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163章 大都一日游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163章 大都一日游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此时天色微亮,朱槿已带领标翊卫众人顺利得来到大都健德门城外。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大都城墙,隐约可见城楼上晃动的人影。

朱槿知道元顺帝会在今夜从健德门逃往上都,且仓皇之下带的人马定然不多。

朱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说道:“此地离健德门不过十里,附近那片黑松林地势隐蔽,你们即刻进去找隐蔽处休整,检查好家伙什,三更前务必在林北坡集结。记住,不许生火,不许喧哗,动静越小越好。”

朱槿随后转向蒋瓛和康铎:“咱们得换身行头。”说着, 他从马鞍旁的行囊里翻出三件衣服。

朱槿换上的元朝商人服饰,是件深褐色暗纹纻丝袍,那纻丝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暗纹是不易察觉的云纹样式,腰间系着一枚黄铜带钩,上面刻着简单的缠枝纹,虽不奢华却也透着几分精致。

头戴的那顶半旧毡帽,边缘已有些磨损,露出里面细密的绒毛,帽檐压得略低,遮住了他大半的眉眼,只露出线条分明的下颌,朱槿本就随了朱元璋那般高大身材,看着倒有几分草原商人常年奔波的粗犷气。

蒋瓛和康铎则换了灰布短打,布料粗糙,针脚也略显杂乱,头戴的小帽紧紧贴在头上,两人垂手站在朱槿身后,活脱脱两个唯唯诺诺的随从模样。

“指挥使,这是要干什么?”康铎盯着自己身上的粗布衣服,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布料上的毛刺,眉头拧成了疙瘩,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实在想不明白,放着安全的隐蔽处不待,为何要换上这一身行头。

蒋瓛却只是低头整理着袖口,将袖口的褶皱抚平,脸上波澜不惊——跟着朱槿这些年,这般出人意料的出格事早已不是头一遭,他早已习惯了这位主子的行事风格。

换好衣服,朱槿伸出手指,轻轻掸了掸袍角的褶皱,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只是在整理一件寻常衣物。他淡淡回道:“趁着天色还早,我们去大都逛一逛。还没去过呢。”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去邻家串门,听不出丝毫的紧张与犹豫。

康铎却吓得脸都白了,嘴唇微微哆嗦着,声音都有些发颤:“三个人?就这么光明正大地进元朝大都?徐大帅的大军还没占领这里啊!”

他的目光扫过远处高耸的城墙,仿佛能看到城墙上手持利刃的元军士兵。可当他看向朱槿时,见对方一脸笃定,眼神里没有丝毫动摇,终究还是咬了咬牙,硬着头皮点了点头,跟了上去。只是一路上,他的脸色紧绷得像块铁板,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那里本该挂着佩刀,此刻却空空如也,让他心里更添了几分不安。

朱槿见他这副模样,低声宽慰道:“康大哥,放松些。你这副样子,不等靠近城门就得被盘查。咱们如今是商人与随从,你得拿出恭顺模样来。在外面,叫我少爷就好。”

说话间,三人已走到健德门城下。只见城门虽敞开着,守城的元军却个个无精打采。就算徐达大军已兵临通州的消息早已传遍街巷,仿佛对大都没有半分影响一般,这些士兵依旧是副浑浑噩噩的模样。

几个士兵斜靠在门柱上,头盔歪在一边,露出油乎乎的发髻,手里的长矛拖在地上,矛尖都生了锈,。有个络腮胡士兵打着哈欠,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溅在胸前的甲胄上 —— 那甲胄的皮革早已开裂,金属甲片上布满铜绿,看着倒比他爷爷的岁数还大。不远处两个士兵在掷骰子,铜钱落在地上叮当作响,输了的人骂骂咧咧地往地上啐唾沫,赢了的则咧着嘴笑,露出两排黄牙,全然不顾过往行人投来的目光。

城门口的守卫官是个脑满肠肥的千户,穿着件浆洗得发亮的紫色官袍,腰间玉带却歪歪斜斜。

他斜倚在税卡旁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个铜烟袋,见有人靠近,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康铎看得分明,刚才有个挑着菜担的农户想进城,那千户故意刁难,农户塞了两个铜板,他才挥挥手放行,那副贪婪嘴脸,与街边乞讨的乞丐别无二致。

“这便是大元的根基?”康铎在心里冷笑,紧张感倒消了几分。

走到城门口,见到朱槿衣着华丽,果然有个小兵懒洋洋地拦住他们:“站住,干什么的?”

蒋瓛刚想上前,朱槿却轻轻按住他的胳膊,自己上前一步,脸上堆起谄媚的笑,从怀里摸出块碎银子,悄悄塞到那小兵手里,随即开口说起了蒙古语,语气带着几分草原人的豪爽:“官爷辛苦,我们是从草原过来的,你看这南边战事打得正胶着,生意不好做,想来大都看看,买点东西回草原售卖,这两位是我的随从。”

那小兵本是蒙古人,听到熟悉的乡音,又掂了掂手里的银子,脸上立刻堆起笑,侧身让开,也用蒙古语回道:“进去吧进去吧,早去早回,最近城里不太平。”

刚要进城,那千户却慢悠悠地开口了,用带着口音的蒙古语问道:“你们从哪个草原过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康铎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只见朱槿不慌不忙地走到千户面前,从袖中摸出一锭十两重的银子,双手奉上,用流利的蒙古语答道:“大人,我们从漠北草原过来,听闻大都货物齐全,特意赶来碰碰运气,这点孝敬您买壶茶喝。”

千户眼睛一亮,接过银子揣进怀里,假模假样地打量了朱槿几眼,用蒙古语说道:“嗯,看着倒像个正经商人。进去吧,别惹事。”

朱槿微微颔首,带着蒋瓛和康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大都城门。

刚踏入城门,一股混杂着牲畜粪便与香料的奇特气味便扑面而来。

城门内是片开阔的瓮城,墙角堆着半人高的垃圾,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正低头啃食着腐烂的菜叶。

不远处,几个身着质孙服的蒙古士兵正围着一个汉人小贩推搡笑骂,那小贩怀里抱着的几匹棉布散落一地,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额头上渗出血迹,嘴里不停哀求着,可那些蒙古士兵却像没听见一般,一脚踹翻了他的货担,拿起棉布随意比划着,有个士兵甚至将一匹蓝布披在肩上,对着同伴怪笑,全然不顾小贩绝望的眼神。

质孙服原为蒙古族军服,便于乘骑等活动。成吉思汗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形成了质孙宴的雏形,但当时参加宴会的人缺少统一服饰。直到 1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质孙服制。

质孙服是元代达官贵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皇帝所赐质孙服,多用以显示对臣僚的宠爱,受赐者往往以此为荣。

朱槿三人低着头往前走,眼角的余光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康铎的拳头在袖中攥得死紧,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清楚记得,元朝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次之,汉人是第三等,南人则为最末。

就像刚才那场景,蒙古人即便欺凌汉人,也无人敢管,律法对他们几乎没有约束。

穿过瓮城,便是大都的街道。

路面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只是不少石板已松动碎裂,马车驶过发出哐当巨响。

街道两旁的店铺倒是不少,只是大多门扉紧闭,偶尔有几家开着门的,掌柜和伙计也都无精打采地守着,见了身着蒙古服饰的人走过,便连忙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迎面走来一队蒙古贵族,为首的是个中年男子,穿着绣金的质孙服,腰间挂着镶玉的弯刀,身后跟着十几个随从,个个趾高气扬。

他们走在街道中央,不管不顾地冲撞着行人,有个挑着担子的汉人脚夫躲闪不及,被撞得一个趔趄,担子上的陶罐摔在地上碎了一地。

那蒙古贵族只是瞥了一眼,便扬长而去,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着蒙古语,大概是嫌脚夫挡了他的路。脚夫看着地上的碎片,蹲在地上痛哭起来,却连一句抱怨的话都不敢说。

街边的酒肆里,几个蒙古人正搂着汉人女子饮酒作乐,笑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那女子脸上满是屈辱,却不得不强颜欢笑。

酒肆外,一个衣衫褴褛的汉人老妇牵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正眼巴巴地望着酒肆里的食物,可刚靠近门口,就被酒肆的蒙古掌柜一脚踹开,骂道:“滚开,低贱的东西,别脏了我的地方!”

朱槿依旧面不改色地往前走,只是帽檐下的眼神冷了几分。

见那蒙古掌柜一脚将汉人老妇踹倒在地,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康铎再也按捺不住,脚步一顿就想上前,手腕却被蒋瓛死死攥住。

“你干什么?”蒋瓛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急色,指尖几乎掐进康铎的肉里,“这里可是大都!元军的地盘!现在上前,别说救人,咱们三条命都得交代在这儿!”

康铎胸口剧烈起伏着,目光死死盯着那几个狂笑的蒙古人,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朱槿察觉到身后的动静,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康铎眼中翻涌的怒火,缓缓开口:“康大哥,忍耐一会吧。”

他抬手拍了拍康铎的胳膊,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记好这些人的样貌——那个踹人的掌柜,还有刚才抢棉布的士兵,一个都别漏了。最迟明日,徐达大军就会赶到,到时候我让你亲手刃了他们,为这些百姓讨回公道。”

康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移开目光,额头上青筋还在突突跳动。他知道朱槿说得对,此刻冲动只会坏了大事,可那些蒙古人的跋扈与汉人百姓的屈辱,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少看少言,跟着我走。”朱槿再次叮嘱,率先转身往前走去。蒋瓛推了康铎一把,两人快步跟上,将那些刺耳的笑骂与哭泣声抛在身后。穿过这片充斥着不公与压迫的街道时,康铎的目光扫过那些蒙古人的脸,将每一个嚣张的神情都刻在了心里,只待明日,用他们的鲜血来洗刷今日所见的屈辱。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