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 第47章 暗访织造局,墨迹现端倪

杭州的雨,缠缠绵绵下了两日,仍未有停歇的迹象。青石板路被冲刷得油亮,运河的水位也涨了几分,浑黄的河水裹挟着断枝残叶,湍急地流向远方。

凌越站在按察使司衙门的签押房内,看着窗外连绵的雨幕,眉头微锁。刘匠师“自尽”案和云锦“天书”案,如同这江南的梅雨,黏腻而滞重,线索模糊不清,让人心头憋闷。炭盆灰烬的检验尚无明确结果,秦虎对织造局冯管事及一干人等的监视也未见异常。那匹惹祸的云锦被严密保管着,凌越亲自反复查验多次,甚至命人将其置于不同的光线角度下观察,那诡异的图案却再未显现,仿佛那日的惊鸿一瞥只是众人的集体幻觉。

王砚轻手轻脚地进来,将一摞新整理的卷宗放在案头:“大人,这是近五年江南织造局所有物料采购、匠户人事变动的卷宗抄录,还有与刘匠师过往有过来往的人员名单。”他顿了顿,低声道,“属下暗中查访,刘匠师为人确实老实本分,家境清贫,近日并无异常开支,也未与人结怨。只是……约莫半月前,他曾告假半日,说是去城外灵隐寺上香祈福。但属下问过寺内僧人,那日并未见过他。”

凌越目光一凝:“哦?去了何处?” “无人知晓。”王砚摇头,“他家人也只知他出门,具体行踪并不清楚。”

灵隐寺?凌越指尖轻叩桌面。这个名字让他莫名联想到另一个带“云”字的地方——慈云斋。两者是否有所关联?还是单纯的巧合?

“准备一下,”凌越起身,“再去一趟织造局。这次,我们换个路子。”

再次来到江南织造局,气氛明显比上一次更加凝重。李公公的脸色在雨天里显得愈发苍白,得知凌越不仅要查看账册库房,还要深入工坊实地察看织造过程时,他显得有些不情愿。

“凌大人,不是咱家不配合,只是这工坊里头,到处都是金贵丝线染料,人多手杂,规矩也多,怕冲撞了大人……”李公公搓着手,试图劝阻。

凌越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本官奉旨查案,自当尽心竭力。若因怕被冲撞而畏缩不前,如何向皇上交差?李公公,带路吧。”

李公公无奈,只得在前引路。

穿过几道回廊,还未进入工坊区域,便已听到阵阵机杼声传来,嘈嘈切切,如同急雨敲窗,连绵不绝。越往里走,声音越是震耳欲聋。巨大的织机一排排陈列在宽敞的工棚内,每张机子前都坐着一位聚精会神的织工,双脚熟练地踩踏着脚下的踏板,双手飞快地引纬、打纬,眼神专注地盯着经线上渐渐成形的繁复图案。

空气中弥漫着丝线、染料、还有织工们汗水混合的复杂气味。闷热、潮湿、嘈杂,与库房的阴凉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凌越的目光扫过那些织工。他们大多面色疲惫,手指因长年累月的劳作而变形,但眼神却异常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那方寸之间的经纬交错。这就是造就了天上云霞般锦绣的工匠们,在最真实、最艰苦的环境里。

“大人,这边请。”李公公提高了嗓门,才能让凌越听清,“这里是织造普通绸缎的工坊。再往里,才是织造贡品级云锦的‘高手’工坊。”

所谓“高手工坊”,条件稍好一些,织机更精巧,工匠也更少,但要求极高,气氛也更加压抑。在这里,凌越看到了那匹“五彩云凤纹”妆花缎的同款织机,机上正织着另一匹同样华美的云锦,只是图案略有不同。

凌越静静地站在一位老织工身后,看了许久。那复杂的工艺,数以万计的丝线,在金梭银梭的来回穿梭中,一点点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图案。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需要极致的耐心和技艺。

“老师傅,”凌越趁他歇口气喝水的功夫,上前搭话,“打扰了。向您请教,这云锦织造过程中,可有办法能让织出的图案,平时看不见,只在特定时候显现?”

那老织工狐疑地打量了一下凌越和李公公,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摇摇头,声音沙哑:“大人说笑了……锦缎上的图案都是实打实用线织出来的,又不是变戏法,咋能时有时无?”

“那若是用些特殊的染料呢?”凌越不死心。

“染料?”老织工嗤笑一声,指了指旁边一排排的染缸,“咱们用的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苏木、靛蓝、茜草、栀子……啥颜色用啥料,清清楚楚。染出的线颜色正,经久不褪。您说的那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咱们这儿可没有,也用不起。”他说完,便不再理会凌越,重新坐回织机前,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无关。

凌越碰了个软钉子,却不气馁。他又接连问了几位工匠,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要么茫然不知,要么讳莫如深。工匠们似乎对外来者有着天然的戒备,尤其是在这敏感时期。

李公公在一旁低声道:“大人,您也看到了,这些都是老实巴交的手艺人,一天到晚就知道跟织机打交道,能懂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凌越瞥了他一眼,忽然换了个问题:“刘匠师生前,可常来这些工坊?”

李公公一愣:“这个……刘师傅是首席匠师,主要负责指点关键技术难点和验收成品,倒不常来普通工坊。高手工坊来得勤些。”

“他与这些工匠关系如何?” “还行吧……刘师傅手艺好,话不多,有些傲气,但人不坏,工匠们还是服他的。”

正说着,一个三十岁上下、穿着管事服饰的男子小跑过来,对着李公公和凌越点头哈腰:“公公,大人,小的冯仁,听说大人要来查验物料,早已准备妥当,请这边来。”

这就是那个与刘匠师有过争执的冯管事。凌越打量着他,此人面色精明,眼神闪烁,看着便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

物料库房比工坊更加干燥,里面分门别类地存放着各种生丝、熟丝、金线、银线、孔雀羽线以及各式各样的染料。冯管事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言语间颇为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而自豪。

凌越看似随意地走着,目光却仔细扫过每一处。他尤其关注那些染料,伸手捻起一些放在鼻尖轻嗅,都是天然的植物矿物气味,并无异常。

“冯管事,”凌越状似无意地问道,“听闻前阵子,你与刘匠师为了一批靛蓝染料的质量有过争执?”

冯管事脸色微微一变,立刻堆起笑容:“哎哟,大人您真是明察秋毫。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一批靛蓝,刘师傅非说成色不如往年,染出的蓝色不够鲜亮,影响贡品效果。可小的核验过,那批料子确实是上好的云南靛蓝,许是批次稍有差异。您也知道,刘师傅那人,对活儿要求忒严,一点不合心意就着急上火的。后来咱们又重新进了一批,这事也就过去了。”

“只是这样?”凌越盯着他。 “千真万确!就为这点小事,哪值得记仇啊?”冯管事叫起屈来,“刘师傅手艺是没得说,可这脾气……唉,如今他人都不在了,小的也不好多说什么。”

凌越不再追问,转而道:“织造局所用的物料,尤其是染料纸张一类,采购来自何处?可有固定商户?”

“大部分都有老主顾,”冯管事忙道,“丝线多是湖州、南浔的丝商,染料来自云南、江西等地,都是信誉好的大商户。纸张用量不大,主要是账房和画师绘图用,都是从城东‘文林阁’采买。”

文林阁?凌越记下了这个名字。

查验完毕,走出物料库房时,雨势稍歇。凌越借口要再看看周边环境,支开了李公公和冯管事,只带着王砚和赵铭在织造局高墙外的巷弄里慢慢走着。

雨水冲刷着墙头的青瓦,汇聚成细流,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墙内是震耳欲聋的织机声,墙外是市井的喧嚣叫卖声,仿佛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凌越沉默地走着,脑海里梳理着纷乱的线索。刘匠师的离奇死亡、诡异的无字天书、特殊纸张的灰烬、他失踪的半天、与冯管事微不足道的争执、还有那个采购普通纸张的“文林阁”……这一切,似乎缺少一个关键环节将它们串联起来。

“老爷,这案子可真邪门,”赵铭忍不住嘟囔,“那布上的字怎么就看不见了呢?难不成真是闹鬼?”

“世上哪有鬼?”凌越淡淡道,“不过是有人装神弄鬼。只要手法巧妙,看起来便如同鬼斧神工。”

王砚低声道:“大人,若那图案并非织造时做的手脚,而是后来用特殊方法添加,那么能接触到成品云锦,又有机会做手脚的人,范围就小了很多。库房看守、负责搬运、检验的官吏,甚至……李公公、冯管事他们,都有可能。”

凌越颔首:“不错。但动机呢?仅仅是为了让皇上不悦,搅乱织造局?代价未免太大。背后一定另有图谋。”他停下脚步,望着织造局高大的后墙,缓缓道,“我总觉得,这‘无字天书’,像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一种极其隐蔽,只有特定人才能看懂的方式。”

就像科举案中的“彼岸香”,需要特定的药引才能激发毒性。这云锦上的图案,是否也需要特定的条件——比如那日宫中特定的阳光角度——才能显现?而它所传递的信息,又会是什么?与东南沿海的倭患、与那神秘的慈云斋和“老先生”,是否有关联?

想到这里,凌越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手的触角伸得远比想象中更长,竟然能将传递密信的手段,隐藏在天子御用的贡品之中!这是何等的大胆与狡诈!

回到衙门,已是傍晚。凌越疲惫地揉着额角,刚坐下,王砚便呈上一封素笺:“大人,沈姑娘的回信。”

凌越精神一振,立刻接过拆开。信纸上是沈荆澜清雅秀逸的字迹:

“凌大人台鉴:惠书敬悉。承蒙垂询,妾身于染料纸张之道所知有限,然大人所述‘遇光方显,转瞬即逝’之象,妾身偶阅杂记,似有提及海外番邦有‘隐迹墨’之术,或以特殊矿物、鱼液调制,书写的字迹平日无形,遇热、遇水或特定光线下方能显现。然此术多用于戏法密信,用于锦绣之上,闻所未闻,恐需极高明之技巧。妾身陋见,或可从纸张墨迹来源处细查。东南沿海蕃商汇集之地,或有踪迹可循。妾身近日翻检故纸,或有所得,容后再禀。大人查案,万望慎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信不长,却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方向!“隐迹墨”?海外番邦?东南沿海蕃商?

凌越猛地站起身,在房中踱步。沈荆澜的信,仿佛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特殊墨迹!需要特定条件显现!来源可能与东南沿海蕃商有关!

这一切,与他之前的推测严丝合缝地对应上了!

那“无字天书”绝非什么妖异,而是用特殊“隐迹墨”书写或绘制的信息!刘匠师很可能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或者被卷入其中,才招来杀身之祸!而他失踪的那半天,极有可能是去了某个与蕃商、或者与慈云斋有关的地方!

还有那个采购纸张的“文林阁”,它采购的只是普通纸张,但如果有人通过它,暗中夹带采购了那种特殊的“隐迹墨”或者经过特殊处理的纸张呢?

“王砚!”凌越立刻下令,“立刻派人,秘密监视城东‘文林阁’!查清它的东家、货源、特别是与东南蕃商有无往来!记住,绝不能打草惊蛇!”

“是!”王砚领命,快步离去。

凌越重新拿起沈荆澜的信,又细细读了一遍,目光落在最后那句“妾身近日翻检故纸,或有所得,容后再禀”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和期待。她总是这样,于不经意间给他带来关键的启发和默默的支撑。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将天边染上一抹瑰丽的橙红,也透过窗棂,在凌越的书案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

他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案子,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

虽然前路依然迷雾重重,但方向已然清晰。接下来,就是要顺藤摸瓜,找到那神秘的“隐迹墨”,揭开“无字天书”的真正含义,以及它背后所隐藏的,关乎东南海疆安危的巨大阴谋。

而那个看似普通的“文林阁”,或许就是通往真相的下一个关键入口。

喜欢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请大家收藏:()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