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第290章 这些看不见的手

“奶奶,先说说咱大明的四民安排。”

朱雄英缓缓开口:

“士排首位,其次农,再是工,最后商。这并非大明独创,自先秦以来便是如此。”

“决定这种排序的,不是某个帝王,也不是某一朝代的旨意。”

“而是生产力。”

马皇后微微皱眉:“生产力?”

朱雄英点头:“也就是对国家运转的实际贡献程度。士人治政,农民产粮,工匠造物,商人流通货物。”

“四者皆不可缺,按其作用大小形成次序。”

“大明开国之初,定下严格的户籍制度。”

“根本原因,就在于粮食不足,必须确保耕种不辍。”

“自唐末以降,北方广袤土地屡遭外族侵扰,虽有宋室承继天下,却未能有效掌控中原旧地。尤其靖康之变后,朝廷退守江南,疆域大幅缩水。”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直至我大明崛起,太祖皇帝以雷霆之势,仅用数十年便夺回数百年沦陷之地。”

“更将北元残部击溃,使其远遁漠北,不敢轻窥中原。”

“仅此一项伟业,太祖之名便可彪炳史册,与历代圣君并列。”

话音落下,马皇后笑意盈盈,朱允熥亦是目不转睛,心驰神往。

“当年定下户籍制度,并非凭空而设,实为稳定民心,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大明立国之本,在于农耕。然连年战祸,人口凋敝,如今全国不过五千余万,皆赖多年休养方得恢复。”

“即便如此,田亩所出,仍难足民食。”

“故开垦荒地、增产粮食,成为当务之急。”

“首要之事,便是让百姓活下去。”

“这便是户籍不可轻动的根本所在。”

“倘若放任百姓逐利而行,纷纷弃田从商,奔走贩运。”

“谁来耕耘土地?”

“若人人羡慕匠艺,争相学技,则田野必将荒芜。”

“无人垦殖,粮从何来?”

“难道要举国忍饥挨饿?”

“正因如此,才有‘士农工商’之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些言语流传世间,正是为了彰显士人之尊,官吏之重。”

“他们肩负维系朝纲、统摄四方之责。”

“农居其次,却极为关键,因其牵系万民生计,故备受推崇。”

“工匠虽有用,但未列入要务,地位自然不高。”

“至于商人,四处游走,重利轻义,历来为世人所轻。”

“在大明,商者列为贱籍,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难以入仕。”

随着朱雄英一一道来,马皇后轻轻颔首。

但她心中仍有不解:既然孙儿明白其中缘由,为何还敢提倡“百工振业”?

仿佛看透她的思绪,朱雄英继续言道:

“可如今大明陷入僵局。”

“提升产出,并不一定依赖更多人力。”

“不用人,靠什么?”马皇后眉头微蹙。

朱雄英语气坚定:“靠技艺,靠更精良的技术!不只是耕作之法,还包括制造之术!”

“技术一旦进步,功效可翻倍增长。”

马皇后眼神微闪,似有所悟。

正欲开口,却见朱雄英抬手,指向远处田间劳作的村民。

那田垄之上,黄牛牵引曲辕犁,缓缓前行。

犁头之下,铁刃宽厚,深切入土,翻起黑浪般的泥土。

“您瞧……”

“在遥远的古代,大地尚未被铁器触碰。人们用磨尖的石块或青铜工具开垦土地,耗尽力气,忙碌一整天,收获却寥寥无几。那样的劳作,甚至比不上一头老牛牵引着曲辕犁耕上一个时辰。”

“直到汉代,铁制农具才逐渐遍布田野。”

“唐代之后,曲辕犁经过改进,耕作效率大为提升。”

“如今大明百姓翻土播种,省力许多,全赖这些器具之便。”

“再看战国年间,世人多用青铜器物。可为何今日街头巷尾、田间作坊,再也难觅青铜踪迹?”

“原因简单——青铜虽亮,却易碎裂,难以反复打磨使用。”

“铁则不同,兼具刚强与韧性,更适合日常劳作与军需制造。”

“现在无论是民间家用,还是军队装备,清一色皆为铁器。”

“这背后,是技艺不断前行的脚步。”

朱雄英抬手指向身旁的纺车,又遥指桃花村河面上缓缓转动的水车。

他的目光掠过乡道旁静静停放的三轮木板车。

他凝视着这一切,仿佛在注视这个时代的灵魂印记。

“这纺车,能将麻线棉纱快速成匹,织出更多布料,甚至精细如丝绸也能批量产出。”

“那水车借流水之力,日夜不息地提水灌溉,让庄稼生长更稳,粮食随之增多。”

“就连那简陋的木轮车,也能一次运送数倍于人力的货物。”

他转身望向书房方向。

“从前先民记录文字,靠的是竹片串联而成的简册。一卷竹简,不过容纳数百字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请大家收藏:()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今一本纸质书籍,便可承载万千言语。”

每一个字落下,马皇后的眼神便颤动一次。

当朱雄英将身边所见尽数道来之时,她眉心微动,似有光亮透入心底。

朱雄英接着说道:“眼前这一切……”

“皆源于工艺的进步。”

“正因有了这些看不见的手推动,华夏文明才能绵延至今,未曾断绝。”

“这便是——”

“工匠之功!”

“所有这一切,皆出自工匠之手!”

话音落下,小院陷入沉寂。

风轻轻拂过树梢,无人开口。

马皇后低声重复:“工匠之功?”

“更准确地说,是技术与产业共同演进的结果。”朱雄英答道。

“就像辽东那片曾被认为荒凉寒冷的土地,过去无人愿耕。”

“如今却培育出了耐寒稻种。”

“若无意外,一年后,千里冰原将化作金黄沃野。”

“再说火器一事。”

“昔日战场远程杀敌,全靠弓箭支撑。后来出现弓弩,威力增强。如今大炮轰鸣,可破城摧垒。”

技术改变生活的例子,数不胜数。

因此,朱雄英不再赘言。

他知道,马皇后已然明白。

马皇后轻轻摇头:“单凭这些理由,还无法让你祖父动容,更难以说服满朝文武。”

“当年大明初立,天下动荡未息,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无人耕种。”

“为了安顿人口,遏制流民四散,你祖父定下规矩:户籍不得擅自更改,士农工商各守其业。”

“行医、占卜之人,必须在原籍居住,不得随意远行。”

“凡不事农耕,专营末业者,皆视作游民,一经查出,立即拘捕。”

“一切举措,只为江山稳固。”

喜欢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请大家收藏:()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