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33章 万户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33章 万户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二日天微微亮,王府后院,朱槿双掌缓缓推出,玄色长衫随着动作舒展如鹤羽:“娘,掌心要虚,气沉丹田。”

马秀英素色裙裾掠过青砖,学着他的样子画圆,眼角细纹里藏着笑意:“这拳软绵绵的,倒像揉面团。”

忽听得 “砰” 的一声闷响,朱标将石锁重重砸在青石上,汗水顺着脖颈滑进交领里。他甩了甩酸胀的手臂,目光扫过母亲微颤的指尖:“二弟,母后身子弱,莫要累着她。”

朱槿收势转身,瞥见兄长小臂虬结的肌肉在夕阳下泛着油光。

不由心中暗想:“大哥现在的身体,就算未来老朱再怎么压榨他,也会无恙吧,再说大哥的身边还有我相助。”

朱元璋此时负手站在廊下,目光在朱槿的剑势与朱标的石锁间来回游走,唇角微抿——他向来嫌太极拳绵软,此刻却不得不承认,妻儿练完后气色颇佳。

“收势。”朱槿低喝一声,马秀英扶着石桌轻笑喘息。朱标见状,忙递上温好的蜜水,却被她推去给朱槿:“你弟弟费了力,先喝。”

朱槿接过碗,余光瞥见父亲盯着自己:“爹。这路拳讲究以柔克刚,不是说了现在还不适合你,等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练习。”

朱元璋哼了声:“咱还需用柔?待平江城破,北元铁骑照样——”

“重八!”马秀英忽然正色,“槿儿说你杀心太重,这拳讲究修身养性,现在的你还不能修身养性,就先让我与标儿练着,待天下平定,你再学不迟。”

朱槿强忍住笑——母亲这顶“杀心太重”的帽子扣得妙,既断了父亲的牢骚,又暗合他“称帝后再修身”的打算。果然,朱元璋张了张嘴,终究没反驳,只瞪了朱槿一眼:“就会哄你娘!”

朱标趁机扛起石锁,咧嘴笑道:“爹且宽心,儿子每日练完武便读《资治通鉴》,昨日还与李学士辩了半个时辰‘商君变法’。”

“辩赢了?”朱元璋挑眉。

“自然是儿子赢了。”朱标擦了把汗,石锁在他肩头稳如泰山,“李学士夸我‘刚柔相济’,还说若能将太极中的‘势’融入治政,必是明君气象。”

马秀英闻言,朝朱槿递去赞许的目光——这孩子早知朱标文弱,竟暗中让李善长配合,将武学与治术勾连。

朱元璋却背着手走到朱标身前,忽然伸手按在他肩头。

朱标一愣,随即沉腰坠马,任父亲按压。片刻后,朱元璋收回手,眼底掠过一丝惊诧——这小子的下盘竟比去年稳了三倍,怕是寻常武将也未必能推动。

“你们两个兔崽子,打完拳,该去大本堂的就抓紧去大本堂,该回房研发火炮的就抓紧回房研究!莫要在这烦老子。”朱元璋脸上有些羞红。怕是再过几年,连这个从小孱弱的大儿子自己都打不过了。

说着,朱元璋假装有事,离开了马秀英的小院。

朱槿在王府陪娘亲待了一会儿,便前往兵仗局。

这兵仗局本是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才下令建造的,却因他的缘故提前了许多时间。

朱瑾刚到兵仗局,便见一道灰扑扑的身影从工坊深处撞出来——那人蓬头垢面,衣襟上沾着焦黑的药粉,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朱二公子在哪里?”

朱槿盯着眼前形如乞丐的人,转头询问随行的蒋瓛。

“回禀二爷,此人名叫陶广义。”蒋瓛低声道,“他沉迷火器研发,如今是兵仗局管事。听闻此前的火铳图纸是二爷所绘,想必是为此急切赶来。”

朱槿闻言,立刻想起关于陶成道的记载:此人元至正十八年(1358 年)曾率三百弟子追随朱元璋,献上祖传《用军策》及自撰的《火器神谱》,被朱元璋封为咨议参军,负责管理火器,其发明的火器助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等势力,后被朱元璋赐名“陶成道”,又获封“万户”。晚年他尝试以火箭飞天,设计了绑有 47支“飞龙”火箭的座椅与风筝,最终因火箭爆炸坠亡,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纪念他的功绩,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 Hoo(万户)。

陶成道可谓是世界飞天第一人。

蒋瓛话音刚落,陶广义已冲到朱槿面前,上下打量:“敢问您可是朱二公子?”

“正是。”朱槿答道。

刹那间,陶广义眼放精光,似见稀世珍宝:“二公子,您提供的火铳图纸当真是神妙绝伦!我自诩钻研火器数十载,今日才知井底之蛙为何物!”

陶广义忽然抓住朱槿的手腕,布满老茧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几乎是半拖半拽地往工坊深处走:“二公子快随我来!您发明的苏钢法实在大才。”

随行的蒋瓛见状,下意识伸手阻拦,却被朱槿抬手制止——他望着陶广义肩头落满的铜屑与火药渍,忽然想起史书里那些为钻研学问蓬头垢面的匠人,心底泛起温热。

工坊内蒸腾着铜水的热气,三尊新铸的火铳在木架上泛着青紫色的冷光。陶广义松开手,颤抖着取下其中一尊,用袖口反复擦拭枪管:“按您的图纸,将闭气环厚度增加三分,又在药室与铳管连接处铣出凹槽,昨日试射时竟无半点火药外泄!射程足足多出二十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槿接过火铳,指尖抚过铳管尾部的环形凸起——那是他参照后世枪械膛线原理改良的闭气装置。陶广义凑在一旁,像个求师长评点的学童,目光死死盯着他的指尖:“只是这凹槽铣削极难,工匠们断了五把铣刀才琢磨出分寸……”

“关键在冷却。”朱槿忽然开口,“铣刀浸过麻油再下刀,铜屑便不会黏在刃口。”他从腰间解下牛皮水囊,往铳管凹槽处滴了几滴,“明日可试试这个。”

陶广义愣了愣,忽然扑通跪下,额头触地:“老朽自诩火器通神,今日才知何谓天外有天!请二公子收老朽为徒!”

朱槿慌忙搀扶,却触到对方后颈凸起的骨骼——这是常年俯身工坊、盯着火器图纸留下的印记。他心底一软,低声道:“陶先生是火器大才,我不过略通皮毛。若想让这铁家伙轰开平江城墙,还需先生携工匠们全力施为。”

说着,他从袖中抽出一卷羊皮纸,正是昨夜挑灯重绘的红夷大炮图纸:“此炮名为‘红夷’,炮管长三尺三寸,药室深五寸,可装火药十斤,铁弹重六斤。”他展开图纸,指尖划过炮耳与准星的标记,“需用生熟炼铁法铸炮身,再以冷锻之术锤击内壁,方能承受膛压。”

陶广义盯着图纸上的抛物线弹道图,呼吸骤然急促:“若真能铸成,莫说平江城墙,便是元大都的瓮城也能轰塌!”

朱槿此时想起史书中陶广义试飞天器时那句“我固知此术险,然天下事必有人敢为”,忽然握住他的手,郑重道:“待火炮成时,我陪先生同登城楼,看这铁弹如何让贼寇胆寒。”

工坊外,暮色渐浓。陶广义捧着图纸往锻炉走去,火光映得他满脸通红,恍若披了一身火云。

蒋瓛低声道:“二爷,该回府了。王妃还等着你吃午饭。”

朱槿转身对蒋瓛沉声道:“传我令,从今日起,兵仗局上下人等俸禄翻倍。若有工匠因火药爆炸伤亡,抚恤金按战死军士例发放。”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工坊内缺指少眼的老匠人们,“若老朱那边有异议,便从我的私库里支银子。”

蒋瓛一怔,旋即拱手应下。朱槿望着陶成道在锻炉前佝偻的背影,想起方才老者讲解时,袖口露出的烧伤疤痕——这些在旁人眼中“玩火药的疯子”,实则是在用血肉之躯为大明铸剑。

与此同时,吴王府暖阁内,朱元璋捏着茶盏,听毛骧禀报兵仗局诸事。当“红夷大炮图纸”六字落下,茶盏重重磕在紫檀桌上,溅出的茶水在黄梨木案上烫出暗痕。

“你亲眼所见?”朱元璋灼灼盯着毛骧,后者忙低头重复:“千真万确。陶广义已对二公子行大礼,图纸上还盖着兵仗局的火漆印。”

“好!好个朱槿!”朱元璋忽然拍案大笑,震得梁上雀儿扑棱棱乱飞,“当年郭元帅说咱得麒麟儿可安天下,果真不假!”他猛地站起身,在暖阁里来回踱步,腰间玉带钩刮过桌角发出刺耳声响,“传旨:兵仗局俸禄按朱槿所言翻倍,再赐陶广义名‘成道’,封万户!若能在咱生辰前铸出红夷大炮——”他忽然停步,目光灼灼,“所有人俸禄翻三倍,工匠皆赐‘忠勇’腰牌!”

毛骧领命欲退,却被朱元璋叫住:“且慢。你说那小兔崽子哪来的银子充大方?”

毛骧垂手道:“属下不知。”

“罢了。”朱元璋挥挥手,嘴角却泛起笑意,“随他去吧。天捅破了,有他老子顶着!”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