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448章 满鞑之罪恶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第448章 满鞑之罪恶

作者:凌小蛰2025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9 07:44:3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泰森口中所谓统一战线便是文斗,跟潇洒摊牌取得一致意见,正如这么多年来吵吵闹闹斗嘴喷口水,反倒是结下了战斗的友情。对敌斗争便是索性一枪崩了他这个搅屎棍,长痛不如短痛。

他且胸藏竹林,保证绝不会搞成太平天国之天京内讧,绝不会让梁山大伤元气从此分崩离析。“老潘、老阚嘴上不敢说,我清楚他们心里想的,早就对那老小子心生不满。特别是老赵,恨不得梁山军全军集结杀向辽东,把后金种族灭绝了。潇洒一力拦着,他们哥仨真真有苦没处诉去。咱亮出明牌,九成九的梁山众跟着咱们走,潇洒这边掀不起风浪。这特么就叫军心民心。”

胶皮道:“他可是梁山司的一把手。”

“我可是梁山军的一把手。”

“部队要是不听你的,听他指挥呢?”

“敲重点了,所以权力不是职务所产生。胶皮我问你,权力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属于哲学?社会学?法学范畴?”

“你理科生回答不上来是吧。”

这时霍尊敲门进来,把烟、茶、点心摆放好,说道:“有个红外望远镜盯着咱们家看呢。”

君子坦荡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看就看呗。只要听不到就好,因为窃听器还不曾做出来。

泰森点点头,“知道了,出去把门关上。”

“是。”

胶皮叫住霍尊,“就不关。他凶巴巴的,你干嘛非得听他的。”

霍尊乐了,笑道:“我可不敢不遵这位爷的令,但忤逆了他,又打又骂不算,还要把我剥夺军籍赶回武当去。”

等霍尊出去把门轻带关好,胶皮捂嘴笑道:“谁凶谁当权。”--“让我这个听过法学公开课的理科生来回答一下。个人法定权力由组织机构赋予,通过职位、角色和制度化授权形成,赋予特定职位的强制性影响力,其核心在于组织成员间的协定。搞清楚了概念行动才方便。我们可以通过明革中央,还可以通过梁山股份董事会,通过组织程序罢免他的职务。”

“简单粗暴理想化。”--泰森长叹口气道:“这十二年,老子别的没啥长进,就学会了斗争。”--“告你说,权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权力肯定不来自于职位。以为有了职位就能掌握权力,只能说你年轻不懂事。比如皇位,任何王朝开创者都想方设法在制度建设上保证皇权的稳固,但历史上被架空权力的皇帝还少么。

权力的本质只来源于赏罚二字,赏为主,罚为辅,就是利益导向,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类天性。

罚,是获取权力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途径。如果你拥有剥夺一个人的财产甚至生命的力量,让这个人产生不服从你会很惨的认知,你就拥有了指挥这个人的权力。暴力是权力的底层逻辑,但依托暴力建立起的权力不稳固,人民拥护度极低,这就是现代社会中所有的军政府国家都没有好下场的原因。

赏,才是获取权力的最主要途径。所有人都不服管,但所有人都慕强,核心原因是跟着强人有肉吃。如果跟随某个强人能吃到比自己单干更多的肉,你就心甘情愿服从强人的命令,这个强人就获得了指挥你的权力。这就是为什么新官上任要烧三把火,新官需要向下属展示自己的力量:听话的有肉吃,头皮搅的请侬呷生活。

对权力的本质来源,老祖宗一早就通透,以四字箴言‘恩威并施’落实为当权者的行为准则。

胶皮道:“综泰森所述:一个人只要能让别人认为服从他就会有肉吃,那他就会获得权力;一个官让人觉得服从他没啥好处,这个官就会逐渐失去权力;一个官让人觉得不服从他也没啥坏处,这个官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失去权力。”

“正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向你们保证,梁山军只听我这个原总司令现在的军事委员会首席的话。你问问曹少,他这个原总参谋长现军委次席,有谁鸟他。”

曹少一边点头一边“嗯”,表示完全赞同,觉话糙理不糙,继而品出些刺耳来,抬头开骂:“怎么说话呢,会不会说人话!”--“个人意见,反正现在老白头把火箭炮、大口径炮管都搞出来了,不好用但能用,咱们大可卸磨杀驴。”

“你意思潇洒现阶段没了统战价值,所以不用统战了是吧!我必须严肃地向你指出来,曹少同志,你越来越心狠手辣了,良心大大滴坏了!”

胶皮的言语不似在说笑,曹少马上反转立场:“嗨--我就这么一说。其实老白头当领头人这些年干得还行,我估计他也就是不肯对自己娘家人痛下杀手。就我们仨,都他娘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明人,没拜读过战争法还能不知道不能屠杀平民吗?说实话,真让我杀鞑子老百姓,老子也下不去这手。”

“你口口声声老白头,别忘了他老白头是怎么来的。”

经胶皮一提醒,泰森便记起来潇洒对钳工的那份真情来,于是把枪塞进皮套里,“我们现在讨论下一个议题,统一战线怎么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慢!”曹少喊了声,指向胶皮,提问的底气虚无缥缈。“老妹,你姓穆,你回回?”随即摇摇头:“你爱吃南翔小笼。”

胶皮操起床头柜上的香烟朝曹少砸去,“穆桂英是回族,穆铁柱是回族,穆慧芸也是回族。你满意了吧。”

凌晨三点半,电话铃响了。捂着脸窝在沙发里的潇洒跳起来跑到办公桌前接起电话。

电话是姬茂林打来的,“报告首长,1分钟前林云家卧室已熄灯,另二位领导各自回家了。”

潇洒一声不吭地放下电话,用两个大拇指死死按住太阳穴,手肘撑在桌上一动不动,像僵尸像死人。

第二天,参谋长阚纯士拿着一份军委文件来找潇洒签字。他拧开钢笔刚想签字,发现文件末端除了林云、曹少二人的签字还有穆慧云的签字。钢笔笔尖停留片刻后,潇洒签字签掉,把文件交给阚纯士,“执行吧。”

阚纯士还没走出房门,只听潇洒喊住他,“请通知林、曹、穆三位修改下军委章程…”

“报告,穆委员退出时并未变更章程,所以这次不必修改。”

“哦!”潇洒笑得很尴尬,“那行!”

不多时潘嘉园又来了,“穆委员请您去一下小会议室。” 潇洒抬头看了下潘嘉园,“还有谁?”

“几位委员都在。”

“哦!”他强拉笑脸出来,“我马上到!”

潇洒进屋,泰森和曹少背对着他一言不发,胶皮径直把一份材料扔在了潇洒跟前,冷冷道:“这份是后世湖南龙山县一个记者没有公开发表的手稿,你自己看看吧。”

潇洒抖开稿件,一目三行:

我早年在老家电视台干过,有一回去采访市志办修市志,有幸看到了大量的未经篡改的老县志(科普一下,地方志绝对是我们看真实历史的好东西,这是难得的不为尊者讳的真实记载:某县太爷修桥补路口碑极好但曾经仗势强抢民女,某军阀杀人不眨眼但居然尊重读书人临死前把家产全捐了修学校之类,都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然后好奇就看了看满清时期的县志,很奇怪的是,哪怕日寇入侵都没能打断的县志记录,在满清甲申三百年时间段里,县志断断续续无法连成时间线索,也就是说满清三百年的县志修得还没抗战时期好。

开始我以为是年代久远导致,然而主持修县志的老师告诉我,不光是年代久远的问题,满清时期根本就在不断打压文化传承。以老县志为例,清初顺治时期我们县有十七所私塾,但在县衙督学所谓的指导下,到乾隆年间仅剩一所私塾,有不经允许开塾授课者斩立决!家学所授课业需经查审,如有不合经理者以谋反论处,斩立决!乡野遗老如有私传所学、妄议圣人,县衙理应禁之!等等等等。这直接导致了全县百姓识字率降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别说找人修县志,大街上代写书信的都是极赚钱的买卖!这里又有一个例子,县志记载道光年有千人以上参与两村械斗,县衙处理案情,两村人口五千以上,居然没一个会写名字的。简言之,识字者在道光年间千不存一!

直到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县衙统治力量薄弱,再加上后来湘军将领们返乡,有钱有势且战功彪炳之下开设大量家学、私学,清政府无力阻止只得捏着鼻子认了,私塾和新学学堂猛增到一百多所!我老家这个东汉就已经有名有姓的湖南千年古县城才走出了大量的知识分子,才能在今天每年高考出二十个以上的清华北大生。

看到这里,潇洒把视线从材料上移向胶皮,“进清北建设美帝,没什么好傲娇的。这个记者的见识素质不过尔尔。”

“潇洒你不要试图转移矛盾焦点,这滩水你搅不浑。一届高考能出二十多个清北生的龙山,清朝道光年识字率低于五千分之一。我就问你作何感想。”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