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 > 第132章 釜底抽薪破困局 雏鹰振翅铸铁骨

林奇重返津门时,暮色正将船厂染成一片昏黄。他带来的不仅是御书房里皇帝朱笔批复的圣旨,更是一份历经朝堂风波与暗夜袭击后,愈发沉静的决心。宫墙内的唇枪舌剑、工坊外的刀光剑影,非但没打乱他的节奏,反而像淬火的烈焰,烧尽了所有杂念——眼下破局的关键,唯有“铁牛”项目的技术突破。

他没有立刻召集人手追查内鬼,也未理会那些暗流涌动的揣测,而是径直走进了“铁牛”工坊。刚踏进门,一股凝重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匠人们低着头,手中的工具缓慢地在金属部件上摩挲,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与焦虑。那个耗费数月心血打磨的小型气缸,此刻正静静躺在工作台中央,金属表面泛着冷硬的光泽,却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横亘在所有人面前。

“都停下吧。”林奇拍了拍手,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核心匠人、技术骨干,连同赵士桢、徐尚庸等几个表现突出的学员,很快围拢过来,形成一个半圆。

“气缸的密封问题,卡在哪里了?”林奇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

负责气缸精细打磨的老匠人王师傅,拿起那个掌心大小的部件,重重叹了口气:“阁老,手工打磨的精度已经到顶了。您看,”他对着光倾斜气缸,“这些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划痕,平时瞧着不打紧,可一到高温高压环境下,就是致命的缝隙。我们试过桐油膏、软木垫片,甚至用了浸蜡的棉絮,最多撑半个时辰就会漏气,根本顶不住‘铁牛’运转的强度。”

林奇接过气缸,指尖拂过冰凉的金属表面,细微的凹凸感在触感中清晰可辨。这已是这个时代手工技艺能达到的巅峰水准,再想精进分毫,难如登天。工坊内陷入沉默,只有窗外海风掠过桅杆的呜咽声,更添几分压抑。

“或许……我们不用死磕打磨精度。”一个略带迟疑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沉寂。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赵士桢。少年被数十道目光聚焦,脸颊瞬间涨红,手指紧张地攥着衣角,但眼神却亮得惊人:“既然手工打磨没法做到完美密封,能不能换个思路——在结构上做文章,让这些缝隙变得无关紧要?或者……不用垫片,找别的东西填充缝隙?”

“不用垫片?”旁边一位匠人下意识反驳,“难不成用铁水浇铸?那不等于是把气缸和活塞焊死了?”话语里带着几分不以为然,觉得这想法太过异想天开。

“等等。”林奇抬手制止了匠人的质疑,目光落在赵士桢身上,语气温和却带着鼓励,“别慌,慢慢说,你的想法具体是什么?”

得到林奇的肯定,赵士桢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工作台边,拿起一截炭笔,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快速画起来:“我之前观察过水车的轴封结构,用的是浸过桐油的麻绳,紧紧缠在轴上,既能防水又能减少磨损。我想,能不能在气缸内壁和活塞之间,也做一个类似的‘填料槽’?找一种耐热、有弹性的材料填进去,再用一个可调节的压环压紧。这样一来,就算气缸有细微划痕,填料也能把缝隙堵上;就算填料磨损了,更换起来也比重新打磨气缸容易得多。”

木板上,简单的结构示意图渐渐清晰:气缸内壁开环形槽,槽内填填料,外侧用带螺纹的压环固定。工坊内一片安静,老匠人们盯着木板上的草图,眉头渐渐舒展——这思路看似简单,却跳出了“必须打磨完美”的固有思维,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耐热又有弹性的材料……”林奇沉吟着,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石棉纤维耐得住高温,可弹性不足;纯铜丝有弹性,却怕高温氧化。如果把石棉绳和混合了石墨粉的软铜丝拧在一起呢?石墨粉滑腻,能减少摩擦,还能耐高温,或许能行。”

一语点醒梦中人。王师傅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对啊!石墨粉!以前打磨精密部件时,就用石墨粉润滑,怎么没往这上面想!我们可以做个可拆卸的填料函,把混合填料塞进去,用压盖压紧,就算漏了,拆开换一批就行!”

“快!找材料来试!”“我去拿石墨粉!”“我来做压环!”匠人们瞬间活络起来,之前的沉闷一扫而空,工坊内重新响起工具碰撞的清脆声响,充满了久违的干劲。

林奇将具体的试验工作交给王师傅牵头,自己则带着徐尚庸等几位精通算学的学员,来到隔壁的绘图室。桌上摊开着“铁牛”传动系统的图纸,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记录着无数次试验的得失。“光解决密封还不够,”林奇指着图纸上的连杆结构,“传动部件的异常磨损也很严重,我们得从受力原理上优化。”

徐尚庸早已对此做过研究,立刻拿出自己的计算草稿:“阁老,我发现第三组连杆的铰接点位置不合理,运转时会产生额外的径向力,导致轴承磨损加剧。如果将铰接点后移三寸,再调整连杆长度,受力会更均匀。”他边说边用圆规在图纸上标注新的位置,算学公式列了满满一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奇俯身看着草稿,眼中露出赞许:“思路正确,按这个方向重新计算,把所有受力数据都算清楚,我们要让每一个部件的运转,都符合力学规律。”

就在工坊内热火朝天推进技术攻关时,沈千轻步走进绘图室,神色凝重地递上一份密报。“阁老,有两条新线索。”他压低声音,“其一,我们顺着尸体上的箭疮线索,找到了一位在浙东卫所服役过三十年的老军医。他辨认后说,那种箭疮的包扎手法和愈合疤痕,是早年浙东水师独有的——他们处理箭伤时,会用特制的草药膏配合麻布加压包扎,疤痕边缘会有明显的压痕。”

浙东沿海卫所……林奇的指尖在图纸上顿住,眼神渐沉。这个范围比之前的“水上势力”精准了太多,显然,背后主使与当年的浙东水师渊源极深,甚至可能就是由退役兵士组成的武装力量。

“其二,”沈千继续汇报,“我们按您的吩咐,对外放出‘刺客全毙’的消息后,南京那边有了动静。李焕之御史府上的一位清客,前几日在酒楼饮酒时,‘无意’中说津门袭击案是阁老小题大做,实则是借查案排除异己,还说‘铁牛’项目耗资巨大,不如早日叫停。”

“李焕之……”林奇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这看似随口的闲话,实则是在朝堂上带节奏,一边淡化袭击事件的严重性,一边抹黑“铁牛”项目,试图将矛头引回自己身上。朝中那只暗中搅动风云的手,果然没闲着。

“不必理会。”林奇将密报合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继续盯着李焕之的动向,但不要打草惊蛇。我们的重心在工坊,不在朝堂的口水仗上。技术硬了,话语权自然就有了。”

三天后,工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数十次试验,王师傅团队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填料配比——三成石棉绳、六成软铜丝,混合一成石墨粉,拧成手指粗的绳状填料,塞进特制的填料函中。当“铁牛”再次启动时,气缸密封时间从之前的半个时辰,延长到了三个时辰!虽然距离持续稳定运转还有差距,但这已是质的飞跃。

几乎同时,徐尚庸的优化方案也取得成效。调整铰接点位置后,传动系统的运转明显平稳了许多,轴承磨损率降低了近一半。当改良后的“铁牛”发出均匀的轰鸣声,不再有刺耳的漏气声时,整个工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赵士桢和徐尚庸看着运转的机器,脸上沾着油污,却笑得无比灿烂——他们亲身参与并推动了这关键一步,那种成就感,远比任何嘉奖都珍贵。

林奇站在人群外,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手中最新的密报——南京那边,李焕之的动作愈发频繁,似乎在串联其他官员,准备对“铁牛”项目发难。他的心中,渐渐勾勒出清晰的蓝图:技术突破是刺破迷雾的矛,能击碎所有因循守旧的阻碍;年轻学员的成长是守护革新的盾,能延续这份突破的火种;而朝堂上的明枪暗箭,不过是前行路上的荆棘。

斩断荆棘需要手腕,但绝不能因此停下赶路的脚步。

他转身叫来沈千,下达了新的指令:“立刻给水师提督传信,从明日起,水师学堂所有学员,分批轮流登上‘海巡号’,参与日常巡航和操练。”

沈千有些疑惑:“阁老,现在让他们出海,会不会有危险?”

“危险才是最好的课堂。”林奇望向窗外,海风正掀起船厂的旗帜,猎猎作响,“纸上谈兵永远学不会真正的海疆守护。让他们去感受海浪的颠簸,去见识礁石的凶险,去理解他们未来要驾驭的,究竟是怎样的力量。”

雏鹰羽翼初成,终要离开温暖的巢穴,去迎接真实的风雨。唯有在风浪中锤炼,才能真正学会翱翔。

(本章完)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