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238章 点茶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238章 点茶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朱槿推开门,目光扫过屋内,见王敏敏正捂着嘴偷笑,沈珍珠则拿着账本,眉眼间还带着未散的笑意,便笑着问道:“什么事情笑得如此开心,连我在门外都听见了?”

王敏敏见朱槿进来,脸颊瞬间泛红,连忙收起笑意,规规矩矩地站好;沈珍珠则放下账本,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温和:“回二公子,是敏敏妹妹方才跟我讲了您与卞将军在包厢里的趣事,说您被她调侃后愣神的模样,故而一时失笑。”

朱槿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走到桌旁的椅子上缓缓坐下,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带着几分叮嘱:“有些事情,你们私下里说说、乐一乐也就罢了,可别传到外面去,尤其是涉及我大哥的话,更要谨慎。”

他口中虽未明说 “河东狮” 之事,可王敏敏与沈珍珠都是心思通透之人,自然明白他指的是什么,两人连忙点头应道:“知道了,公子。”

随后朱槿目光落在桌案上摆放的一套精致茶具上 —— 青瓷茶碾、细竹茶罗、建窑兔毫盏,还有一把齿密如梳的竹制茶筅,件件都透着雅致。他想起方才与卞元亨大碗拼酒,此刻嘴里还残留着辛辣的酒意,便看向沈珍珠,笑着说道:“正好刚才喝了不少酒,嘴里发燥,珍珠姐,不如你露一手,点杯茶来解解酒?”

沈珍珠出身江南富商沈家,自小便是被按 “大家闺秀” 的标准培养,琴棋书画、茶艺女红样样精通,尤其是点茶技艺,更是得了家中长辈的真传。

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恭敬应道:“能为二公子点茶,是奴婢的荣幸。”

说罢,沈珍珠走到茶桌旁,动作优雅地铺开洁净的棉巾,先将茶碾取来 —— 那茶碾是上好的青瓷所制,碾槽光滑细腻,她从一旁的锡罐中取出一小块压制紧实的龙凤团茶,轻轻放入碾槽,双手握住碾轮,力道均匀地来回滚动。

团茶在碾轮下渐渐碎裂,发出细微的 “沙沙” 声,不多时便成了细碎的茶末。

接着,她拿起细竹茶罗,将茶末缓缓倒入罗中,一手轻扶罗架,一手轻轻拍打罗底,细如粉尘的茶末便从罗眼簌簌落下,落入下方的白瓷茶盒中,粗一些的茶渣则留在罗内,确保落入盏中的茶末极致细腻 —— 正如宋代点茶的讲究,“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唯有细茶末,才能点出绵密持久的茶沫。

随后,沈珍珠取来那只建窑兔毫盏,盏壁上细密的褐色纹路如兔毫般清晰,她提起桌上的银壶,将温热的沸水缓缓注入盏中,手腕轻转,让沸水均匀地烫遍盏壁,待盏身微微发热,才将水倒掉 —— 这是 “温盏”,为的是避免冷盏遇沸水后温差过大,影响茶沫的凝聚。

温好盏后,她从茶盒中取出适量茶末,轻轻倒入盏中,再提起银壶,注入少量沸水,水量刚没过茶末便停。

接着,她拿起竹制茶筅,茶筅的齿细密而坚韧,她将茶筅垂直放入盏中,手腕轻旋,以适中的力道轻轻搅拌,不多时,茶末与沸水便融合成了浓稠的茶膏,色泽浅绿,散发着淡淡的茶香 —— 这一步是 “调膏”,是点茶的基础,膏体越均匀,后续的茶沫才越细腻。

调膏完毕,最关键的 “点汤击拂” 便开始了。

沈珍珠提起银壶,壶嘴贴近盏口,细如银丝的沸水缓缓注入盏中,同时,她手中的茶筅快速上下击拂,动作轻盈却有力,茶筅的齿在盏中划过,激起细密的泡沫。

她注水的速度极慢,分三次才将沸水注满,每一次注水都配合着不同节奏的击拂 —— 初时慢搅,让茶膏与水充分融合;中期快拂,激起更多泡沫;最后轻旋,将泡沫拢成一团。

随着击拂的持续,盏中的茶沫越来越多,越来越白,如乳脂般细腻,紧紧贴在盏壁上,不见半点消散的迹象,正是宋代点茶中推崇的 “乳面”。

王敏敏站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忍不住轻声赞叹:“珍珠姐姐,你点的茶真好,这沫子又白又细,跟奶油似的!”

沈珍珠放下茶筅,将兔毫盏轻轻推到朱槿面前,笑着解释:“点茶最讲究‘咬盏’,便是这茶沫能紧紧贴在盏壁上,即便倾斜茶盏也不脱落。若是技艺再好些,还能在茶沫上用茶筅勾勒图案,便是‘分茶’,可惜奴婢的技艺还未到那般境界。”

朱槿端起茶盏,凑近鼻尖轻嗅,淡淡的茶香混合着**,瞬间驱散了口中的酒气。他浅啜一口,茶味清甜醇厚,茶沫在舌尖化开,细腻柔滑,不由得赞道:“好茶!珍珠姐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比起唐代的煮茶,这宋代点茶倒多了几分雅致,不煮茶末,只靠冲点与击拂,便能有这般风味,确实精妙。”

沈珍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二公子对茶艺也有研究?唐代煮茶是将茶末投入沸水**沸,茶味偏浓烈;而宋代点茶重‘冲’与‘搅’,更讲究茶沫的细腻与口感的清甜,确是两种不同的雅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槿端着兔毫盏,指尖摩挲着盏壁上细密的兔毫纹,浅啜一口茶,清甜的茶香混着茶沫的柔滑在舌尖散开,瞬间压下了残留的酒意。

他望着盏中依旧紧实的 “乳面”,思绪却不自觉飘回前世 —— 曾在小日子那里,见过他们所谓的 “茶道”,当时只觉得仪式繁琐得有些刻意,如今细想,那所谓的茶道,分明就是从大宋点茶之法里学去的,却又走了样。

他记得前世体验的小日子茶道,茶人穿着宽大的和服,在极小的茶室里跪坐,煮水、碾茶、调膏,每一个动作都慢得近乎凝滞,说是 “侘寂”,却少了如今沈珍珠点茶的灵动。

尤其是他们用的茶粉,颜色暗沉,冲调后带着一股苦涩的焦味,入口时能清晰尝到颗粒感,远不如眼前这盏茶这般清甜细腻。

后来他才知道,小日子茶道用的 “抹茶”,虽源自宋代的茶末,却在传承中变了工艺 —— 他们将茶叶蒸熟后直接干燥碾磨,少了宋代团茶 “蒸青、压模、焙火” 的复杂工序,茶香寡淡不说,还易留苦涩;更甚者,为了追求所谓的 “古朴”,连茶末的细腻度都降了标准,喝起来自然难以下咽。

更让他觉得讽刺的是,小日子茶道向来标榜 “精英文化”,从前是贵族、武士与禅僧的专属,寻常百姓连旁观的资格都没有;近代虽慢慢普及,却依旧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 “仪式感”,仿佛不把动作做足、不摆出肃穆的神情,就配不上这 “茶道” 二字。

可宋代的点茶呢?哪里有这般拘谨。他想起《东京梦华录》里写的汴京街头,随处可见 “提茶瓶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担子上摆着茶碾、茶盏,路人只需喊一声,便能当场点一盏热茶;皇室贵胄在宫苑里斗茶,用的是龙凤团茶、建窑名盏,市井小贩在街头斗茶,用的是粗瓷碗、散装茶末,输赢全凭茶沫的白度与 “咬盏” 时长,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能参与。

就像去年他在应天府的街头,还见过两个脚夫蹲在墙角斗茶,一人从怀里摸出个粗瓷碗,一人掏出用油纸包着的茶末,借了旁边茶馆的沸水,当场碾茶、调膏、击拂,引得路人围观看热闹,赢的人不过是得了旁人一声喝彩,输的人也笑得豁达,转头就请大家喝了一轮茶。

那股子鲜活的烟火气,哪里是小日子茶道里那种刻意营造的 “清冷” 能比的?

“快了,等着我,很快,就会让那里”热闹“起来!”

“二公子?您怎么了?” 沈珍珠见朱槿捧着茶盏出神,眼神有些飘忽,忍不住轻声问道。

朱槿回过神,将盏中剩余的茶一饮而尽,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喝着这茶,想起些从前的事。”

朱槿端着茶盏,指尖在盏壁轻轻摩挲,心中早已盘算清楚 —— 是时候提前筹备一番,为后续计划铺路了。”

他放下茶盏,目光转向沈珍珠,语气沉稳地开口:“珍珠姐,沈家此前的海上贸易虽已暂停,但之前负责造船的工坊,如今是如何安排的?那些工匠和设备,还在原处吗?”

沈珍珠闻言,心中微微一怔 —— 她此前曾听朱槿给自己父亲提起,吴王朱元璋有 “片甲不得下海” 的禁令,沈家海上贸易因此停摆,造船工坊也随之闲置,如今朱槿突然问及此事,让她有些摸不着头绪。

但她还是如实回道:“回二公子,造船工坊的工匠和设备,父亲怕闲置久了生疏,已暂时安排到江南的木器坊和铁工坊帮忙,核心的造船师傅还在府中待命,随时可召回。”

“好。” 朱槿点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明日你让人传信,让造船坊的管事带着你们海船图纸亲自去一趟沈家庄,我有要事当面吩咐他,务必让他准时到,不得延误。”

沈珍珠心中疑虑更甚 —— 朱槿既知 “片甲不得下海” 的禁令,为何还要召集造船坊管事?难道是要重启海上贸易?可此事若没有吴王的许可,风险极大。

但她深知朱槿行事自有考量,从不做无准备之事,便压下心中疑问,恭敬应道:“奴婢明白,明日一早便让人去传信,确保管事准时抵达沈家庄。”

朱槿又补充道:“还有,珍珠姐,今日你回到王府后,先去库房取些精致的琉璃饰品,送到玉儿姐那里。然后替我传句话,让她从尚服局调出十名手艺顶尖的工匠和绣娘,明日一早便送往沈家庄。此事切记不要声张,让她务必妥善安排,别惊动其他人。”

尚服局是负责皇室服饰、器用的机构,调出工匠需经严格流程,朱槿特意强调 “不要声张”,显然是有隐秘计划。

沈珍珠不敢多问,连忙应下:“奴婢省得,定会悄悄办妥,不让外人知晓。只是…… 吴王殿下那边?调动尚服局工匠虽不算大事,可若是殿下问起,该如何回话?”

毕竟吴王朱元璋心思深沉,府中大小事务少有能瞒过他的,沈珍珠生怕此事触怒吴王,连累朱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槿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语气轻松却带着十足的把握:“我爹那边没事,不用刻意隐瞒。王府内的事情,本就瞒不住他,他要是想知道,自然有办法知晓。不过你放心,这点小事,他不会放在心上的。如果有人询问,就说我要的就行,有问题就来找我。”

“另外,” 朱槿继续说道,“江南的布匹刺绣生意,大半都在沈家掌控之中,你让沈家从江南各州府寻访顶尖的绣娘,无论是苏绣、湘绣还是蜀绣的好手,都要请来;还有首饰工匠,尤其是擅长雕琢玉石、打造金银饰品的能工巧匠,越多越好。工钱按平日的三倍支付,若有不愿来的,再许以额外的安家费,务必让他们安心前往沈家庄。”

“是,奴婢这就写信给家里,确保尽快将人召集到位。” 沈珍珠一一记下,不敢有半点遗漏。

一旁的王敏敏听得好奇,她原本安静地坐在一旁,此刻忍不住凑上前来,眨着杏眼问道:“二公子,你要这么多绣娘和工匠做什么呀?难道是要做什么新奇的物件?”

朱槿看着她好奇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故意卖关子:“秘密。现在还不能说,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王敏敏闻言,小脸一垮,有些无趣地嘟起嘴:“哼,又瞒着我!明日我也要去沈家庄,我倒要看看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朱槿见状,无奈又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你啊,总是这么好奇。罢了,明日你便去兵仗局一趟,找到陶公,带着他一并去沈家庄。。”

王敏敏一听能参与其中,瞬间来了兴致,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那我明日一定准时去找陶公!”

朱槿看着她雀跃的模样,心中也多了几分暖意,他站起身,目光望向窗外,语气带着几分坚定:“我回到应天府已经数日,此前因大哥的事耽搁了些时日,如今也该静下心来,干正事了。沈家庄那边,很快就要热闹起来了。”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