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18章 大明药案?五路查蠹虫

夏末秋初的紫禁城,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乾清宫内,万历皇帝端坐在紫檀木雕龙宝座上,面色沉凝。他今日穿着明黄色团龙常服,头戴乌纱翼善冠,虽值盛年,但眼角已现细纹,显是朝政繁忙所致。

郭维城。万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在。郭维城疾步上前,跪地听旨。他今日穿着绯色麒麟补服,腰系金带,虽年过五旬,但身姿挺拔,目光如炬。

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彻查御药房一案。赐你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万历的声音冷峻,务必查个水落石出,绝不姑息!

臣领旨!郭维城重重叩首,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东宫慈庆宫内,烛影摇曳,一场密议正在暖阁中进行。

朱常洛身着杏黄色绫缎蟒袍,指节分明的手轻叩紫檀木扶手椅的雕花处。这位太子殿下虽年仅二十余,眉宇间却已凝着七年储君生涯留下的沉郁。他目光扫过屋内众人,最终落在岳父郭维城身上:“郑贵妃在宫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父亲此次查案,务必小心。”

郭维城捋须沉吟:“殿下放心,老臣自有分寸。只是这查案之法...”

“外祖,”一个奶声奶气却异常清晰的声音突然响起,2岁半的朱徵妲从母亲身边探出头来,粉色素缎小袄衬得她小脸如玉,“老爷爷说,查案要明暗两条线。明线由外祖吸引注意,暗线要找可靠的人暗中调查。”

郭维城俯身向前,压低声音:“小郡主此言甚妙。明面上,老臣可大张旗鼓查问无关紧要之人;暗地里,须得寻一心腹,从郑贵妃身边人入手...”

朱常洛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官窑青瓷茶盏上的纹路。他身为太子,处处受制,连查案都要如此迂回,心中不免涌起一阵苦涩。然而看着眼前一双儿女,目光又柔和下来。

郭氏身着浅紫色绫锦凤纹袍,霞帔轻垂,闻言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惊讶地看向女儿:“妲儿,这些是谁教你的?”

三岁半的朱由校原本安静地坐在绣墩上摆弄手中的小木锤,听到妹妹说话,抬起头来,眨着明亮的大眼睛:“妹妹晚上给我讲故事时说的。”

朱常洛与郭氏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他们这个女儿生来与众不同,不仅过目不忘,更时常说出些令人惊异的见解,问她是何人所说,只推说是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梦中相授。

“可以找王天瑞舅舅帮忙,还有王升舅舅和王道享舅公。”

“王升?王道享?”郭维城微微一怔,随即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王升是王才人之兄,现任宫廷侍卫;王道享是王恭妃之兄,任职锦衣卫指挥佥事。确实都是可靠的人选。”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没想到这个小外孙女连这些关系都如此清楚。

朱徵妲继续道,声音稚嫩却条理分明:“老爷爷说,要铲除崔文升、张宣、伊进朝这三个坏蛋。尤其是崔文升,必须要死。”她的小脸突然严肃起来,“但是对外要说:崔文升此人心思不正,总是打着郑贵妃的名号做坏事。这样郑贵妃就不敢明目张胆地保他了。”

朱常洛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不由得坐直了身子。他没想到女儿竟能说出如此老练的话,这分明是要让郑贵妃弃车保帅,不敢公然庇护崔文升。

“妙啊!”郭维城忍不住击节赞叹,随即意识到失态,忙压低声音,“此计甚妙!既除奸佞,又让郑贵妃无从反驳。”

朱常洛沉吟片刻,修长的手指在紫檀木扶手上轻轻敲击:“暗线方面,加上沈现师父,可以五路并进。”他目光转向郭维城,“父亲明面上查案,吸引注意;沈现武艺高强,暗中查访;王升在宫中侍卫中暗中留意;王道享则在锦衣卫中搜集证据。王天瑞则扮作药商。五管齐下,必能将这些祸害连根拔起!”

三岁半的朱由校原本安静地摆弄手中的小木锤,听到沈现的名字,立刻抬起头来,挥舞着小锤子:“沈师父最厉害了!一锤一个坏蛋!”稚气的话语让紧张的气氛稍缓。

郭氏轻抚女儿的发顶,眼中既有骄傲也有担忧。她这个二女儿真是聪慧过人,

远处的宫女们身着青色粗绫宫装,低眉顺目。两个小太监穿着浅蓝色细布袍子,垂手侍立在珠帘外。东宫用度虽比民间奢华,但较之皇宫却简朴许多——紫檀木家具虽精致却不繁复,官窑瓷器摆放得宜却不多,绫锦帐幔素雅而不绣金缕,蜂蜡蜡烛燃着柔和的光,不及皇宫中用的蜜蜡明亮。

朱由校跳下绣墩,举着小锤锤跑到郭维城面前:“外祖,我用小锤锤帮你打坏人!”孩童天真烂漫的话语让紧张的气氛稍缓。

郭氏轻抚女儿的发顶,柔声问:“妲儿,那老爷爷还说了什么?”

朱徵妲歪着头,大眼睛在烛光下闪着智慧的光芒:“老爷爷说,坏人藏树叶,就找摇树的人;坏人藏水里,就找搅水的人。”

郭维城闻言神色一凛,捋须的手顿住了:“此言精妙!所以不该只查行事之人,更要查背后指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郭维城俯身接过朱由校的小木锤,郑重其事地“掂量”了一下,道:“有小殿下这把‘神锤’助阵,老臣定当马到成功。”言毕将小锤还给孩子,转向朱常洛时面色已恢复凝重:“殿下此计甚妙。五路并进,互相策应,纵使郑贵妃党羽遍布,也难以防备。”

宫人适时端上夜点——冰糖银耳羹和几样精细面点,盛在青花瓷碗盘中,虽不奢华却十分精致。烛光摇曳,将一家人的影子投在窗纸上,看似温馨的画面下,暗流涌动。

“老爷爷还说,查案要快,快得像兔子跑;也要慢,慢得像乌龟爬。”

郭维城放下茶盏,会意道:“小郡主的意思是,明线要快,打草惊蛇;暗线要慢,引蛇出洞?”

朱徵妲小口喝着银耳羹:打蛇要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崔文升就是七寸。”

郭维城放下茶盏,会意道:“小郡主的意思是,先集中力量除掉崔文升,其他二人便不足为虑?”

小女孩只是甜甜一笑,继续小口吃着点心,仿佛刚才说的只是孩童呓语。

朱常洛凝视着女儿,心中百感交集。这个聪慧过人的孩子,不知是福是祸。他伸手将朱由校揽到身边,又摸摸朱徵妲的头,目光越过窗棂,望向紫禁城重重的宫墙。

夜更深了,慈庆宫的烛火却久久未熄,映照着大明王朝未来命运的关键一幕。

“外祖,查案人选既已定下,”不过两岁半的小女孩声音奶气,却字字清晰,“至于查案方向——就往以下几处查。”

满室烛光仿佛都聚在了那粉色素缎小袄的小小身影上。朱徵妲仰着脸,眸子里映着跳动的烛火,继续说:“张宣、伊进朝二人,罪当重判。下狱十年,另追缴贪墨数额二十倍罚银。若无力偿还,”她稍顿一下,声音虽稚嫩,却斩钉截铁,“便由其父族、母族、妻族,乃至所有与贪腐有牵连的朋党、同僚共同承担。”

郭氏忍不住轻唤:“妲儿,这……”

“这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语气不容置疑,“不牵连无辜,但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共犯!”

朱常洛目光微沉,向她轻轻颔首,示意继续。

小郡主随即伸出肉乎乎的手指,一条一条数起来:“其一,查贪污克扣,侵吞药材;其二,查胆大包天擅自篡改药方——他们只听郑贵妃之命,竟连陛下的御药都敢动手脚;其三,查药房糜烂,浪费倒卖,以次充好。”

郭维城听得神色剧变,急忙取出纸笔疾书。宦海沉浮数十载,他竟被这两岁半孩童的条理惊得手心冒汗。外孙女心智近妖,所谓天妒英才啊。。。最怕。。。唉。。。。。

小妲妲若是知道了外祖的这份担忧。。心里绝对会吐糟。。。我不是真的心智聪慧,不会脑力过度开发而早夭。我这是已经历过一世,顶多算是经验。。

“就是这些蛀虫,”朱徵妲语调渐沉,竟带上了与年龄迥异的凝重,“弄得官办惠民药局无药可用!他们挪用朝廷拨款和地方捐税,放贷牟私利,致使药局名存实亡”

坐在一旁的朱由校原本专心敲打着小木锤,此时也不由停下来,睁大眼睛望向妹妹。

“平日若无疫情,药局便门可罗雀,”幼嫩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百姓只得求助于江湖郎中和游方道士。民间医馆管理松懈,庸医横行,更令百姓对官办药局失望透顶。”

朱常洛深深吸了口气,眼中情绪翻涌,难以相信这般洞察竟出自稚龄女儿之口。

“惠民药局本承载圣上‘仁政’理想,却因**横行、资源枯竭,根本无法惠及黎民。”她稍顿了顿,说出的话竟如朝堂老臣般深刻,“这背后,是我大明治国之道的深层隐患——制度本来高明,落实却如此无能。长此以往,每逢瘟疫与社会动荡,整个医政体系必将崩溃!”

话音落下,满室寂然。唯有蜂蜡噼啪溅出一星火花,绫锦帐幔在夜风中微微颤动。

郭维城搁下笔,长叹声中尽是感慨:“小郡主一席话,令老臣茅塞顿开……这已不只是一桩贪腐案,而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朱常洛起身踱至窗边,望向紫禁城沉沉的夜色,良久沉吟:“外祖可明白了?此番查案,不仅要惩奸除恶,更要借此重整朝纲,挽回民心。”

朱由校立刻举起小木锤,朗声附和:“妹妹说得对!打坏人!帮百姓!”

郭维城郑重地将纸笺收进袖中,向朱常洛躬身行礼:“殿下放心,老臣必依此方略彻查,绝不辜负殿下与小郡主重托。”

计划已定,暗夜之下,一张巨网悄然撒开。

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维城立在太医院门前,指尖掠过腰间绣春刀的鎏金装具,飞鱼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泛起微光。每日率领一队锦衣卫,大张旗鼓地往来于太医院与御药房之间。他查阅账册、询问太医,声势浩大,引得各方势力侧目。

暗地里,三路精干人马悄无声息地展开了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天瑞穿着商贾便装,暗中走访药市;王升利用侍卫身份,在宫内暗中查访;王道享则动用锦衣卫的资源,深入调查涉案人员的背景。

王升穿着青色纻丝罩甲,日常在御药房外围“例行巡查”。这日清晨,他敏锐地注意到一个小太监神色慌张,怀抱包袱意图溜出。

“站住!”王升厉声喝道,手按剑柄,“所持何物?”

小太监吓得扑通跪地,包袱散开,露出上好的辽参(即辽东人参)。严加盘问下,小太监战战兢兢供出是崔文升心腹,常将优质药材谎报作废料,偷运出宫变卖。

王天瑞换上商贾惯穿的靛蓝细布直身,头戴**一统帽,悄然混入京城药市。他假意向多家药铺出售“宫中流出”的珍稀药材,试探各方反应,很快锁定了几家与宫内关系匪浅的铺子。他来到一家名为济世堂的药铺,但见店内药材琳琅满目,其中不少是宫中专供的珍稀药材。

掌柜的,这长白山老参怎么卖?王天瑞问道。

掌柜打量着他,低声道:客官好眼力,这可是宫里头流出来的好东西,价钱可不便宜。

哦?宫里的东西怎么会流出来?

掌柜神秘一笑:这您就别问了,反正来路正当。

王天瑞心下冷笑,继续套话:我听说宫里有位崔公公,专门做这个生意?

掌柜脸色一变:客官慎言!这话可不敢乱说。

但王天瑞已经从掌柜的反应中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清晨的京城药市人声鼎沸,空气中混杂着药材的苦涩与清香。王天瑞一袭青布直身,手指捻起一撮辽参仔细查验,商贩打扮的他眼神却锐利如刀。

“这云茯苓色泽不对啊。”王天瑞状似无意地说道,目光却紧锁商贩瞬间慌乱的表情。

摊主强装镇定:“客官说笑了,这都是上等的云茯苓,刚从云南运来的。”

王天瑞轻笑一声,从袖中滑出一枚锦衣卫腰牌在商贩眼前一晃即收:“宫里出来的货,你也敢收?”那商贩顿时面如土色,压低了声音:“大人明鉴,小的只是转手,不知是宫中之物……”

王道享动用了锦衣卫的看家本领。在北镇抚司的诏狱里,他身着金线绣狮豸补子的青绿官服,冷眼看着跪地发抖的药商。两旁刑架上挂着的并非沉重的立枷,而是各式讯杖等刑具,阴森恐怖。

“说!这些宫禁药材,从何得来?”王道享声音冰寒。

药商魂不附体,磕头如捣蒜,“是…是伊.公公卖给小的……”他紧接着吐露了更多细节:如何通过虚报药材损耗(如声称“云茯苓霉变”)、以次充好(如用普通柴胡冒充银州柴胡),将优质药材偷运出宫,并如何与宫外药铺勾结销赃。审讯完毕后离开。在诏狱深处传来铁链拖地的声响。锦衣卫佥事王道享站在刑房中央,身旁的刑架上挂着一名内官监太监。墙壁上挂满各式刑具,从常见的鞭杖到令人胆寒的“阎王帖”、

太监颤声道:“王大人饶命!是、是郑贵妃宫里的崔公公让小的做的……”

午后的阳光透过太医院精致的棂窗,在青砖地上投下交错的光影。郭维城站在一堆药材前,手中拿着御药房入库记录。他身上那件飞鱼服绣着四爪飞鱼纹,在阳下闪耀着金线独有的光泽。

“这批云茯苓并非真品,”郭维城语气冷峻,“账面记录也与实物对不上。”

御药房负责人张宣张提督颤声道:“郭大人,所有药材都是按规制入库,下官敢以性命担保……”

郭维城突然俯身,从药材箱底部抽出一本暗册:“那这是什么?”册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两本账目——一本公账,一本私账。

而在紫禁城宫内,郑贵妃已察觉风声不对。她身着金绣蟒纹的华服,在宫中焦急踱步:“崔公公还没回来吗?”

贴身宫女低声道:“贵妃娘娘,崔公公昨日去太医院后就没再回来……”

郑贵妃脸色骤变,手中茶盏坠地,碎裂声在寂静的宫室中格外刺耳:“快!快去打听锦衣卫最近在查什么!”她的声音里已不见了往日的嚣张,只剩慌乱与恐惧。

王天瑞穿着便装,暗中走访。他年纪虽轻,但做事老练,很快摸清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

这日,他来到惠民药局。但见门前冷落,几个老农蹲在墙角唉声叹气。

老伯,这是怎么了?王天瑞上前询问。

一个白发老农叹道:官爷有所不知,这惠民药局名存实亡啊!药材要么没有,要么以次充好,价钱还贵得很。咱们这些穷苦人家,哪里看得起病?

另一个中年汉子接口道:可不是嘛!我老娘病了,来这里抓药,结果吃下去反而更严重了。后来找个游方郎中一看,说是药材发霉了!

那些官老爷们,一个老妪抹着眼泪,就知道贪墨银两,哪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

王天瑞听着百姓的哭诉,心中怒火中烧。他走进药局,但见柜台上空空如也,几个伙计无精打采地打着瞌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