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战神 > 第114章 在家中对常遇春的思念和担忧

南京城的秋夜来得格外早。暮色四合时,常府的灯笼已经次第点亮,在渐浓的夜色中晕开一圈圈温暖的橘光。蓝氏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件未完成的男装,针线悬在半空,久久没有落下。她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远在北方的丈夫。

这件冬衣她已经缝制了一个多月了。深蓝色的缎面是她亲自挑选的,料子是上等的云锦,内衬铺着厚实的兔毛。按照往常,这样的衣服三天就能完成,但这次,她总是心神不宁。针脚时密时疏,有好几次,银针穿透布料时,不小心扎到了自己的指尖。血珠渗出来,她却浑然不觉,只是怔怔地看着窗外那轮渐圆的月亮。

夫人,夜深了。贴身丫鬟小翠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件织锦披风搭在蓝氏肩上,您该歇息了。

蓝氏回过神来,摇摇头:再等等。她拿起针线,继续缝制,但手指却不听使唤,好几次扎到了自己。这件衣服的领口处,她绣了一朵小小的梅花,那是丈夫最喜欢的图案。记得去年冬天,他出征前,她为他绣的荷包上也是这样的梅花。常遇春当时笑着说,这梅花比真的还好看,要一直带在身上。

夫人,您又在想将军了。小翠接过针线,熟练地帮蓝氏收了尾,将军吉人天相,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蓝氏苦笑一声:我何尝不知道,但...她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铜镜中的女人面色憔悴,眼窝深陷,哪里还有半点当年新嫁娘的娇羞模样。她想起自己嫁给常遇春的那天,红盖头下的她紧张得手心冒汗,而掀开盖头的那一刻,丈夫眼中闪烁的光芒,至今还清晰地印在她的记忆里。

小翠,你说...我是不是太软弱了?蓝氏抚摸着镜中的自己,作为将军夫人,我应该坚强,应该...

夫人!小翠打断她,您已经做得很好了。您操持家务,教育子女,照顾老夫人,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将军能安心在外征战,全靠您在后方支撑。

蓝氏点点头,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她想起上个月收到的家书,丈夫的字迹比平时潦草了许多,信中只简单说了几句军务,对家人的问候也显得敷衍。当时她只当是军务繁忙,没有多想,但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不对劲。

那封信是傍晚时分送到的。往常,常遇春的家书都是上午送达,但那天却拖到了日暮时分。送信的士兵面色苍白,眼神躲闪,将信递给管家后就匆匆离去。蓝氏当时正在厨房监督给老母亲熬药,听说有家书,连围裙都来不及解就跑了出去。展开信纸的那一刻,她的心就咯噔一下——墨色深浅不一,像是匆忙间写就,而且字迹歪歪扭扭,完全不像丈夫那刚劲有力的笔锋。

小翠,蓝氏擦干眼泪,你去把王管家叫来。

不一会儿,王管家匆匆赶来:夫人,您找我?

王伯,蓝氏斟酌着词句,你有没有觉得...将军最近的信有些奇怪?

王管家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确实如此。将军往来的信件,字迹工整,内容详实。但最近这封,不仅字迹潦草,而且内容简短,完全不像将军的风格。

蓝氏的心沉了下去:那你觉得...

夫人,您多虑了。王管家连忙安慰,将军在前线,军务繁忙,偶尔疏忽也是正常的。

但蓝氏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常遇春虽然是个武将,但心思细腻,每次家书都会详细询问家中每个人的情况,连老母亲最近胃口如何,女儿有没有长高,儿子在私塾表现如何,都会一一问到。但这次,信中只有寥寥数语,连孩子们的近况都没有提及。

王伯,蓝氏下定决心,你明天一早就去宫里,求见刘伯温大人。就说...就说我想请他算一算将军的运程。

王管家大惊:夫人,这...这不合规矩啊!

顾不得那么多了。蓝氏的声音坚定,我总觉得...将军出事了。

夜深了,蓝氏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星空。她不懂星象,但听丈夫说过,北斗七星指引方向,是军人的守护星。今晚,她发现北斗七星似乎比平时暗淡了许多,这让她更加不安。

夫君...她轻声呼唤,仿佛这样就能让远方的丈夫听到,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孩子们...还有我,都在等你。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蓝氏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却依然感到一阵寒意。她不知道,这寒意不仅来自秋风,更来自千里之外,那个正在与死神搏斗的男人。

---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蓝氏就已经起身梳妆。她特意选了一件素雅的月白色长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发间只插了一支简单的银簪。镜子里的她虽然面色依旧憔悴,但眼神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夫人,您真的要去?小翠端着温水走进来,担忧地看着她,宫里规矩多,万一...

必须去。蓝氏接过水盆,仔细地净手,我昨晚想了整整一夜。遇春的信不对劲,送信的士兵神色慌张,连北斗七星都显得黯淡...所有迹象都在告诉我,出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翠叹了口气,从梳妆台上取来一个小小的锦囊:这是奴婢昨天去城隍庙求的平安符,您带上吧。

蓝氏接过锦囊,小心地放入袖中。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夫人,王管家准备好了。是老夫人的贴身嬷嬷。

蓝氏点点头,站起身来。临走前,她特意去看了看熟睡的孩子们。女儿常云才五岁,睡梦中还紧紧抱着父亲送她的木马;儿子常风七岁,眉头紧锁,似乎在做什么梦。蓝氏俯下身,轻轻吻了吻孩子们的额头,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

娘...常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蓝氏强忍泪水,柔声说:快了,爹爹打完仗就回来了。

常云满意地闭上眼睛,嘴角还挂着微笑。蓝氏转身离开,不敢再看,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声来。

---

皇宫午门外,王管家已经等候多时。见蓝氏的马车驶来,他连忙上前迎接。

夫人,您来了。王管家神色凝重,奴才已经托人打听了,刘大人今日在文华殿当值,但要见他,恐怕...

我知道。蓝氏从马车上下来,我们直接去文华殿。

王管家大惊:夫人,万万不可!没有传召,擅闯文华殿是死罪啊!

蓝氏却异常平静:王伯,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奴才...奴才从您嫁入常府就跟着您了,已经八年了。

八年了。蓝氏轻声说,这八年里,你见过我做过鲁莽的事吗?

王管家摇头:夫人向来沉稳。

那你就相信我这一次。蓝氏的目光投向远处高大的宫殿,如果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我还配做常遇春的妻子吗?

王管家被这番话震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夫人虽然外表柔弱,但骨子里有着常将军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两人正要往文华殿方向走去,忽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弟妹这是要去哪?

蓝氏回头一看,是徐达的夫人谢氏。谢氏穿着一身华丽的宫装,显然是刚从宫中出来。

徐夫人。蓝氏行了一礼,我...我来给皇上请安。

谢氏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弟妹,你我都是武将家眷,何必说这些场面话。你这是要去见刘伯温吧?

蓝氏心中一惊,但面上不露声色:徐夫人说笑了。

别瞒我了。谢氏走近一步,压低声音,我家老徐也觉得不对劲。常将军的家书太过简短,而且...而且他听说,常将军在攻打大都时受了重伤。

蓝氏的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王管家连忙扶住她。

重伤?蓝氏的声音在颤抖,有多重?

谢氏摇头:具体如何,我家老徐也不清楚。军情保密,他也是从侧面听说的。弟妹,你若真要去见刘伯温,我倒有个办法。

蓝氏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什么办法?

今日午后,刘伯温会去奉天殿向皇上奏报军情。谢氏从袖中取出一块令牌,这是宫中通行令牌,你拿着它,在奉天殿外的偏廊等候。说不定能碰到他。

蓝氏接过令牌,手在颤抖:徐夫人,这...这太贵重了。

什么贵重不贵重的。谢氏拍拍她的手,我们这些女人,丈夫在前线拼命,我们在后方能做的,不就是互相扶持吗?况且,我也担心老常。他可是我家老徐的生死兄弟。

蓝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这些天来,她一直强撑着,此刻在谢氏面前,所有的坚强都土崩瓦解。

谢谢...谢谢姐姐。蓝氏哽咽着说。

傻妹妹。谢氏为她擦去眼泪,去吧,小心些。记住,不要声张。

---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奉天殿的偏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蓝氏站在廊柱后,心跳如鼓。她握着袖中的锦囊,手心已经沁出汗水。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蓝氏的腿都站麻了。就在她快要撑不住的时候,远处传来脚步声。她连忙屏住呼吸,从廊柱后探出半个头。

只见一个身穿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向这边走来,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那男子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当朝太史令刘伯温。

蓝氏深吸一口气,从廊柱后走了出来。

刘大人!她轻声呼唤。

刘伯温停下脚步,回头看她:你是...?

民女常蓝氏,常遇春的妻子。蓝氏行了一礼,冒昧打扰大人,还望恕罪。

刘伯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常夫人,你这是...

民女想请大人算一算...算一算将军的运程。蓝氏的声音在发抖,大人,我丈夫是不是出事了?

刘伯温沉默片刻,示意身后的小太监退下。他走到蓝氏面前,仔细打量着她:常夫人,你为何会有此问?

他的家书不对劲。蓝氏急切地说,字迹潦草,内容简短,完全不像他的风格。而且...而且徐夫人说,他攻打大都时受了重伤。

刘伯温叹了口气:常夫人,军情...

大人!蓝氏打断他,我不是来打探军情的。我只是...我只是想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句话说出口,蓝氏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如雨而下。她想起丈夫出征前夜,握着她的手说:蓝儿,等我回来,我们去看江南的春天。想起他每次归来,都会给孩子们带些北方的特产,虽然不值钱,但孩子们总是开心得不得了。想起他抱着老母亲说:娘,儿子不孝,不能常伴左右。

刘伯温看着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女人,心中也不禁动容。他见过太多武将的家眷,但像蓝氏这样深爱丈夫的,确实少见。

常夫人,刘伯温的声音柔和了一些,常将军确实受了重伤,但...但已经脱离危险了。

蓝氏的身体一软,几乎要跪倒在地。刘伯温连忙扶住她。

真的?她不敢相信地问。

真的。刘伯温点头,不过...不过伤势确实严重,需要静养。军中已经派人护送他回京了。

回京?蓝氏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什么时候能到?

刘伯温犹豫了一下:这个...具体时间尚不确定。但快则三五日,慢则...

慢则怎样?蓝氏紧张地问。

刘伯温看着她,缓缓说道:慢则...要看他的造化了。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蓝氏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她知道,刘伯温这样说,意味着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大人,蓝氏擦干眼泪,我能在城外等他吗?

刘伯温摇头:万万不可。常将军回京,自有安排。你在家中等候即可。

可是...

常夫人,刘伯温打断她,相信我,我已经派人沿途照料。你现在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不要让常将军回来时,看到你憔悴的样子。

蓝氏点点头,知道刘伯温说得对。她深吸一口气,再次行礼:多谢大人告知。民女...民女告退了。

看着蓝氏离去的背影,刘伯温叹了口气。他抬头看了看天色,乌云正在聚集,似乎要下雨了。他想起军中传来的消息——常遇春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伤口感染引发了高热,人一直昏迷不醒。军医说,能否撑到南京,全看天意了。

---

回到常府时,天已经下起了小雨。蓝氏没有打伞,任由雨水打湿她的头发和衣裳。王管家和小翠在门口焦急地等候,见她回来,连忙迎了上去。

夫人,您怎么样?小翠扶住她,见到刘大人了吗?

蓝氏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见到了。

她没有说更多,径直往内院走去。雨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回到房间,蓝氏换下湿衣服,坐在梳妆台前。镜中的她脸色苍白,嘴唇发青,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想起刘伯温的话:快则三五日,慢则...要看他的造化了。

造化...她轻声念着这个词,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她不信什么造化,她只信自己的丈夫。常遇春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最清楚。他从小在苦水里长大,十五岁从军,十八岁就敢带着几十人偷袭元军大营。他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有二十多处,哪一次不是从鬼门关前走回来的?

他一定会回来的。蓝氏对自己说,他答应过要带我看江南的春天。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雨还在下,但天边已经透出一丝光亮。她想起丈夫曾经对她说:蓝儿,你看那雨后的彩虹,多美。不管下多大的雨,太阳总会出来的。

是啊,太阳总会出来的。蓝氏轻声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夫人!夫人!是王管家的声音,宫里来人了!

蓝氏心中一紧,连忙走出去。只见院子里站着一名小太监,手持拂尘,面无表情。

常夫人,小太监行了一礼,皇上口谕,宣您即刻进宫。

蓝氏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知道,这一定与丈夫有关。

公公,她强作镇定,可知皇上宣民女进宫所为何事?

小太监摇头:奴才不知。夫人,请吧。

蓝氏点点头,对王管家说:准备马车。

夫人,王管家担忧地说,您刚淋了雨,身子...

无妨。蓝氏打断他,走吧。

马车驶向皇宫的路上,蓝氏的心一直在下沉。她想起刘伯温的话,想起丈夫那封简短的家书,想起徐夫人担忧的眼神。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她,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皇宫内,朱元璋正在奉天殿焦急地踱步。案桌上放着一份刚刚送达的军报,他的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可怕。

常遇春的情况如何?他问站在一旁的太监。

回皇上,太监低头,军报上说...常将军高烧不退,人已经...

混账!朱元璋一拳砸在案桌上,朕不要听这些!告诉朕,他还能撑多久!

太监吓得跪在地上:皇上...军医说...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皇上,常夫人到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让她进来。

蓝氏走进大殿,看到朱元璋阴沉的脸色,心已经凉了半截。她跪下行礼:民女常蓝氏,参见皇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起来吧。朱元璋的声音有些沙哑,常夫人,朕叫你来,是想告诉你...

皇上,蓝氏打断他,民女知道。遇春他...他是不是快不行了?

朱元璋愣住了,他没想到蓝氏会如此直接。

谁告诉你的?他问。

民女猜的。蓝氏的声音异常平静,从那封家书开始,我就觉得不对劲。后来见到刘大人,他的眼神也告诉我,情况很糟糕。皇上,您不必瞒我,民女...民女承受得住。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跪在地上却挺直了脊梁的女人,心中不禁感慨。常遇春何其有幸,能有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妻子。

常夫人,朱元璋的声音柔和了一些,遇春确实情况不妙。军报上说,他高烧不退,已经昏迷三天了。

蓝氏的身体晃了晃,但她很快稳住了自己:皇上,民女想求您一件事。

你说。

民女想...想去见见他最后一面。蓝氏的声音在颤抖,哪怕...哪怕只能看一眼。

朱元璋沉默了。按照规矩,前线将士未归,家眷是不能擅自离京的。但看着蓝氏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他实在不忍拒绝。

皇上,蓝氏继续说,遇春为大明出生入死,如今...如今他可能要走了,民女只是想送他最后一程。求皇上成全!

说完,她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朱元璋叹了口气:起来吧。朕准了。

蓝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敢相信:皇上...您...

朕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接应了。朱元璋说,你收拾一下,明日一早出发。记住,不要声张。

谢皇上!谢皇上!蓝氏再次磕头,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

当晚,蓝氏几乎一夜未眠。她坐在窗前,看着月亮从东边升起,又慢慢西沉。她想起与常遇春相识相知相守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她想起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次庙会上。当时她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被小偷偷了钱包,急得直哭。是他挺身而出,追回了钱包。那时他只是个普通的士兵,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她想起他们成亲的那天,他穿着大红喜服,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引来无数人的羡慕。掀开盖头的那一刻,他笑着说:蓝儿,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依靠。

她想起他第一次出征,她站在城楼上目送他远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那天晚上,她哭了整整一夜。

她想起他每次归来,都会给她带些小礼物。有时是一朵野花,有时是一块奇特的石头,虽然不值钱,但都是他精心挑选的。

她想起他抱着孩子们时的温柔,想起他照顾老母亲时的孝顺,想起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时的豪迈...

遇春...她轻声呼唤,你一定要等我。

天快亮时,蓝氏终于下定了决心。她走到书桌前,铺开纸笔,开始写信。一封给老母亲,一封给孩子们,还有一封...给常遇春。

给老母亲的信中,她嘱咐老人家保重身体,说遇春很快就会回来,让她不要担心。

给孩子们的信中,她告诉他们,爹爹去打坏人了,很快就会回来给他们带礼物。她叮嘱他们要听祖母的话,好好学习。

给常遇春的信,她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

遇春吾夫:

见字如面。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在去见你的路上了。我知道,你可能会怪我鲁莽,但我实在等不及了。这些天来,我夜夜梦见你,梦见你满身是血,梦见你独自站在荒野中。我的心痛得无法呼吸。

遇春,你答应过我的,要带我去看江南的春天。现在春天已经来了,你却不在身边。桃花开了,柳树绿了,你说过要和我一起赏花的。

我知道,你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所以,你一定要撑下去,撑到见到我。如果你走了,我一个人...一个人怎么活下去?孩子们怎么办?老母亲怎么办?

遇春,我求你,为了我,为了孩子们,为了这个家,你一定要回来。

我马上就要见到你了。等我。

妻 蓝氏

写完信,蓝氏将它们分别封好,放在梳妆台的抽屉里。然后,她换上一身利落的男装,将头发高高束起,看起来像个英气勃勃的少年。

夫人,您这是...小翠推门进来,看到她的样子,惊得说不出话来。

小翠,蓝氏将一个小包裹递给她,这些信,你按我说的放好。如果我...如果我回不来,你就交给老夫人。

夫人!小翠哭出声来,您不要说这样的话!您一定会回来的!

蓝氏拍拍她的手:我知道。但以防万一。

这时,门外传来王管家的声音:夫人,马车准备好了。

蓝氏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她生活了八年的家。然后,她毅然决然地走了出去。

---

清晨的南京城笼罩在薄雾中。蓝氏坐在马车上,看着熟悉的街景慢慢后退。她的心中充满了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夫人,王管家坐在她对面,您真的要去?这一路...

王伯,蓝氏打断他,你知道我为什么坚持要去吗?

王管家摇头。

因为遇春他...他怕黑。蓝氏的声音有些哽咽,他小时候被关在黑屋子里过,从那以后就特别怕黑。如果他真的要走了,我不想让他一个人在黑暗中。

王管家听了,眼眶也红了。他想起常将军确实有这个毛病,每次夜宿军营,帐篷里总要点一盏灯。

夫人,王管家擦了擦眼睛,您放心,奴才一定护您周全。

马车驶出城门,向北方的官道驶去。蓝氏掀开车帘,看着远方的地平线。太阳正在升起,金色的光芒驱散了薄雾,照亮了前方的路。

遇春,她轻声说,我来了。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蓝氏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是什么,但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勇敢面对。

因为她是大明第一战神常遇春的妻子,她不能给他丢脸。

---

三天后,在距离南京城三百里的一个驿站里,蓝氏终于等到了她想要的消息。

夫人!王管家匆匆跑进来,军中的人来了!

蓝氏的心跳瞬间加速:他们说什么?

他们说...说常将军...常将军他醒了!

蓝氏的身体一软,瘫坐在椅子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常将军醒了!王管家激动地说,军医说,这是奇迹!高烧退了,人也清醒了!

蓝氏的眼泪如决堤般涌出。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她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太好了...太好了...她喃喃地说。

夫人,王管家说,军中的人还说,常将军一直在念叨您的名字。他说...他说他梦见您了,梦见您穿着红色的嫁衣在等他。

蓝氏抬起头,脸上挂着泪痕,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个傻瓜...

夫人,我们要继续往前走吗?王管家问。

蓝氏站起身,走到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暖而明亮。

不回去了。她说,我要去见他。

王管家点头:奴才这就安排。

蓝氏看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丈夫正在等着她,而她,也正在奔向她的爱人。

---

又过了两天,在距离大都百里的一处军营里,蓝氏终于见到了她日思夜想的丈夫。

常遇春躺在行军床上,脸色苍白,但眼睛却亮得惊人。看到蓝氏走进帐篷,他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别动。蓝氏快步走到床边,扶住他,你的伤还没好。

常遇春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愧疚:蓝儿,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蓝氏摇摇头,泪水再次涌出:只要你没事,比什么都好。

我梦见你了。常遇春轻声说,梦见你穿着红色的嫁衣,在桃花树下等我。

蓝氏笑了:那不是梦,我会一直等你。

常遇春拉着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蓝儿,我好想你。

我也想你。蓝氏俯下身,轻轻吻了吻他的额头,现在好了,我来了。

两人相视而笑,所有的思念和担忧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帐篷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蓝氏知道,春天真的来了,而她和丈夫的春天,也才刚刚开始。

---

一个月后,常遇春伤势好转,可以下床行走了。这天,他拉着蓝氏的手,在军营外的桃林里散步。

蓝儿,常遇春说,等伤好了,我带你去看江南的春天。

蓝氏笑着点头:

常遇春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一支桃花簪,插入蓝氏的发间:好看。

蓝氏摸了摸发簪,心中甜蜜蜜的: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前几天。常遇春说,我让军中的工匠做的。

蓝氏靠在他的肩上,看着满树桃花:遇春,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怕失去你。

常遇春紧紧抱住她:傻瓜,我怎么会舍得离开你。

两人相拥而立,春风吹过,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肩膀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粉色的纱衣。

遇春,蓝氏轻声说,我们回家吧。

常遇春点头:好,我们回家。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他们手牵着手,向军营走去,身后是满树桃花,前方是家的方向。

---

南京城,常府。

蓝氏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件刚完成的男装。这件冬衣她终于缝制完了,领口处的梅花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夫人,小翠走进来,将军回来了!

蓝氏放下衣服,站起身来。她走到门口,看到常遇春正大步向她走来。他穿着她缝制的冬衣,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蓝儿,他张开双臂,我回来了。

蓝氏跑进他的怀抱,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和熟悉的气息。

欢迎回家。她轻声说。

常遇春紧紧抱住她: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蓝氏知道,她的春天终于来了,而这一次,她的爱人会一直陪在她身边,再也不会离开。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