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306章 午门外的熟人

应天府的上午,晨雾尚未完全散尽,淡青色的雾气萦绕在新筑的皇城墙脚,朝阳从东方升起,斜斜地洒在青砖城墙上,让原本暗沉的砖面泛着一层浅淡的暖光。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沿着御道街缓缓行驶,渐渐靠近那座刚刚落成不久的皇城。

朱槿掀开车帘一角,晨间微凉的风裹着泥土与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的目光落在前方渐渐清晰的门楼之上 —— 那便是午门了。

青灰色的城台高高矗立,虽未覆琉璃瓦,却在晨光中透着一股庄重威严,城台中央开着三个门洞,两侧还各有一个掖门,呈 “凹” 字形向外延展,像一双张开的臂膀,稳稳守护着身后的宫城。

他在心里暗自思忖:这就是午门了吧,进入皇宫的第一道正门,俗称 “午朝门”,因 “居中向阳,位当子午” 而得名。

视线越过午门,朱槿能隐约望见远处紫金山富贵山的轮廓,晨雾中,山峦起伏如巨龙盘踞,而皇城正稳稳倚靠着这 “龙脉之龙头”;向南望去,秦淮河的水波在晨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静静流淌过皇城脚下。

他忽然想起,当初刘基奉老爹之命选址时,便是一眼看中了 “钟山之阳,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 这块地 —— 既要背靠龙脉聚气,又要面水纳财,就是为了让皇宫契合 “背山面水” 的风水要义,这般 “钟阜龙蟠、帝王之宅” 的格局,难怪被视作建都的绝佳之地。

待马车稳稳停定,朱槿走下车,脚踩在微凉的青石板上,站在午门前的空地上,仔细打量着四周的建筑。

皇城的城墙是用新烧的青砖砌成,部分墙面还能看到工匠未完全抹平的灰缝,午门的城楼尚未加装繁复的斗拱与彩绘,只有简单的木构框架支撑着屋顶,显得朴素却规整。

他不禁想起后世在现代看到的北京故宫午门 —— 同样的 “凹” 字形布局,同样的中轴对称,连门洞的数量与规制都如出一辙,可眼前这座午门,没有北京故宫午门那般覆着金灿灿的琉璃瓦,也没有檐角精致的浮雕彩绘,处处透着 “简陋”。

这 “简陋” 背后,藏着的不只是工期未竟的仓促,更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心意。

朱槿记得自己老爹不止一次跟大臣们强调,宫城设计要 “不求奢华、注重实用”。如今明初刚定天下,百姓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国库比脸还干净,既要拨银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又要筹备军饷防备北元残余,每一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

这宫城能满足礼制规格与日常使用便好,哪里还能追求多余的装饰?想到这儿,朱槿又忍不住多看了午门两眼 —— 这朴素的城台,倒比后世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更透着几分开国的务实劲儿。

“见过指挥使大人!”

一声沉厚恭敬的问候陡然打断了朱槿的思绪。他循声抬眼,只见午门前原本严阵以待的守卫们已悄然收了戒备,为首那名士兵正迈着沉稳的步伐上前,单膝跪地时甲片碰撞发出轻响,动作利落又庄重。

晨间的阳光斜斜洒在他身上,勾勒出宽肩窄腰的挺拔身形 —— 朱槿只扫了一眼,便认出这是吴十二。

赣州城外初遇时,吴十二就已是副壮实模样,如今过了这几年,那股子结实更显厚重:青色布面甲紧紧裹着他的身躯,肩颈处的甲片被肌肉撑得微微凸起,连腰间束带都绷得紧实。

与从前不同的是,他周身多了股沉凝的肃杀之气 —— 额角那道浅疤斜划过眉骨,是刀光剑影里留下的印记;眼神不再是当年的憨直,而是锐利如鹰,哪怕跪着,脊背也挺得像杆标枪,一看便知是在战场上实打实磨砺过的老兵。

“吴十二啊,都百户了,今日是你当值?” 朱槿走上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尖先触到布面甲的粗糙质感,再往下是硬实的肌肉,隔着甲胄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稳的力量。

明初军中升职全凭军功,没有半分虚头。吴十二能从标翊卫的普通士卒做到百户,想来这些年在战场上没少提着刀冲锋,斩下的敌首数都数不清。

吴十二闻言猛地抬头,眼中瞬间涌满感激,连声音都比平日亮了几分:“回禀指挥使大人,正是末将!”

他没想到时隔这么久,朱槿还能一眼叫出自己的名字,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敬重,“若不是大人当年在赣州城拉末将一把,让末将加入标翊卫,别说凭军功挣这百户官职,恐怕早在某次守城战里,就成了城楼下的枯骨了。大人的恩情,末将这辈子都不敢忘!”

朱槿笑着伸手将他扶起,指尖微微用力,带着几分熟人间的亲近:“这话就见外了。军功是你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跟我可没多大关系。”

话锋轻轻一转,他语气里多了丝试探,“如今调你们从战场撤下来,替羽林卫守皇城,日日做些站岗巡查的活计,心里头有没有觉得憋屈?”

“末将不敢!” 吴十二猛地挺直脊背,声音掷地有声,“大人让我们守皇城,我们就把每一寸城墙都盯紧;大人若哪天要再带我们上战场,末将照样敢提着刀冲在最前面,绝无半分含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有这股劲就错不了。” 朱槿满意地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期许,“好好值守,别觉得守皇城就不用练武艺 —— 平日多流几身汗,真到了战场上才能少流血。放心,日后有你们再上战场杀贼的时候。”

吴十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光亮像是淬了火的刀刃,带着对战场的渴望。他重重叩首,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发出轻响:“末将遵令!定不负大人所托!”

朱槿看着他这副模样,又想起方才吴十二站姿如松、应答利落的样子,暗自点头:看来卞元亨平日训练得是真严,就算换了值守任务,标翊卫的兵也没丢了战场上的锐气,军纪士气都没半点松懈。

这时,身后传来姑父李贞轻微的咳嗽声,朱槿才猛然想起身后的人。

他转头望向午门内侧 —— 从这里到马秀英的寝殿,得穿过奉天门,沿着文华殿东侧的回廊走,再绕过御花园边缘的石子路,算下来约莫有两里多地。按宫城的规矩,马车最多只能停在午门外,门内是禁闱之地,车马严禁擅入,只能靠步行。姑父年纪不小了,哪经得起这么远的路折腾?

“吴十二,你去寻一顶辇轿来。” 朱槿对刚起身的吴十二吩咐道,语气里多了几分细致,“要稳当些的,不行就去把我爹常用的那顶抬来 —— 我姑父年岁大了,经不起颠簸。”

“末将这就去!” 吴十二没有半分迟疑,应声后转身便大步流星地离去。阳光落在他挺拔的背影上,甲片反射着细碎的光,动作干脆利落,显然早已习惯了对朱槿的命令绝对服从。

没等片刻,远处御道街的方向便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节奏沉稳,不疾不徐。

朱槿抬眼望去,只见吴十二双手按在腰间佩刀上,大步走在最前面。

他身后跟着四名太监,皆是一身深蓝宫服,领口、袖口绣着浅灰色云纹,腰间束着黑色绸带,四人两两一组,分别抬着辇轿的前后轿杆,步伐精准得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稳稳托着一顶辇轿朝这边而来。

那是朱元璋平日在宫城内部出行所用的御辇,一眼望去便透着皇权的威严。

轿身通体用深红色漆木打造,漆层光滑莹润,想来是每日都有人精心擦拭,在晨间阳光下泛着温润的红光;轿身的四角、边缘处都镶着厚重的黄铜饰件,雕成简洁的云头纹样,既防磕碰,又添了几分贵气;轿帘是明黄色的上等绸缎,质地细密柔滑,上面用银白色的丝线绣着层层叠叠的云纹,每一朵云的纹路都细腻工整,仿佛一吹就能飘起来,帘幕边缘垂着两指宽的浅褐色流苏,风轻轻拂过,流苏便悠悠晃动,带着几分灵动。

再看那轿杆,是碗口粗的硬木,外面裹着深蓝色的厚棉布,棉布上还缝着细密的针脚,想来是为了防滑,也能让抬轿的人少受些磨伤。

四名太监抬轿时腰背挺直,手臂平稳,连轿身都几乎没怎么晃动。

朱槿的目光从御辇上一一扫过,从深红漆木到明黄轿帘,再到黄铜饰件,心里暗自思忖:果然是老爹用的东西,哪怕只是日常出行的辇轿,没有龙袍那般张扬,却也处处透着股不怒自威的庄重,连细节处都透着皇权的讲究。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朱槿回头,见李贞正牵着李景隆的手慢慢走上前。

李景隆大眼睛好奇地盯着那顶御辇,而李贞一看到轿帘那抹明黄色,脸色顿时变了,连忙摆着手往后退了两步,连带着李景隆都被他拉得一个趔趄。

“槿儿,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 他的声音都比平时高了些,带着明显的拘谨,“我们走过去就行了,哪能坐上位的御辇?这要是传出去,可是大罪过!”

李贞一辈子在乡下种地,见惯了的是田埂、庄稼,最是敬畏皇家的规矩,此刻见了属于皇帝的御辇,只觉得那明黄色都带着威压,连脚步都不敢往前挪了,双手下意识地在衣角上蹭了蹭,像是怕自己沾了泥土的手碰脏了御用品。

朱槿正目光扫过午门的守卫队伍,忽然瞥见人群里一个眼熟的面孔。

他忍不住轻笑一声,收回目光,转头看向满脸局促的李贞,语气里带了几分玩笑的意味:“姑父,您这就太见外了。这御辇放在宫里也是闲着,今儿正好用得上。您要是不坐,回头我就跟我娘说,您身子骨弱,得在皇宫里好好养着,让她留您住下,天天陪着她说话、赏花,省得您总惦记着回家种庄稼。”

“哎!这可不行!绝对不行!” 李贞一听 “住皇宫”“不回家”,顿时急了,连忙摆着手,声音都有些发颤,“我那地里还有几畦青菜等着施肥呢,再不浇肥就要蔫了!哪能在皇宫里常住?槿儿,你可不能跟你娘这么说!”

他这辈子就围着那几亩地转,地里的庄稼比什么都重要,一想到自己的庄稼没人照料,就坐不住了,脸上满是焦急。

“姑父,您先别急呀。” 这时,王敏敏从马车旁走了过来,她手里拿着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是之前特意给李景隆准备的,见李贞急得额头都冒了汗,连忙上前两步,笑着柔声劝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子也是一片好意,怕您走太久累着。您想啊,公子特意让吴百户去请御辇,就是为了让您舒舒服服的。要是您执意不肯坐,回头上位知道了,定会觉得公子没照顾好您这个长辈,说不定还要责罚公子呢。您坐这御辇,不是给公子添麻烦,反倒是帮公子免得挨罚,这可是帮了公子的大忙呀。”

王敏敏说话时语气轻柔,眼神诚恳,句句都替李贞着想,又把 “朱槿挨罚” 的后果点出来,让李贞不得不放在心上。

果然,李贞一听到 “朱槿会挨罚”,脸色顿时变了,原本焦急的神情里多了几分慌乱,他连忙看向朱槿,眼神里满是担忧:“槿儿,这... 这要是因为我让你挨罚,那可怎么好?那... 那这轿我坐,我坐!你可千万别让上位罚你!”

他这辈子没求过什么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给朱槿添麻烦,更别说让朱槿因为自己受责罚了,此刻也顾不上什么皇家规矩,满脑子都是不能让朱槿受罚。

朱槿见李贞松了口,忍不住笑了,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这就对了嘛,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王敏敏和不远处的表嫂,又叮嘱道,“敏敏,表嫂,你们先陪着姑父坐御辇去我娘的寝殿,路上慢些走。我也是第一次来这皇宫,想四处逛逛,晚点再去找你们。”

王敏敏点点头,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公子放心,奴家会好好照顾姑父和表嫂的,定不会出岔子。”

说着,她先扶着李贞的胳膊,又蹲下身对李景隆笑着说:“九江乖,我们坐轿子去见舅姥姥,好不好?轿子里可舒服了。”

李景隆看了看李贞,又看了看王敏敏手里的桂花糕,点点头,伸手抓住了王敏敏的衣角。

王敏敏扶着李贞慢慢走到御辇旁,四名太监连忙微微俯身,方便李贞上车。李贞坐进御辇时,还不忘探出头,对着朱槿叮嘱道:“槿儿,别逛太久,宫里大,别迷路了,早点去见你娘,别让她等急了!”

“知道了姑父,您放心吧!” 朱槿笑着应下,站在原地目送御辇缓缓转过身,四名太监抬着轿杆,稳稳地走进午门,轿帘上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渐渐消失在午门内侧。

直到御辇的明黄轿帘彻底消失在午门内侧的阴影里,朱槿才缓缓收回目光。

他下意识转头,目光扫过不远处整齐列队的守卫队伍 。

朱槿眯起眼,仔细辨认了片刻:果然是蓝玉!

他怎么会在这里?还穿着一身小兵的甲胄,成了个守午门的卒子?

眉头瞬间蹙起,朱槿在心里暗自嘀咕:明明记得自己只是让卞元亨跟他 “比试” 一番,磨磨他那股傲气,可没说要给他降职啊!而且标翊卫中的调任,蒋瓛为何没有通报自己。

再定睛看向蓝玉的装扮 —— 往日里,蓝玉穿的都是千户品级的青色布面甲,甲片细密,肩颈处还绣着浅纹,透着几分武将的威风;可如今身上的甲胄,却是最普通的灰色小兵甲,甲片边缘粗糙得能看到毛刺,胸前只缀着一块巴掌大的牛皮护心镜,边缘都磨得发白。

甲胄的系带松松垮垮地挂在腰间,显然不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宽大的袖口晃荡着,衬得他原本壮实的胳膊都显了几分单薄。

他头上戴着顶黑色布帽,帽檐压得极低,几乎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双手按在腰间那柄没有任何装饰的普通腰刀上,脊背挺得笔直,却透着股刻意的僵硬,和周围那些自然站定的守卫比起来,显得格格不入。

“吴十二,” 朱槿收回目光,转头对身边站姿如松的吴十二吩咐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疑惑,“去把蓝玉唤过来。”

吴十二顺着朱槿的目光看去,很快便锁定了蓝玉的身影。他应声 “是”,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在蓝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蓝玉听到 “指挥使唤你” 时,身体明显僵了一下,按在腰刀上的手猛地攥紧,指节都泛了白。他顿了两秒,才缓缓转过身,帽檐下的目光快速扫过朱槿的方向,又迅速垂下。

他走得不算快,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透着几分不自在,甲片碰撞发出的轻响都比旁人杂乱些。

到了朱槿身前,他几乎是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时甲胄摩擦的声音都带着几分急促:“末将蓝玉,见过指挥使大人!”

朱槿低头看着他,目光落在他紧抿的唇上 —— 蓝玉的视线始终黏在地面的青石板缝里,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敢往自己这边瞟,那副心虚的模样,倒像是做错了事被抓包的孩子。

“听闻前阵子你跟卞将军对练,被他伤着了?” 朱槿先开口,语气尽量放得平和,“怎么那么不小心?”

见蓝玉的肩膀几不可查地颤了一下,他又接着问:“如今伤都好了没?还有,你是不是犯了什么错?不然怎么会来午门守着 —— 按你的身份,不该做这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话问出口时,朱槿心里也在犯嘀咕:蓝玉虽傲气,可战功摆在那,在标翊卫里也是数得上的千户,就算跟卞元亨比试输了,怎么会被贬成守城门的小兵?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最重要的是,自己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蓝玉跪在地上,听到朱槿的话,心里顿时涌上一阵委屈,还有几分无奈。他攥了攥拳,指节蹭过粗糙的甲片,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多谢指挥使大人关心,末将的伤... 已经好了。”

说到对练的事,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不甘:“那日卞将军说要跟末将切磋,末将还以为是寻常对练,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点都没留手 —— 末将的肋骨断了两根,硬生生在床上躺了一个月,连翻身都费劲。”

“等伤好之后,末将本来想好好训练,日后再找卞将军讨教回来,可还没等我归队,就收到了调令,让我来午门值守。” 说到这里,蓝玉的声音更低了,头也垂得更下,“末将实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连调令上都没写清楚缘由。”

朱槿听着,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 能调动标翊卫的人,还能让蓝玉不敢反抗,除了老爹,也就只有...

他正想追问,就见蓝玉又急忙补充道:“末将后来托人打听,才知道这调令是世子殿下下的。他们说... 说要追究我好几年前在军中喝酒误事的过错 —— 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蓝玉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些,带着几分急切的辩解:“自从末将加入标翊卫,跟着大人您,末将早就不敢再喝酒了,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训练,连跟弟兄们聚餐都只喝白水,实在想不通世子殿下为何突然翻旧账!”

“原来是这样。” 朱槿心里轻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 果然是那个心思比筛子还细的黑芝麻汤圆朱标。这哪里是翻旧账,分明是做给自己看的。

想通了这点,朱槿转头看向身后一直沉默的蒋瓛,语气里带着几分问责:“这事你怎么没告知我?蓝玉被调职这么大的事。”

蒋瓛闻言,吓得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头也不敢抬,急忙解释:“二爷,不是属下不告知您!是... 是当时您没让属下说下去啊!”

他语速飞快,带着几分急切:“那时候您刚到庄子没多久,属下跟您汇报标翊卫的事,刚提到‘蓝玉’的名字,您就皱着眉说‘这点小事,你自己看着办,别来烦我’!”

朱槿一怔,仔细回想了片刻 —— 还真有这么回事!那时候自己听到蓝玉的名字就觉得烦躁,确实没耐心听下去,随口打发了蒋瓛。

他轻咳一声,伸手摸了摸鼻子,掩饰住自己的疏忽,转头对蓝玉说道:“行了,起来吧。这事过去好几个月了,世子殿下也去北方了。”

见蓝玉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蒙尘的星星突然有了光,朱槿又补充道:“你现在就回去,继续跟着卞将军训练,不用在这守午门了。如今上位登基的日子越来越近,皇宫守卫虽重要,但前线更缺能打仗的人 —— 回去之后,训练别落下,过不了多久,就有你们上战场的机会了。”

蓝玉猛地抬起头,帽檐下的眼睛里满是激动,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他连忙再次跪地叩首,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清晰的声响:“末将谢指挥使大人!末将定不负大人所托,每日加倍训练,等着上战场杀贼!”

他心里早就盼着离开午门了 —— 每日百官上朝都要从这里经过,不少昔日相识的同僚看到他这副小兵模样,虽没明说,可那眼神里的同情与调侃,让他脸都快丢尽了。如今不仅能离开这个丢人的地方,还能等着上战场建功,这让他怎么能不激动?

朱槿看着他这副模样,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温和:“行了,起来归队吧。先跟吴十二交接完值守的事,再去见卞元亨 —— 别让他等急了。”

“是!末将遵令!” 蓝玉应声起身,动作都比刚才轻快了不少。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