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254章 寿宴(终)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254章 寿宴(终)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翻一倍?!” 朱元璋猛地提高了声音,原本略带沉稳的语调瞬间被狂喜冲散,眼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亮。

他双手紧紧攥着那束杂交水稻的稻穗,指腹反复摩挲着饱满得快要撑破谷壳的稻粒,粗糙的指尖能清晰感受到稻粒的圆润厚重,语气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寻常水稻一亩顶破天收 3 石,翻一倍就是 6 石!标儿,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有了这稻种,再加上土豆,我大明百姓再也不用为肚子发愁,咱朱家的江山也能坐得更稳!”

狂喜的热浪还没褪去,一个念头突然撞进朱元璋心里:朱标、朱槿这兄弟俩,竟在沈家庄藏了这么大的底牌!先前他听探子回禀,沈家庄的守卫比王府还严 —— 庄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连进出的农户都要验身份,他当时还纳闷,一个庄子哪用得着这么大阵仗?

如今看着手里的稻穗,再想起那 亩产22 石的土豆,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庄子里藏的不是金银,是能让天下粮仓满溢的宝贝!

换成是他,别说加一倍守卫,就是调御林军去守,加三倍、五倍都嫌不够 —— 这可是能救千万人性命的东西,半点闪失都不能有!

他下意识地转头,目光像探灯似的扫过人群,精准落在躲在朱标身后的朱槿身上。那小子正埋着头,银筷在土豆炖牛肉的盘子里翻来翻去,专挑大块的牛肉往嘴里送,油星子顺着嘴角往下淌,沾湿了衣襟都没察觉,满厅的热闹、满朝的议论,仿佛都跟他没关系,眼里只有盘子里的肉。

朱元璋心头 “腾” 地窜起一股火气,连指节都攥得发白:有这种能让百姓活命、能让江山稳固的好东西,这小子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他大哥!

自己这个老子在他眼里,难道是摆设不成?!

他可是天命所归的未来帝王,是生他养他的亲爹!这么大的事,居然半点风声都没透,连句 “爹,儿子弄出好东西了” 都不肯说,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爹?

他越想越气,脑子里忍不住翻腾起 “功绩” 二字:朱标今日献土豆、献杂交水稻,哪里是简单的寿礼?这是能刻进史书里的大功劳!自古以来,能解天下饥馑的人,哪个不是被后世捧着敬?

大禹治水,救万民于洪涛,到如今百姓还在祭他;李冰修都江堰,让蜀地从贫瘠之地变成 “天府之国”,千百年后都有人念他的好。

如今朱标把这两样宝贝献出来,一旦推广开,能让多少人免于饿死?

这份功劳,比那些征战沙场、杀敌万千的武将,比那些运筹帷幄、定国安邦的文臣,还要大上十倍、百倍!

史书上提起朱标,怕是要专门写一章 “世子献粮,解大明饥馑”,何等风光!可朱槿倒好!这土豆、杂交水稻明明是沈家庄培育出来的,是他朱槿的手笔,却偏偏把功劳让给朱标,自己躲在后面当甩手掌柜,连跟自己这个爹提一句都不肯!

是觉得他这个爹不配知道?还是觉得这功劳不够大,犯不着跟他说?

想到这儿,朱元璋的火气更盛,盯着朱槿的眼神像淬了冰,又带着几分 “不怀好意”—— 这小子,看来是得好好敲打敲打了。

正在专心挑牛肉的朱槿,后脖颈忽然一阵发凉,像是被毒蛇盯上似的,连咀嚼的动作都顿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抬头,正好对上朱元璋那双带着火气的眼睛,心里 “咯噔” 一声,手里的银筷差点掉在盘子里。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这眼神,是要 “算账” 的架势!朱槿赶紧放下银筷,身子往朱标身后又缩了缩,恨不得把自己整个藏在大哥的影子里,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 完了完了,自己果然被这个小心眼的帝王盯上了!

朱元璋看朱槿缩在朱标身后那副心虚模样,心里的火气又窜了窜,却终究压了下去 —— 今日是马秀英的寿辰,总不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训子,传出去倒显得他不顾情面。

他猛地转回头,目光落在朱标身上,先前眼中的冷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欣慰,语气也温和了许多:“标儿,你这两份寿礼,可比金银珠宝贵重百倍。能心里装着百姓饥馑,为江山长远打算,你这个世子当得称职,没让咱失望!”

话音刚落,厅下百官立刻附和起来。

李善长最先躬身行礼,花白的胡须随着动作微微晃动,语气满是赞叹:“上位所言极是!世子心怀天下,寻得土豆、杂交水稻这等济世宝物,实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福!有世子如此,我大明江山定能世代稳固!”

刘基也抚着衣袖上前一步,目光落在案几上的稻穗与土豆册子上,眼神里满是认可:“世子此举,胜过十万兵甲!寻常作物亩产不过两三石,土豆竟能达二十二石,杂交水稻还能翻倍,此等产量若推广开来,天下粮仓充盈,百姓无饥馑之忧,届时民心归附,四方安定,实乃千古之功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他文臣也纷纷开口,有的称赞 “世子仁心,堪比古之圣贤”,有的感叹 “有此宝物,我大明再无粮荒之患”,还有的提议 “当将世子功绩记入史册,让后世铭记”,一时间厅内满是奉承之声,连空气都仿佛热闹了几分。

朱元璋听着百官的夸赞,嘴角微微上扬,心里却另有盘算:明日带百官去沈家庄,既能让众人亲眼见识土豆与杂交水稻的真容,断了那些质疑的声音,更能趁机探查一番 —— 那庄子守卫森严,朱槿又藏着这么大的秘密,保不齐还有其他没告诉自己的东西。

这两个 “逆子”,一个把功劳全揽了,一个躲在后面装糊涂,总得让他看看,沈家庄里到底还藏着多少 “惊喜”,免得日后再被他们蒙在鼓里。

等百官的议论稍歇,朱元璋抬手压了压,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环视众人,声音洪亮如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明日一早,百官都随咱去标儿城外的庄子,亲眼看看这能产二十二石的土豆,还有这能亩产翻一倍的杂交水稻。让大家伙儿都开开眼,知道咱大明有这般好东西,也让天下人看看,咱朱家有能力让百姓吃饱饭!”

“喏!” 百官齐声应和,声音整齐划一,震得厅内梁柱都似有回响。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话锋忽然一转,语气放缓了些:“至于土豆和杂交水稻的推广事宜,倒急不得。涉及各州府田地丈量、种子分发,还要教农户种植之法,每一步都得妥帖,若是出了差错,反倒是误了百姓。”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户部官员,继续说道:“明日从世子庄子回来后,咱再召集群臣商议,让户部牵头,工部、刑部配合,务必把这事办得滴水不漏,不辜负标儿的一片心意,也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待。”

户部尚书连忙躬身应下:“臣等定当尽心,绝不让上位与世子失望!”

最后,朱元璋端起桌上的玉杯,杯中酒液清澈,映着烛光微微晃动。

他朝着马秀英举了举杯子,脸上露出难得的温和笑容:“今日是咱妹子的寿辰,标儿这份用心的礼物,让咱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大家伙儿也别拘谨,今日痛饮,不醉不归!”

马秀英笑着端起酒杯回应,厅内百官也纷纷端起酒杯,高声附和:“愿上位与王妃福寿安康!愿我大明国泰民安!”

一时间,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官员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先前因朱元璋盯着朱槿而略显紧张的氛围,瞬间被热闹取代。

只有朱槿,手里端着酒杯,却没敢往嘴边送。

他悄悄抬眼,飞快地瞥了朱元璋一眼,见朱元璋正与马秀英说笑,没再注意自己,才暗暗松了口气。他赶紧放下酒杯,拿起银筷夹了块土豆塞进嘴里,软糯的土豆在嘴里化开。

寿宴之上,朱元璋刚宣布完明日去城外庄子视察的决定,朱标便起身对着厅外的下人招手。

两名身着青布衫的下人快步上前,躬身听候吩咐。

朱标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把宴会上现有的四菜一汤都撤下,换成用土豆做的四道菜来,让百官们都尝尝这土豆的滋味,也好知晓它不仅能饱腹,还能做得这般可口。”

下人连忙应下,转身快步离去。

不多时,一道道热气腾腾的土豆菜肴便被端了上来,四道菜摆上桌,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引得百官纷纷侧目。

“诸位大人,都尝尝这土豆做的菜。” 朱标笑着抬手示意,“这土豆不仅产量高,做法也多样,日后推广开来,百姓的餐桌上也能多些滋味。”

百官闻言,纷纷拿起筷子品尝。

一时间,厅内满是称赞之声,有的说 “这土豆炖牛肉真香”,有的感叹 “酸辣土豆丝下酒正好”,原本略显严肃的寿宴,因这几盘土豆菜多了几分烟火气。

厅内土豆菜肴的香气正浓,百官围着新上的酸辣土豆丝、土豆炖鸡块赞不绝口,杯盏碰撞声与说笑声响成一片。

朱槿却端着半杯温酒,脚步轻缓地绕到朱标身侧,宽大的袍袖微微一挡,将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大哥,扬州知府杨宪此人,你觉得如何?可堪大用?”

朱标正夹着一筷子土豆泥往嘴边送,闻言动作骤然一顿,银筷悬在半空。

他侧过头,眼中先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沉下目光思索片刻 —— 怎么二弟突然问起他?

朱标放下银筷,指尖轻轻蹭过瓷碗边缘,同样压低声音回道:“杨宪办事是干练,先前奏报说扬州已开垦荒田千亩,流民也归乡不少,父皇对他颇为赏识,还说要召他入京议事。你怎么突然关心起他来?”

朱槿目光落在桌角那盘还冒着热气的土豆饼上,心里却翻涌起另一番盘算:这杨宪日后能平步青云,全靠一桩欺天的谎话。

杨宪任扬州知府时,那地方明明历经战乱,田地全是碎石,百姓要么逃荒要么饿死,哪来的 “荒田千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他为了邀功,竟花十五两黄金从南洋来的商人手里,买了株怪稻 —— 那稻穗足有半尺长,穗子上挤挤挨挨结了两百多粒谷,每粒都比寻常稻粒大一圈,金灿灿的看着就不似中原作物。

到时候,杨宪会把这株稻穗当宝贝,说成是扬州田里自己长出来的 “祥瑞”,捧着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本就把农桑看得比什么都重,见了这 “神稻”,定会信以为真,不仅把稻穗挂在御书房当宝贝,还会觉得杨宪能让荒田出祥瑞,是治世能臣。

就靠这假祥瑞,杨宪两年就能从知府一路爬到中书左丞,连李善长都要让他三分,权倾朝野时,多少官员得看他脸色行事。

可眼下,杨宪献祥瑞稻穗的事还没发生,大哥却在昨日商议给娘亲送寿礼时,主动提出要把杂交水稻的稻穗也一并献上。

如今再看大哥对杨宪的评价,他心中的猜测越发笃定:大哥定是知道些什么,或许连杨宪未来会献假稻穗的事都隐约清楚,才提前借着寿宴,把真正的高产稻穗摆出来,占了 “献稻” 的先机。

朱槿抬起眼,目光落在朱标坦诚的脸上,语气依旧平淡,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没什么,就是前几日听沈家庄的商人说,扬州流民其实没归乡多少,反倒有不少人往江南逃,怕杨宪的政绩有水分。大哥若觉得他可靠,那便罢了,只是日后推广土豆和水稻,若用了心术不正的人,怕是会误事。”

他故意点出 “政绩水分”,就是想看看朱标的反应,也让大哥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不知情。

朱标声音压得更低:“二弟既看出杨宪政绩有疑,想必对推广土豆、水稻的事也有盘算。不如这个推广一事,就由二弟负责如何?你在沈家庄能种出这般好的作物,交由你打理,父皇放心,我也放心。”

朱槿闻言,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心里瞬间无语:大哥这是把烫手山芋往自己手里塞啊!推广作物哪是轻松事?要协调各州府田地、调运种子,还要教农户种植,后续还得盯着官吏别克扣,费时费力不说,稍有差池还得担责。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还是留给大哥这个未来太子储君处理更合适,他才不想揽这麻烦。

朱槿压下心里的吐槽,面上却露出一抹坏笑。他猛地站起身,端着酒杯高举过头顶,故意提高了声音,让周围的官员都能听见:“大哥这话可就见外了!今日是母后寿辰,大哥献上土豆、杂交水稻这等惠及万民的宝贝,可是头等大功,哪轮得到我来抢功?”

他目光扫过厅内百官,笑着继续说道:“各位大臣,我大哥为解天下饥馑,寻得高产作物,还特意在寿宴上让大家品尝土豆美味,这份心思与功劳,咱们是不是该共同敬他一杯?”

朱槿心里偷偷乐着:黑芝麻朱标,跟我玩这套?我就不信百官一起敬酒,你还能躲酒不成?!嘿嘿嘿,这杯酒,你不喝也得喝!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