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 第383章 人性?制度?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383章 人性?制度?

作者:山泽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1: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

听到朱标这话,朱樉、朱棣、徐允恭几人目光齐刷刷看向眼前的李景隆。

也是在众人注视之下,李景隆心中纠结半晌,这才缓缓点了点头。

“陛下明鉴,臣的确还有话未说。”

“是不敢说,还是碍于同秦晋燕三王的私谊,不方便说?”

“微臣惶恐,自当直言。”

没有回答朱标的问话,李景隆顺势说道:“监察御史出自藩王府邸,的确能防止地方贪官残害御史。”

“可若是藩王也同地方官员沆瀣一气,收敛民财。御史出自王府,自是也难以持正明言。”

“所以一旦藩王言行不端,地方官员自上而下必乱作一团,而且朝廷也无从得知。”

“断然不会!”李景隆刚一说完,一旁的朱棣立时表态道:“我三人怎会同那些贪官污吏沆瀣一气,我三人出身天家,同列藩王,自当谨受父皇教导,恩待于民。更是奉行皇兄之意,肃清地方官场!”

“四弟所言极是,我二人必不会与地方贪官同流合污!”

即便听到朱樉、朱棡、朱棣三人那信誓旦旦的保证。

可此时的李景隆脸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甚至就好像压根没有听到,丝毫不以为意。

“怎的?九江你以为我与二哥、三哥就藩之后,会伙同贪官污吏,害民乱国?”

“臣不敢!”

面对朱棣的责问,李景隆全然没有因私下与朱棣关系甚好而随意推搪。反而是将朱棣视作亲王,而自己谨守臣子之道,当即拱手躬身。

“秦王、晋王、燕王皆为我朝巩固,正大光明。”

“微臣自不敢胡乱揣测三位王爷。”

“只是监察御史出自王府,一旦藩王行为不检,那便是将满载金银的府库钥匙交给看守之人。”

“巨大诱惑之下,难保不会因一念之差,行差踏错。”

“李景隆!”朱棣怒急,当即厉声呵斥。

在他听来,李景隆就是不相信他们哥仨,摆明了就是认定他们兄弟三人将来必会与地方上的贪官同流合污。

就在朱棣表情不悦,准备出声怒斥李景隆之时。

朱标指尖轻叩桌面,直接打断准备出声的朱棣。

“九江方才所言,并非认定你三人乃作奸犯科之人。”

虽说朱标也相信如今的朱樉、朱棡、朱棣三人绝不会似历史上那般到了封地胡作非为。

可朱标却也和李景隆看法一致。

在人性上押注,始终没有定下妥善的规矩更加稳妥。

“就好比我朝中大部分官员,朕知他们品行,也明白他们绝不会贪赃枉法。”

“可惩贪律法依旧要有,锦衣卫、御史台、廉洁衙署也要时刻监察,谨防有人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所以九江方才所言并非针对你们三人,而是言明此法尚有弊端罢了。”

被朱标这么一说,原本还有些不悦的朱棣三人,此时脸上表情倒也和缓许多。

而此时的李景隆却有些诧异的看向朱标。

“陛下知臣方才故意未提及此事,如今又言明臣无猜疑燕王之心。”

“难不成陛下另有约束之法?”

不怪李景隆多想,实在是朱标这大局在握的样子,摆明了是对一切都了然于胸。

同样。

面对李景隆的疑惑,朱标笑着说道。

“朕先前便说过,我朝藩王制度将来必会废除。”

“如秦王方才所言,现在草原归顺,兵权尽在朝廷,亲王就藩确实并非必须。”

“所以藩王也就不必始终待在封地,在朝中有差事的,自然要留在京城。”

“陛下是说....”

“不错。”朱标冲李景隆微微颔首,“藩王不需时刻留在封地,如此便能杜绝将来的藩王与地方贪官勾结,沆瀣一气。”

“可是大哥!”没等李景隆再次出声,一旁的朱棡却有些不太明白。“如此一来,那藩王在当地的威慑也就不在。”

“地方官员依旧能不把藩王府出去的监察御史放在眼里。”

“不然!”朱标摆了摆手,“将御史台下属衙门安置在藩王府邸,本意就是告诉地方官员,派去的监察御史不仅有朝廷作为靠山,地方上更有藩王的支持。”

“而且即便你们几人不在封地,在当地却仍有数千亲卫。”

“如此一来对地方官员的威慑还在,又能防止藩王与地方贪官勾结在一起。”

几千亲卫看似不多,更不能与大明动辄数十万大军一同开拔相提并论。

可在地方上。

几千将士足可震慑所有奸佞。

毕竟大明的军权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地方上绝对不可能出现拥兵过万的武官。

所以几千藩王亲卫,足可作为下方御史的靠山。

而等朱标说完,朱棡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不过下一秒,却见他看向李景隆出声问道。

“方才你说此法还有限制监察御史之意,那如何限制?”

这次不等李景隆回答,朱标直截了当为几人解释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御史台不属六部,却与六部平行,无上下之分。其中御史言官更有谏诤规诲、封驳补遗之责,甚至还可直谏天家。”

“虽说历朝历代,言官谏臣都是如此待遇。”

“可朕总觉得他们的权力太大,亦或是管的太宽了些。”

“将御史台在各地的下属衙门安置在藩王府邸,也是以藩王约束下放地方的监察御史。”

“而且!”

“借讽谏天家,沽名钓誉之辈今后必不在少数。有了藩王直属,天子便能借训斥藩王,敲打言官。”

和历朝历代的皇帝相同,朱标此时所为也是在巩固皇权。

算是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拥有后世灵魂的朱标登基为帝也一心想要壮大皇权。

可更多的。

乃是朱标认为历朝历代对御史言官的约束太松懈了一些。

这些御史不仅可以监督地方官员,弹劾朝中大员,更可以直言谏君。

可这些御史官员又该谁来约束,又该如何约束?

自然,历朝历代儒教盛行。御史们自有圣人之道,克己复礼这些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

可历朝历代,沽名钓誉之辈妄图凭借直谏名垂千古的不在少数。大明建国不过十数年,这类人便也跳出来了许多。

和方才提及朱樉三人是否会与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勾结相连一样。

朱标不愿将筹码押在人性上,朱标更相信用完整的法规来约束。

所以借藩王管辖下放御史,便是朱标打算约束御史官员的一块试金石。

倘若效果显着,能杜绝御史官员沽名钓誉,那朱标自会继续推行此法。

诚然。

今日朱标所说的话,对朱樉、徐允恭等人来说,仍旧需要些时日慢慢消化。

此时的徐允恭却仍记得此次他们进宫面圣的主要目的,乃是请命随军出征,征讨西南。

“陛下,微臣听明白了。”

“您将秦王、晋王、燕王留在京城,不准他们随军出征乃是对他们三人另有大用。”

“可是末将.....”

“末将去还想随军出征,好好历练一番,将来也好在军中有一席之地为朝廷效力,为陛下分忧!”

徐允恭刚一说完,李景隆轻笑一声,他对征讨安南倒是没有什么执念。

可旁边的冯胜、邓镇几人,此时却忍不住点头,面露期盼紧紧注视着朱标。

见此情形,朱标朗声笑道。

“此次征讨西南非先前可比,并非让你们磨炼的时机。”

“军中诸将皆知眼下诸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所有西南战事不容败绩不算,还要速战速决。”

“这般情形,饶是你们几个的父亲都会亲自上阵,到时候如何能顾得上你们。”

“自然也不会似倭国战场那般,几位国公将帅把统兵之权交给你们,勋贵将帅为你们几人策应。”

先前对高丽、倭国用兵之时,海贸不像当下这般鼎盛。

等其他诸国反应过来,大明已经收下高丽全境,对倭一战也已近尾声。

可此次西南战事却是不同。

临边诸国都瞪大了双眼,紧紧盯着西南战况。

明军若有小败,诸**队必假借暹罗之名,踏足西南战场。

倘若明军大败,诸国必私下相盟,联军进犯大明也不一定。

而在诸国虎视眈眈之下,西南战事也自然要速战速决,大明绝不能陷于战争泥潭,失了对诸国的威慑。

这般情形之下,西南战场的确不是让徐允恭他们历练的时机。

当看到徐允恭还想说些什么之时,朱标也不想故意捉弄他们,索性直接挑明了道。

“朕问你们几个。”

“你们是打算跟随西南大军,在军中充当寻常将官,被勋贵将帅完全隔绝出战局战略的制定,只能听命领命冲阵。”

“还是想亲自统帅一军,震慑邻国?”

“嗯?”

随着朱标话音落下,徐允恭几人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立时便绽放出期待的光芒。

“自不必说!”

“我们几个自然是更愿意独领一军!”

“朕留你们几人在京便是为了给你们独领一军,给你们创造更好的历练机会。”朱标看向几人,继续说道:“诸国多次向我朝派遣使臣。”

“所谓礼尚往来,朕也打算派遣使者,出使诸国。”

“这一来,为了探明诸国国主对我朝是否恭敬,也是探查诸国国情,为将来做准备。”

“二来,也是在我朝用兵西南期间,好好敲打一番临边诸国。”

“你们几人现在还有科举副考的差事,待科举一过,朕便会派遣使臣出使诸国。同时也会命你们陈兵东南沿海,时刻准备带兵征讨不臣!”

听到这话,徐允恭几人顿时喜出望外,自然不再因不能参与西南战事心生沮丧。

饶是李景隆此时听到朱标的话,也对独领一军震慑诸国满是期待。

“定心丸都拿出来给你们吃了,现在总不会再有怨言了吧。”

“自然自然,多谢陛下。”

“多谢陛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众人嬉笑致谢,倒不像是臣子感激君王,反倒更像是一帮小兄弟得到大哥的赏赐,笑着感谢。

也就在几人喜出望外之时,冯诚似是想到了什么,看向朱标道。

“陛下,出使诸国的使臣可都定下了?”

“微臣也能为我朝使臣,出使诸国!”

“哦?”

到底说冯诚还是几人中心思最为细腻的,此时能不因能够独领一军心中欢喜,却能体谅自己在挑选出使诸国使臣的难处。

不得不说。

朱标还是觉得冯诚乃是这几人中,最为可用的一个。

“是啊,陛下。”李景隆也紧跟着道,“西南恰逢战时,我朝此时出使诸国非同小可。”

“使臣人选自然要慎之又慎。”

“若陛下尚无合适人选,我们几个愿意为使,出使诸国。”

“我几人愿出使诸国~”

眼看着众人纷纷请命,朱标却是笑着摆了摆手。

“你们几人领军可以,出任科举副考也行,朕有差事绝大部分也都可以放心交给你们几个去办。”

“可唯独这使臣一职,你们几个绝不合适。”

“陛下......”

没有等冯诚出声,朱标微微抬手制止的同时,继续说道:“出使他国自熟读礼学经义,显我天朝尚礼之风的同时,又不能太过羸弱折辱我朝颜面。”

“你们几个刚强有余,历练不足。”

“三两句话便会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走,朕如何能放心你们几人出使诸国?”

即便朱标直接将他们几人的不足当面说出,可李景隆几人却丝毫不觉得有些不妥,心中更不可能有半分不悦。

朱标能指出他们不足,那才是正经的关照他们几人。

毕竟帝王对于臣子可不会如此,若臣子不可用,皇帝不用便也罢了。

而此时直接告诉他们几人的不足,那也就意味着朱标希望他们改变心思太过单纯的毛病。

“那....”

“出使诸国的使臣人选,陛下可已决定?”

“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国倒也还好,礼部挑选能臣前往便是。”

“唯独吐蕃、安南两朝,使者人选要仔细思量。”

“这......”

冯诚闻言身子一震,随即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朱标,怔怔说道:“大哥竟还要派遣使者出使安南、吐蕃两朝?”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