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144章 随军商人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144章 随军商人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随后朱槿对着沈万三说道:“沈叔叔,所以我希望你能将你的海上贸易生意暂停一下。”

那可是自己最挣钱的生意。沈万三面露难色,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发颤,喉结上下滚动了好几下。

他望着庭院里那棵老槐树,恍惚间回到了三十年前 —— 那时他还是周庄数一数二的地主,家里良田千亩,佃户上百,每年秋收时粮仓堆得冒尖,银子流水似的进账。

可他总觉得守着土地发不了大财,看着刘家港码头那些南来北往的商船,心里像有蚂蚁在爬。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元至正年间那场大旱。田里颗粒无收,佃户们饿得啃树皮,他粮仓里的粮食虽多,却不敢高价售卖,怕激起民变。

恰在那时,一个从南洋回来的船主找他借粮,说愿意用一船胡椒抵账。沈万三看着那麻袋里黑亮亮的胡椒,闻着那奇异的香气,心里忽然亮堂起来 —— 这东西在江南是稀罕物,一小撮就能换半匹绸缎,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于是他拿出十顷良田的地契,换了艘半旧的三桅船,又从佃户里挑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当伙计。

第一次出海去暹罗,船刚过黑水洋就遇上了海盗,他把随身携带的银子和两箱绸缎全扔了出去,才保住一船人的性命。到了暹罗,语言不通,他连比带划跟当地人打交道,用带去的茶叶换了一船象牙和苏木,回程时又被台风刮得偏离航线,在荒岛困了半个月,靠着捕鱼挖野菜才活下来。

回来以后他请了懂航海的老船工画海图,请了会说番语的通事当向导,把家里的土地变卖了不少,陆续添了五艘船。从一开始跟着别人的航线走,到后来自己开辟出新航路,从只敢运些茶叶、丝绸,到后来敢把瓷器、粮食远销南洋、西洋,这才有了如今二十艘大货船、三百多个伙计的规模。

那些在惊涛骇浪中死里逃生的夜晚,那些被人算计后独自舔舐伤口的日子,都成了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现在船队每次出海回来,船舱里的香料、象牙、珠宝能堆成小山,这可是他拿祖宗留下的家业拼出来的家底啊。

沈万三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二公子,这海上贸易…… 是我这辈子的心血啊。”

朱槿则是缓缓说道:“沈叔叔,禁海是我爹势在必行的。如果实施禁海之后,您的海上贸易又将何去何从?”

沈万三不语。他不是没想过,可真要放弃,就像要剜掉他一块肉。

朱槿继续说道:“沈叔叔,如果您相信我,就近期将您的船只全部售卖出去。我可以让沈叔叔负责北伐大军的随军商人,等到天下平定,沈叔叔可以在边塞开展茶马互市。虽然不可能将所有茶引分配给您,但是我能保证,到时候分给您的必然不少。”

这茶马互市,与盐引之于盐业一般,茶引便是其中的关键。朝廷对茶叶同样实行专营,要参与茶马互市,必须持有茶引,它是官府颁发的合法经营茶叶贸易、尤其是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茶叶与马匹交易的凭证。有了茶引,才能从指定茶场收购茶叶,运至边塞与少数民族换取战马等物资,整个交易流程都在官府监管之下。

沈万三一怔。随军商人?他倒听过那些跟着军队走的商人,虽然辛苦,可仗着军队的威势,没人敢轻易劫掠,而且军需生意稳当,只要能拿到官府的许可,利润未必比海上差。

尤其是茶马互市,那可是朝廷垄断的买卖,有了茶引,就等于捧着金饭碗。

朱槿见他神色微动,又补充道:“我可以替我爹做主,如果您成为随军商人,可根据您提供的粮食,为您换取盐引。这盐引,可是官府颁发的至关重要的售盐凭证,在当今盐铁专营的大背景下,是商人合法售卖官盐的唯一依据。”

自宋代起,盐引就已出现,历经数朝不断发展完善。 要获得盐引,商人需先向官府缴纳相应钱款或按要求输送物资,像如今北伐,便可用粮食换取。得到盐引后,商人可凭借它前往指定盐场,按引上所标数额支取食盐,再运至规定区域售卖,整个流程皆受官府严格监管。

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长引销外路,短引销本路,且有着严格的批缴手续和缴销期限,长引一年,短引一季。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的,称为‘引纸’,前卷存根称为‘引根’。

“凭借盐引,您从边疆购买的商品,朝廷只收取三十税一。”

盐引这东西,沈万三再清楚不过。当年在张士诚麾下时,他就做着贩卖私盐得买卖。

那时候,一袋粗盐从盐场弄出来成本不过百文,运到缺盐的地方能卖到五贯,翻了五十倍的利!他曾用三船私盐换得的银子,买下了苏州半条街的铺面。

可自从张士诚兵败,朱元璋下了死令,私盐贩子抓到就是砍头的罪,他才不得不把这门生意停了。

如今朱槿说能给盐引,这意味着他能光明正大地做盐业买卖。官盐虽不如私盐利润那般夸张,可胜在安稳,凭着沈家的门路,把盐运到西北、西南那些缺盐的地方,一本万利不在话下。多少商人挤破头想求一张盐引而不得,现在这机会就摆在眼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沈万三心里,荡起层层涟漪。盐引啊,多少商人求而不得的东西,凭着这个,就算没了海上贸易,沈家的家业也未必不能再攀高峰。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沈万三心里,荡起层层涟漪。盐引啊,多少商人求而不得的东西,凭着这个,就算没了海上贸易,沈家的家业也未必不能再攀高峰。他望着朱槿坚定的眼神,心里那点不舍,渐渐被另一种念头取代。

沈万三心里打起了算盘,要是成了随军商人,有了茶引和盐引这两样宝贝,那可就不一样了。有了盐引,就能合法售卖官盐,凭着自己的门路把盐运到缺盐之地,利润滚滚而来;有了茶引,在茶马互市中就能占据一席之地,用茶叶从少数民族那里换来战马、毛皮等,再转手倒卖,又是一笔丰厚收益。

不光如此,还能从军中购买士兵的战利品,那些从元兵手里缴获的金银器物、毛皮绸缎,士兵们急于换些现银或粮食,往往低价就出手,转手运到江南,价钱能翻好几番。

而且从边境购买的中原没有的物品,像西域的玉石、毛皮,草原的良马、药材,运到富庶的江浙一带,哪一样不是暴利?这么一算,这买卖可比海上贸易稳妥多了,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沈万三指尖在茶盏沿上轻轻摩挲着,眉头拧成个疙瘩,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二公子,不是草民揣着私心不信您,只是茶引、盐引都是朝廷专营的命脉,您今儿个许了草民这等厚利,日后吴王殿下要……”

话没说完,可那层担忧明明白白地浮在脸上。

朱槿听了这话,忽然朗声笑起来,笑意从眼角漫到眉梢,语气里满是笃定:“沈叔叔这是把心提到嗓子眼了?您瞧,我今儿特意把大哥请来,可不是让他来喝茶得。”

他抬手朝朱标那边一引,眼底闪着狡黠的光,“他可是吴王世子,日后是什么身份,沈叔叔应该再清楚不过。有他当这个见证,您总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吧?”

朱标坐在一旁,听到这儿哪里还能蒙在鼓里。朱槿这小子,今儿拉自己来压根不是春游,分明是看中了自己这世子身份,要借去当块金字招牌作保。

沈万三听着朱标掷地有声的保证,又看了看朱槿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最后一点犹豫瞬间烟消云散,既然决定了依靠吴王殿下这边,那便没必要再瞻前顾后。。

他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对着二人深深作揖:“世子殿下,二公子。海上贸易的生意,我回去立马就停,船只也会尽快清点售卖。随军商人这差事,我亲自带队,保证不辱使命!”

朱槿见他如此干脆,脸上笑意更盛,说道:“沈叔叔果然爽快!关于随军所需的文书,您明日一早让管家带着您的名帖去钦天监下属的勘合司,找一位姓王的主事。我会提前打招呼,让他给您办理‘随军贸易勘合’和‘路引’。‘随军贸易勘合’是证明您随军商人身份的核心文书,上面会注明您的商号、带队人数、可交易物资种类以及随军区域,一式两份,一份您自己留存,一份由军中备案。‘路引’则是沿途通行凭证,注明了您从应天出发至北伐前线的路线,途经各关卡见此引便会放行。”

他顿了顿,又强调道:“这些文书办理起来很快,不出明日午时便能拿到。您拿到文书后,让队伍做好准备,立马出发,争取早日与北伐大军汇合。路上若有什么阻碍,凭文书出示即可,没人敢为难您。”

沈万三仔细记下朱槿的话,再次作揖:“多谢二公子指点,草民明日定当办妥一切,即刻启程!”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