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 第17章 后宫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第17章 后宫

作者:人到中年逍遥点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3:56:18 来源:全本小说网

转年成化九年六月,紫禁城被红绸与鼓乐裹得严严实实。

坤宁宫前的丹陛上,朱见深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目光越过身前跪拜的百官,仿佛要看向后宫中的万贞儿。

吉时一到,司仪高唱“拜天地”,朱见深机械地俯身。

他本该为父皇守孝三年,可朝堂需要“国本稳固”,太后与大臣们三番五次进言,这桩婚事终究推不掉。

皇帝成年、立后、亲政。身旁的吴皇后妆容精致,是御林军前卫指挥使吴俊的女儿,按规矩该是般配的。

“陛下,该入殿了。”掌印太监怀恩轻声提醒,朱见深回过神来。

前殿的婚宴正热闹,百官举杯欢庆,说着“陛下亲政,社稷安矣”的贺词。

陈兴坐在角落,面前的酒杯动都没动。“公爷怎么不喝?”于谦笑得轻松,小声询问,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如今陛下亲事已定,我可以卸下辅政的重担,朝堂诸事理顺,咱们也能松口气了。”

陈兴勉强笑了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液辛辣,却压不住心里的涩:“我这心里……总想起些旧事。”

陈兴望着殿外飘扬的红绸,恍惚间竟想起朱祁镇当年大婚时的模样,也是这般热闹,那时的少年天子眼里满是光。

要是他还在,见皇儿成婚,肯定很高兴吧。陈兴想着,指尖摩挲着杯沿。

这婚期赶得急,连守孝的情分都顾不上,见深心里怕是也不好受。

于谦不知陈兴为何失落,只能说些开心的:

“陛下比先皇当年沉稳多了,平反冤案、整顿京营,桩桩件件都办得漂亮。”

七月末,坤宁宫的掌掴声掀翻了天。

吴皇后看着跪在地上的万贞儿,虽只是个才人,却仗着皇帝宠爱,日常起居竟隐隐压过皇后一头。

这事传到了朱见深耳中。他正在御书房看奏折,听闻消息,猛地把笔一摔,径直往坤宁宫去。

推开门时,正看见万贞儿捂着脸,眼眶通红地站在角落,脸颊上的指印清晰可见。

朱见深快步走过去,伸手抚她的脸,声音里满是怒意:“谁准你动她的?”

吴皇后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动怒,强撑着皇后的体面:“陛下,万才人不守宫规,臣妾只是按宫法惩戒……”

“宫法?”朱见深冷笑一声,眼神锐利如刀,“朕的人,轮不到你来惩戒!这皇后之位,你若是坐不好,便别坐了!”

当天下午,朱见深就下了一道旨意,以“皇后举止轻佻,无母仪天下之德”为由,要废黜吴皇后。

旨意一出,朝堂炸开了锅。刚大婚一个多月就废后,历朝历代都少见。

几位老臣联名进谏,跪在文华殿外恳请皇帝收回成命:

“陛下,废后乃国之大事,吴家世受皇恩,且皇后并无大错,贸然废后,恐失天下人心!”

朱见深却丝毫不退让,在御座上冷冷道:“皇后之德,在于包容温婉,而非恃位欺人。”

“朕既已定下旨意,便不会更改。诸位若是再劝,便是质疑朕的决断。”

话里的强硬,让朝臣们噤若寒蝉。这是朱见深亲政后第一次如此坚决地违逆朝臣,谁都看出来,为了万贞儿,皇帝不惜打破礼制。

陈兴看着殿上年轻的帝王,心里忽然想起朱祁镇。

御书房内于谦一身绯色官袍,须发微颤,手里的象牙朝笏几乎要攥出水来。

他近日身体不适,原本在家休养,却得知吴皇后惩戒万贞儿,而皇帝竟要因此废后,径直闯了进来。

“陛下!”于谦声音激动,叩拜在地,动作铿锵,“废后乃国之大事,非儿戏!”

“吴氏入主中宫尚不足两月,即便有失德之处,也当以训诫为主,岂能动辄废黜?”

他抬眼望去,目光锐利如刀,“朝野皆知陛下为万才人动怒,此举一旦成行,必谓陛下因私废公,动摇国本!”

朱见深坐在龙椅上,指尖摩挲着案上的奏折,面上不见喜怒。深知这位的脾性。

当年土木堡之变,就敢厉声呵斥南迁之议;如今关乎礼制,更不会含糊。

“于先生起身说话,”朱见深语气平和,“朕知你忧心社稷。”

“臣不敢起身!”于谦依旧伏地,声音愈发恳切,“陛下此前何等清明?如今却要因后宫琐事毁去声名!”

他话锋一转,带上了几分师者的痛惜,“臣当年教陛下‘王者无私’,陛下忘了吗?”

这话戳中了朱见深心底的软处,却也让他更坚定了心思。他缓缓起身,走到于谦面前亲手搀扶:

“先生的话,朕记在心里。可皇后恃位欺人,当众责打朕的近侍,若不严惩,日后中宫岂不乱了规矩?”

他语气放缓,带着几分坦诚,“朕宠万氏,是念及她多年相伴之情;但朕治国,从未因私废公。”

“先生看这河南漕运的折子,朕何时因后宫事耽误过朝政?”

于谦被扶起,仍难掩怒气:“可废后之议已沸沸扬扬!昨日御史联名上疏,皆言此举有违祖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陛下难道要学前朝昏君,因女色误国?”

“先生言重了。”朱见深拿起案上的奏疏,递到于谦手中。

“这是朕拟的废后诏草稿,你看,只言‘皇后举止轻佻,无母仪天下之德’,半句未提万氏。”

他目光沉静,“朕知道群臣会有非议,但朕已命李贤、商辂私下安抚各部尚书。”

“待诏命一出,便以‘中宫失德’为由堵众人口。至于吴氏,朕会赐她厚禄,安置在别宫,绝不苛待,堵住悠悠之口。”

于谦翻看奏疏,见措辞果然严谨,挑不出明显错处,怒气稍缓却仍蹙眉:

“即便如此,朝局仍会动荡。陛下刚亲政,正该稳扎稳打。”

“正因刚亲政,才要立威。”朱见深语气斩钉截铁,却又适时带上暖意。

“但先生放心,朕分得清轻重。万氏虽受宠,却从不过问朝政;朕虽废后,却绝不会让后宫干政的事发生。”

他亲手为于谦倒了杯凉茶,“先生当年教朕‘权变’,如今这便是朕的权变,护该护之人,守该守之则。”

于谦望着杯中澄澈的茶水,想起当年教朱见深读《左传》时,少年天子便问“如何平衡私情与公义”。

如今他竟真的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虽仍觉不妥,却也明白皇帝意已决。

“陛下既已有决断,臣不敢再强谏。”他躬身行礼,语气稍缓,“但望陛下记住今日之言,莫让私情真的碍了公义。”

“先生放心。”朱见深含笑颔首,“明日朝会,还需先生在百官面前多帮朕说几句话。”

“待此事了结,先生养好身体,朕再给先生告假十日,回杭州故里看看。先生不是常说想念西湖的荷花吗?”

于谦一怔,随即明白这是皇帝的安抚。

他望着眼前年轻的帝王,想起当年那个在南宫外怯生生问“于先生,父皇会回来吗”的孩童,终究叹了口气:

“臣谢陛下恩典。但西湖可缓,朝政不可缓,臣愿留京辅佐陛下稳定朝局。”

送走于谦,朱见深转身看向屏风后,万贞儿正站在那里,眼眶微红。

他走过去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别怕,有朕在。”

而宫门外,陈兴正等在廊下。见于谦出来:“廷益,不顺利吧。”

于谦望着御书房的灯火,语气复杂:“陛下,比当年先帝有手腕。”

“知我刚直,便以情理相劝;知我忧国,便以国事定心。万氏他要护,我这老骨头,他也不愿伤啊。”

说罢,他长叹一声,转身往吏部衙署走去,还得去安抚那些准备死谏的御史,这烂摊子,终究要他来帮皇帝收拾。

废后之事尘埃落定,吴家也因此失势。两个月后,朱见深下旨,册立品行温顺的王氏为新后。

王氏是普通官宦之女,性子柔得像水,入宫后从不多言,连见了万贞儿,都主动退后半步,从不争宠。

册后大典办得简单,没有当初娶吴皇后时的热闹,王氏穿着皇后朝服,跪在丹陛上接旨时,声音都带着几分怯意。

朱见深看着她,脸上没什么笑意,只淡淡道:“往后你安心做你的皇后,守好中宫规矩,便是对朕最大的助力。”

王氏温顺应下,心里清楚,这皇后之位,不过是皇帝为了堵住朝臣之口、护住万贞儿的权宜之计。

陈兴受邀参加了册后后的小宴,席间看着王氏安静地坐在一旁,万贞儿却能随意地坐在朱见深身边,为他布菜。

他端着酒杯,目光落在朱见深身上。

年轻的帝王正低声跟万贞儿说着什么,嘴角难得有了笑意,那模样,倒像个寻常人家的少年郎。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