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292章 龙虎山天师——张宇初

陈羽想了想,举例道:“国家对贸易的补贴,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朝廷给远航船队添补的‘粮草辎重’,这才使得船队如鹏鸟振翅,在万邦商路间纵横驰骋。”

朱棣揉了揉脸,心中细细琢磨着。

他今天一下子听了许多从未听过的词汇,包括经济知识,确实需要好好消化一番。

夏原吉深呼吸了几口,询问道:

“那陈兄弟,不知补贴数额多少为好?”

陈羽翻了一个白眼,“老夏,这种补贴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经商人数等等方面作出调控,我也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思路。”

“再者,不是我说你,这种事情知道一个处理方法就行了,你也插不上手,人家朝廷如何处理,是你能够改变的了的?”

“还不如等我将来有朝一日步入朝廷,将这些计策全部发挥出来,才不是浪费口舌。”

夏原吉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对啊,

这种事情陈兄弟手中没有一手数据。

再者,倒是自己偷懒了。

像什么事情都交给陈兄弟去解决。

朱棣听完陈羽给出的市场解析与应对策略,也没啥继续闲聊的想法了,他想着赶紧回去针对这种情况颁布相应的政策。

如今随着郑和下西洋与大明京师经商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异国商人来到大明,同样也会有许多的百姓从商。

方向已经给到了夏原吉。

接下来的相关策略颁布,他相信自己这位户部尚书可以胜任。

旋即,

朱棣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道:

“陈兄弟,你在经济一行的学问在下佩服,预测大明对这种情况不会制止后,我也是放心了。”

“看来,我也要抓紧回去,组织伙计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在其中分一杯羹。”

陈羽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老朱,市场上哪些货物赚钱你就卖哪些就行了,虽然赚的少,但风险低,以你的财产完全不必去开辟新市场。”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记住了。

陈羽这样的提议,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就像纳绥尔在其他地方高价购买的土豆一样,别处本是抢手的金疙瘩,可运到大明,却成了烫手山芋。

任凭他如何吆喝叫卖,市场上鲜有人问津,反倒积压了满仓货物。

好在数量不算多,外加上有陈羽接盘,这对他来说才不至于亏本。

只是,

朱棣看着陈羽有些慵懒的样子,心中有些感慨。

陈羽口中说过他将来有朝一日会步入朝廷,但什么时候也没有一个准信。

方才,

他真恨不得将自己的身份当场摊牌,告诉对方自己可不是普通的商人,而是大明的九五之尊——永乐帝!

这样的想法,在朱棣脑海中越绎欲出。

终究还是理智压制住了冲动。

最终,

朱棣拱手告辞之后,离开了酒馆,夏原吉随其后。

二人走后,陈羽猛的一拍巴掌。

他好像忘记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告知老朱纳绥尔与自己合作拓展海外精盐市场。

罢了!

反正纳绥尔手中的货物一时半会也脱手不了,等下次老朱再来的时候说也不迟。

………………

朱棣与夏原吉坐上了一辆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驶去。

在此期间,他一直靠在马车一侧,闭目养神。

脑海中将今日的事情过了一遍之后,他睁开了眼睛,叹息一声。

而坐在对面的夏原吉,正低着头,表情复杂的不知在思考着什么内容。

半晌,

朱棣率先开口打破了沉寂:

“朕登基方式特别,所以朕总感觉朝堂上文武百官,甚至天下人,都视朕为一个武夫,一个从北平起兵篡逆的贼!”

“这种感觉让朕很不好受,但越是这样,朕就越想要做出一番功绩,不是证明给文武百官看,更不是证明给天下人看,而是证明给青史、给后世之人、给洪武帝看看,什么是天命所归。”

“所以朕登基之后,做了许多事情:编大典、修运河、下西洋、迁都、还有来年准备打的大仗!”

“可刚开始遇到陈羽的时候,我感觉这是天赐大明的祥瑞,这些事情让我看到了有生之年完成的希望。但今天,朕才突然察觉,这些千古功绩,朕还少做了一件事,一件能让朕死亡百年,能心安理得的载入青史、理直气壮的去见洪武帝的事。”

夏原吉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插话,心中却已隐约猜测出朱棣想要说的话。

朱棣顿了顿,沉声道:“天大地大,种田最大!”

“这是洪武帝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几个的话,无论是惩治贪官的严苛律法,还是其他利民政策,本质上都是为了使天下百姓种好田、吃饱饭。”

“洪武帝小时候有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所以对此深有感触,但‘种好田、吃饱饭’短短六个字,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古往今来,又有几位帝王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此时坐上皇位的是建文那个小王八蛋,他能做到这一点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夏原吉想了想,当即对着朱棣躬身认真的说道:

“不能,绝对不能!”

“自建文登基,江浙文官集团如日中天,文泰、黄子澄之流把持朝纲。这位新君一即位,不谋民生福祉,反倒频出偏袒士绅的政令,将文官地位抬至九重,却对农桑大计敷衍塞责。”

“所谓惠民之举,不过是减免江浙赋税的空架子,这般本末倒置,当真是荒唐至极!”

“这绝非因他年少懵懂,而是深居九重宫禁,早已不知稼穑艰难、百姓困苦。面对文官的花言巧语,他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终究沦为权臣手中的傀儡。”

“这般君主,如何担得起治国安邦的大任!”

朱棣点了点头,朗声说道:“那便是了!”

“朕刚开始的时候,虽体恤民生,但依旧大兴功绩,做的不够好,但现在有了陈兄弟的出谋划策,朕坚信能做到!”

“摊丁入亩,让百姓挣脱徭役枷锁;以白银宝钞定乾坤,斩断盘剥黑手;待土豆广植、化肥普及,再辅以商路补贴,百姓既能饱腹,更能鼓了钱袋。”

“徭役之重、盘剥之狠、生计之艰,这压在百姓肩头的三座大山,朕必亲手掀翻!到那时,即便在九泉之下见了父皇,朕也能昂首挺胸!青史纵有万千评说,朕也要在史笔上刻下 —— 永乐一朝坐江山,只为天下人活得像个人!”

夏原吉喉头几不可察地颤动,素来沉稳的面容泛起潮红,他深深吸气,肃穆道:“陛下以苍生为念,实乃社稷之幸、黎民之福!臣虽驽钝,亦愿肝脑涂地!”

这绝非逢迎之语。

自建文年间起,他便在户部执掌钱粮,亲历新帝推行新政,目睹江浙赋税乱象丛生、民生凋敝。

而今立于永乐朝堂,见陛下开疆拓土却不忘恤民,改革旧制而心系苍生。

两相对比,一个空有治国之志却无治国之能,一个既有雄才大略又懂民生疾苦。

高下立判!

…………………………

龙虎山。

云雾缭绕,仿若仙境。

山峰巍峨耸立,似龙腾虎跃,又若利剑直插云霄。

山间古树参天,枝叶繁茂,遮蔽了大部分阳光,只留得斑驳光影洒在蜿蜒的石阶之上。

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添山林幽静。

山路上,

十多名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步伐整齐而有力地朝着道馆走去。

队伍由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带领。

他神情冷峻,隐隐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所过之处,惊起林间飞鸟。

在群山环抱之中,一座气势恢宏的道观拔地而起。

道观内,

香火袅袅。

隐约可见三清神像庄严肃穆。

此时,

正一教第四十三代龙虎山天师——张宇初,正端坐在道馆深处的静室之中。

他身着一袭素色道袍,鹤发童颜,身材微胖……两百多斤左右,手持拂尘,双目微闭,似在参透天地玄机。

下一刻,

一位道童急匆匆的走进来了,禀告道:

“天师,朝廷锦衣指挥使纪纲求见。”

话落,

张宇初身上的仙风道骨赫然消失不见,转而是脸颊似乎是因为恐惧害怕的轻轻抽搐。

他脸色难看的站起身来,小腿轻微的颤抖着,险些一个没站稳,跪倒在自己徒孙面前。

这其实不怪他,而是大明皇室带给他的印象实在不好。

明朝洪武年间,张宇初身为正一教第四十三代天师,入京朝觐明太祖朱元璋。

看到张宇初‘天师’的头衔,朱元璋眉头一皱,心下不悦。

询问道:

“天岂有师乎?”

皇帝不过天子,道士能称为天师吗?

吓的张宇初连夜改天师之名。

最终朱元璋颁布皇命:

敕命‘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

天师之名传承千年,在道教内部和民间,依然以‘天师’称呼道教正一教主。

但老朱登基以来,杀伐果断,洪武四大案,随便拿出一件那可都是数万人的性命。

传承千年又如何?

张宇初身为龙虎山天师,主要职责并不是传道,而是将道通延续。

脸不脸在这方面,不值一提!

自那以后,龙虎山道通就不受洪武帝待见;又或者是大明境内的所有信仰,都不受洪武帝待见。

好不容易熬走了洪武帝,结果来了一个更狠的——永乐帝!

靖难那段时间,

他所在的龙虎山就在京师不远处,对于京师那边的状况也是实时关注。

靖难刚开始,他看着朝廷张贴出来的告示,说燕王在北平杀人不眨眼。

杀你一个也就算了,还动不动诛你九族!

民间以讹传讹更加离谱,说燕王凶神恶煞,是一顿能吃七八个小孩的恶鬼转世。

这些都是谣言,身为天师还是能保持着清晰头脑看待。

可等到了燕王打入京师的那一天,南京城内人头滚滚,诛九族者不在少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有一位狠人,相传被诛了十族!

洪武帝的诛九族套餐,好歹也是分几年完成。

你倒好,一次的业绩差不多就已经赶上了老子了。

真踏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怎一个狠字了得!

但话又说回来,

自打燕王登基成为永乐帝以后,又出现了新的舆论:

市井坊间皆传,能争善战的燕王殿下,以 ‘清君侧’之名挥师南下,只为拯救大明于危局之中,目前已经抵达他那忠诚的南京。

之前近乎被坐实的谣言,又跟一阵清风一样,来的快去的也快,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种舆论的快速转变,让张宇初更加确信,燕王不是一个善茬!

所以,这段时间他选择关闭山门,不问世事。

毕竟传承薄弱的道通,已经受不住风浪了。

但张宇初没想到,自己已带龙虎山不问世事,结果人家反倒自己找上门来了。

张宇初猛的一拍脑袋,心中懊悔。

彼你娘的!

永乐帝登基,自己忘记遣人过去表忠心了!

永乐帝这家伙摆明了就是局势稳定后,派锦衣卫秋后算账!

靠!

张宇初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走出去的,只感觉出累了,双腿已不是自己在操控。

“张天师?”

纪纲看着面前皮肤黝黑的小胖子,有些怀疑。

“纪大人,我在呢~”

张宇初僵硬的脸上,强行挤出一丝笑容。

这笑容说不上谄媚,却有些苦涩。

看的纪纲很是别扭,想要亲自演示一番。

纪纲清了清嗓子,表明了来意:

“陛下有旨,请龙虎山天师带着炼丹的家伙,前往京师。”

张宇初闻言心中咯噔一声,全身更是一个哆嗦。

炼丹?

谁不知道他们龙虎山炼丹是专业的!

可真是炼丹那就好了。

反正他是不相信自己此次前去只为炼丹!

毕竟,自秦始皇 ‘焚书坑儒’以来,道家虽隐于山林传道,却再未得皇室青眼,更遑论为帝王炼制仙丹。

今时今日突然宣召,哪里是什么恩宠,分明是龙潭虎穴!

看来,此次前去凶多吉少啊!

想到这,

张宇初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内心恐惧。

恐惧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担忧道家一脉断绝在自己手中。

洪武一朝被打压、建文一朝被打压、如今永乐一朝,好像不仅是打压那么简单。

造孽啊!

纪纲看着张宇初一副生离死别样子,心中咂舌。

平日里官员见了自己这副模样,能理解,因为对方一定是贪官;

可天师见到自己,为何也是这副模样?

罢了,

想不通,纪纲也不打算继续想了,催促道:

“给你一刻钟时间整理,随后立马跟我前往京师,不得延误!”

张宇初闻言,悬着的心,更加死了。

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