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124章 后勤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第124章 后勤

作者:兽兽欧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0:1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朱槿策马狂奔,鬃毛飞扬间带起一路烟尘。

晨风裹着咸涩的汗意浸透衣甲,在皮肤上凝成白霜。

当吴王宫的飞檐如利剑刺破熹微晨光时,朱槿在心底默算 —— 现在已经卯时了,清晨六点左右,早朝该散了。自父亲称吴王后,每日寅时二刻(凌晨三点三十分)便启殿议事,这份勤勉比他前世见过的任何 996 都要严苛三分。

议事殿外铜鼎青烟袅袅,与晨雾纠缠着升向檐角的螭吻。

朱槿疾步而入,檀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摇曳的烛火下,李善长银髯随呼吸轻颤,负手队伍最前方;刘基青衫下摆还沾着城外的晨露,抱臂倚柱而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这些熟悉的身影让他悬着的心稍安,直到瞥见队伍最后那个躬身作揖的绯袍人 —— 狭长眉眼弯起似笑非笑的弧度,正用眼角余光打量自己,赫然是胡惟庸!

史书中的记载与玉佩空间中《胡惟庸党案考》的论述在朱槿脑海中轰然碰撞:明朝最后一任丞相,因结党营私掀起牵连三万余人的腥风血雨,最终成了废除丞相制度的导火索。

可按正史,1366 年的胡惟庸应在湖广任按察佥事,正五品的官职,不过是巡察地方、监管刑狱的微末小吏,明年1367年才该经李善长举荐调入应天,任太常少卿,开启那堪称火箭般的升迁之路。

为人雄爽有大略,却阴刻险鸷。 朱槿想起《献征录》里对于胡惟庸的评价。此人虽有处理政务的才干,却将心思全用在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上。

此时朱槿下意识看向刘基,见那青衫文士正抚着胡须凝视自己,忽然想起坊间传闻 —— 这位未来的诚意伯正是被胡惟庸借探病之机,暗中下毒而亡。但如今历史已因自己改变,这些惨剧或许不会再发生。

槿儿来了。 朱元璋低沉的声音惊破死寂,打断了朱槿的沉思。

朱槿猛地抬头,见父亲斜倚龙纹交椅,松垮的蟒袍未束玉带,随意挽起的发冠下,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扫来。他这才惊觉,经年累月的征战杀伐,已将父亲的帝王威仪雕琢得愈发深重。

拜见父王,诸位先生。 朱槿抱拳行礼,殿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声,李善长轻咳一声打破僵局,刘基抚须的动作顿了顿,意味深长的目光在他与胡惟庸之间流转。

“此次北伐,你虽擅自行动,倒也打了几场胜仗。” 朱元璋抚掌大笑,眼角的皱纹都染上喜色,“三个月连下山东、河南,如今潼关也收入囊中,大军直指大都!这等战绩,当浮一大白!”

随后他猛地起身,龙纹蟒袍扫过扶手,“伯温,山东、河南新定,百废待兴,民心安稳乃是重中之重。你从吏部选人,多挑些当地籍贯的官员。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风土人情,知根知底,治理起家乡来,必能事半功倍,尽快安抚百姓,恢复民生。”

刘基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双手抱拳沉声道:“臣明白,山东、河南历经战火,百姓苦不堪言,吏治清明方能重聚民心。臣定当仔细挑选,务必让真正有才能、得民心的官员前往任职,不负上位所托。” 他捋着胡须,目光深邃,脑海中已然开始盘算起吏部官员的履历与才干。

朱元璋背着手,在殿内踱步,脚步沉稳有力,继续说道:“除了选派官员,各州郡官员还需访取贤才,以及那些曾在元朝为官,如今闲居在家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愿意为咱效力,皆可举荐送往京都,咱自会根据他们的才能量才而用。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万不可埋没任何可用之才。”

言罢,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长,神色转为温和,带着几分期许:“善长,国子学里的学生,若有学识出色、尚未从军的,都调去历练一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莫要让他们整日困于书斋,成了不谙世事的书呆子。”

他摩挲着扶手,眼中闪过一丝慈爱,“还有康铎、国琦、王璞那几个陪标儿读书的,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出去见见世面,增长些阅历了,一并派去。山东、河南新下之地,政务繁杂,正需要注入这般新鲜血液,带去新的气象。”

李善长微微欠身,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笑容,恭敬应道:“上位圣明!国子学的学生皆是栋梁,让他们在实践中历练,定能快速成长。老臣这就去办,定将此事安排得妥妥当当,让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他心里清楚,这些学生若能在地方上崭露头角,日后对朝堂势力的平衡与巩固,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

朱槿心中一动,朗声道:“父王,康铎能否让孩儿带着?孩儿有用。” 那语气坚定,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朱槿抬眼,目光仿若实质,如探照灯般缓缓扫过殿内众人。刹那间,时光仿若倒转,他的思绪飘回到幼年在大本堂读书之时。那时的大本堂,书声琅琅,翰墨飘香,在诸多学子之中,朱槿第一次见到康铎,乃名将康茂才之子。康茂才,堪称父亲麾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之一,仿若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在沙场上纵横驰骋,征战四方,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屡立奇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康铎,虽年纪尚小,却已崭露头角。十岁时,便因父亲功劳,与常遇春之子常茂一同入侍朱标,在大本堂伴读。朱槿当时就注意到,康铎身形虽稚嫩,可言行间却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与坚毅。面对学业上的难题,别的孩子或许会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康铎却总是目光坚定,紧咬下唇,眉头微皱,那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令朱槿印象深刻。

在大本堂的课堂上,夫子出了一道极为晦涩的经义难题,众人皆沉默不语,唯有康铎缓缓起身,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声音清脆却有力,让夫子都不禁连连点头称赞。朱槿当时便在心中暗想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若有朝一日,能将其收归己用,助自己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定能如虎添翼 。如今,自己征战四方,身边正缺这般可雕琢、潜力无限的心腹之才。

“你这小子,倒会挑人!” 朱元璋听闻朱槿请求,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准了!”

说罢,朱元璋猛地转头,目光如炬,直直看向李善长,神色瞬间转为严肃,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善长,马上入夏,前线将士们还身着冬装在沙场上拼杀,这夏装之事刻不容缓。你务必抓紧督办,一刻都耽搁不得!一旦做好一批,即刻快马加鞭送往,莫要误了战事!军中将士能否安心御敌,后勤补给至关重要,绝不能因这夏装之事,寒了将士们的心!”

李善长听闻,神色一凛,忙抱拳应下,声如洪钟:“臣领命!定当竭尽全力,日夜督促,确保按时按质将夏装送往,必不耽误!” 他深知军需补给对前线战事的重要性,多年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从无差错。此次夏装之事,更是关乎军心士气,他怎敢有丝毫懈怠。

周围的胡惟庸等人见状,也赶忙躬身称是,脸上皆挂着谄媚的笑意。胡惟庸微微欠身,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恭敬说道:“李丞相向来办事得力,有李丞相督办,前线将士的夏状定能妥善解决,我等也愿全力协助,为丞相分忧。”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议事殿内一片应和声。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