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第6章 一碗鸡蛋葱花面

京师巍峨的城墙在深沉的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

陈兴与朱瞻基率领着风尘仆仆的人马,终于抵达了北京城下。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沉重的暮鼓余音和紧闭的城门!

时辰已过,宵禁开始,守城官兵严守律法,任凭城下如何表明身份,那厚重的城门也纹丝不动。

“开门!太子殿下与长兴公奉旨回京!速开城门!” 护卫统领焦躁地冲着城楼上高喊。

城楼上火把晃动,传来守城将领无奈却坚定的回应:“殿下!公爷!恕末将万死!暮鼓已响,宵禁律令如山!”

“若无相应的通行凭证,天明之前,城门绝不可开!”

“此乃太祖高皇帝定下的铁律!请殿下、公爷在城外驿站暂歇,天明即刻开门迎驾!”

朱瞻基眉头紧锁,望着近在咫尺却无法进入的家园,心中焦灼万分。

父皇病危的消息如同巨石压在他心头,他恨不能插翅飞入宫中!

陈兴亦是面色凝重,他深知朱高炽的状况,每一刻都弥足珍贵。

但也没有过于为难,他知道后世正得帝朱厚照南巡到南京。深夜回城时,当值的城门郎依据制度坚决不开门,皇帝一行也只好在城外住宿。

“姑爷爷…”朱瞻基看向陈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焦急,“我太担心了…等不了天明了!”

陈兴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高耸的城墙,目光最终落在了一处相对僻静、且有高大树木阴影遮蔽的角落。

他深吸一口气:“瞻基,跟我来。”陈兴声音低沉,不容置疑。

他又示意陈怀安:“怀安你带大队人马,后撤一里,到驿站等候,不得声张!制造我们已去驿站的假象!”

陈怀安不明所以,但看到陈兴眼中不容置疑的威严,立刻领命:“是!父亲!” 大队人马迅速后撤,消失在夜色中。

陈兴带着一头雾水的朱瞻基,悄无声息地来到城墙角落的阴影里。

“站到我面前来。”陈兴沉声道。

朱瞻基依言站定,不解地看着陈兴。

只见陈兴缓缓蹲下身,竟将自己的双手平摊,稳稳地按在了冰冷的地面上,掌心向上。

“站上来。”陈兴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

“什…什么?”朱瞻基以为自己听错了,惊愕地看着陈兴摊在地上的双手,“姑爷爷…您这是…?”

“别问!快!踩上来!双脚踩在我手上!”陈兴的语气带着催促,眼神坚定如铁。

朱瞻基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迷茫和一丝荒诞感。让储君踩在当朝国公的手上?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但看着陈兴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眼底深处与自己一样的焦灼。

他咬了咬牙,将信将疑地抬起脚,小心翼翼地踩在了陈兴那宽厚有力的手掌上。触感冰冷而坚实。

“站稳了!”陈兴低吼一声,全身肌肉瞬间贲张!一股沛然莫御的巨力自他腰腿爆发,顺着双臂猛地向上传递!

朱瞻基只觉一股巨大的托举之力从脚下传来,整个人如同腾云驾雾般瞬间离地!

视野猛地拔高,城墙垛口在眼前飞速放大!巨大的失重感和夜风的呼啸让他心脏几乎跳出嗓子眼!

“啊!”他忍不住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身体在空中失去了平衡,慌乱地挥舞着手臂!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

“咚”一声落地的轻响。

朱瞻基感觉自己恰巧在下落之际…碰到了城墙内侧的实地上!

他踉跄了几步才站稳。惊魂未定地环顾四周——自己竟然真的站在了北京城墙的地砖上!

他猛地快走两步,来到城墙边向下望去。

夜色中,只见陈兴并未借助绳索,只是在跃起瞬间,将随身携带的一柄精钢匕首狠狠插入城墙砖缝。

以此为支点,猛地一蹬,便落在了朱瞻基身边,如龙腾跃,充满力量的美感。

“姑…姑爷爷…”朱瞻基看着身边气息平稳的陈兴,再看看那高耸的城墙,又惊又佩。

声音都有些发颤,“您…您这…简直是非人哉!”

陈兴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淡然道:“害,这算啥呀,也就能比常人多扛两捆柴罢了。”

他看了一眼犹自插在城墙上的匕首,“那匕首,就当送给城墙郎做个念想吧。快走!进宫!”

两人不再耽搁,一路潜行,又用类似的方法进入了皇城,终于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乾清宫外。

暖阁内灯火如豆,朱高炽并未安睡,而是半倚在榻上,看起来甚是安详。

皇后张氏在一旁守候。当陈兴和朱瞻基如同夜风般卷入暖阁时,朱高炽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爹!”“高炽!”

朱瞻基扑到榻前,紧紧握住父亲冰凉的手,声音哽咽。

陈兴也快步上前,手指迅速搭上朱高炽的腕脉,眉头紧锁——脉象算不上太好,但好在…总算撑到了他们回来!

“回来了…好好…”朱高炽略显吃力地抬起手,抚摸着儿子的脸庞,又看向陈兴,露出一个极其虚弱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姑父…瞻基…你们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他喘息了几口,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于谦,声音微弱却清晰:“于谦…东西…拿出来…”

于谦眼眶通红,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两份明黄色的卷轴,双手奉上:

“陛下,遗诏在此。一份明旨,一份密诏,皆按陛下吩咐,臣已备份封存。”

朱高炽示意于谦将两份诏书都交给朱瞻基和陈兴过目。他虚弱地解释道:

“明旨放在明处,防小人篡改,密诏于谦保管内容一致。朕就担心若真有不测…不过现在用不上了。”

“有姑父在,朕放心。” 他看向陈兴的目光充满了绝对的信任和托付。

朱高炽整个人都松弛下来,蜡黄的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难得的轻松。

他看着陈兴,像个嘴馋的孩子,带着点撒娇的语气:“姑父,这段日子忌口太辛苦了。”

“嘴里淡出鸟来了,想吃…想吃你做的…油炸鬼,还有那个…那个裹了糖霜的麻团。”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请求,让原本悲戚凝重的气氛瞬间一滞。

朱瞻基愣住了,于谦也愣住了。陈兴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陈兴强忍心酸,脸上挤出温暖的笑容,用力点头:

“好!好!陛下等着!臣这就去御膳房!给您现炸!热乎的!裹厚厚的糖霜!保管比宫外卖的还香!”

他转身快步走出暖阁,将空间留给那对差点阴阳永隔的父子。身后传来朱高炽满足的低语:

“瞻基啊,监国就交给你了。爹最后帮你把把关,看你怎么理政。”

陈兴脚步匆匆,却不是走向御膳房,而是直奔太医院药库!

油炸鬼、麻团这些寻常小吃,对此刻虚不受补的朱高炽而言,无异于毒药!

他必须立刻调配出既能满足高炽口腹之欲,又不至于加重病情的特殊美食!

药库内,陈兴如同旋风般翻找。他摒弃了所有滋腻厚味之物,目光锁定在几味药性温和、兼具补益与开胃的药材上:

怀山药健脾益胃,可做面点。

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渗湿。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

他飞快地将怀山药粉、茯苓粉混合,加入煮烂碾成泥的莲子和芡实,调入微量蜂蜜和姜汁,揉成柔软的面团。

没有油炸,而是用特制的小巧模具,压成指头大小的“小馒头”,上笼屉用文火慢蒸。

同时,他让人取来御膳房熬得清亮见底、撇尽油花的上好鸡汤,只取最清澈的部分温热着。

当一笼屉散发着淡淡药香和谷物清甜、洁白如玉、小巧玲珑的“茯苓山药莲子芡实糕”被端到朱高炽榻前时,小眼睛都亮了亮。

但又:“姑父…这…不是油炸鬼…”朱高炽声音微弱,带着点孩子气的失望。

陈兴笑着,用银勺舀起一个温热的糕点,送到朱高炽嘴边:

“高炽,油炸鬼火气太大。尝尝这个,我特制的‘白玉糕’。”

“健脾养胃,清甜不腻。配上这清鸡汤,最是温润。”

朱高炽将信将疑地张开嘴。温软的糕点入口即化,带着山药茯苓的粉糯、莲子芡实的清香。

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甜和姜汁的暖意弥漫开来,不仅不难吃,反而有种返璞归真的清甜滋味。

再啜一口温热的清鸡汤,鲜而不腻,暖流入喉,熨帖至极。

“唔…好好吃…”朱高炽细细咀嚼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满足而平和的笑容。

仿佛真的尝到了人间至味,“姑父…有心了…”

看着父亲开心地吃下东西,朱瞻基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了一些,感激地看了陈兴一眼。

朱高炽没有立刻好转,但他油尽灯枯的进程,似乎被这温暖的人间烟火气稍稍拖慢了些许。

陈兴成了乾清宫的“御用大厨”,绞尽脑汁,将药性与美味结合:

今天是“翡翠羹”,将鲜嫩荠菜,焯水后切碎,与鸡茸、嫩豆腐同煮,勾薄芡,滴几滴香油。清香爽口,易于消化,补充叶绿素。

明天是“鱼跃清波”,选最鲜嫩的鱼腩肉,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用滚烫的清鸡汤瞬间烫熟,配以几根翠绿的豆苗。鲜甜滑嫩,毫无腥腻。

过两天再来一道“金玉满堂”,把南瓜蒸熟碾泥,加入少量牛奶和微量蜂蜜,做成细腻的南瓜羹。色泽金黄,口感绵密,微甜暖胃。

朱高炽的身体依旧虚弱,但他精神上的负担卸下了,朱瞻基正式监国。

每日将重要奏章和决策带到暖阁,恭敬地向父亲禀报,听取“最后的把关”。

朱高炽往往只是静静地听,偶尔指点几句,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和放手前的最后审视。

更多的时候,暖阁里弥漫着药香和食物的香气。

朱高炽会像孩子一样,期待陈兴今天又带来什么新奇又“能吃”的美味。

他会细细品尝,和陈兴、朱瞻基聊些无关朝政的闲话,回忆些凤阳老家的旧事,或者问问苏门答腊的风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几个月时光,虽然被虚弱缠绕,却充满了难得的宁静、温情与人间烟火气。

朱瞻基抓住一切机会陪伴父亲,他处理完政务,便立刻回到乾清宫。

有时只是安静地坐在父亲榻边读书,有时则绘声绘色地讲述朝堂上的趣事,或是请教治国理政的疑惑。

他小心翼翼地避开所有可能引起父亲激动的话题,只希望父亲能舒心。

陈兴看着这对父子,看着朱高炽在品尝一碗精心烹制的羹汤时露出的满足笑容,心中百感交集。

他用尽前世所学,不过希望这仁慈的帝王,能多偷得几个月品尝人间滋味、享受天伦之乐的光阴。

这光阴,不知长短,却无比珍贵。

冬去春来,窗外的柳枝抽出了嫩芽。朱高炽的精神似乎又被这生机唤醒了一丝。

这一日,朱高炽的精神格外好,他望着窗外的新绿,忽然对陈兴说:“姑父…朕…想吃点…不一样的…”

“你下想吃什么?我马上去做!”陈兴连忙问。

朱高炽的眼神有些迷离,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我怀念娘亲做的手擀面了…面要揉得劲道…汤头…就是后院老母鸡下的蛋…打散了…撒点葱花…再滴两滴…香油…热乎乎的…吃一碗…浑身都舒坦…”

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怀念和一丝哽咽:

“朕…朕后来…吃过无数山珍海味…御厨做的面…精雕细琢…可…可都不是那个味儿了…”

“姑父…你能…能给朕做一碗…那样的…鸡蛋葱花面吗?就…就像娘做的那样…”

一碗最简单、最朴素的鸡蛋葱花面!无关珍馐,只关乡愁与母爱。

陈兴用力点头,声音有些沙哑:“能!你等着!我这就去做!”

“就按你说的,劲道的面,滚烫的汤,金黄的蛋花,翠绿的葱花,再滴上香油!”

陈兴一头扎进御膳房,摒弃了所有华丽的食材和复杂的工序。

亲自挑选最朴实的小麦粉,用力揉搓,擀成薄厚均匀的面皮,再切成粗细适中的面条。

用小火慢熬出清澈的鸡汤做底,不加任何多余调料。鸡蛋只取蛋黄,在滚开的汤中飞快搅散成漂亮的蛋花。

最后撒上切得细细的、碧绿的葱花,淋上几滴最纯粹的小磨香油。

一碗热气腾腾、散发着质朴香气的鸡蛋葱花面,被小心翼翼地端到了朱高炽面前。

朱高炽看着那碗面,眼神亮得惊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童年灶台边的母亲。

他颤巍巍地拿起筷子,挑起几根面条,吹了吹,送入口中。

劲道的口感,纯粹的蛋香,葱花的辛香,香油的醇厚,还有那简单却温暖的汤底…

“是…是这个味儿…”朱高炽喃喃着,浑浊的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入面汤中。

他一口一口,慢慢地、珍惜地吃着这碗面,仿佛在品尝一生的回忆和最后的慰藉。

朱瞻基和陈兴静静地看着,暖阁内只剩下筷子偶尔触碰碗边的轻响和帝王满足而低微的啜吸声。

窗外,春光正好。这碗面,成了洪熙帝朱高炽在这人间烟火里,尝到的最后、也是最温暖的味道。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