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 第390章 勉为其难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390章 勉为其难

作者:山泽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1: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和李善长预想的恰恰相反。

铁铉虽然刚直却不迂腐。

他很清楚若是自己返回兰台,挑选府衙的御史随朱樉他们一同就藩地方。

那些御史断然不从,即便假意领命,待到出发之时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极力推诿。

民夫尚有断臂逃避徭役,这些个官员若不想领命前往地方,自然也能想出五花八门的招数来。

况且随亲王就藩地方,虽然表面听来必将大有作为。

着眼于实际,一旦跟随藩王前往封地,那他们便从京官变成了地方官员。即便俸禄不减,待遇更加优渥。

可只古都是地方官员挤破了脑袋要留任京城,除性命安危之外,少有京城官员上赶着就藩地方的。

所以铁铉很清楚。

朱标没有明旨具体名单的情况下,凭他这个在外游历一年有余,在京城也无背景的代理中丞。

他的命令,御史台那些个文人断然不会遵从。

更不需说御史台在地方上的下属衙门乃是暂时安排在藩王府邸。

说的直接一些,一旦领命,他们这些官员便是从朝臣变为了亲王幕僚。

如今朱樉这些个亲王和朱标尚且兄弟情深,并无嫌隙。

可朝廷忌惮戍边王爷乃是常理,他们谁也不想趟这浑水。

“三位殿下,此行前往西安等地,御史们并非朝廷指派,不多时便能回京复命。”

“需得他们久驻当地,承恩各个王府。”

“所以若是三位殿下不曾出面,那些个御史必然不会从命。”

“那好。”铁铉能游历各省一年,朱樉也知他并非随意叫屈之人。

眼下极力请求他们三人同去御史台,想来也是非他们三人亲至不可。

“那我三人便与你同去!”

“不过方才韩国公所言,是否妥当?”

“韩国公浸润官场多年,方才所言自是妥当。”铁铉微微颔首,平静说道:“朝廷王命在上,诸位王爷治理封地也是即将大有作为。”

“上头有令,眼前有施展报复的时机。”

“如此劝说,那些御史自然能欣然领命。”

“那你方才为何不屑一顾!”

实际上,方才李善长的那番话,朱樉也觉很是有理。

所以当下朱樉不太明白的是,方才在李善长跟前,铁铉为何完全不给李善长留半分颜面。

“秦王殿下细致入微,下官不敢隐瞒。”

“韩国公好言相告,下官自然打心底里感激。只是下官如今暂代御史中丞一职,不可与朝中官员私交甚密。”

“倘若今日承了韩国公的恩情,那改日韩国公家人涉法犯案,下官便不好铁面无私。”

“明白了!”

闻言至此,朱樉几乎可以确定铁铉在游历诸省期间,必然是查到了李善长的错处。

否则面对李善长方才的好意,铁铉不会直接严词拒绝。

与此同时,谨身殿内。

当朱标换下朝服走出帷幔,冯诚上前一步,率先请罪道:“末将殿上鲁莽,还望陛下严惩.....”

“不必如此。”

不等他下跪,朱标示意刘保儿将他搀扶起来,旋即大步朝一旁主位走了过去。

“你之心意,朕自明了。”

“只是冯诚,改土归流一事乃是利国好事,不可拖延。”

“可是陛下!”朱标没有再称呼他千户郎,这也让冯诚能将心中担忧彻底说个明白。

低语声后,冯诚抬眸看向朱标,郑重说道:“大哥,改土归流若想看到成效,必是十年之后。”

“而改土归流之初,势必有些许民怨,诸多不恭。”

“若是等到雄英继位,此事与两位皇帝交替之时施行。此事有过,士林学子也不知该将此等错处归咎于哪位帝王。一旦此事功成,对大哥和雄英的皇帝名声都有裨益。”

“况且如今之大明好不容易臣民一心,大哥实不该此时冒险拖行改土归流之新政!”

伴随冯诚声音落下,殿内李善长、詹同二人的目光也复杂了起来。

眼下冯诚绝不是以臣子的身份,向皇帝进言。

此刻的冯诚,完全就是一个担心兄长名声有碍的小弟,情真意切,不需多想。

见此一幕,李善长不由多想几分。

恐怕将来徐允恭、李景隆这些勋贵二代中,也唯有冯诚能似当今的蓝玉一般,颇受朱标信重,成为天子内臣。

“冯诚!”

看着冯诚那一脸紧张的模样,朱标轻笑一声,温声宽慰道:“国事不同人事,更非家事。”

“国事也从来没有左右逢源,两面讨好的良策。”

“若真如你方才所言,于雄英继位间隙推行改土归流之策。届时此法若生出民怨,朝廷阻力断不是雄英这位新君能平息的了的。”

“而且若此法不成,我父子二人谁也不能幸免,都要被偏远部族的百姓戳脊梁骨。”

“嗯....”

被这么一说,冯诚沉吟数秒,却也不得不同意朱标所言。

也是此时。

朱标看向李善长、詹同二人道:“方才殿上就改土归流一事,两位存有些许分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朕却清楚,两位爱卿皆是为了推行改土归流之法。”

“正如韩国公在殿下所言,改土归流虽是良策,可若想顺利推行下去仍需商榷细则。”

“你二人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回禀陛下。”李善长清了下嗓子,当即说道:“改土归流若想推行,地方部族势必生出民乱,朝廷也势必派遣兵卒前去镇压。”

也正是看到原本在殿上还反对改土归流的李善长,此刻竟好似早就想好般直接出声。

詹同这才意识到,方才在殿上李善长所有的表现,不过是为了让改土归流顺利推行下去。

“依老臣看来,若是能趁西南战事将改土归流一并施行下去,此乃大善。”

“总好过平定云南土司后推行改土归流,朝廷还要再次派兵镇压民变。”

对于李善长所言,朱标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改土归流势必要会生出民乱,也必然要派兵镇压,这点朱标也很是认同。

地方政权少有约束,兴兵也是迟早的事。

正如原本历史上,万历年间播州杨应龙叛乱,朝廷调派24万大军方才镇压下去。

而为推行改土归流,康熙征大小金川更是派遣数十万大军,将苗疆百姓屠戮大半。

所以眼下大明面临的问题,便是最大可能减少民怨,也使改土归流推行期间,部族百姓能少死一些人。

也正是看到朱标点头,李善长定了定心神,继续说道。

“改土归流之所以会激发部族百姓心生怨言,无外乎是地方政权煽动民怨,教唆其地百姓对抗朝廷。”

“所以老臣想,是否给征讨西南的将士下令,让诸位将士严格约束军纪。”

“每攻下一次便发出告示,朝廷会将他们当地划分行省,朝廷也会像对待中原百姓那般,好生对待这些部族百姓。”

“此法或许还远远不够!”听到此处,詹同也跟着补充道。

“安南是何境况,微臣不知。”

“可吐蕃教廷、云南土司治下的百姓,与奴隶无异。”

“长久以来,就连那些百姓自己都将自己视作奴隶,他们也只会听从其主的号令。”

“韩国公方才所言乃是拉拢地方百姓,对抗地方政权。可吐蕃、云南的百姓世代被地主奴役,怕是早已没什么血性。”

“更不需说改土归流势必要收缴当地地主的土地,分发给被世代奴役的百姓。”

“所以当地的奴役主,也就是掌控百姓的那一股子势力,必然会死心塌地对抗朝廷。”

即便詹同不愿如此,可沉吟数秒后却还是正色说道:“微臣以为,只能强兵讨之,镇压个彻彻底底!”

“詹卿所言也是基于吐蕃、云南实情出发。”朱标语气淡淡,沉声说道。

说起来,詹同所言也的确合乎朱标的心意。

中原地区,历朝历代造反起事,率先拉拢底层百姓不同。

深究起来,乃是一开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呐喊。

加上历朝历代王朝更迭,即便每一位开国皇帝都大肆鼓吹自己乃受命于天,给他们的出身蒙上一层天子的神秘色彩。

可民间亦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反叛精神。

反观云南、吐蕃两地,土司、教廷统治极严,百姓自生下来起便被视作奴役主的私产。

朱标实在不敢将筹码押注在这些被世代奴役的百姓身上。

所以想要在云南、吐蕃两地推行新政,教化其民,应采取的手段也自然要与中原地区有所区别。

“因此!”见李善长听到自己那番话后,也不由深思起来。

詹同顺势继续道,“微臣以为,可拉长西南战事的时间。”

“完全推行改土归流的新政后,我朝大军再向安南发兵。”

“不妥!”朱标当即凝眉否决道:“诸国也已发兵安南,安南一国虽有底蕴,可面对诸国征讨坚持一年便已是极限。”

“因此我朝将士必将在一年之内踏足安南国土。”

朱标之所以下令征讨安南,便是不愿西南方向有安南这个不安定的因素。

倘若明军在吐蕃、云南耽误日久,任由诸国瓜分安南,届时大明西南要担心的便不仅仅是安南一家。

到那时,大明要考虑的便是蠢蠢欲动的各方诸国。

“大军于吐蕃、云南的战事,三月可定。推行改土归流的新策,最多也只有半年时间。”

“九个月!”

“若我军不想在安南战场陷于被动,九个月后大军必要开往安南!”

“这.....”詹同一时也没了主意,愣在原本半晌无言。

见二人如此,朱标轻叹口气,缓缓出声。

“朕亦知改土归流之策若想推行势必艰难,可我朝将士打下的土地,若朝廷不能教化其民、收服其地,倒显得朝廷枉顾将士沙场忘命。”

“可若是一道铁律下去,严法勒令部族百姓遵循新政。届时无辜百姓横遭屠戮,便也有违新政利民之初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索性大军开拔尚需时日,大军开至云南、吐蕃境内也需两月路程。”

“你我君臣还有时间商榷其中细则。”

朱标顿了一下,继续道:“此事艰难,诸卿当与朕勉为其难。”

“臣等遵命!”

见朱标微微示意,二人拱手再拜后便要退出谨身殿。

而李善长刚准备离开,却见朱标从桌上拿出一封奏疏吩咐刘保儿递了过去。

“陛下这是....”

“韩国公回府之后,可自行查阅。”

李善长低头看了眼手中奏疏,恭敬再拜后便也退出了谨身殿。

待他走到宫门口,恰好迎面遇见入宫的朱樉三人。

“韩国公。”朱樉率先开口示意,而李善长快步上前,躬身拜道:“老臣见过三位殿下。”

待左右寻不见铁铉身影后,李善长料定铁铉在御史台吃瘪。

不过嘴上依旧狐疑问道:“陛下不是命铁铉挑选御史同三位殿下一同觐见,怎的不见铁御史?”

“那铁铉就在身后。”

“哦?”

顺着朱棣手指的方向,李善长却见铁铉同七八名御史大步走了过来。

眼前一幕还当真让李善长有些不解。

倘若铁铉果为刚直迂腐之人,那他则必不可能号召这些个御史听命。

可若铁铉并非如此,那方才散朝之时对他冷脸相待,则必有隐情。

“铁御史.....”

“见过韩国公。”

“不知铁御史此番是否也随三位王爷就藩当地,监察地方官员?”

“哦?”

见铁铉一脸戒备,默默注视着自己。

李善长朗然一笑,转而随意道:“铁御史多虑了,本官并无试探之意。”

“只是心想铁御史刚直不阿,若是前往地方,则地方官员必恪尽职守。若是留在京城,兰台众人定能以榜效之,尽心为国。”

“韩国公过誉了。”

铁铉随意应了一声便要朝前方走去。

可刚走出两步却又似想到了什么般,转身看向李善长道:“下官既身在兰台,必当恪尽职守,唯愿我朝官员清廉自持,唯愿我朝官员严格约束家人。”

“若是有违法之徒,下官自当秉公上奏,请圣上定夺!”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