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412章 道家出山救苍生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第412章 道家出山救苍生

作者:凌小蛰2025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7 09:40: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骑兵师不远千里来到辽东已逾百日,低烈度的扫荡作战也持续了近半个月。战斗不激烈,战争烈度确实不高,可是战斗总归是紧张的,部队疲惫了。

各个单位主官都在运气提笔撰写萨罗巴巴第一阶段行动的战斗总结,作文的最后,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休整与传说中的‘部队轮换’。同志们累了,大家伙想家了。

松了的弦很难再绷紧,琴弦如此,心弦亦是。

军官们心里清楚:只要不出意外,陷辽阳既是一阶段行动的结束,也是骑兵师在辽东的最终战。而这个唯一的意外只能是师长大人的情绪。

谁叫自己摊上这么个主帅哩,此人严厉而无趣,东江军折戟沈阳势必会影响到其情绪。须知老大为人阴鸷,后果会很严重,有很大可能拟定变本加厉的变态程度的训练强度。这特么可要卿命了!

几个团级干部吃不准老大嘴里的‘完成部分既定目标’算打赢打平还是打输了?这个问题不重要,要紧的是老大心情是好是坏。他们不敢直接问其本人,纷纷过来向洪水打听。

如今的师指挥部鸟枪换炮了,四下漏风的军帐软顶升级成了守备府里的单檐庑殿顶,进到指挥室要通过两道警戒岗。

洪刘正抽着烟钻研沙盘,见到几个悍将聚团前来,乃知其来意。伸手指贴嘴唇上示意大家把嘴巴都关紧,将耳朵竖起。指挥室安静下来,于是从隔间的师长宿舍里传出断断续续的小曲:三尺剑,六钧弓,冀北对辽东…

断断续续是因为师长在自弹自唱,他用咬碎鱼皮花生发出的‘嘁嘁喳喳’模仿砂器伴奏,一嘴不能二用。

洪刘向几个团长政委们笑嘻嘻道:“听见没,大家干得不赖,师长很满意。”

正说着,正笑着,正开心着。师指通信员哭丧着脸急匆匆跑进来,见到洪政委,不曾开言先号了起来,号丧完了才报告道:“政委,东江镇快马来报,石梁山小分队和随行东江兵在昌黎县碣石山遭遇入关的鞑子,全员战死!”

洪刘脑子飞快,听出消息中的谬误之处,“别急,慢慢说。如全部战死,东江镇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消息是否准确?”

“我军小分队有一人撤回到了皮岛,昨日因伤势过重也牺牲了。”

没说的,消息准确。这回几个团长不叫苦叫累了,瞬间满血复活,挥拳跺脚着回部队去布置训练备战。

石、曹、覃三人的牺牲没能换来战友们的安全撤离,他们的战友没有执行石梁山的命令。撤退下山的7名战士进入枣林取来弹药之时,山上枪声已停息,而后亲眼目睹了三位壮士一同坠崖。赶去一看,发现三人血肉模糊,但胳膊勾着胳膊,牢牢连在了一起。

战友,一起战斗的友人。弃之不顾,不报此仇,何谈战友二字。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虽然不是仙,此时无杂念。生死放两旁,把义字摆中间。

杀,杀他个回马枪!给兵王报仇,为战友报仇。

突如其来的噩耗,将骑兵师全体指战员攻占辽阳的喜庆冲了个七零八落。大伙儿的心情,如同收到大学入取通知单,兴冲冲跑进屋去向老头报喜,却发现自家老汉已经躺床上龙驭宾天了。

那憋屈、那遗憾、那滋味,说不清,道不明。

天启八年,公元1628年,一对8。理应大吉大利,然事实与彩头相反,属流年不利。正如某个给事中在奏折里写的‘战火延绵处处烽烟’。战火连绵,讲的是时间上的延续。处处烽烟,说的是空间上的密集。给事中是个文官,文人写文章爱夸大其词,处处烽烟是不对的,确切说大明境内只有三个地方燃烧着战火烽烟,分别是:辽东、冀北、延绥。

骑兵师丢了兵王似乎是没了洪水阎王,蛇无头了,动弹不得。上上下下身体里的那股劲如游走的蛇龙难以捕获,明明心头燃着怒火,却烧不沸血管里的血液。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身心状态,徘徊于情绪与理智之间,上一刻浑身躁动,下一秒却无力挥拳。或许是信仰崩塌,或许是蓄势待发,或许大家单纯就是累了,辽东战事遂告一段落。

这里偃旗息鼓,那里开锣唱戏。让我们看热闹去,回到10天前的1628年10月21日,来到延安府甘泉县。

甘泉知县被闯王高迎祥的手下一锄头在天灵盖上开了三个血洞,县丞王不为第一顺位继承甘泉县最高首长大位。听此人的名号便知其家风崇尚道家之无为,王不为副县长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道理,实出于县长之前车之鉴。

知县是个血性汉子,当闯军犯境,他不听王不为劝阻坚持领军出战,不料,部队行踪被县内一寺庙的沙弥给告了密,甘泉2000官兵和义勇队行军在秦直道上时遭遇伏击,被18倍与己的闯军前堵后截拦腰断,2000人被围歼,一个也没逃出来。

王不为有所为乃是坚持抵抗绝不献城投降,有所不为是坚守城池绝不出战。可他内心盼望王师来援,盼望能够出城一战,好为死去的老大和2000甘泉子弟讨回公道。在这样的心情下,当王不为得知湖广总兵官赵寿吉亲率麾下5000王师前来剿匪时,他率甘泉二百余白叟黄童出城三里设案焚香壶浆箪食迎接乃是十足出于真心实意。按说在这种隆重的迎接仪式上当吟唱之乎者也之类的颂歌,不该逮着人便谈公事。但县丞王不为心情太过迫切,大碗茶都没给一碗,先抓住赵寿吉手不肯放,开口就是工作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早也想来晚也盼,可是把将军盼来了,盼将军早日屠尽闯贼还甘泉太平。”

“屠?流贼本是大明子民如何能屠,本将军是来招抚的。”

“万万不可啊。贼子高迎祥竖旗为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今日我王不为把话放在这儿,只怕闯贼招而不安降而复叛!”

赵寿吉主抚,王不为主杀。工作方法不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甘泉县平安,所以矛盾归矛盾,合作仍要继续。当前甘泉县最重要工作是剿匪,王不为决意把县衙让出来做了湖广军前敌指挥部。

甘泉县最为弹眼落睛之瞩目在于悬于城墙上的五具乌漆嘛黑风干了的和尚尸体。风干之物没份量,随风飘荡,晃来晃去相当扎眼。不消打听,定是那告密闯贼出卖官民的寺院僧众。

甘泉县出产内奸的寺院应是甘泉县城里第一破烂的公共建筑,破烂到房倒屋塌、梁柱焦黑,几为废墟。不消打听,定是被愤怒的百姓给火烧红莲寺了。

骑马伴随而行的王不为时刻关注着贵客的,见到赵大帅挤眉弄眼挖鼻掏耳的小动作不断,以为对方吃素向佛乃心有不忍,恐其归罪于本县军民,乃当仁不让告罪道:“上官息怒,和尚是晚生亲手给吊上的城头,和尚庙是下官亲手点的火...”

“哦,靖内锄奸并无不可。”

当兵杀贼,手上沾血,故而念经向佛求得心静,理解!

观上官脸上波澜不惊,料他正腹中胀气。“上官息怒...”

于是老赵不爱听了,“王大人啊,你哪只眼睛看到本军生怒。你叫我息怒,本无怒气,你叫我如何客随主便来息怒哩。”

这就好,这就好。

这就好吗?不甚好哩!你王不为,名号挑明了的向道之人,此次借锄奸之名杀和尚毁寺庙,搞了个迷你版的甘泉灭佛,是不是有假公济私之嫌疑啊!?

这个王不为也是个头铁之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干脆认下,承认自己确有借机崇道抑佛。

上官,要有上官的气度,有些话不好直白说,自有跟班代为传达。于祥发声了,言语里不给主人留丁点的情面,“何来仇恨?”

“本无仇但恨。我延安府居秦之龙兴,道理代代传习。有道是:三清只需泥土塑,佛祖却要黄金渡。乱世佛门不问事,道士下山救苍生。”--“不问事也就罢了,此番佛门中人认贼作父,害我两千军民性命。便有恨更有仇了。”

“如此大人便快意恩仇了。”

“正是!弃我者自断财路,害我者百病缠身,算计我者替我吞苦,欺我者替我抗病。苍天有眼,欠我的加倍返还!”

“哈哈,王大人,你这是冲天的怨念、入魔的心结,可非道法自然啊。”

王不为梗着脖子盯住于祥正要反驳,耳听得一阵爽朗大笑,见那赵大帅笑语吟吟:“好了好了,你于文昌伶牙俐齿,与之战乃又下一城。”又见他捏个子午诀相向而道:“王大人休气短,你有所不知,我等出身施州,那里只讲道理不论佛法。你我,皆道门中人。”

王不为大喜,“甚好,道士出山救苍生。”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