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66章 德州官场实务定策

大明养生小帝姬 第66章 德州官场实务定策

作者:溯河燃灯者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4 03:51:3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徐光启说到这,指了指桌角的一张纸:“我昨天拟了个《借种请批文》,想向河南彰德府借麦种四百石、棉种八十石,脚银从钞关税里先垫支,等来年德州税银收上来再还。但彰德府那边有没有余粮,还得汪巡按您给那边巡按写封信,通个气——不然光凭我布政司的帖子,怕是借不来。”

汪应蛟接过批文扫了一眼,折起来放在案头,又看向对面坐着的王家宾。王家宾是临清钞关掌印,兼管德州税赋,穿的是青色官袍,脸上带着股精明气,手里拿着本《钞关日志》,见问到自己,便把日志翻开,指着重圈的几页说:“汪巡按,徐布政说的钞关税,我得跟您细说说——这里头有实底,也有窟窿。”

“先讲临清钞关。临清是运河枢纽,德州的税赋有三成靠钞关——今年冬月(十一月)到腊月,过钞关的商船一共三百四十六艘,收的税银是一千二百两,其中拨给德州的是八百两,剩下的四百两要解送户部。但这里头有个大窟窿:不少商船绕着钞关走——从临清往德州去,本来该走主运河过钞关,可他们绕到卫河的支流‘沙沟河’,从沙沟河直接进德州,避开钞关,不用缴税。上个月我让人去沙沟河查,抓了七艘船,追缴了税银五十六两,可沙沟河岔口多,就我手下那二十个巡卒,根本看不过来——有时候刚堵了这个岔口,那个岔口又过船了。”

“再讲德州本地税赋。地丁银我刚才听徐布政说了,欠了一千五百两,是实——被淹的田亩确实没法缴,这个怨不得农户。但杂税和瞒田的问题,得说道说道。杂税里,州城的‘义和’酒坊,欠了三个月的酒税没缴,掌柜的说酒卖不出去,其实我派人去看,他天天往临清运酒,就是故意拖税;还有南坡的张大户,家里有两百亩田,却只报了一百二十亩,瞒了八十亩,年年都少缴税银——上个月我让人去查他的田册,他把老地契藏起来,拿了张假的出来,还让家丁拦着吏役不让进庄,硬得很。”

“还有税吏的事。德州管税的吏役一共八个,上个月查出来两个贪腐的——一个是收市集课的李二,把收的三十两课银揣自己兜里了;另一个是管地丁银的王六,帮张大户瞒田,收了五两好处费。我已经把他俩革了,押到临清府衙问罪,但剩下的六个,也得盯着——人心都是肉长的,见着银子不动心的少,得有个规矩管着。”

王家宾放下日志,又道:“来年的税赋要想多收点,就得堵两个窟窿:一是沙沟河的逃税商船,得加巡卒、设卡子;二是本地的瞒田田主,得重新清田册——不清不行,张大户这样的,一户就瞒八十亩,十户就是八百亩,一年少收多少税银?但清田册得宋知州帮忙——田在哪个里、哪个庄,里正最清楚,光靠我钞关的人,跑断腿也核不明白。”

汪应蛟听着,指尖在桌案上敲了敲,看向最末位的宋明德。宋明德是德州知州,管着地方上的实务,穿的是黑色官袍,脸上晒得黝黑,手上还有层薄茧——一看就是常下乡的,见问到自己,便搓了搓手,声音憨实:“汪巡按,各位大人,我是地方官,不说虚的,就说我这半年干的活儿,还有没干完的活儿。”

“头一件是修堤。今年七月卫河决了三个口,北关一个、柳溪一个、东皋一个。我组织了四百个乡勇,前后堵了二十天,把东皋的决口堵上了,北关和柳溪的也填了一半,但腊月里上了冻,土冻得跟石头似的,没法夯,只能先盖了层草帘,等开春解冻了再接着修。可这草帘不顶用——上个月下了场雪,雪化了渗进堤里,柳溪的缺口又塌了两尺宽,要是开春再发水,这堤肯定扛不住。”

“第二件是乡勇。修堤、拉粮、护村,全靠乡勇——四百个乡勇,都是各乡里的农户,涝后没地种,来当乡勇混口饭吃。可我没饷银给他们——一开始靠官绅捐了两百石粮,发了两个月,现在粮没了,已经欠了三个月的粮饷。上个月有五十多个乡勇要走,说要回家种地,我好说歹说才留住——答应他们开春给补粮,可补粮的钱在哪,我现在还不知道。”

“第三件是乡村治安。涝后穷,盗匪就多——上个月北关有户农户,家里仅存的一袋杂粮被偷了;柳溪那边更甚,有伙盗匪夜里抢了两个货郎,还伤了人。我让人去查,查了半个月也没查到人影——乡勇要守堤,衙役就二十个,顾了东头顾不了西头。后来我让各里设了‘打更队’,每晚五个村民轮班打更,才算安生了些,但这不是长久办法——打更队没器械,真遇上盗匪,就是送命。”

“还有件小事,是义塾。州城东门内有间旧庙,我让人改成了义塾,收了三十个孤童——都是涝后没了爹娘的孩子,雇了个老秀才教他们认字。可义塾的经费是捐的,现在捐的钱快花完了,开春能不能雇得起先生,能不能给孩子添件棉衣,都没准儿。”

宋明德说完,挠了挠头:“我这知州当得,没让百姓饿着,没让盗匪占了城,算没失职,但‘欠、漏、弱’这三样没解决——欠乡勇粮饷,堤岸修得有漏洞,乡村治安弱。来年要是不把这三样补上,别说春耕,怕是开春就得出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个人把话说完,后堂里静了下来,炭盆里的火也弱了些,暖烟渐渐散了,窗外的雪好像下得更密了,能听见雪粒子打在窗纸上的“沙沙”声。汪应蛟拿起案头的堤岸图,手指顺着红圈的地方划了一遍,又翻了翻赈济册、粮储账,好半天才开口,声音比刚才沉了些:“诸位说的都是实底,没藏着掖着,这很好——办差不怕有问题,就怕捂着问题不吭声,等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我总结一下:这半年德州没出大的饥馑、流民暴乱,是因为钟御史的赈济抓得紧,徐布政的粮银调得及时,王主事的税赋没断了源,宋知州的乡勇、堤岸守得牢——这是功,得记着。但问题也明摆着:一是‘粮’的问题,储粮不足、种粮没有、运粮太慢;二是‘钱’的问题,税赋有窟窿、饷银欠着、杂用不够;三是‘人’的问题,吏役不够、农师太少、乡勇难留;四是‘事’的问题,堤岸没修完、治安没抓牢、流民没管好。”

他把图往桌上一拍:“来年的规划,就围着这四个问题转——钟御史管‘救荒转春耕’,徐布政管‘粮储 农政’,王主事管‘税赋堵窟窿’,宋知州管‘地方实办’,我来协调各边,不让你们各自为战。现在逐个说规划,要具体到‘谁来办、什么时候办、办得怎么样算成’,别来‘尽力而为’这种虚话。”

钟化民先开口,这次语气比刚才坚定些:“汪巡按,来年我的荒政,要从‘冬赈’转成‘春耕赈济’,核心是‘保春耕、防春瘟’,具体分三步办。”

“第一步,正月十五前,在偏远乡堡设‘临时赈济点’——李家堡、赵家集、南坡这三个地方,各设一个点,每个点配两个吏役、三个乡老,再让宋知州派十个乡勇护着。赈济点就搭在村里的土地庙,把流民册重新核一遍——乡老认人,吏役记账,核完了给每户发‘赈粮券’,凭券领粮,一天一发,不发整石,防冒领。另外,每个赈济点配两个郎中,熬些防瘟的汤药,流民、村民都能喝,防开春生瘟——郎中的工钱和药材,得徐布政从库房里拨银,大概要五十两,够用到三月。

“第二步,二月初到三月底,搞‘以工换赈’——把西门外的流民和欠饷的乡勇合到一块儿,编两队:一队去修北关、柳溪的堤岸,一队去帮农户复耕。修堤的,每天给两升粮;复耕的,帮谁家耕,谁家给一升粮,官府再补一升粮——这样既修了堤,又耕了地,流民也有饭吃,不用天天靠粥棚。工头就从乡勇里选——宋知州说的那个李二郎,听说修堤能干,就让他当工头,管着修堤的队,每月多给一升粮,算饷银。”

“第三步,三月春耕前,发‘种粮券’——农户缺种粮的,去里正那登记,里正报给州衙,州衙核完了发券,凭券去官仓领种。领多少种,秋后还多少——比如领一斗麦种,秋后还一斗二升,算上利息,也不让官府亏太多。种粮就靠徐布政借的那四百石麦种、八十石棉种,要是借不来,就得从临清调——王主事那边能不能先从钞关税里垫支脚银?大概要三十两,运到德州得二十天,正月底前必须运到,不然赶不上春耕。”

汪应蛟听着,看向徐光启:“钟御史要的药材银、种粮脚银,布政司能不能拨?”

徐光启立刻点头:“库房里还有七百六十两,五十两药材银、三十两脚银能拨——但得立个字据,开春税银收上来,得补回库房,不然吏役的俸禄就更没着落了。”

汪应蛟又看向宋明德:“赈济点的乡勇、工头,你那边能调得动?”

宋明德憨笑一声:“李二郎早就跟我念叨,想干点正经活儿,给他个工头,他肯定乐意。乡勇调十个到赈济点,也没问题——剩下的乡勇守着州城,够了。”

汪应蛟点了头,又看向徐光启:“布政司的规划,你接着说。”

徐光启拿起算盘拨了两下,道:“来年布政司的核心是‘储粮、借种、推农桑’,分四件事办。”

“第一件,修仓房。正月初十就动工,派十个吏役盯着,找本地的泥瓦匠,修西仓那四间漏雨的仓房,顶子换新瓦,地面垫三尺土,防渗水。材料钱从库房里拨六十两,限二月底完工——赶在三月收种粮前,必须把仓房修好,不然种粮没地方存。”

“第二件,借种粮。正月十五前,我让人把《借种请批文》送到河南彰德府,再请汪巡按您写封亲笔信,托彰德府巡按帮忙斡旋——彰德府去年没收涝灾,粮储足,应该能借到。要是借不来,就退一步,从临清常平仓调——王主事跟临清钞关熟,能不能帮着说句话?调四百八十石种粮,脚银三十两,还是从钞关税垫支。”

“第三件,推农桑。二月初,从济南府调两个年轻的农师来——老周走不动路,年轻的能下乡。农师到了之后,分两个片:一个去东皋、南坡,教农户种番薯、玉米;一个去北关、柳溪,教种棉。我已经让人从福建运了两百斤番薯种,正月底能到德州,在东皋设块试验田,农师先种一遍,农户看着学,学会了再把种薯分下去——番薯耐旱、产量高,涝后田土种这个最合适。另外,三月里办个‘农桑课’,让各里的里正来州城学,学完了回去教农户,免得农师跑不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四件,补俸禄。正月底前,先给吏役补一个月的俸禄——从库房里拨两百两,剩下的欠饷,等三月税银收上来再补。另外,给农师、郎中发月钱——农师每月五两,郎中每月三两,也算对得起人家跑腿受累。”

汪应蛟听着,问王家宾:“临清调种粮,你能办吗?”

王家宾立刻应道:“临清钞关的把总跟我是老相识,我写封信过去,让他帮着跟临清府衙说,调种粮的事没问题——脚银三十两,我从钞关税里先垫着,开春德州税银上来再还。”

汪应蛟点头,又看向王家宾:“你的税赋规划,该你说了。”

王家宾身子往前凑了凑,道:“来年我的核心是‘堵钞关漏洞、清德州瞒田’,分三件事办,都得宋知州帮忙。”

“第一件,钞关防逃税。正月初十起,在沙沟河设三个卡子——上游一个、中游一个、下游一个,每个卡子派五个巡卒,配一艘小船,白天夜里轮班守着。商船要走沙沟河,必须先到卡子登记,拿‘路引’,没路引的扣船、追税。另外,跟临清钞关互通消息——临清那边登记的商船,要是没到德州钞关缴税,就知会我这边的卡子拦着,不让进德州。巡卒的饷银,从钞关税里出,每月加二两,让他们上心点,别偷懒。”

“第二件,清德州瞒田。正月十五起,我让人拿着旧田册,去各里跟里正核田——里正报的田亩数,跟旧册对不上的,就去庄里实地量。宋知州,您能不能派两个衙役跟着?里正怕我钞关的人,不一定说实话,但怕您的衙役,有衙役在,他们不敢瞒。重点清张大户那两百亩田——量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瞒了八十亩,就得补缴这几年欠的税银,一共是二十四两,限他正月底前缴清,不缴就押到州衙问罪。清完田册,重新造一本新册,以后按新册收税,再想瞒田就难了。”

“第三件,管税吏。从正月起,每个月初一,我让人把上个月的税账贴在州衙门口,公示三天——收了多少、支了多少、解送了多少,让百姓看着。税吏收税,必须开‘税票’,没税票的,百姓可以告到州衙,查实了就革职、追赃。另外,给税吏定个规矩:收上来的税,当天就得交到库房,不许过夜,免得他们揣自己兜里。”

他说完,看向宋明德:“清田册的衙役,您那边能派吗?”

宋明德拍了拍胸脯:“派四个衙役都没问题——张大户那厮,我早就看他不顺眼,这次正好治治他,让他知道州衙不是好糊弄的。”

汪应蛟笑了笑,最后看向宋明德:“地方上的事,就看你的了——堤岸、乡勇、治安,都得落实。”

宋明德坐直了身子,道:“汪巡按放心,来年我就抓三件事,件件落到实。”

“第一件,乡勇编‘农兵’。正月里,把四百个乡勇编成形——分十个队,每队四十人,队里选一个队长,都是能干活、能打仗的。平时是农,忙时种地;闲时是兵,修堤、防盗。饷银就按钟御史说的‘以工换赈’——修堤给粮,护村给粮,每月保底两石粮,不欠着。另外,给每个队配五把刀、十根长矛,从州衙库房里找——去年剿匪剩下的兵器,还堆在库房里,正好用得上。”

“第二件,修堤赶工期。二月初解冻就动工,用‘以工换赈’的流民和乡勇,一共三百人,分两队修北关、柳溪的堤岸。北关段有一百五十丈要补,柳溪段有两百丈要补,限三月底前修完——修完了请汪巡按您去验收,要是塌了,我这个知州引咎辞职。材料钱从库房里拨八十两,买石灰、石头,不够再从杂税里补。”

“第三件,设‘乡社’。每个里设一个乡社,选三个乡老、两个里正管事——乡老管调解邻里纠纷,里正管治安、登记户口。乡社里备十把刀、二十根木棍,夜里让打更队拿着巡逻,遇上盗匪先鸣锣,乡勇队听见锣声就去支援。另外,乡社里设个‘义仓’,让各村捐粮,存起来——谁家有难处就借点,秋后还,不用利息,也算帮衬着过活。义塾的事,我再去跟州城的商铺捐点钱,凑个五十两,够先生的工钱和孩子的棉衣钱了。”

他说完,又补充道:“还有件小事——东皋那边有片荒坡,我想让人种上树,杨树、柳树都行,既能固土,又能当柴火。就用农闲的乡勇去种,不用花钱,只给点粮就行。”

汪应蛟听完整个人的规划,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笔,然后把纸推到中间:“我把诸位的规划拢了个条目,大家看看——正月初十,各官按规划动工;每月初一,各官把上月办的事写成‘进度帖’,送到州衙总办房;三月初十,我去各乡堡核查,堤岸修得怎么样、种粮发没发、税册清没清,都得见真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今年是涝后第一年,春耕是根——春耕种下去,百姓有了盼头,德州才能安稳。咱们都是吃朝廷俸禄的,得对得起头上的乌纱,更得对得起德州的百姓。别想着偷奸耍滑,要是谁的规划落不了实,出了乱子,我第一个参他。”

众人都站起身,齐声应道:“下官遵令!”

“窗外的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一缕冬日的暖阳恰好透过窗纸,不偏不倚地照在案头那张写满规划的纸上。仿佛连天光都知道,这些墨迹,便是德州来年全部的生机所系。”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