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596章 父亲,我已十八岁了

大明第一搅屎棍 第596章 父亲,我已十八岁了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11:28:28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郑彩的意思十分明白,大明朝廷已经腐朽,即使张世康有点能耐,但一人之力也难以抗衡。

而大清国虽然目前遇到了困难,但国运正盛,郑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加入,才能在日后分享到更大的糕点。

风险,很多时候是与收益成正比的。

几兄弟里,老二和老五显然是倾向于大清国的,而老四郑芝彪则对明廷更有归属感。

毕竟这厮一直对大明的武举心心念念,在他的心里,大明才是天下正统。

郑彩很显然跟老二和老五一个意思,但其实他琢磨的更多的,还是他族父郑芝龙的想法。

郑彩心里很清楚,不论郑家跟着大明还是大清,郑家都是他族父说了算,他想掌握郑家再多的权力,也都是他族父一句话的事。

在郑家其他骨干没在场的情况下,加上郑芝龙,五个人中,唯有郑芝彪持反对意见,很显然倾向于投靠大清的意见占了上风。

郑芝龙自打接到崇祯皇帝剥夺爵位的诏令之后,就对大明朝廷失望已极。

背刺张世康失败后,同时又得罪了张世康这个大明第一权贵,按照郑芝龙的判断,郑家继续呆在大明,结局是可以想象的。

但不论如何,大清国的女真人都是异族,自己身为汉人而投靠异族,麾下的众兄弟、士卒若得知这个消息,总归会有人心生不满。

是以,要投大清,但决定不能自己来下,至少家族的骨干成员都要支持。

在了解到众兄弟的意思后,郑芝龙正打算作总结性发言,坐在最末尾的郑森再也忍不住了。

他站起身来,冲父亲以及几个叔叔辈躬身拱手后道:

“父亲,二叔、五叔之言,大木不敢苟同。

大木尝闻,非我族类者,其心必异也。

吾师牧斋先生曾言,若建奴突破边墙,坏我社稷,则我汉家子孙危矣。

那建奴在关内外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为天下人所不齿。

吾家为汉人,流淌着汉家血脉,今两位叔叔之言,引外族而戮同胞,是想让我郑家,也列在史书的耻辱柱上吗?”

郑森说这些话时压抑着心里的愤懑,脸上更是大义凛然,一副不论如何,也绝不会向建虏投诚的态度。

郑芝虎和郑芝豹闻言都有些错愕,这个大侄子,平日里脾气好的很,他们也乐得教这大侄子一些本事。

可今日郑森郑大木却突然连他们也敢顶撞了,再加上这大侄子一上来,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民族大义和家族名声为盾牌,一下子让两个叔叔辈有些下不来台。

“黄口小儿,懂的什么天下大势?退下!”郑芝龙皱眉训斥道。

“父亲,我已十八岁了!”郑森少有的连父亲也敢顶撞。

其他几个叔叔不在,若是他再不站出来,或许这个简单的家族会议,就会将郑家带到危险的境地,即使知道可能会面临父亲的责难和处罚,郑森还是十分的坚定。

“大木怕是被那些腐儒给侵蚀了,你莫忘了,我郑家海商起家,在商言商,大明朝近来的操作,是想掘了咱郑家海贸的根!”郑彩插话道。

他是郑芝龙的从子,虽然与郑森是堂兄弟关系,但却比郑森要年长将近二十岁。

郑彩是想提醒郑森,老郑家并没有受到大明朝的什么恩惠,家业都是靠自己家族打拼出来的,如今大明朝想断了郑家的财路,那便是郑家的敌人。

你小子空谈什么民族大义,说的倒是好听,你知道郑家养那么多人一年要花多少银子吗?

就你那老师,他自己都是个沽名钓誉、贪生怕死之辈。

学了几天儒,就想为国朝献身,脑子学坏了吧?

“兄长之言,实属短视!

朝廷这阵子虽对我郑家多有责难,但却并未对我郑家有实质性的打压,至于海贸之事,大木以为,当与朝廷商谈。

建虏狼子野心,我等投靠建虏,无异于与虎谋皮,当属不智之举!”郑森反驳道。

他虽然年纪最小,但此时确实最刚的,满脸都是倔强,反正就是不同意投靠外族。

郑芝彪饶有兴致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大侄子,他也是头一回见到郑森这么刚,虽然郑芝彪也不同意向大清投诚,但郑芝彪还是面带疑惑的问郑森道:

“我记得大木对那张世康颇有怨言来着,怎的今日却这般向着朝廷?”

郑芝彪虽然不同意投降大清,但言辞毕竟和缓,而且如果大哥郑芝龙最终下了决定,他也绝对会服从。

可这大侄子的言辞就激烈多了,俨然一副誓死不从的模样。

“就是呀大木,你莫忘了,张世康那小子,可是杀了你的授业恩师。”郑彩补充道。

“我与那镇国公为个人恩怨,个人恩怨岂能与民族大义相提并论?”郑森毫不犹豫的回答。

老师的死,令郑森悲痛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郑芝龙花费巨资为郑森请的诸多先生里,郑森最敬重的,便是牧斋先生。

而牧斋先生的本名,叫钱谦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的没错,钱谦益自诩爱国,也自认为若到了危难之际,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毁家纾难,可是他没做到。

但他的学生,却做到了。

若再往后推两百多年,还有一对师生,与钱谦益郑森的境遇如出一辙。

而两百多年后的那对师生,叫康有为和梁启超。

“年轻气盛!民族大义值几两银子?

倘若郑家断了财路,你去问问那二十万士卒,可否愿意为了你所谓的民族大义不要饷银?”

郑芝龙气坏了,他觉得为儿子找大儒当师父,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

儿子都被教坏了!

郑芝龙说的是现实问题,然而郑森听了却并不买账,反而瞪着父亲道:

“父亲就那么肯定,若大清入了关,就会放弃海贸,让我郑家独享吗?

那镇国公定然是知道了海贸的利益之大,方才会要分一杯羹。

大清国的那位皇帝倘若果真聪颖,又如何能放弃这块利润丰厚的糕点?”

郑森随口的几句话,终于令得在场包括郑芝龙在内的人皱眉沉思。

民族大义他们或许真没放在心上,但关乎利益的事,却不得不去在乎。

毕竟他们之所以不满大明朝廷,根本原因就是朝廷想瓜分他们海贸的利润。

是啊,倘若果真是大清得了天下,难道真的会将海贸拱手相让吗?

凭什么?

就凭郑家曾帮了大清?

在场的人都久经战阵,自然不会那么幼稚,都懂得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郑森毕竟年轻,他本以为给长辈们讲民族大义、讲大道理可以说服他们放弃幻想。

可却没想到,最终让长辈们破防的,竟然还是因为银钱的事儿。

于是,会议少有的卡了壳。

大客厅静了下来。

……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搅屎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