”“盐晶”“铜花”几个词,最末行画着朵奇怪的花,花瓣是青铜色,花心却嵌着颗透明的盐晶,像冻住的星子。货郎的儿子突然想起铜屿守坛人说的话,银滩在归渊的尽头,那里的沙子是银白色的,埋着西晋时运盐的铜车,车辙里长着会开花的铜草,花谢了就结出盐晶,能让铜器永不生锈。

小菊突然用尾巴卷住罗盘,往山涧的方向拖,鳞片在雪地上拖出道银线,线的尽头,山涧的冰面正在融化,露出下面泛着银光的水,水里漂着些盐晶,像被打碎的镜子。货郎的儿子往水里扔了块海魂佩碎片,碎片落水的地方,冰面“咔嚓”裂开道缝,缝里冒出个青铜制的车轮,轮辐上缠着铜草,草叶上的盐晶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是运盐铜车的轮子,”穿工装的老人用拐杖把轮子勾上岸,轮轴里渗出些银白色的粉末,是银滩的盐晶,“我爹的日记里说西晋守坛人用铜车从银滩运盐,给红泥坳的铜器上釉,这样铜器就不会被归渊的海水腐蚀,当年那批去银滩的守坛人,就是为了找新的盐晶才失踪的。”他往轮轴里撒了把野菊粉,粉末立刻变成铜绿色的锈,锈里嵌着些细小的骨头渣,像守坛人的遗骸。

当天夜里,货郎的儿子做了个咸涩的梦。他站在片白茫茫的海滩上,沙子里埋着无数铜车的残骸,每辆车上都长着铜草,盐晶在草叶上凝结成泪滴形状。远处的礁石上绑着个穿西晋长袍的人影,胸口插着根铜草,盐晶正从他的七窍往外冒,像在被慢慢腌制成标本。“盐晶能护铜,却会蚀魂,”人影的声音带着咸味,“银滩的盐里藏着‘盐煞’,会把活人的魂腌在晶里,永世不得超生。”

天没亮,货郎的儿子就往铜铺跑,撞开木门时,小年正在给新打的铜壶上釉,釉料里掺了银滩的盐晶,壶身立刻泛出层柔和的光。“铜屿的守坛人送的盐晶,”小年往壶身上刻野菊纹,刻痕里的盐晶自动填平,“说用银滩的盐上釉,铜器能抵百年腐蚀,只是每次上釉前都得用野菊根水浸泡,不然盐煞会附在上面。”

阿镜举着药书赶来,书页上的插画正在变化,原本画归墟镜的地方,慢慢浮现出银滩的景象:盐晶堆成的山,铜车残骸组成的林,最深处有个巨大的盐洞,洞里的钟乳石都是铜制的,滴下的不是水,是银色的盐液,液里浮着些透明的人影,是失踪的守坛人,他们的魂被封在盐晶里,还保持着推车的姿势。

“得去银滩把盐煞引出来,”阿镜往药书里夹了片铜草叶,叶片上的盐晶立刻融化,露出下面的字,“盐煞怕野菊的灵气,只要在盐洞的钟乳石上种满野菊,就能让盐晶里的魂出来。”她往罗盘里撒了把银滩的盐晶,盘面上的指针突然变成银色,指向归渊的尽头,针尾的小锤敲出“叮叮”的响,像在数着剩下的路程。

三天后,货郎的儿子带着铜舟再次出发,船上装着野菊根、忆魂草籽和上了盐釉的铜器。穿工装的老人往船上扔了把铜钥匙,是从运盐铜车的锁芯里取的,钥匙上的纹路能打开银滩的盐洞;铜屿的守坛人则送来张海图,标着避开盐煞的航线,图上的浪花都是野菊形状;归渊的守忆人也托铜鱼送来些铜珠,说把珠埋在盐晶里,能让守坛人的魂暂时清醒。

铜舟驶进归渊尽头的银滩海域时,海水突然变成银白色,像浮着层盐。小菊站在船头,尾巴上的盐晶发出银光,照亮了海底的铜车残骸,车辙里的铜草正在开花,花瓣上的盐晶映出守坛人的笑脸。货郎的儿子往海里撒了把野菊籽,籽落处立刻长出金色的花,把银白的海染成了黄色,像片倒过来的野菊花海。

银滩的沙子果然是银白色的,踩上去“咯吱”响,像在踩碎无数盐晶。远处的盐晶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山脚下的铜车残骸里,长着与人齐高的铜草,草叶上的盐晶滴着银色的液,液落在沙上就变成小小的盐煞,像团会动的白雾,碰到铜器就发出“滋滋”的响。

“别让盐煞沾到皮肤,”货郎的儿子往身上涂了野菊根水,水在皮肤上凝成层金膜,“铜屿的守坛人说盐煞会钻进毛孔,把血变成盐水。”他往盐煞里扔了个上釉的铜铃,铃声一响,盐煞立刻往后退,像怕这声音,铜铃上的野菊纹在银光里泛着金光,像团小小的火焰。

盐洞的洞口藏在盐晶山的背面,门口立着块巨大的铜碑,上面刻着“盐泽”二字,字缝里长着铜草,草籽落在地上就变成盐晶。货郎的儿子用铜钥匙打开洞门,里面的钟乳石果然都是铜制的,滴下的盐液在地上积成个小池,池里浮着些透明的人影,是失踪的守坛人,他们的眼睛里淌着盐泪,看见有人进来,立刻往洞深处退,像在害怕。

“撒野菊籽!”货郎的儿子往钟乳石上撒籽,籽落在盐晶上立刻发芽,根须缠着铜钟乳石往下爬,开出金色的花,花瓣上的露珠把盐煞化成白雾,雾里飘着些铜屑,像被净化的魂。小菊往盐池里扔了把铜珠,珠落水的地方,人影突然清醒,朝着野菊花的方向鞠躬,嘴里吐出些盐晶,晶里嵌着他们当年的故事:为了保护红泥坳的铜器不被腐蚀,他们自愿留在银滩采盐,最后被盐煞困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最后株野菊在盐洞深处开花时,所有的盐煞突然变成白雾,被野菊的香气吸走。守坛人的魂从盐晶里飘出来,跟着货郎的儿子往洞外走,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慢慢变得透明,像终于卸下了千年的重担。货郎的儿子往盐晶堆里埋了块归墟镜碎片,碎片发光的地方,长出片新的铜草,草叶上的盐晶映出红泥坳的景象:铜铺的烟正往天上飘,镇魂碑前的野菊开得正盛,归墟镜里同时映着红泥坳、铜屿和银滩,像幅拼完整的画。

回到红泥坳时,冬至刚过,雪地里的铜器都泛着柔和的银光,是银滩的盐釉在发光。货郎的儿子把银滩的盐晶分给村里的人,说往铜器上抹点,能让铜器永远光亮;他还把守坛人的魂带回的铜草籽种在望月坪,草籽发芽后,开出的花一半是青铜色,一半是银白色,像同时开在红泥坳和银滩。

镇魂碑前的归墟镜现在能映出四个地方的景象,孩子们总爱在镜前数着画面里的铜器:红泥坳的铜铺在打铁,铜屿的渔船在撒网,归渊的青铜船在漂,银滩的盐洞在开花。穿工装的老人说这面镜成了“四海镜”,不管守坛人的魂在哪,都能从镜里看见家,“就像咱红泥坳的铜,不管镀了多少层盐釉,根总在这片红泥里。”

货郎的儿子在铜铺里打了个巨大的铜鼎,鼎身上刻着红泥坳、铜屿、归渊和银滩的地图,每个地方都嵌着块当地的土:红泥坳的红泥、铜屿的铜沙、归渊的海泥、银滩的盐沙。他往鼎里种了株野菊,说要让这花在四海的土里都能活。开春时,野菊果然开了,花瓣有四种颜色,像把四个地方的春天都聚在了一起。

山外的人听说红泥坳有永不生锈的铜器,都来求购,货郎的儿子却只送给真心爱护铜器的人,说:“铜器会生锈,是因为人心会忘,只要记着它们的故事,铜器就永远光亮。”他送出去的铜器,每个上面都刻着朵四色野菊,像在说,红泥坳的故事从来不是孤立的,是无数个地方、无数代人一起写的,写在青铜上,写在野菊里,写在每个记得的人心里。

夜里的红泥坳,铜器的响声里多了股淡淡的咸味,像带着银滩的风。货郎的儿子躺在铜铺的阁楼里,听着铜鼎里的野菊在开花,听着归墟镜里传来的海浪声,听着穿工装的老人在给孩子们讲银滩的故事,突然觉得红泥坳的铜器从来就没被局限在山坳里,它们早就随着守坛人的魂,去了铜海,去了银滩,去了所有需要守护的地方,只是无论走多远,总会顺着野菊的香、归渊的水、银滩的盐,回到这片生它们养它们的红泥里,像所有离家的人,最终都会找到回家的路。

铜铺的钟声又响了,声线穿过雪幕,往四个地方的方向飘,带着野菊的香、铜海的腥、归渊的潮和银滩的咸,像把所有的思念都揉进了风里,让每个听到的魂都知道,家就在这里,从未离开,只是换了种方式,在时光里等待,等待下一次重逢,等待下一段被续写的故事,像红泥坳的铜器,永远在发光,永远在等待被记得。

雨水节气的红泥坳总裹着层湿雾,货郎的儿子蹲在铜铺后墙根翻晒铜屑,潮湿的空气让铜屑结了层薄绿,像撒了把碎苔藓。他刚要把铜屑收进木箱,最底层的碎屑突然动了动,慢慢聚成个小小的三足鸟形状,鸟喙里衔着片半透明的鳞,鳞上的纹路是张星图,比望月坪的铜星盘多出许多陌生的星轨,最亮的那颗星旁标着“天工”二字。

“是‘天工鳞’,”穿工装的老人拄着拐杖来送新采的野菊,军大衣下摆沾着雾水,他指着鳞片上的星图,“我爹的日记里夹过这种鳞,说西晋守坛人里有群‘天工’,能铸造会飞天的铜器,他们的工坊在‘星巢’,藏在北斗七星的光晕里,当年红泥坳的铜鸟风筝,就是用星巢的铜丝做的骨架。”老人往鳞片上呵了口气,星图里的“天工”星突然亮起红光,在雾里烧出条细线,指向鹰嘴崖的方向。

小菊从玻璃罐里跳出来,尾巴卷着天工鳞往鹰嘴崖跑,鳞片在雾里划出淡金色的轨迹。货郎的儿子追上去时,看见鹰嘴崖的温灵炉正在冒异香,炉里的铜水不再是液态,而是变成了无数细小的铜丝,丝上缠着野菊的花瓣,在雾里织成个巨大的网,网眼的形状是星巢的轮廓,有悬空的工坊,有盘旋的铜鸟,还有群人影在网里穿梭,手里举着发光的铜锤。

“天工们在传信,”阿镜举着罗盘赶来,盘面上的指针正在星轨间跳动,每次落在“天工”星的位置,就会弹出根细针,在盘面刻出野菊的纹路,“药书里说星巢的天工能‘铸星’,把铜器熔铸成星星的形状,让它们在天上指引方向,当年老铜匠爹进聚谷仓时,就是跟着天工铸的星走的。”她往温灵炉里撒了把铜鸟风筝的碎片,碎片立刻在铜丝网上拼出只巨大的铜鸟,翅膀展开时,雾里落下些星状的铜屑。

小年带着村里的孩子往鹰嘴崖的山洞走,洞壁上的壁画正在显形,画着天工们在星巢铸造铜器的场景:有人在给铜坯淬火,淬火的水是银河的水;有人在给铜器刻纹,刻刀是流星的碎片;最中央的天工正举着铜锤,锤下的铜坯正在变成颗发光的星,星核里嵌着片野菊瓣。壁画的角落写着行鸟虫篆,阿镜认出是“星巢需以天工鳞为钥,野菊魂为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