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412章 红薯熟了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412章 红薯熟了

作者:谦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9 20:18: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日出日落又是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事。

一些以往名不见经传的京城官员,忽然得到了陛下与太子重视,官位虽然只被提拔了一两级,还在正常的晋升的范围之内,可是调任的官职却一个比一个要紧。

不过这些对于京城之中,终于驱散了阴霾的文曲星而言。

根本就不算是个事!

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胡惟庸胆大包天意图谋反,陛下若是还没有长记性,在各处要害府衙掺沙子,放置忠于皇帝的官员。

那他这个大明皇帝也就是不用再当了,他也就不是洪武大帝朱元璋了。

做好自己的事,有机会的话,和这些官员拉近一些关系,然后当作什么事都不知道就行了……

而除了大规模的官员调动以外,高丽那边的战事也忽然变得平淡,传回来的战报笼统又模糊,战果也是寥寥无几。

但朱元璋却一直没有把这放到心上。

只是时不时的督促兵部和户部,粮草军械辎重无论如何都不能有误。

一直到今天,朝堂之上,大殿之中,所有的流程都已经走完,文武百官都在思考散朝之后,回到衙门里着急处理的政务有哪些。

朱元璋却突然出声告诉百官,散朝之后随他一同出城逛一逛。

文武百官对此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却少有人出声制止,而且就算制止又能有什么用?

朱元璋要做的事情谁能拦得住?

除了皇后马秀英以外……

至于为什么朱元璋会突然要携百官出声,其实原因也非常的简单,马世龙命人出海带回来的红薯。

经过几个月的细心照料,如今终于是到成熟的日子。

由皇城军护送,内班侍卫与锦衣卫充当仪仗,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出了应天府,来到了这一座戒备森严的农庄。

没让任何人下手,自己和老大老五换上粗布衣裳。

在百官的注视之下,朱元璋父子三人亲自动手,在农庄中央的一亩红薯田中开始劳作。

刚开始时动作极为轻柔,小心翼翼生怕掘断了任何一块红薯,得到挖掘了一会动作熟练后,才慢慢的加快了一些动作,所有的红薯秧都被他们从地里拔出,然后在田垄间一跨快的垒起来。

红薯的保密工作是朱元璋亲自督办的。

所以在场的文武百官根本不知道,陛下与太子和殿下掘出的东西到底是何物。

但想想陛下特意带他们过来,还亲自与太子殿下和吴王殿下下田挖掘,动作轻柔又无比的小心,心中既是惊骇又是疑惑。

这土地里到底种的是什么东西?

至于让陛下如何慎重?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一株株红薯秧被拔出,连带着一串串红薯果实。

数量那样惊人,重量又明显的沉甸……

如今大明开国不过九年,能位列于朝堂之上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能算是从龙之臣,是一路跟着朱元璋从乱世中走出过来的。

多少知道些民生艰苦,知晓民间各种作物的产量。

一个壮劳力辛辛苦苦的劳作,汗珠子掉地上摔成八瓣,一亩最多也就是一两石而已。

交了田租,交了赋税,留足来年的种子,剩下的不能说是寥寥无几吧,最多也就只够一家人勉强糊口。

这还是在家中人口不多的前提下。

而若情况与之相反,夫妻夜里过于卖力,家中爹娘寿禄又丰厚,那就只能选择勒紧裤腰带。

平日里饥一顿,更饥一顿…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口干的,把肚子撑一个溜圆。

锄——

最后一铲深入土壤,朱元璋双手用力。

将秧下一大串的红薯翻出,身旁的朱标和朱橚见状立刻上前,蹲下身双手并用将所有红薯捡出来,然后再统一放到身后那一堆上面。

一亩地,朱元璋亲自划定的一亩地。

种在这里的所有红薯,没有落下哪怕一株一颗,全都从土里挖掘了出来。

单手扶着铁锹朱元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扭头看向那排成一列的几堆红薯,脸上露出满意欣喜的神情。

小犊子没骗咱。

这红薯果真的能亩产数十石,能让大明所有的百姓都填饱肚子!

“来呀!”

朱元璋猛地出声,指着这几堆红薯面向文武百官,“给咱上称,给咱好好的量量,这一亩地到底种出来了多少红薯!”

一句话惊醒了文武百官。

“是,陛下!”×N

很是罕见的文武合作,仿佛完全摒弃以往的恩恩怨怨。

武将直接卖力气挽起官袍,拾起一旁的扁担和箩筐,争先恐后的将掘出的红薯装上挑走。

文官也是连忙拿起秤杆和秤砣,或者是拿着纸笔准备记录数量。

其中有的是真心渴望知晓,这从所未见的作物,一亩究竟能够产多少粮食,能否让天下百姓再无饥荒之苦!

有的则是想要在朱元璋和朱标面前,好好露露脸,博一个好印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姐是马秀英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马秀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不管如何,又为了什么,人多了肯定是更容易办事,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两百二十斤……

一百八十七斤……

两百一十五斤……

一百五十九斤……

——————

一筐筐红薯接连上称,详细的数字被文官记录下来,不断地两两相加,数字跟着一点点变大,终于最后地数字出现了。

共计二十三石又八十七斤!

户部尚书赵好德持着墨迹未干地账册,双手微微颤抖的望向朱元璋。

“陛下……”

朱元璋拄着铁锹,表面很是镇定的看着账册上的数字,因用力过度而发白的手指关节,却是暴露了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二十三石又八十七斤!

二十三石又八十七斤啊!

朱元璋记得非常清楚,如今大明种植面积最广的稻子,每亩的平均产量不过只有区区两石而已。

整整十倍的差距,十倍啊!

若是当初,他少且年幼,爹娘还活在这世上的时候,他家耕种的土地里种的是这东西的话,他就不用年幼便丧失双亲,与一众至亲再无相见之日……

扑通——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是天降的祥瑞啊!”

一名脑子转的飞快地官员,直接跪倒在地冲着朱元璋歌功颂德,“必定是天地感念陛下之功德,才赐下此物与我大明,救济苍生……”

嗯~?

朱元璋神情微变,瞪着一双虎目望着这名官员。

祥瑞?天地?功德?脑子倒是转的挺快,词句也说的是挺快!

可是他朱元璋不信天,更不信狗屁的祥瑞,这红薯是小犊子派五百老兵,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搭进去几百人命才换回来的。

不是上天给的,也不是因为他的功德,更不可能是狗屁的祥瑞!

帝王威严,何其浩大恐怖,原本那些想要跟上一起歌功颂德的官员,忽然见陛下的神情忽变。

原本已经弯下去的膝盖,连忙又将其绷直站的笔挺。

赵好德看着这一幕,对着这些投机取巧之辈冷哼一声,而后又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微微垂首,“陛下,微臣方才又仔细算了一下。”

“这些果实之上还沾染着许多泥土,一些茎叶也没有完全去除,若是减去这些大概统计。”

“数量可能会少上一些,不过总数应依旧在二十石以上!”

“还有就是这农庄的土地都是好田上田,有人专门精心打理施肥除虫,寻常百姓难以复制这等条件,推广到民间大范围播种,产量或许要打一个折扣。”

“应是两到三成不定……”

听到赵好德的话,朱元璋神情舒缓了许多。

这是个真心为民着想的好官,比起那些只知道奉承的人,不知道好好上多少。

转过来头看着他,“别说只是两到三成,就算是在这个基础上少上一半,最多只得着两三成也比寻常稻谷要好。”

“也比寻常的种地翻了一倍不止,能多喂饱两个孩子,能让爹娘不至于等个饿死鬼!”

“陛下所言极是!”

喜欢大明:我姐是马秀英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姐是马秀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