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683章 投其所好,才是人之常情

七月二十五日,北京城。

刚下早朝,崇祯皇帝略显悠闲的埋头在奏疏堆里。

前些天关外捷豹频传,先是虎贲军在漠南连战连捷,已经迫使不少蒙古人投降。

而后是近卫军奏报,张世康势如破竹一口气收复了三十座大小城池,大军已经打到了辽河河畔。

据说是建奴提前销毁了河岸的渔船,导致大军暂时无法渡河。

这若是以往,崇祯皇帝估摸着也要垂头丧气发愁的睡不着觉,可是现在崇祯皇帝很知足。

犹记得张世康出征前,曾小声对他说,此次出征将会为大明收复三十座城,而如今两路大军已经超额完成。

甚至虎贲军的卢象升拿下的蒙古人的土地,比辽河以西还大。

崇祯皇帝在回复的圣旨中,对卢象升大为褒奖,对张世康更是不吝溢美之词。

他不仅并未催促近卫军尽快渡河,反倒安慰起张世康,言之若果真困难,不必勉强,来年再战。

在写这封奏疏之前,崇祯皇帝还召集内阁开了一次廷议,主动问询内阁的意见,而后又考虑到实际情况,写下那道圣旨。

崇祯皇帝还记得,当他向内阁的大臣表达了不着急渡河的想法时,海中期和李邦华脸上露出的惊讶神色。

也难怪,若是以往,崇祯皇帝写给前线主将的圣旨里,基本都是催促、催促再催促,恨不得边军立即就能获得战果。

经历十几年的挫败,崇祯皇帝也不断的在反思。

这几年来,大明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事上甚至几乎没有失败过。

在崇祯皇帝认为,这其中自然是因为张世康的经天纬地之能,但同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几年他将军权完全交给了值得信任的人。

而他自己,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干涉。

这说明什么?

当然能说明自己这次真的用对人了,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年是否是因为自己急功近利,胡乱指挥,才导致前线战事的节节败退。

不得不深思。

崇祯皇帝时常想起张世康的那句话,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能外行指挥内行,那样就会坏事。

就比如张世康不懂理工之学,便将皇家制造总局交给宋应星、王徵、茅元仪他们。

当然,崇祯皇帝将军权交给张世康,也是出于这个道理。

不过无忌这家伙的话,有时候只能听一半,因为这家伙也时常说他不懂军事,连基本的排兵布阵都不会。

崇祯皇帝绝不信这种鬼话,他认为张世康就是想偷懒,哪个将领不会在领导面前主动展示自己的能耐。

这个家伙,为了偷懒,竟然都敢骗他了。

他若是不懂军事,何以虎贲军、近卫军能士气如虹、连战连捷?

唉,崇祯皇帝叹了口气。

即便他有点恨铁不成钢,但却鲜少去责备,不用朝臣们说,崇祯皇帝也知道,无忌身上的担子太重了。

哪儿哪儿都需要他,莫说他本来就惫懒,就是勤快的人,估摸着也会累的受不住吧。

可是……每每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也很憋屈,自古军权为国之重器,除了无忌这小子,他交给谁,都不放心。

锦衣卫的奏报里说,无忌挥师凯旋,已经快到永宁府了。

一转眼已经快三个月没见那小子了,崇祯皇帝闲暇时便时常念叨。

“王大伴伴,有没有最新奏报,近卫军到哪儿了?”崇祯皇帝随口问向王承恩。

王承恩脸上带着笑意温和的道:

“回皇爷,昨儿没给信儿,但老奴估摸着最多三五天,一准儿能到京城。”

从京城到山海关,步军也不过六七日,王承恩早算好了大致的时间。

其实上早朝前,皇爷就问过他来着,皇爷可能自己都忘了。

不止是上早朝前,昨天还问了他两三次,要不说镇国公是大明的福将来着。

“嗯。”崇祯皇帝随便应了一句,而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便再度问道:

“大伴你说,这次朕该如何封赏无忌?”

若论战功,前几次战争加一块,估计也抵不上这一次。

毕竟收复失地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何况一下子就收复那么多的城池,占了建奴三分之一的面积还多。

尤其是官山之战,歼灭了建奴的所有精锐,自此蒙古人成了一盘散沙,建奴也不可能再有精力犯边。

这等战功,若是白身,直接给个国公也不为过。

可问题是,张世康已然时世袭的镇国公,再往上封,可就只有王爵了。

异姓王,大明除却开国和靖难时封赏过外,两百多年来几乎鲜少给异姓封王。

崇祯皇帝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倒不是他不舍得。

一个王爵而已,倘若封了王能让无忌那家伙死心塌地的为他中兴大明,他估摸着能高兴的睡不着。

莫说一个,封三个都乐意。

群臣自然也是不大会反对的,毕竟功劳在那儿摆着。

“皇爷,此乃国之大事,皇爷自有决断,老奴哪儿敢妄言?”王承恩仍旧温言回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很守本分,尤其是朝中的大事,他从未忘记自己只是个内臣,不该多嘴的绝不置喙。

“朕让你说,你便说说,只当是咱们主仆二人的闲聊。”崇祯皇帝半是命令半是鼓励的道。

王承恩深施一礼,这才小声道:

“镇国公若再升爵,便是只有封王了。

老奴倒不认为功劳不够,镇国公爷的功劳指定是够了。

可是皇爷应该清楚,镇国公今年也才刚刚及冠。”

多的王承恩没有说,但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

功劳是够了,可张世康也才二十岁,若二十岁就封王,以后怎么办?

常言道,论功行赏,军中更是讲究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这一套,以后若是再立战功——当然,就目前来看,这几乎是肯定的——可是以后怎么赏赐呢?

“唉,朕当然知道,所以,这才犯难呀!”

张世康的晋升速度,在历朝历代都是超模的存在。

几年的时间,从伯到侯,又从侯到公,关键还都是实打实的战功封上来的。

若是普通人,只为个伯爵,估摸着都要奋斗大半辈子了。

见自己的主子作难,王承恩主动道:

“皇爷不必太过烦忧,老奴觉着,镇国公非常人也,他对于爵位、金钱、权力,似乎都不甚在意。

老奴倒是觉得,皇爷应当想想,公爷想要的是什么。

毕竟投其所好,才是人之常情。”

这句话多少有些点醒崇祯皇帝,但仅仅片刻功夫,崇祯皇帝就立即眉头紧皱,变得十分急躁。

因为他知道无忌这家伙想要什么。

王承恩说完就有点后悔了,他完全是出于常人的思维在想,却忽略了镇国公本来就懒,这不是给皇爷找不痛快吗?

好在是东厂的方正化突然求见,才打消了主仆二人的尴尬。

“方总管,可是有无忌的消息了?他们到哪儿了?”崇祯皇帝立即问道。

“启禀皇爷,确实是公爷的消息,但也不全是。”方正化回道。

崇祯皇帝更急躁了,便道:

“有话就快说。”

“皇爷,番子奏报,永宁府连降暴雨,滦河等数条河流猛涨,遭了洪灾,百姓流离失所。”

“那世康呢?他们有没有被波及?”崇祯皇帝眉头紧皱很是担忧。

上次奏报还说近卫军将要抵达永平府,天灾的可怕不亚于战争,毕竟人力在灾难面前是那样渺小。

“回皇爷,公爷无事,他在带领近卫军救灾。”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