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286章 科举大爆发

三月,开春!

朱雄英在奉天偏见接见礼部尚书宋礼!

宋老头六十五岁了,一把年纪了,今日来见皇帝,是来辞官的。

明朝对官员退休是有明确规定的,洪武初年定为七十岁,后来到了洪武十三年改为六十岁,洪武二十三年又改成七十岁了。

这与开国缺官和后来那几场大案有关系!

到了永兴朝,朱雄英又给改了,古人本就寿命不长,七十岁退休,有些太晚了,而且人老成精了,本着无过就是功的心态,昏昏沉沉熬上几年,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家养老呢。

于是就改成了六十五岁退休,但不是到了年纪就能直接不干的,需要提前给皇帝打报告,特别是六部尚书这样的高官,皇帝同意了,你才能回家。

像这样的事情,朱雄英一般都会同意,干不动了,还为难人家干啥啊,用人哪能用到死啊。

“宋卿,朕准了,不过……”

朱雄英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会试即将举行,全国各地的学子都会齐聚京城,到时候还要你这个礼部尚书监考,晚走两个月吧!”

“是!”

宋礼拱手道:“臣分内之事,义不容辞,只是今年的考题,陛下看……”

朱雄英犹豫片刻,说道:“考时政吧!”

宋礼赶忙谏言道:“陛下,永兴一朝,历经数次大考,所考内容皆是时政。众多考生皆能猜到题目,从而提前准备……今年是否应当有所变化!”

朱雄英面色沉稳,微微一笑道:“无需如此,永兴已历经二十余载,文治武功,做的事情太多了,能将整个大明这二十六年的朝政大事融会贯通者,又有几人能做到……”

“科举……选拔的乃是能够辅佐朝政、治理地方的大才,若有人真能对朝廷大业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朕不介意破格擢升!”

朱雄英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而不是吟诗作对的大才子。

而且,治国之策,可不是提前准备就能想出来的。

……

春暖花开,历经永兴之治,如今的金陵比洪武朝时更加的繁华,各级官吏也更有规矩,起码没有官员敢正大光明的欺压百姓。

玄武湖的景致,鸡鸣寺的梵音,紫金山的雄伟,引得众人神往,尤其是那紫禁城中的奉天殿,更是天下士子心之所向。

国子监,贡院之内!

来往的学子川流不息,这些都是全国各地前来参加会试大考的学子,眼看距离考试还有些日子,许多学子相约着一起出行,领略金陵的繁华。

当然,更多人还是留在贡院内学习,毕竟大考马上开始了,三年就这一次,寒窗苦读,白首穷经,为了就是皇榜留名。

茶楼之内!

站在二楼,透过窗户,向北眺望,勉强可以看到那座模糊的奉天殿。

“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一位身穿青衫的年轻读书人感慨道:“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登堂入室!”

“陈兄,你可是乡试第一名,还怕进不了奉天殿啊!”

青衫士子谦虚说道:“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区区乡试第一,放在这会试之中,也不算什么,又何足道也!”

如今国泰民安,特别是新政推行后,不说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起码日子比以前好过数倍。

日子好过了,读书的人自然就多了,更何况还有朝廷设立的县学,府学,相当于义务教育,参加科举的人在永兴朝直接爆发了,比洪武朝多了数倍。

就拿乡试来说,往年富庶一些的地方,江南,江西等地,也就五六十人参加,如今能达到百人之多,全国加起来有足足有两千多人。

一般会试录取的人数在一百多人,但上一次的会试大考,录取了足足五百多名贡士,这还只是南榜,北榜也录取了三百多人,相当于同等人数的进士,还出了一个连中三元的李马。

一次科举就录取了八百多人,放在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恐怕来参加会试的都达不到这个人数。

录取的多,并不是标准降低了,而是水平整体提高了,这就意味着,如今的大明文道昌隆,乃是货真价实的永兴盛世。

科举竞争这么大,青衫学子一个乡试第一,这已经很厉害,可放在全国的学子之中,确实有点不够看了,而且乡试第一放在会试中,名列第三甲,甚至落榜,也大有人在。

并不是所有乡试第一的含金量都是一样的,青衫学子是他们那个地方的第一,可把他这个地方的第一放在别的地方,比如江西吉水,可能乡试就落榜了。

所以,这是没办法比较的!

青衫学子感慨道:“历经永兴之治,圣君的照拂,我北方学子赶了二十多年了,至今也没有追上南方学子!”

一旁茶座上,坐着一个身穿白色儒衫的中年,喝着茶水,悠悠说道:“几百年的割裂和分离,文化上的差距,不是几十年就能弥补的,当初要不是南北分榜,加上詹徽在江南杀了那么多士绅,北方早着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请大家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衫学子面沉似水,缓声道:“大丈夫当有鸿鹄之志,或为五鼎之食,或为五鼎之烹。詹徽大人求真务实,不事雕琢,实乃真大丈夫,大豪杰也,敢问我大明众臣,谁能似詹徽大人一般,敢于直面自身之暗影?”

茶馆内顿时鸦雀无声,詹徽虽然还活着,却早已没了势力,淡出了朝堂,南方的读书人阴阳他两句倒也不足为奇。

“说的好!”

另一位北方学子站出来附和道:“詹徽大人才是大明的肱骨之臣,国之栋梁,若能像詹老大人一样,登堂入室,上报君王,不负毕生所学,下安黎庶,为天下百姓做几件实事,即使死也无憾了,被世人骂两句又有何妨!”

詹徽……有人视他为人生楷模,崇拜不已,有人骂他是刽子手,唾弃至极。

“诸位!”

一位身穿蓝袍的年轻士子,起身出言道:“我辈读书人针砭时局朝政,已是犯禁,诽谤朝廷命官,那更是大罪,詹老大人功过自有定论,不是咱们这些后辈书生有资格评论的!”

“几位莫不是忘了当年的南北榜案?”

听到南北榜案,几人瞬间直冒冷汗,再也不敢再争论什么了。

几人言词之间大有争论南北之分,这是绝对的犯禁,要是锦衣卫在这,一个都跑不了,没说话的人都要跟着一起吃瓜落。

“多谢提醒!”

几人纷纷向蓝袍士子行礼感谢,问道:“这位贤弟,你也是参加会试的学子吧?”

蓝袍学子微微点头,已经起身,将手中的书合上,放进竹筐之中,准备背在身上离开此处。

“贤弟留步!”

青衫士子伸手按住竹筐,却不小心将里面的一幅画轴打落在桌子上。

画轴滚开,一幅文忠烈公的画像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喜欢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请大家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