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第312章 并非抛弃四书五经,而是重构其格局

方孝孺心头一震。

他明白,若继续如此对答,自己将彻底被这位三皇孙压制。

并非言辞不敌。

而是——

无论他是否承认,现实确实如此。

大明科举以《四书五经》为纲,可这些典籍所载,终究是宏大叙事。

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理念,关乎人格与道德的塑造。

至于具体施政条目,则全赖后世大儒诠释,借只言片语推演万般事例。

可其中并无详尽操作之法。

大明官吏,哪一个不是靠研读杂书,或在任上摸爬滚打,才积累出实务经验?

如今他已被逼入死角。

若再纠缠细枝末节,一一辩驳,恐怕终将沦为笑谈。

牙关紧咬,方孝孺意识到,不可再落入对方节奏。

本想设局诱其失言,却反被步步紧逼,深陷泥沼。

如何破局?

每进一步,皆被朱允通用实例封死退路。

可儒学真正的力量,并不在琐碎规则,而在无形框架之中。

它是浸透民间的精神秩序,是维系人心的隐形绳墨。

忽然灵光一闪。

框架!秩序!

方孝孺目光陡然清明,已然知晓应对之策。

他面容一整,肃然开口: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便成一统天下之学。其广如苍穹,厚如大地,深如沧海。”

“可纳百川之流,容诸子之说。”

“历数历代王朝,即便汉代标榜独尊儒术,律法依然并行不悖。兵家谋略、医家济世、墨家技艺、农家耕作、乃至阴阳五行之论,皆被吸纳于儒门之内。”

“儒非一家之私,亦非排他之教。”

“经千载锤炼,早已成为国之显学,当兼收并蓄,涵养万物。”

“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此乃儒之胸怀,此乃儒之气象。”

“直至今日。”

“《四书五经》之义理,已渗入大明血脉。忠孝传家,敬长尊贤,无处非儒。”

“三皇孙所执者,不过是末端细节,未免窄化了儒学格局。”

话音落下。

方孝孺嘴角微扬,浮现一抹沉静笑意。

身旁众文官纷纷动容。

练子宁击掌而叹:

“好!”

“希直兄此论,直指根本,廓清迷雾!”

“能包容万象者,方为真儒!”

在群臣环绕之中,孔讷心情畅快,眉宇间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仿佛整个人的境界也随之升华,不禁纵声而笑。

“久闻希直兄深得宋濂夫子真传,今日一席话,字字珠玑,犹如晨钟暮鼓,令我茅塞顿开,真正体悟到儒道之精髓。”

就连一直静坐不语的刘三吾,此刻也微眯双眼,嘴角轻扬。

“见落叶而知秋至,观斑纹而识虎形。希直方才所论,已超脱陈规,立于高处,眼望山河,心纳万象。胸襟豁达,见解深远。”

“可喜可贺,你已更进一步!”

刘三吾此言一出,方孝孺心头一震,欣喜难抑。

须知,刘三吾与自己恩师宋濂同辈论交,如此赞誉,实属难得。

这分明是认可了他刚才的言论!

于是,他再度将目光投向那个在他看来尚且稚嫩的朱允通。

那小子,怕是到现在还茫然无知吧?

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后生,即便能言善辩,如今局势已定,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朱允坟嘴角浮起笑意。

方孝孺、练子宁,本就是齐泰请来助阵之人。

眼下方孝孺已被众人称许,他的三弟,也该安分了。

念及此处,朱允蚊蓦然抬头,望向高座上的皇爷爷与父亲。

“事已至此,你们是否也该公正以待?”

可是——

一道意料之外的反应,瞬间击中了朱允坟的心神。

他愕然发现,皇爷爷神色如常,毫无波动;连一向慈和的父亲,脸上竟也无半分动摇,细细看去,唇角反而微微上扬?

这……是怎么回事?

正当他心中疑云密布之际,那个本应羞愧低头、无言以对的朱允通,忽然笑了。

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神情从容。

“方先生。”他声音清朗,“不巧的是——大哥也是这般认为的。”

话音落下,满殿寂静。

方孝孺脸上的笑容凝固,周围众多官员也纷纷变色。

朱允通笑意渐浓,继续说道:

“儒学自古兼容并蓄。读书人研习四书五经,考取功名进入朝堂之后,仍需学习《大明律》、《兵法》、《农桑》、《水利》……凡为官所需,皆当修习。”

“孔子曾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那么,为何百工兴盛之路,反倒容不下?”

“大哥亲口说过:儒学从未停滞,始终在演变。今日科举改革,并非抛弃四书五经。”

“而是重构其格局。”

“大明之儒,非独尊一家,而是融汇众家之长,务求利国利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请大家收藏:()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允通语气一顿,脑海中忽然浮现奶奶小院中,大哥曾在夕阳下说出的那一番话。

他与方孝孺目光相接,片刻后扫视群臣,气势如虹。

声音穿透殿宇,回荡不息。

“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出状元,人人皆应入学堂!”

......

桃园之中,静谧无声。

“这孩子……”

朱雄英心头微震,朱允通的变化超乎想象。

不只是容貌举止,连言谈节奏、应对机锋,都焕然一新。

从前那个拘泥礼法、言必称经典的少年,如今仿佛换了灵魂。

就如此次朝堂交锋。

起初他步步紧逼,抓住方孝孺言语间的缝隙,以科举制度为刃,将“百工不入流”的旧论彻底掀翻。

待对方搬出儒学“包罗万象”之说反击时,他又顺势转折,反将一军,最终仍稳稳落在“百工亦为学”的主张之上。

“儒家经典中,许多教义本就自相矛盾。”

“《孟子》道: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却言:人之初,性本恶。”

再看孔子所言:“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转头又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前一句赞勇士无畏,后一句劝智者避险。

此类悖论,在儒门典籍中比比皆是。

语境不同,解释随之而变。

可正因如此,儒学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僵化的不是学问,而是执迷于章句的人心。

朱雄英心中明了——

若在四书五经的框架内与人争辩,终将落入窠臼,败局已定。

喜欢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请大家收藏:()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