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17章 以暴制暴

“浙江都司,涉事其中..?“

儘管在场眾人或多或少此前均是猜到了曹爽的心中所想,但当此等话语真的於正堂中炸响的时候,仍不禁有些目瞪口呆,乃至於手脚冰凉。

从古至今,人们在提及“官商勾结“的时候,往往最先被想到的便是那些在地方上享有绝对权力的“父母官“,也就是所谓的知县,知府等行政官员。

至於手中握有煊赫兵权的將领们,通常情况下都会被排除在这个范围之內,毕竟文武相轻乃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今大明在地方上乃是採取了“三权鼎立“的政策,布政使作为一个行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对地方上民生政务的绝对权力;按察使掌握刑罚之权,官职和权力虽然有所不足,但依旧是不可忽视的封疆大吏。

至於掌握整个行省军马大权的“都司指挥使“,虽然无权干涉百姓民生,但其平日办公的衙门也是设立在城中,而不是像寻常领兵的將领那般,需要常年坐镇军营,不准与地方上的官员百姓產生半点交集。

换句话说,燕王朱棣若是想要调兵用以围剿城中的富绅豪商,极有可能会受到杭州城中“浙江都司“的阻挠。

“浙江都司是谁?!“

眼神晦暗不定片刻,燕王朱棣慍怒的咆哮声便在驛馆中炸响,其眼眸深处涌现著恍然大悟过后的释然。

难怪城中的这些商人们如此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的压低价格,丝毫不担心自己调兵镇压,除了有那浙江布政使陈立为其撑腰之外,居然还有浙江都司从旁虎视眈眈。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一旦自己调兵镇压,无论能否如愿將那些商人们绳之以法,南京城中的御史言官们便会像嗅到腥味的猫一般,將各种各样的帽子扣在他的身上。

可是朝中的文武大臣们,经过“胡惟庸案“,“李善长案“等多轮清洗和震慑之后,真的还敢如此跳脱吗?

一时间,朱棣的思绪重新恍惚起来。

“是白令..“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潁国公傅友德缓缓落座,脸上露出了一抹追思之色,並眼神复杂的回应著朱棣的疑问。

二十余年前,朱元璋在南京紫禁城建国称帝之后便著手对麾下的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其中追隨其多年的“淮西武將“们大多被授予爵位封赏,一时间风光无限。

但除却这些“苦尽甘来“的勛贵们,朱元璋麾下还有不少早年间能征善战,后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居幕后的武將们。

对於这些忠心耿耿,且身体存在一定缺陷,不能继续领兵打仗的武將们,朱元璋便悉数將其派往各地卫所坐镇,担任指挥使的官职。

如此既让这些武將们继续发挥发热,又不至於被人詬病为“任人唯亲“,算是一举两得。

而浙江都司白令,便是早年间被朱元璋派往地方卫所,后来一步步升迁至掌握整个浙江行省兵马大权的都司指挥使。

“好一个忘本的白令..“

朱棣虽然不知晓这浙江都司“白令“的过往履歷,但也知晓此人在早年间必然是行伍出身,说不定还是朱元璋的贴身亲卫,曾替大明出生入死。

只可惜,此人显然已经遗忘了身为武將的骄傲,转而与那些生性逐利的商人们开始同流合污。“孤这就派人回南京请旨。“

“將这杭州城中的乱臣贼子,一併诛杀。“

只片刻,燕王朱棣便是做出了决断,並杀气凛然的昂然道。

早知这浙江都司白令也成为了“乱臣贼子“的一分子,他便应该在在前两日传回南京的奏本中提上一嘴,让朱元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並提前派遣大军戒备。

如此他们便不用像现在这般投鼠忌器,任由城中的商人们肆意操控蚕丝和桑布的价格,而手足无措。

闻听此话,曹爽的眼眸中便是流露出一抹迟疑之色,瞧朱棣这咬牙切齿的模样,是篤定要“以暴制暴“了。

但此等方式会不会有些过於激进,导致城中的形势进一步失控?

正当曹爽犹豫不决的时候,潁国公傅友德就好似猜到其心中所想一般,適时打破了驛馆中的沉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殿下此举英明。“

言罢,也不待案牘后的朱棣有所反应,老成持重的潁国公傅友德便是扭头看向欲言又止的曹爽,並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抹肃然。

经过近些时日的相处,他也渐渐察觉到曹爽的弱势所在。

正如当初的朱元璋所说,眼前的曹爽虽是才学惊人,诸多“荒诞“的观点更是让人嘆为观止,但其终究年纪尚浅,身份有限,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十分有限。

要是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位曹先生之所以迟迟不愿意燕王殿下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掉杭州城中的暗流涌动,便是担忧此举会导致城中进一步失控。

一旦这些近乎於垄断城中织造业的商人们伏法,城中围绕著丝绸展开的贸易便会在一段时间內出现真空,导致本就是依託市场需求和存在的蚕丝和桑布,变得毫无价值可言。

如此一来,城中以此为生的农户和织工们便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难以餬口为生。

但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假若他们此次无法对城中的“乱臣贼子“们斩草除根,未来必定遭遇更多的麻烦。

届时,將更加难以解决,而且遭受波及的织工百姓们远不止这杭州府一地。

两害取其轻,即便知晓“以暴制暴“会对杭州城的百姓们造成一定影响,但也必须硬著头皮去施行。

如此才符合朝廷的长远利益。

“殿下所言甚是。“

在得到了潁国公傅友德的“提醒“之后,曹爽也迅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转而轻轻頷首附和。

或许在朱棣和傅友德这等常年身居高位的人眼中,自己的犹豫不决反倒是有些多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