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好王爷 > 第336章 吃肉喝汤

大明好王爷 第336章 吃肉喝汤

作者:一身都是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0:00:01 来源:全本小说网

众人面面相觑,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毕竟,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只能服从。于是,群臣齐声应和,表示愿意听从皇帝的安排。就这样,事情迅速得到了解决,韩王朱松成为了安南的藩王,而沐晟则以侯爵的身份率领云南的一部分兵力协助。这意味着沐晟还有晋升的机会。

朝臣们恍然大悟,不禁对皇帝心生敬佩。原来,皇帝并不是真的想让岷王迁移藩国,而是希望朱松能够前往安南。朱楩与沐春、朱松与沐晟,两组兄弟分别镇守相邻的两地,可以互相配合、互相照应。这样一来,如果云南或安南遇到灾难或困难,一方的兄弟必然会伸出援手帮助另一方。这种安排既展现了皇帝的深谋远虑,也体现了他对亲情关系的巧妙运用。

朱楩心里自然清楚,老朱一开始说的让他移藩,绝对不会像表面那么简单。实际上,老朱很可能已经察觉到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因此,这次的提议并非仅仅是关于朱楩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朝廷的布局和未来。

朱楩深知老朱此举背后的深意,他明白这是对他和朝臣们的一种试探,也是对大孙子朱允炆的最后一道保护防线。如果朱楩轻易地接受了这份殊荣,那么今天可以将他移至安南,明天就有可能将他调往江南。

毕竟,权力是老朱赐予的,收回或放宽都只在他的一念之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特意询问朝臣,并观察朱楩的态度呢?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防范未然,而这也是老朱最后的一次试探。

尽管老朱对朱楩有着深厚的父爱,但作为一个帝王,为了确保江山的稳定,他必须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进行试探和确认。即使这种试探充满了提防之情,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老朱别无选择。他需要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以及朱楩是否真的没有不该有的想法。

朱楩的回答让朱元璋很是满意,虽然他一直保持着喜怒不形于色,但此刻从他不停敲击这椅子的手就能看出,朱楩的拒绝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

而对于朝臣们的试探,朱元璋这么做也是为了确定一件事情,如果他离开后,这满朝文武到底有多少人是忠心于他这大孙子的?所以,他故意提出一个这样的议题来,就是要让那些忠心于朱允炆的臣子主动站出来表明立场。通过观察哪些人跳出来,就可以知道谁是真正忠于朱允炆的人。当然,没有跳出来的人并不一定代表他们不忠,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者认为时机未到。但跳出来的人,一定都是坚定地支持朱允炆的人。

朱元璋对今天的朝会感到十分满意,特别是朱楩给出的最终答案,可谓精妙绝伦。这个答案不仅让朱楩赢得了淡泊权力的美名,还成功地实现了朱元璋精心策划的最后一步棋。

然而,这一安排实际上也是出于朱楩自身的核心利益考虑。云南乃是他的根基所在,无疑是最适合他发展的地方。将昆明府打造成大明未来真正的南京城,辐射并掌控整个东南亚地区,甚至向更南端的澳洲和西面的印度扩张。倘若移藩,反而会导致他在云南多年来积累的声誉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为己所用。

朱元璋的目的已然达成,龙心大悦之下,心情自是无比舒畅。正当他准备宣布退朝之时,却见朱楩忽然面色急切地开口道:“父皇,儿臣尚有一事要禀报。”

朱元璋微微一怔,旋即微笑着点头示意:“说吧,何事?”

朱楩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而诚挚地看向朱元璋,郑重其事地说道:“父皇,年初南北榜案涉案的考官与学子等人,目前仍被关押在昭狱中。虽然他们因涉案而难以洗脱相互包庇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中不乏一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者大儒。儿臣恳请父皇能够网开一面,给予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前往边疆地区或新收复的安南,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赎其罪。”

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皆因朱楩旧事重提——南北榜案。然而,昨天他提及此事时,老朱却毫不客气地打断并制止了他。当时在场的仅有燕王三子和朱允炆。如今,朱楩却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表明立场。

朱楩并非不了解,如果此案件被翻案,那么朱元璋就不得不承认,他为了维护南北统一的大局,必须让这些人背负罪名。这样一来,朱元璋就会被视为无情之人。因此,朱楩并没有提出重新审判或彻底调查此案,而是表示对于这些考官和学子而言,他们确实有罪,但恳请皇上饶他们一命,将他们发配至边疆地区,让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

本来朱楩今日是没打算提这件事情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些被卷入南北榜案的官员和学子与自己并没有什么交情或利益关联,完全没必要为了他们去惹怒老朱。

然而,或许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今天老朱终于达成了他最期望的结果和安排,同时也让朱楩意外地获得了淡泊名权的美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好王爷请大家收藏:()大明好王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既然这样,那就干脆让他多赢得一些大臣们的好感吧!要知道,在昭狱里关押着的可是刘三吾、白信蹈以及张信等一众曾在科举中名列前茅的人物,他们可都是当时的状元。

对于这些人最终的命运,百官们都格外关注。毕竟,他们的结局直接反映了文官们在朝廷中的地位。如果皇帝决定将他们处死,那么朝堂上的风气将会明显倾向于重武轻文,意味着文官们仅仅是皇帝用来巩固统治的工具而已。

朱楩心里的小算盘其实打得很响,今日这局面,老朱定然不会拒绝。毕竟他已经达成了某种目的,自然需要给出一点甜头。朱楩的请求并不算是过分,至少对于老朱家来说并没有任何损失。

既承认了老朱的明察秋毫,又展现了老朱老年时期的宽仁。这样一来,不仅让朱楩赢得了朝臣们的好感,使得之前的安排更加顺利,而且还能让这几个人继续在边疆发挥余热,可谓是一举多得。

老朱似乎看透了一切,嘴角微微歪斜,露出一丝笑容:“既然岷王也替他们求情,那就饶他们不死吧。不过,削去他们的一切职务,贬为庶民。至于将他们发配到哪里,就由太孙来决定吧。”

朱楩心头微微一愣,暗自感叹道:“老朱不愧是老朱啊!”朱元璋绝不允许任何人试图指挥他,更不会容忍他人借机左右他的决策。当朱楩提议让刘三吾和白信蹈等人前往边疆或安南时,朱元璋巧妙地将决定权交给了朱允炆,让这位大孙子来做最终决定。无论是让这些人留在京城,等待朱元璋百年之后重新启用,还是派遣他们去别处担任小官职,朱元璋其实并不在意。

这样一来,朱楩原本想要通过这个提议赢得名声并获得朝臣们好感的计划,却被朱元璋巧妙地转化成了将真正的好处分配给朱允炆。由朱允炆来决定这些人的命运,既能够让当事人刘三吾、白信蹈等人感激涕零,也能在未来重新启用他们时赢得一众文官的尊崇。这种帝王般的深思熟虑,使得朱楩原本计划又吃肉又喝汤的局面,变成了一锅肉汤只有一碗可分的局面。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手段实在高明。

喜欢大明好王爷请大家收藏:()大明好王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