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323章 跟程朱理学开战?

朱高燧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睛,没有像朱高炽与朱高煦一样刻意压低声音,而是正常音调说道:

“想什么呢,谁给你们俩说我消息灵通?”

“虽然我确实有些情报网,可那也是为爹服务!”朱高燧补充道。

朱高炽与朱高煦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的不信。

得,

老三这家伙吃独食,情报不共享。

朱高燧见二人满脸狐疑,心底不由得涌起几分郁闷。

他若当真知情不报,倒也罢了。

关键是他也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啊!

深夜时分,锦衣卫赶到自己府上,将正做着运动的他请到了宫中。

一路上任他如何追问缘由,锦衣卫皆是不答。

很快三兄弟并列来到了宫门前。

之前由于光线问题,宫门前站着的官员看的不是很清楚。

走近些,这才发现都是熟人,不仅如此都是朝中重臣如:六部尚书、大理寺卿、新任御史,内阁成员加起来有十来个人。

看着这十多来个人,朱高炽来到夏原吉跟前问道:

“夏原吉今晚上皇帝那边是什么情况,都这个时辰了,把我们都召见过来?”

夏原吉作为朱棣的钱袋子,是朱棣身旁最信任的人之一,一般关于一些重大决策,知道的都比一般臣子知道的多些。

毕竟每一项重大政策的颁布,往往都离不开巨大的开支。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有关重大决策的能不能执行,不是先和朝中重臣讨论,而是会先与夏原吉通好气。

问问国库的银两,能不能够周转的开。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齐齐望向了夏原吉。

这些官员来时对锦衣卫的担忧,此刻也全然消散。

毕竟若真有出什么问题,或遭到政治上的迫害,眼前的阵仗明显不可能,再者更不可能将三位皇子一同牵扯进去。

所以他们很安全。

安全下来之后,就开始思考他们被召见过来的缘由,可能有重大决策需要商讨,否则也不会在这个时辰,将他们唤来。

但结合眼下的时间,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一个猜测,大明或许要变天了。

虽然不惧,但对于未来局势,都有些没底。

毕竟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一个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夏原吉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你们都别看着我呀,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想了想,补充道:“我来的时候手头上正在处理京师之中,关于外邦商贾的贸易事宜。”

“而且最近……就是这件事情值得关注,总不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情将我们换来吧。

话落,

一众人都认为不可能是因这件事。

然而下一秒,细细思索夏原吉的话语后,众臣子再望向夏原吉时,眼中已隐隐染上几分不悦。

都到这个时候了,吃完晚饭好好歇着、读读书放松一下不好吗?

怎么还要去处理公务?

这般废寝忘食的模样,让他们心中生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们尚不明白,此刻心中那股复杂的情绪,在后世有个贴切的说法,唤作:

不卷你会死啊!

众人经过一番简单的沟通,发现没有丝毫头绪。

诚然,近期确有几件要事待处理,但也犯不着在这般时辰,将众人急匆匆召集于此。

争论声渐起,愈演愈烈。

甚至有人猜测,是不是皇帝收到了边关八百里加急的军报,说是鞑靼兴兵来犯。

不过这一说法很快就被否决了。

毕竟,永乐帝已计划来年御驾亲征,鞑靼那帮人躲都来不及,怎敢自投罗网,主动挑起战事?

最终还是朱高煦不耐烦的说道:“争吵了半天,一点头绪都没有,还在这里讨论什么?进去问问不就好了。胆小怕事,看我给你们打头阵,是刀山是火海,还能避开不成。”

一众官员看着朱高煦有些嚣张的样子,心中吐槽道:

你身为皇子,自然在诸多事务上少了几分顾忌,可我们不过是替皇家效力的臣子。

在获取权位的同时,也伴随着重重风险。

所谓伴君如伴虎,大抵就是如此。

这般紧要之事,若不及早探清底细,就这样毫无准备地觐见,稍有不慎触怒圣颜,后果便不堪设想。

而重中之重,在于站队抉择。

倘若不明事由便盲目站队,最终只会落得万劫不复的下场。

眼见朱高煦已拽着赵王大步迈向御书房,众人面面相觑,无奈之下也只能默默跟上。

好歹前头有两位皇子开路,心里多少能踏实些。

被扯着走的朱高燧一脸茫然,他可未主动请缨要当先锋啊!

回过神来,他赶忙伸出手臂,转身将大哥朱高炽护至身前。

朱高煦瞧见这一幕,迟疑了片刻之后,与赵王一左一右,半推半护地将朱高炽往里带。

朱高炽连连哎呦表示抗议,但很明显无效。

朱高炽望着这夜半的阵仗,心中已隐隐有了猜测。

在场众人,要么是朱棣的心腹旧臣,要么是近来力挺大明重开恩科的支持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番召见,想必是要商议恩科之事。

瞧父皇这兴师动众的模样,恐怕是已经下定决心。

恩科要开了……

从宫门到御书房,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没几分钟,一行人便到了门前。

夜幕如墨,彻底笼罩了皇城。

众人轻手轻脚踏入御书房,只见朱棣端坐在桌案前,目光紧锁着看摊开的奏疏,神色凝重,似在权衡。

朱棣沉浸于思考之中,竟未察觉十余人悄然入内。

望着皇帝紧蹙的眉峰,众人心中不约而同泛起不安。

记忆里,皇帝已有许久未曾露出这般凝重的神色。

最终,还是朱高炽率先打破沉寂:

“父亲,儿臣与诸位臣工应召而来,不知您有何吩咐?”

听到声响,朱棣回过神来,抬眼扫过众人,颔首示意:

“都来了,别拘着,各自落座吧。”

顺着他的示意望去,御书房两侧早已整整齐齐摆放着两排座椅,显然是提前备下的。

众人规规矩矩坐下,腰背挺直,仿佛学堂里等待训诫的学童。

待众人坐定,朱棣不再绕弯子,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朕深夜召集诸位,正是为了前些日子你们所奏之事,重开恩科。”

“今日不必拘谨,各抒己见,咱们一同议议,此事究竟该不该办、如何去办。”

话落,众人心中不禁泛起诧异。

这般时辰召见议事,显然意在秘议。

可重开恩科之事,为何不在朝会上公开商讨?

须知此前朱棣擅自开海禁、宣布下西洋时,亦不过是在筹备阶段知会众臣,并未这般大费周章地聚众商议。

再者,

以皇帝之威权,即便强行推行恩科,纵有反对声浪也难阻圣意。

如此深夜密召,反倒叫人觉得多此一举。

然而君命难违,众人也只能按捺疑惑,静待下文。

夏原吉皱眉扫视一眼众人后,率先开口道:“既议恩科,为何不召翰林院主事同来?”

此言正戳中众人心中疑虑。

翰林院掌文翰、备恩科顾问,恩科诸事本就该有其参与。

朱棣闻言,目光扫过众人后,语气意味深长:

“朕岂会不知恩科之事需翰林院参详?但今日所议,恩科不过是引子。除了你们,旁人掺和进来,朕不放心。”

“否则,朕为何不选明日朝会一同商讨?”

这话如重锤敲在众人心上。

永乐帝之意再明白不过:今夜必有更紧要的秘事相商,而他们竟被纳入皇帝的“心腹名单”。

众人先是一怔,继而隐隐动容。

每逢皇权秘议,必是朝堂势力重新洗牌的契机。

能参与其中,便意味着跻身权力核心。

一时间,殿中气氛骤然紧绷,就连三位皇子也不由得屏息凝神,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朱棣说完这句话之后,让众人反应了一会,随后继续说道: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翰林院胡广,他是程朱理学的坚定支持者!”

这一句话,声音不大,可相较于前几句话,威力极大。

就像惊雷一般,在御书房内的十几名臣子心中,炸起了惊涛骇浪。

程朱理学?!

简简单单四个字,份量可重的很。

一时间,众人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莫不是,皇帝要对程朱理学动手了?

洪武年间那场试图撼动程朱理学根基的风波,最终以折戟沉沙告终。

自那时起,朝堂半数官员逐渐向这一正统思想靠拢,翰林院的胡广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与那些动辄引经据典的言官不同,在座的人对程朱理学的态度颇为微妙,既不贸然拒绝,也不全身心投入钻研,内心深处甚至仍存疑虑,觉得这套思想体系存在弊端。

但奈何,历经数百年沉淀,程朱理学早已在朝堂上下、大江南北盘根错节,其影响力之深广,程朱理学经过数百年的深耕,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影响力。

这不是他们几个臣子所能摆平的事。

可现在不一样啊,陛下简简单单一句话,已经表明了,程朱理学的官员,陛下不信任。

皇帝不信任的官员,只有两个下场:

仕途到头;死。

众人虽隐约猜到陛下的意图,可心中还是有些没底。

思想之争,能像靖难一样,将反对自己的人都杀了?

这样的斗争,杀的可不是数万人,数十万,数百万都有可能!

数百万的因果……

想到这,众人不禁脊背发凉,满心忧惧。

朱高炽胖嘟嘟的脸上,惊诧神色也是罕见的没有调整过来。

在来御书房的路上,他对于今晚的事情,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眼下看来猜对了。

但又好像没有完全猜对。

程朱理学对一个王朝是否存在祸害不说,关键是洪武帝那么强势的帝王,都失败了。

永乐一朝就行?

不仅如此,洪武帝为了平息程朱理学一派官员的纷争,甚至采取了打不过就加入的务实策略,只要这些官员不威胁朝廷统治,默许剔除程朱理学中危及军权的言论,就会根据他们能力,授予相应官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甚至,朝廷还允许他们撰写相关书籍。

在朱高炽看来,这般权衡利弊后的妥协实则是明智之举。

毕竟若强行对抗,极可能引发家国动荡,于王朝根基不利。

犹豫了半晌,朱高炽忍不住开口说道:

“陛下,胡广虽信奉程朱理学,但是……”

朱高炽的话还没有说完,朱棣直接抬起手来,将其打断:

“朕清楚你想要说什么,朕知道胡广是一位忠臣,是一个位大明,对朕忠心耿耿的臣子!”

“当然,这一点朕并不否认。而且自他掌管翰林院这段时间以来,他也展现出了对朕的忠诚与自身的能力。”

“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朕想你们心中已经有数了,朕要对程朱理学动手,这是一件大事,一件足以影响国家根基的大事。”

“所以,朕此次召开恩科,特意没有让胡广前来!不是怀疑他会对抗朕,只是他信奉程朱理学,并且还是这一思想的领军人物,若是他在知晓今日话题与在场讨论官员的身份……他回去之后……诸位,可放心?”

话落,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放心吗?

当然不放心!

毕竟文官在和平时期是不怕武将的,但文官对文官就不一样了,更何况是文官对上思想。

信奉程朱理学的读书人,那可是十万乃至百万计。

这些人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力,让你在天下,甚至后世风评狗屁不是。

毕竟千古以来,舆论永远都掌握在读书人手中。

朱棣继续说道:“可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因为对抗程朱理学的计划不能泄露,所以今晚来到御书房中的人,都是朕最值得信赖的人!”

朱棣的这句话,很显然就像强心针,让众人对抗程朱理学担忧的心,慢慢安定下来。

读书人的笔再硬,也硬不过刀子。

当然这个提前是皇帝的刀子才行。

而且陛下说了,在座的各位都是他最值得信任的人,这才会跟他们一同商讨对抗程朱理学的事宜。

他们还能拒绝吗?

不能!

可对抗程朱理学……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