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91章 招降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91章 招降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自汴梁投诚以来,徐达觉得左君弼熟知河南情况,于是左君弼始终跟随徐达大军行动,但是每日过得都如履薄冰。

他的营帐被安置在中军附近,看似受重用,实则时刻处于徐达的监视之下。

每日议事,他总是低垂眉眼,沉默寡言,生怕说错一字便招来猜忌,腰间那把跟随他多年的佩刀,也再未饮过敌血。

第二日拂晓,洛阳城头的元军哨兵惊恐地发现,三十万明军如潮水般涌来,将整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黑色的营帐沿着城墙连绵数十里,“徐” 字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铁幕。

洛水被战船封锁,城外农田里的庄稼已被踩踏殆尽,唯有肃杀的兵气弥漫在空气中。

此时徐达中军大帐内,朱槿正抱拳向前,目光灼灼:“大帅,让末将担任使者入城!末将能言善辩,定能劝得阿鲁温归降!”

徐达握着文书的手猛然收紧,抬头看向朱槿时,眼神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决:“不行!这阿鲁温可不是山东的王宣父子。王宣父子反复无常,诈降后又反叛,差点让你命丧沂州!”

他顿了顿,语气虽缓,却依旧强硬,“此次洛阳招降,凶险难测。你是我麾下难得的将才,绝不能再犯险!”

朱槿心中一动,已然明白大帅对自己的关切与筹谋,默默退后半步。

心中很是无奈:“看来没办法出去浪了。”

此时徐达沉声道:“去把左君弼叫来。”

不多时,左君弼疾步而入,额角还带着赶路的薄汗。他单膝跪地,声音发颤:“末将左君弼,听候大帅差遣。”

徐达将目光转向这个新降的将领,此人曾是盘踞陈、颍的枭雄。

“左将军,” 徐达声音不疾不徐,“听闻你与阿鲁温曾有旧交?”

左君弼猛地抬头,额角渗出细汗:“回大帅,早年在汴梁时,与阿鲁温有过数面之缘。”

“好。” 徐达将书信推到案前,烛火映得他眼神幽深,“你持我亲笔书信入城招降。就说我徐达敬仰阿鲁温是元末名臣,不愿洛阳百姓遭战火涂炭。若开城归降,吴王定保他部曲安稳。”

帐内空气骤然凝固。常遇春急得跨前一步:“大帅!左君弼新降,恐有变数!”

徐达却抬手示意噤声,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左君弼:“洛阳城防坚固,我三十万大军陈兵城下。左将军此去,既是凭旧情劝降,也是向吴王表忠心。”

他顿了顿,语气似笑非笑,“若阿鲁温肯降,你是首功;若有异动……” 未说完的话让帐中寒意更甚。

左君弼扑通跪地,额头贴地:“末将定不负大帅所托!” 接过书信时,他的手在烛火下微微发颤。

离开中军大帐,左君弼只觉双腿发软。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他却遍体生寒。

腰间的佩刀随着脚步轻晃,提醒着他此刻的处境 —— 这既是机遇,更是生死考验。他深知徐达此举是对他的试探,若稍有差池,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跨上战马,左君弼带着两名徐达的亲兵缓缓朝着洛阳城而去。沿途明军将士的目光如芒在背,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心中反复背诵着徐达书信中的言辞。

行至洛阳城下,望着城头上寒光闪闪的箭镞,他深吸一口气,高举白旗,大声喊道:“我乃吴军使者左君弼,求见汝阳王阿鲁温!”

城门缓缓开启,吱呀声在寂静的空气中格外刺耳。左君弼牵着马踏入城中,两侧元军士卒手持长矛,虎视眈眈。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紧闭,唯有萧瑟的风卷着枯叶掠过青石板,平添几分肃杀。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往昔,那时的洛阳车水马龙,他与阿鲁温在酒肆中把酒言欢,谁能料到今日竟以这般尴尬的身份重逢?穿过几条街巷,左君弼终于抵达王府。

望着朱红大门上斑驳的铜钉,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迈步而入。

庭院中,几株老槐树枝叶稀疏,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风云变幻的局势叹息。直到听见侍卫禀报 “吴军使者左君弼求见”,他才定了定神,跟着侍从走向正厅,迎接未知的命运。

待左君弼领命而去,常遇春仍满脸担忧:“大帅,如此冒险……”

“不冒险何来转机?” 徐达望着沙盘上洛阳的标记,手指重重按在城墙上,“左君弼若真心归降,阿鲁温看在旧情与局势下或能动摇;若他有异心,我军城外压境,谅他也掀不起风浪。这既是招降,也是试金石。”

一旁的朱槿微微颔首,心中暗自佩服大帅的谋略。

“看来得想个别的法子出去浪了~”

洛阳王府内,七十一岁的阿鲁温正拄着象牙拐杖,在庭院里焦躁地踱步。他头顶的汝阳王冕旒随着步伐晃动,金丝绣制的蟒袍已有些陈旧。昨夜塔儿湾战败的消息传来,脱因帖木儿率残部逃回陕州的消息,让他一夜未眠。

“王爷,吴军使者在城下求见!” 侍卫的禀报让阿鲁温猛地停住脚步,手中的玉如意 “当啷” 落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幕僚张仲贤慌忙捡起玉如意,急切劝道:“王爷!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虽在关中与李思齐混战,但他是您的外孙,岂会坐视洛阳危亡?末将愿率死士突围,向王保保求援!”

“求援?” 阿鲁温苦笑一声,指着墙上的军事舆图,“你可知王保保此刻被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四部围困在潼关,自身难保?昨日探马回报,咱们得五匹探马都没能进入潼关城内!”

话音未落,千户刘勇闯入院中,甲胄上还沾着昨夜巡城的露水:“王爷!属下刚从北门来,吴军的火炮已在架设,炮口正对准城门!他们还在城外散播告示,说只要开城,汉人将士既往不咎,蒙古贵族可保留财帛……”

阿鲁温颓然坐在石阶上,手指颤抖地抚摸着腰间的鎏金虎符 —— 那是二十年前元顺帝亲赐的信物。

帐外传来百姓的哭喊声,夹杂着明军 “降者不杀” 的喊话,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

“王爷,三思啊!” 张仲贤扑通跪地,“我等食元廷俸禄,当以死报国!”

“报国?” 阿鲁温望着王府墙外冲天的 “徐” 字大旗,眼中泛起泪光,“元顺帝猜忌王保保,关中军阀互相攻伐,连脱因帖木儿都临阵脱逃…… 这大元,还值得我用满城百姓的性命去报吗?”

此时,阿鲁温想起了王保保前几日送来得密信,信中只有八个血字:“外公自保,甥儿不日来援。” 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所书。“不日……” 阿鲁温攥紧信纸,指节发白,“吴军已兵临城下,这‘不日’是明日,还是下月?”

他猛地站起身,将玉如意狠狠掷向石狮。

“徐达派来的使者是谁?” 阿鲁温声音发紧。

“是…… 左君弼。”阿鲁温瞳孔骤缩,扶着石桌才稳住身形:“开中门,有请。”

他摩挲着腰间虎符,喃喃自语:“左君弼…… 徐达好算计啊。”

片刻后,左君弼在侍从引领下步入王府正厅。阿鲁温亲自迎上前去,脸上堆满笑容,全然不见方才的焦虑:“哎呀,贤弟!多年不见,没想到竟在此处重逢!”

他拉着左君弼的手,热情地引至主座旁的锦榻,又朝侍女吩咐,“快!取我珍藏的西域葡萄酒,再备些烤羊腿、酥油饼来!”

左君弼受宠若惊,连忙抱拳行礼:“王爷折煞末将了。末将此番前来,是奉徐达将军之命……”

“先不谈公事!” 阿鲁温大手一挥,“故人相见,怎能不先叙叙旧?听闻贤弟在汴梁归降明军,可还习惯?”

说罢,他亲自为左君弼斟满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夜光杯中荡漾。

酒过三巡,左君弼终于寻得机会展开徐达的书信。

“王爷,徐大帅久仰您德高望重,特命末将呈上书信。信中所言句句肺腑,只求避免生灵涂炭,保洛阳百姓平安。”

左君弼双手捧杯,恭敬地抿了一口,随即感慨道:“吴王朱元璋礼贤下士,徐大帅更是用兵如神,麾下将士皆愿效死力。自汴梁归附后,末将方知吴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如今吴王顺应天命,吊民伐罪,实乃苍生之福啊!”

阿鲁温慢条斯理地接过,目光在信笺上游移,嘴角笑意未减:“徐将军的美意,老夫心领了。只是这洛阳乃元廷重镇,城防部署、军民安置诸多事宜,容老夫与幕僚们从长计议。三日后,烦请贤弟再来一趟,届时必有答复。”

左君弼立刻起身,抱拳行礼:“王爷思虑周全,末将自当如实禀报徐将军。明日同一时辰,末将准时登门。还望王爷珍重,末将告辞!” 说罢,他后退三步,转身大步离去,靴底叩击青砖的声响在寂静的王府回廊中渐渐远去。

送走左君弼后,阿鲁温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疾步走入密室,幕僚张仲贤、千户刘勇等人早已等候在此。“王爷,难道真要降了?” 张仲贤急道。

阿鲁温冷笑一声:“徐达派左君弼来,打的什么主意我岂会不知?不过是想借旧情动摇我心!传令下去,表面上与吴军虚与委蛇,暗中加固城防,清点粮草。再派十批信使,不惜一切代价联系王保保!若三日后外孙仍无音讯……” 他握紧拳头,“我们便以洛阳百姓为筹码,与徐达谈个最有利的归降条件!”

夜幕降临,洛阳城头的火把次第亮起,而王府密室里,阿鲁温对着军事沙盘反复推演。当更鼓声第三次响起时,他终于在地图上洛阳与华州之间重重画下一道红线 —— 那是他与命运博弈的最后期限。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