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94章 三岁守津门,太孙点炮破白甲?〝我,不退“

戚报国刚念完军报,朱徵妲的小手已经攥住了张清芷的衣襟。

三岁娃娃的手,还没成人掌心大,却把青布袍角攥得死紧,指节泛白。

“清芷姐姐!走!骑马回天津!”

她声音比平时尖,急得发颤。墨绿披风被风扫过马腿,惊得坐骑打响鼻。

张清芷弯腰就把她抱起来,稳稳按在身前马背上。右手攥紧缰绳,左手护着她的腰:“郡主坐稳!这就走!”

毕自严、戚报国也翻身上马。四人三骑朝着天津方向冲,马蹄踏在冻土官道上,溅起的碎石子打在枯草上,“噼啪”响个不停。

朱徵妲窝在张清芷怀里,小脸贴着温热的衣襟,还能闻到草木灰混着薯苗的淡香。可方才沧州田埂上的笑声还在耳边,转眼就被建州白甲兵的阴影盖了。

她小手伸进披风,摸到怀里的薯种袋。芽尖硬挺,却没了之前的暖意。

“毕先生,天津卫能战的兵,有多少?”她仰起头,声音压得低,怕风灌进嘴。

毕自严催马跟在右侧,账册卷成筒攥在手里,官帽被风吹歪:“回郡主,魏国珍的卫所精锐八百,加屯田区农兵,满打满算一千二。佛郎机炮十二门,都在敌楼里。就是炮手少,南兵炮手才三十人,还得凑人。”

“不够。”朱徵妲皱着小眉头,手指无意识抠张清芷的衣襟,“白甲兵最会冲锋,一千二挡不住骑兵。戚将军,快写封信——让天津卫吏员去周边庄子喊人,能拿刀枪的壮丁来守城门,管饭,战后给半亩屯田!”

戚报国应了声,从马行囊里摸出纸笔。单手托纸卷,另一只手疾写。冷风刮得纸乱晃,他把纸贴在马脖子上,炭笔划过纸页的声音断断续续:“郡主放心,信写完让快马送,半个时辰准到卫城。”

三匹马跑了近一个时辰,太阳刚到头顶,远处终于显出天津卫的城墙。灰色城墙在阳光下泛冷光,城门口的士兵比平时多几倍,来回走动。

张清芷放缓马速,刚到城门,一个穿铁甲的将领就快步迎上来——是天津卫掌印守备魏国珍。

“末将魏国珍!参见**郡主!”

魏国珍单膝跪地,甲胄撞得“哐当”响。抬头时,脸上的汗顺着下颌往下滴:“末将收到戚将军的信,正组织搬炮。就是……南兵炮手说佛郎机炮得调试,不然打不准。可白甲兵越来越近,怕来不及。”

朱徵妲被张清芷抱下来,脚刚沾地就往城门里冲。小短腿迈得太快,得张清芷伸手扶着才没摔:“带我去城楼看炮!调试快点!让炮手两班倒,一刻别停!”

她一边跑一边喊:“漕运马车呢?让胡大用把能调的漕车全赶到城外三里,首尾连起来当屏障,车上架鸟铳!快!”

魏国珍赶紧起身跟上,一边跑一边回话:“胡大用已经去调车,农兵也在往城外集合。就是壮丁来的少,才一百多。”

他引着众人往卫城东南角的敌楼走。楼梯又陡又窄,张清芷怕朱徵妲摔,干脆把她抱起来往上爬。

刚到城楼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孩童的声音,脆生生的,还带着股不服输的劲:“沈先生!你就让我们试试!我看过《神器谱》图纸,这炮的准星肯定能调对!”

朱徵妲愣了下,探头往里看——

城楼里,除了调试炮的炮手,还站着两个孩子。

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穿宝蓝色短袍,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炮械图纸,是皇太孙朱由校。

旁边五岁的小姑娘,梳着双丫髻,穿粉色襦裙,手里捏着小铜尺,是她姐姐朱徵娟。

两人身后,站着一脸无奈的沈砚。

“哥哥!姐姐!你们怎么在这儿?”

朱徵妲从张清芷怀里滑下来,小短腿跑过去,仰头看朱由校:“哥哥,你不是该在行宫吗?”

朱由校看见她,眼睛一亮,把图纸递过来:“好妹妹!我听说建州兵要打天津,就求长姐让沈先生带我们来帮忙!你看这佛郎机炮,炮手说准星难调。赵先生给我看过《神器谱》,准星得对着远处的标杆,还得算风向!”

朱徵娟也凑过来,举起手里的铜尺:“妹妹!方才我看炮手调炮,他们没量准星到炮口的距离,有的长有的短,肯定打不准。我用尺子量,保证每门炮的距离都一样!”

沈砚在旁边叹口气:“郡主,臣拦不住两位殿下。他们说‘要帮妹妹护百姓’,非要来城楼。臣想着殿下们懂些格物算术,或许真能帮上忙,就……”

朱徵妲看着两人认真的模样,心里一暖,又有点担心:“城楼危险,你们不怕吗?”

“不怕!”朱由校挺起小胸脯,攥紧图纸,“我是皇太孙,得护百姓!再说有清芷姐姐、沈先生、戚将军在,肯定没事!”

朱徵娟也点头,把铜尺塞进朱徵妲手里:“妹妹,快让我们试试!再晚就来不及了!”

旁边的南兵炮手都看傻了。

为首的老炮手,手里的铜锤“当啷”掉在炮架上。他慌忙弯腰去捡,嘴里还喃喃:“这……这真是四岁的殿下?俺在军中调了十年炮,都没算过风向对准时的讲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个年轻炮手凑在一起,小声惊叹:“我的天,殿下比咱们还懂炮?”

“怎么不行!”

朱由校抢着说,拉着老炮手往炮边跑:“你看这图纸,准星旁边有小刻度。风往东边吹,准星就得往西挪一点,不然炮弹会偏!你刚才打炮的时候,风是不是往东边刮?”

老炮手愣了下,回想刚才的情景,猛地拍大腿:“可不是嘛!方才总觉得炮打偏,原来是没算风向!可您这小年纪,怎么连这个都懂?”

“图纸教我的!”朱由校得意地扬下巴,又指着炮身,“还有,炮尾的配重得调平,你看这炮有点歪,炮弹打出去肯定往下掉!快找木楔子垫下面!对了,把碎铁片、钉子混进火药里,这样炮弹炸开,能扫到更多敌人!”

朱徵娟也没闲着,拿着铜尺量准星到炮口的距离,一边量一边记在纸上:“这个三寸,那个三寸二,不一样!得都调成三寸,才能打得一样远!”

朱徵妲看着两人忙活,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对老炮手说:“就按太孙哥哥说的调,快!”

老炮手这回没半分犹豫,赶紧找木楔子垫炮尾,又按朱徵娟量的尺寸,把每门炮的准星都调成三寸。

朱由校蹲在炮旁,盯着远处的老槐树,指挥炮手调准星方向:“再往左一点!对,就对着树干,这样炮弹肯定能打到!”

调了约莫一刻钟,朱由校站起来,拍拍手:“好了!现在试试,肯定中!”

老炮手赶紧装弹点火。

“轰隆!”

炮弹呼啸着飞出去,正好落在老槐树下。碎石、铁片溅起一片烟尘,树干上瞬间多了十几个小坑!

老炮手眼睛都亮了,激动地大喊:“中了!真中了!还炸这么大劲,比刚才厉害十倍!”

朱徵妲笑了,伸手摸朱由校的头:“哥哥,你真厉害!”

朱由校脸红了,挠挠头:“都是赵先生教的,不算啥。”

朱徵娟举着记满数字的纸凑过来:“妹妹,剩下的炮我都量好了,赶紧调!等建州兵来,咱们用炮打跑他们!”

“好!”朱徵妲点头,对炮手们说,“剩下的炮都按这个法子调,让两位殿下帮着看,快!”

正说着,一个小吏慌慌张张跑上敌楼:“郡主!不好了!胡大用来说,漕车只调来了三十辆,不够用!还有些车夫怕打仗,跑了!”

朱徵妲心里一沉,转头看魏国珍:“跑了的车夫,事后按逃兵算,扣他全家屯粮!让胡大用再去庄子里找人赶车,告诉他们——白甲兵打进来,他们的家也保不住!”

她顿了顿,又补充:“另外,让农兵去城外挖战壕,就在漕车后面,挖深三尺!让长矛手躲里面,等白甲兵靠近了再捅!”

魏国珍赶紧应下,转身往下跑。

朱徵妲又看向毕自严:“毕大人,去军粮仓看看,粮草够不够?让惠民药局的郎中准备伤药,多找民妇帮忙包扎。人手不够就从沧州调,让知州熊茂松派人来!”

毕自严点头,抱着账册快步离开。

沈砚看着还在帮炮手调炮的朱由校和朱徵娟,无奈地对朱徵妲说:“郡主,两位殿下在这儿太危险,不如让臣带他们去卫所衙署等?”

朱由校立刻摇头:“我不回去!我要在这儿帮妹妹调炮,还要看打建州兵!”

朱徵娟也跟着点头:“我也不回去!我帮弟弟量尺寸,不让炮打偏!”

朱徵妲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只好对沈砚说:“沈先生,麻烦你看好哥哥姐姐,别让他们靠近炮口,注意安全。”

沈砚叹口气:“臣晓得。”

城楼里,朱由校蹲在另一门炮旁,指挥炮手调木楔子厚度:“再薄一点!太厚了炮往上翘,打不到敌人!”

朱徵娟拿着铜尺,量得格外仔细,生怕有一点误差。

张清芷抱着朱徵妲,站在旁边小声说:“郡主,有两位殿下帮忙,炮肯定能快点调好。”

朱徵妲点头,眼神却盯着城外,小脸凝重:“可白甲兵还没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得抓紧准备。”

话音刚落,楼下传来一阵喧哗。

她赶紧问:“怎么了?”

一个士兵跑上敌楼,气喘吁吁:“郡主!壮丁来了!五百多人!还有沧州的援兵,是熊知州亲自带的,说要帮咱们守天津!”

朱徵妲眼睛一亮,从张清芷怀里滑下来,往楼下跑:“快,带我去看!”

朱由校、朱徵娟也跟着跑,沈砚怕他们出事,赶紧跟上,嘴里念叨:“两位殿下慢点,别摔着!”

朱徵妲跟着士兵往城门跑,小短腿跑得飞快。张清芷在后面紧追,生怕她摔了。

刚到城门洞,就看见一群穿粗布短打的壮丁涌进来。手里拿着锄头、镰刀,还有人扛着木棍。后面跟着一队穿青袍的沧州兵,为首的是沧州知州熊茂松——他没穿官袍,换了短打,手里还提着腰刀。

“熊知州!你怎么来了?”朱徵妲停下脚步,仰头看熊茂松,小脸满是惊讶。

熊茂松快步走过来,弯腰拱手:“郡主,沧州和天津唇齿相依,天津丢了,沧州也保不住!下官带了三百沧州兵,还有些会打铁的工匠,来帮您守城门。顺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农书抄本,递过来:“顺便把农书还回来。之前是下官守旧,差点误大事,还请郡主恕罪。”

朱徵妲接过农书,翻了两页又递回去:“农书你留着,沧州种番薯还得靠你。现在不说这个——你带的工匠会修兵器吗?卫所的鸟铳有些坏了,得赶紧修!”

“会!会!”熊茂松赶紧点头,“下官带的都是沧州最好的铁匠,修鸟铳没问题!”

他转身喊了一声,几个扛工具箱的工匠快步走过来,对着朱徵妲躬身行礼。

“好!”朱徵妲点头,又看向壮丁们,提高声音喊,“乡亲们,谢谢你们来守城!咱们守住天津,就守住家、守住田!卫所管饭,战后给半亩屯田,绝不食言!”

壮丁们本来怯生生的,听到这话都兴奋起来。有人举着锄头喊:“郡主放心!咱们一定守住城门!”还有人说:“俺们不怕白甲兵,只要能保住家,啥都愿意干!”

朱徵妲笑了笑,转头对魏国珍说:“魏守备,把壮丁分两队。一队跟农兵去城外挖战壕,一队跟沧州兵守城门。让工匠赶紧去修鸟铳,快!”

魏国珍应下,开始给众人分配任务。

城门洞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壮丁跟着农兵往城外走,工匠扛着工具箱去军器局,沧州兵跟着魏国珍去城墙布防。

张清芷抱着朱徵妲,站在旁边小声说:“郡主,人多了,守住的希望就大了。”

朱徵妲点头,眼神还是盯着城外:“可白甲兵还没来,得抓紧准备。”

刚说完,一个探马从城外疾驰而来。马还没停稳,探马就从马背上跳下来,跌跌撞撞跑进城门洞:“郡主!白甲兵……离城外只有十里了!大约五百人,都是骑兵!”

朱徵妲心里一紧,赶紧说:“魏守备!让城外的人赶紧撤回来!漕车屏障做好没?让鸟铳手躲在漕车后面,等白甲兵靠近了再打!敌楼的炮调好了没?让炮手准备,白甲兵进射程就开炮!”

魏国珍赶紧跑出去传令。没一会儿,城外的农兵、壮丁都撤了回来,城门关上。

敌楼里的炮手跑上来回话:“郡主,炮调好了,能打到城外三里处!”

朱徵妲点头,跟着张清芷爬上城墙,站在垛口后面往城外看。

没一会儿,远处出现一队黑影。越来越近,能看清他们穿着白甲,骑着马,手里握着长刀,速度极快,朝着天津卫冲过来。

“准备开炮!”

朱徵妲大喊一声,声音有点发颤,却很坚定。

敌楼里的炮手立刻点燃引线。

“轰隆!轰隆!轰隆!”

十二门佛郎机炮同时开火。炮弹落在白甲兵队伍前面,炸起一片尘土和铁片。

白甲兵的队伍顿了下,显然没料到有炮轰。但很快又往前冲,速度慢了些,开始分散队形躲炮弹。

“继续开炮!别停!”

朱徵妲又喊,小手紧紧攥着垛口的砖,指节泛白。

炮手们继续装弹、点火。炮弹一颗接一颗打出去,虽没直接打中多少白甲兵,却打乱了他们的冲锋节奏。

很快,白甲兵冲到城外三里处,进了鸟铳的射程。

躲在漕车后面的鸟铳手立刻开火。“砰砰砰”的枪声此起彼伏,冲在最前面的几个白甲兵从马背上摔下来,掉进战壕里。

白甲兵的首领怒吼一声,挥着长刀指挥队伍绕开漕车,朝着城门冲。

他们的骑兵速度太快,没一会儿就到了城门下,开始用长刀砍城门。“哐哐哐”的声音震得城墙都在晃。

“快!扔石头!倒油!”

朱徵妲大喊。城墙上的壮丁、士兵赶紧搬石头往下扔,还有人提着油桶往下倒,然后点燃火把扔下去。

城门下面立刻燃起大火,把白甲兵逼退了些。

可白甲兵没退多久,又冲了上来。这次他们带了梯子,开始往城墙上爬。

一个白甲兵刚爬到垛口边,就被一个壮丁用锄头砸下去,摔在地上没了动静。但更多的白甲兵涌上来,城墙上的士兵、壮丁开始和他们近身搏杀。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混在一起,听得人头皮发麻。

朱徵妲看着城墙上的打斗,小脸煞白。张清芷赶紧把她抱起来往后退,怕她被误伤:“郡主,这里太危险,去敌楼里待着吧!”

“不行!我得在这儿看着!”朱徵妲挣扎着要下来,“城门被攻破,咱们就完了!”

话音刚落,魏国珍提着长刀跑过来。他身上沾着血,甲胄破了个口子:“郡主!白甲兵太猛,咱们的人快撑不住了!要不要……撤到卫所里?”

朱徵妲猛地回头,稚嫩的嗓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的城墙后面就是我的百姓,我的田。我,不退!”

魏国珍浑身一震,抱拳喝道:“末将遵命!”

“戚将军呢?”朱徵妲追问,“让他带两百农兵从侧门出去,绕到白甲兵后面,放火扰敌!”

“已经去了!”魏国珍抹了把脸上的血,“郡主,这里太危险,您……”

话未说完,一支流箭“嗖”地钉在身旁的梁柱上,箭尾嗡嗡作响。

张清芷一把将朱徵妲护在怀里,青布衣袖被箭锋划开一道口子。

朱徵妲却从她怀中抬起头,目光越过厮杀的城墙,望向远处沉沉的地平线。

那里,夕阳正缓缓沉入大地,将整片天空染成血色。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