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24章 天子守国门!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第24章 天子守国门!

作者:荻雪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10 11:55:26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三月初二,春寒料峭,紫禁城奉天门外却已是人头攒动。

晨雾尚未散尽,文武百官身着各色官服,蟒袍玉带与乌纱官帽在熹微的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三品以上大员肃立在门口,四品以下官员则整齐列队于金水桥畔,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辰时初刻,晨钟撞响。奉天门缓缓开启,明黄罗伞盖率先映入眼帘。

紧接着,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的永乐大帝踏着朝阳的余晖稳步走来。金线绣就的团龙在晨光中翻涌,腰间螭纹玉带泛着幽幽冷光,帝王每一步落下,青砖地面都仿佛随之震颤。

"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骤然响起,响彻整个紫禁城上空,惊起檐角无数寒鸦。

朱高炽站在文官之首,目光紧紧盯着父亲的身影。他注意到龙袍下摆扫过台阶时微微踉跄,帝王扶着栏杆的手青筋暴起,显然是在极力掩饰身体的不适。可当朱棣挺直脊背,扫视群臣的刹那,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依然锐利如昔,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

礼毕,王忠佝偻着腰,迈着小碎步趋至帝王身后。他展开明黄圣旨的瞬间,袖口金镶玉坠子轻轻摇晃,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光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群臣齐刷刷屏住呼吸,连廊下执戟的卫士都下意识握紧了长枪,"鞑靼部背信弃义,屡犯疆土!烧杀掳掠,涂炭生灵!朕以天子之尊,当亲提六师,问罪漠北!御驾亲征,朕意已决!"

读到“御驾亲征”四字时,阶下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有位御史的象牙笏板险些滑落,几位年迈的文官面色发白,相互对视着摇头叹息。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当这震撼的旨意真正宣布时,众人依然难以平静——古往今来,以花甲之龄御驾亲征的帝王实在寥寥无几。

"柳升、陈英领中军各营!"王忠继续宣读,声音愈发高亢,"张辅、朱勇领左掖!王通、徐亨掌右掖!郑亨、孟瑛督右哨!陈懋、金忠为前锋!各将即刻领旨,前往各军各营整顿兵马!"

每念一个名字,便有一员武将踏出班列。英国公张辅甲胄铿锵,腰间佩刀正是当年征安南时皇帝亲赐;朱勇抱拳行礼,袖口露出的护腕上,还留着去年北征时箭伤的疤痕;鞑靼降将金忠伏地叩首,额间重重磕在青砖上。

朱棣左手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是徐皇后临终所赠的羊脂玉,温润的表面已被岁月磨出包浆。他眯起眼睛扫视群臣,目光掠过朱高炽时,父子二人对视片刻。太子从父亲眼中看到了疲惫,更看到了燃烧的火焰。

“朕的身后,是绵延万里的长城!”朱棣突然振臂高呼,龙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是千万大明子民!是太祖皇帝打下的锦绣江山!"

帝王的声音虽然沙哑,却依然充满威严:"此一战,必犁庭扫穴,毕其功于一役!要让鞑靼小儿知道,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要给我大明的百姓换来一代人的安宁!"

"荡平鞑靼!荡平鞑靼!"数十名武将齐声高喝,声震云霄。奉天门外的广场上,旌旗翻涌如赤色怒涛,连廊下的《平胡得胜图》壁画都在这声浪中微微震颤。

朱高炽望着父亲被欢呼声簇拥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昨夜太医院密奏犹在耳边:皇帝咳血愈发频繁,左臂旧伤又再次复发。

可此刻站在阳光下的朱棣,却仿佛又变回了那个骑着乌骓马,在白沟河畔冲锋陷阵的燕王。寒风卷起漫天柳絮,落在皇帝肩头,转瞬又被染成金色,恰似这位传奇帝王即将落幕却依然耀眼的一生。

四月初四,晨雾未散,德胜门外校场已响起震天的金鼓。朱棣身披玄铁镶金的龙鳞甲,腰间悬着饮过漠北鲜血的斩马刀,端坐在通体雪白的照夜玉狮子上。二十万大军旌旗蔽日,京师三大营的赤色纛旗猎猎作响,枪尖凝结的露水在晨光中折射出冷冽的光芒。杨荣、金幼孜两位大学士身着绯袍,捧着黄杨木匣跟在御辇之后,匣中装着的,是昨夜才绘制完成的漠北舆图。

"皇太子听旨!"王忠尖细的嗓音划破长空。朱高炽蟒袍玉带,率领百官跪伏在地。

当听到“监国期间,便宜行事”的旨意时,朱高炽额间的汗珠悄然坠落在青砖上。

二十年前靖难之役的记忆突然翻涌——那时他也是这样跪在北平城头,目送父亲率军南下,而此刻,沉甸甸的江山终于要真正压在自己肩头。

城郊长亭,朱瞻基攥着素白的送别帕,望着爷爷愈发苍老的面容。朱棣忽然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时竟踉跄了一下,多亏近侍眼疾手快扶住。帝王挥退众人,枯瘦的手指紧紧握住孙子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朱瞻基生疼。

冰凉的兵符塞进掌心的瞬间,少年浑身一震——虎形青铜符上,“南城禁军”四个篆字还带着体温。

“帮你父亲把这个国家看好。"朱棣的声音像被风沙磨过的胡杨,沙哑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帝王最后深深看了眼孙子,翻身上马时,龙袍下摆扫过路边的野蔷薇,惊起几只蛰伏的昆虫。大军扬起的烟尘中,朱瞻基望着那个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想起幼时骑在爷爷肩头看阅兵的场景,泪水不受控地模糊了视线。

回到紫禁城时,雨丝已若有若无地飘落。朱高炽正在乾清宫东暖阁打太极,白鹤纹的袖口随着招式划出优雅的弧线。

朱瞻基附耳说出兵符之事,朱高炽推掌的动作陡然凝滞,绣着金线的云纹皂靴在青砖上划出半道弧线。香炉中升起的青烟突然被穿堂风搅乱,袅袅盘绕在父子二人之间。

张妍捧着刚沏好的碧螺春进来,听到父子二人对话后手不由一抖,茶盏在盏托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她望着丈夫骤然苍白的脸色,突然想起昨夜朱棣召她入宫时,盯着太祖皇帝画像久久不语的模样。

“陛下是怕……"张妍的声音卡在喉咙里,目光转向朱瞻基手中的兵符,那青铜上斑驳的绿锈,此刻竟像是凝结的血痂。

朱瞻基这才如梦初醒,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忽然想起出发前爷爷反常的叮嘱:"若一月后接不到军报,就让你父亲封掉居庸关。"少年握紧兵符,虎口被尖锐的符角刺得生疼:"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只有把这个国监好。"朱高炽弯腰拾起被风吹落的太极图,绢纸上的阴阳鱼被雨水洇得模糊。

朱高炽望向宫墙外翻涌的乌云,声音低沉得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张妍,去让后宫所有妃嫔每日诵经。你亲自去庆寿寺,替陛下给姚广孝上香。"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骤然砸在琉璃瓦上,顺着螭首的嘴倾泻而下,汇成蜿蜒溪流。

朱瞻基站在廊下,看着父亲转身时微驼的背影,突然觉得那淡灰色的袍角,竟与爷爷远去时扬起的龙袍如此相似。雨幕中,二十万大军出征的号角声似乎还在耳畔回荡,而紫禁城的铜钟已敲响未时三刻,惊起满院梧桐叶,在风雨中打着旋儿飘落。

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北国的寒意仍未褪尽,五十万明军如同赤色的钢铁洪流,在朱棣的统率下自北京、宣府两地拔营而起。

绵延百里的行军队伍中,明黄龙旗、赤色战旗遮天蔽日,长枪如林,刀光似雪。校官们的锁子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腰间佩剑的白玉螭纹折射出耀眼光芒,每一副铠甲的缝隙间都凝结着战场磨砺出的肃杀之气。

战马的嘶鸣、车轮的辘辘声与士兵们整齐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震撼天地的战争进行曲,昭示着这支十五世纪初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磅礴气势。

朱棣身着玄铁镶金的龙鳞甲,端坐在神骏非凡的照夜玉狮子上。这匹通体雪白的宝马,四蹄踏雪,昂首嘶鸣,唯有额头处一点朱红,恰似滴落的鲜血。

帝王的目光越过层层叠叠的甲胄与旌旗,当大军驶出长城的那一刻,他下意识地勒住缰绳,缓缓回首。眼前,万里长城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烽火台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砖石上的斑驳痕迹,是岁月与战火留下的印记;城墙缝隙间生长的野草,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朱棣凝视着这道凝聚无数心血的屏障,却不知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回望这片汉家锦绣江山。寒风吹起他鬓角的白发,也吹动着他身后猎猎作响的明黄龙旗,帝王的身姿在夕阳下显得既伟岸又孤寂。

傍晚时分,草原上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兀良哈部的首领以及女真各部的使者,驱赶着漫山遍野的牛羊,风尘仆仆地赶到朱棣的中军大帐。为首的兀良哈首领身材魁梧,头戴貂皮帽,身披狼皮大氅,腰间悬挂的弯刀镶嵌着红宝石,在暮色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这些使者翻身下马,以草原上最隆重的礼节,五体投地叩拜这位东方庞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尊贵无比的大明永乐皇帝陛下!”兀良哈首领的声音浑厚而炽热,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我谨代表兀良哈部的所有儿郎,向您献上骏马一千五百匹,牛羊六百头!愿陛下的大军如雷霆万钧,一举荡平鞑靼部落;愿陛下的威名如草原上的雄鹰,让敌人闻风丧胆!”他身后的随从们随即拉开皮袋,露出里面堆积如山的毛皮、箭矢等军需物资,每一样都代表着草原部落的诚意与敬意。

女真各部的使者们也纷纷上前,献上海东青、人参、貂皮等珍贵特产。他们用略显生涩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愿大明皇帝陛下旗开得胜,凯旋而归!鞑靼贼寇必将在陛下的天威下灰飞烟灭!”使者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大明国力的敬畏,又饱含着对这位传奇帝王的崇拜。

朱棣端坐在镶金的胡床上,神态从容自若,嘴角带着自信的微笑。他挥了挥手,声音洪亮而威严:“尔等忠心,朕心甚慰!待平定鞑靼,朕必重重赏赐!”说着,他走下台阶,亲手扶起兀良哈首领,又与各位使者亲切交谈,询问各部的生活状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帝王的豪迈气魄与宽广胸襟展露无遗,从草原风物谈到治国之道,从军事策略聊到民生百态,言语间尽显一代雄主的风范,让在场的众人无不心悦诚服。

夕阳的余晖如金色的纱幔,笼罩着整个中军大帐。最后一丝阳光洒在朱棣的龙袍上,将那金龙图案映照得仿佛要腾空而起。眼看天色渐晚,朱棣命人备下美酒佳肴,款待远方的客人。宴席结束后,又亲自送别这些逐水草而居的部落使者。

离开明军大营后,两个兀良哈部的使者骑在马上,望着身后依然灯火通明的营地,不禁发出感叹。

高个使者勒住缰绳,眼神中满是敬佩:“我早就听说,汉人这位可汗有句话叫‘天子守国门’,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若当年的元帝也有这般骨气与胆识,大元帝国又怎会在短短数十年间轰然崩塌?”

矮个使者沉思片刻,压低声音道:“听我叔叔说,南方的汉人把最后一个元朝皇帝称作‘元顺帝’,这‘顺’字,看似是谥号,实则是在嘲讽他的软弱无能。他就像风中的杂草,毫无骨气,丢尽了黄金家族的脸面……”

兀良哈部的首领骑着马走在前面,默不作声,但他眼角微微颤动的皱纹,暴露了内心的波澜——尽管永乐大帝曾经屠戮过他的族人,但在明军强悍的实力面前,这位首领只能选择尽力讨好。

草原的夜风呼啸而过,带着远处明军营地传来的更鼓声,也带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久久回荡。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