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好王爷 > 第347章 清君侧

大明好王爷 第347章 清君侧

作者:一身都是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0:00: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欣兰似乎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脸淡然地等待着命运的降临。袁巧儿和周妃却依然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面对这样的情形不知道该如何办才是。就在此时,朱楩再次打破了沉寂,说出了一个更令她们震惊到的消息。

"姐姐,陛下要纳你为妃。" 这句话如同比先前还要响的霹雷一般,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陷入了惊愕之中。尤其是欣兰本人,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从必死之境变成了皇帝的嫔妃。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就像是后世的过山车一样,让人的心情瞬间从谷底冲向高峰,这次换做是她就那么呆呆的看着朱楩,说不出一句话来。

周妃曾经也是一名妃子,深知宫廷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成为妃子不仅需要忍受无尽的孤独寂寞,更意味着可能永远无法离开京城,被困于宫廷之中。但无论如何,至少欣兰不用再面对殉葬的命运,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想到这里,周妃的心稍稍放宽了一些。

而这个消息在袁巧儿与柳柳耳中听来,则是说的欣兰不用殉葬,不用死了,自然是高兴的,忙追问道:“殿下,快说说这是为什么呀,怎么新皇会想纳欣兰姐姐为妃?”

朱楩其实心里很清楚,朱允炆要纳欣兰为妃,明显不是因为喜欢她,而是要利用欣兰来限制和掌控自己。这种情况对于欣兰来说,真的是好事吗?而且,他与朱允炆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的,他们之间注定不会和平共处。

虽然目前两人还能相安无事,但以后呢?现在朱楩能够凭借收复安南的战功,让朱允炆不敢轻易对他动手。但如果朱允炆将他架空一年或两年,然后给他找点替罪羊干的事情,往他头上扣几顶黑锅,那他也只能乖乖地接受被削藩的命运。到那时,欣兰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她的结局恐怕不会比殉葬好多少。想到这里,朱楩不禁感到一阵沉重。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权衡,最终还是决定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向这四位自己最为信任的女子一五一十地讲述清楚。于是乎,他开始详细叙述起朱允炆如何利用老朱临终时留下的遗言漏洞,重新启动了残酷的殉葬制度,接着又讲述了自己与朱允炆针锋相对的过程,甚至包括在最后关键时刻,朱允炆竟然会拿出了欣兰这张牌来逼迫自己就范的事情。

听完这一切后,周妃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会被当今天下权势最大之人用自己的干女儿作为要挟。而一旁的袁巧儿也恍然大悟,此刻她们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如履薄冰、进退两难,表面上看,似乎是让欣兰侥幸逃脱了殉葬的命运,但实际上无论是对朱楩还是欣兰而言,都犹如身处温水之中,逐渐被煮熟的青蛙一般,毫无反抗之力。

然而,在这过程中,欣兰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情愿。事实上,在她内心深处,早已有了心仪之人,只可惜如今已无法如愿嫁给那个人。因此,她宁愿选择一生陪伴在周妃身旁。但此时此刻,她却被当今圣上点名要求封为妃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她甚至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

“姐姐,你放心,我会想办法尽量把时间往后拖,你不愿从他,弟弟我怎么可能让你委屈求全,此事还有转机,我需谋划一番,到时候母妃与姐姐得多多配合。”朱楩看着有些不太情愿的欣兰淡然说道,语气很平静,但眼神却坚定而决绝。

倒是周妃听到这句话后,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把抓住朱楩的胳膊,用极小的声音问道:“你要造反?”

这个问题虽然很小声,小到几乎听不到,但在场所有人都能从周妃的唇间看出这四个字,因为她的嘴唇动得很慢,仿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是的,周妃就是这么问的,而且问得非常直接,也只有对象是自己的儿子时,她才敢问出这样的话来。

欣兰连忙摇头,眼中满是惊慌,抢先说道:“若是这样,那殿下切莫为了我做这种事,欣兰承受不起。”

朱楩紧紧地握住周妃用力抓着自己胳膊的手,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用一种几乎听不到的声音,但却能够让她们通过唇语理解的方式说出了三个字:“清君侧!”

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采用不同的说法,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意义。如果说造反,那就意味着皇帝下台,由自己取而代之;而清君侧则表示皇帝仍然是皇帝,只不过皇帝身边的人都必须听从他的指挥。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是否要成为刘邦或曹操的抉择。显而易见的是,就朱楩当下的实力以及从礼法层面所获得的支持而言,他并不具备直接反叛并取代皇帝的能力。但是,“清君侧”这个借口却是恰如其分,而且他内心深知,按照当前的局势持续演变下去,削藩必定会发生,而北方的燕王朱棣在未来改元永乐也是板上钉钉之事。

此刻,四位女子的神情由最初的惊讶,继而转为难以置信,随后变得黯淡无光,继而是忧心忡忡,最后则是无可奈何地相信,也唯有相信而已。毕竟,朱楩此时此刻的表情已经向她们表明,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而她们所能做的便是全力配合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好王爷请大家收藏:()大明好王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天清晨,新的朝堂迎来了全新的议政议程。朱允炆将他精心策划的建文新政呈现在众人面前,并委派黄子澄和方孝孺向朝中全体官员详细讲解、深入探讨以及严密监督其实施进程。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便是推行井田制,这一政策已全面下达至全国各地。

这属于民政范畴,尽管对于广大百姓而言,这种古老且已被实践证明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制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但它却是轰皇致力于恢复周礼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至少京城周边的数个行省已经率先展开行动。

除了井田制之外,建文新政还包括另外两项重要内容:一是修改各地的地名,即按照周礼制度恢复各地昔日的旧名;二是对官员的官职名称进行调整变更。然而,这些新政措施在短期内几乎不具备任何实质性意义,只是为了顺应周礼而不得不付诸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给朝廷各级官员增加了大量向民众宣传普及的工作量。

最后一项就是削藩,没错,削藩,在他登基称帝的第二天,朱元璋头七后的第二天,他把建文新政中最重要议题留给了削藩,而今日让众臣讨论的便是如何削,怎么削,从谁先开始削。

其实这个话题他与那四人早在朱元璋在世之时便已经确定好了,制定出了详细的削藩流程和顺序,今日拿出来议,不过只是为了走个形式,目的自然是最后收尾时由黄子澄来宣布一下他们早已做好的计划罢了。

朱楩自然是不在场的,他早就不上朝了,今日当然也不上朝,即便这是新皇正式称朝的第一天,只要没有召见他,他依然不去,不过略有不同的是,今日他已经换好了朝服,来到奉天殿外不远处的凉亭下坐着等待着早朝的结束,他有事要奏。

喜欢大明好王爷请大家收藏:()大明好王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