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得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街小巷,无数效忠于他的子民们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那些为朱标祈福的人群,变得更多了。
北平街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者走上了街头,冲着众人大喊道。
“我是从大元朝过来的人,那时候过得是什么日子啊!
蒙古人欺负咱们汉人,汉人连饭都吃不饱,地位比牲畜还低啊!
后来是各路诸侯混战。
最后是咱们太祖爷,把蒙古人赶走了,建了大明朝,咱们汉人的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后来是当今皇上,一直都是为咱老百姓着想,咱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啊!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钱了,生活也好了,可是皇上他,怎么就能病了呢?老头子我今年八十三了,我求求上天,实在不行,用我的命,换咱们皇上的命,行不行啊?”
一旁的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朱标躺在病榻之上,身体被重病折磨得十分虚弱,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
他深知自己大限将至,而大明的江山需要一位新的掌舵者。
在诸多皇子中,朱雄英以其沉稳、聪慧和仁德脱颖而出。
朱标将朱雄英唤至床前,周围的侍从和大臣们都默默地站着,气氛凝重而庄严。
朱标费力地抬起手,朱雄英赶忙握住,眼中满是担忧与敬重。
朱标缓缓开口:“雄英,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朕即将离去,而大明不能一日无主。”
朱雄英哽咽着说:“父皇,儿臣愿父皇早日康复,儿臣还想多聆听父皇的教诲。”
朱标微微摇头:“朕的时间不多了。
朕观察你许久,你有仁君之相。
朕将这大明的皇位传于你,你定要担起这份重任。”
朱雄英伏地叩首:“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遵循父皇的治国理念,以民为本,让大明繁荣昌盛。”
朱标欣慰地点点头:“你要善待兄弟,莫要让权力之争破坏了皇家的团结,也莫要让大明陷入内乱。”
朱雄英坚定地回答:“儿臣明白,儿臣会与兄弟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大明的江山。”
朱标又看向在场的大臣们:“朕将雄英托付于你们,望你们尽心辅佐,就像辅佐朕一样。”
大臣们齐声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忠心辅佐新君。”
朱标最后紧紧握着朱雄英的手:“雄英,记住朕的话,朕相信你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
说罢,朱标仿佛完成了最后一项使命,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朱雄英在众人的见证下,正式接过了大明的皇位,他望着病榻上的父皇,心中默默发誓,定要将大明治理得更加繁荣,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朱标,这位曾经承载着大明众多期望的君主,如今已步入暮年。
他的身体就像一座历经岁月侵蚀的古老城堡,虽然曾经坚固无比,但如今却在风雨的不断冲刷下摇摇欲坠。
他的日常起居变得极为简单,大多数时间都躺在那张宽大而略显空旷的龙床上。
周围的宫女和太监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这位老皇帝的敬重,也有对即将到来的离别隐隐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