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84章 养蚕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184章 养蚕

作者:柯久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28 10:26:30 来源:抖音小说网

“先生,此话怎讲?“

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心中震惊到无以復加的朱元璋终是反应了过来,哆哆嗦嗦的询问道。

要是民风彪悍,远离帝国中枢数千里之外的西南边陲,当地的百姓们生活困苦倒也罢了,但这江浙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以富庶见长,更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

此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下,浙东的百姓们岂会没有活路?

“因为天子为浙东地区定下的高额赋税。“

迎著朱元璋恍然的眼神,曹爽微微提高了嗓音,简洁明白了的道出了隱匿於水面之下的“暗流“。

“不可能..“

闻听此话,一向对曹爽推崇备至的朱元璋却是罕见的露出了不满之色,甚至有些粗暴的反驳道。

浙东乃是鱼米之乡,赋税比北方的“山河四省“有所提高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些增长的赋税绝不会成为压倒浙东百姓的稻草,甚至达到令其没有活路的程度。

曹爽此话,有些危言耸听了。

“不可能吗?“望著情绪有些激动的朱元璋,曹爽倒也没有太多意外,毕竟在原本的歷史上,得益於还算清明的吏治,以及连年的风调雨顺,浙东等地的百姓们一直维持著表面上的“和平安寧“,没有“暴雷“。

但这“不堪一击“的和平景象,却不是他坐视大明商税漏洞百出,而无动於衷的理由。

“咳咳,“正当曹爽准备为朱元璋“指点迷津“的时候,在其眼中理应不熟悉朝廷“內政“的燕王朱棣却像是恍然大悟般开口:“父..老爷子,这事您还真是错怪曹先生了。“

“浙东等地的赋税,確实有些不太一样..“

嗯?

此话一出,朱元璋身上原本有些犀利的气势顿时一滯,其炯炯有神的双眸也是下意识的看向朱棣,並且闪过了一抹狐疑。

人心隔肚皮,若是曹爽的一面之词,他或许还不会將其放在心上,甚至还会嗤之以鼻;但眼前的朱棣可是被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培养,並且委以重任的嫡子,说话的分量自然也不一样。

“老爷子,您莫不是忘了?“知子莫若父,瞧著朱元璋脸上那欲言又止的神情,燕王朱棣便是主动开口解释道:“洪武元年,陛下下旨分封诸王,咱家老五朱橚便被封为吴王,封地为浙江杭州府。“

“但因杭州乃是我大明的税收重地,陛下担心將其作为老五封地,会直接影响到朝廷的財政收入,故將其改封为周王,封地定为河南开封府。“

一句惊醒梦中人。

经过朱棣的“提醒“之后,人老多忘事的朱元璋猛然回想起被他遗忘在脑海深处的一桩“陈年旧事“。

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他在洪武元年册封诸王的时候,对自己和结髮妻子马皇后诞下的“嫡子“,可谓是呈现出了不加掩饰的偏袒。

其中嫡长子朱標被册封为“太子“,直接明確其储君的地位,次子朱樉则是被授予了王爵中最为尊贵的“亲王“,封地也是赫赫有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府。

三子朱棡被册封为“晋王“,封地定在山西太原府,扼守北方之门户,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为前元首都。

至於五子朱橚,作为年纪最小的嫡子,直接被自己授予了尚未建国称帝时的“吴王“爵位,封地为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杭州府。

彼时的时候,无论是他,亦或者满朝文武,均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毕竟父母疼爱妻儿乃是人之常情,杭州府虽是富庶,但相比较手握重兵的秦晋燕三王而言,却也不算什么。

只是隨著时间的流逝,及至吴王朱橚即將就藩杭州府,他准备命令有司官员,提前修建王府的时候,却是被当时杭州知府的一封奏本给嚇到了。原因无他,洪武十三年,杭州府向朝廷缴纳的“赋税“竟是比与其齐名的苏州府高出了五成不止,远远超过同样以富庶而闻名的常州府,扬州府,淮安府等地。

考虑到杭州府在朝廷的税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方才“忍痛“將吴王朱橚改封为“周王“,令其就藩河南开封府。

自此之后,他再未动过將皇子封地定在南方的念头,以免影响到中枢朝廷的財政税收。

“燕王殿下的意思是,杭州府的赋税远高於南方其余府县?“定了定心神之后,颇有些云里雾里的朱元璋便是有些迷茫的询问道。

按理来说,地方上收取的赋税多应该是一件好事才对,毕竟唯有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有能力缴纳更多的赋税才是。

此情此景,怎么看也不像曹爽口中的“百姓没有活路“。

“额,您还是听先生怎么说吧。“挠了挠头之后,对此一知半解的燕王朱棣便是悻悻的坐回了之前的位置,不敢继续卖弄风骚。

事实上,他之所以还记得这桩陈年旧事,皆是因为朱橚当年在知晓自己被改封为周王的时候,三天两头便跑去向他发牢骚,惹得他不胜其烦。

“老爷子恐怕有所不知,浙东等地因为张士诚的原因,导致陛下在建国称帝之后屡次提高其赋税,使得浙东百姓每年缴纳的田税,乃是周边府县的两倍不止。“

“此等高额的赋税意味著什么,以您老人家的见识和阅歷,应该比我清楚吧..“

嘶。

顷刻间,倒吸凉气的声音便是在书房中响起,当知晓浙东百姓们的田税乃是周边府县两倍不止的时候,哪怕朱元璋早已练就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也不禁有些手脚冰凉。

两倍的赋税!

要知晓,即便是在前元朝政昏聵,色目人横徵暴敛的时候,也从未敢收取如此夸张的赋税。

虽说他到是记得,他这些年因为憎恶浙东百姓们私下设立“张王庙“,暗中怀念供奉张士诚,以及不满浙江士子恃才傲物,陆陆续续提高了几次浙东的赋税,但没想到会如此夸张啊。

待到知晓了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之后,朱元璋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心中感慨不已。

难怪曹爽会说浙东等地的百姓们没有活路,假若他是浙东的百姓们,恐怕早就揭竿起义了。

哎,不对!

朱元璋终究是微末出身的平民皇帝,深知百姓生活之疾苦,瞬间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假若浙东的百姓们真的被沉重的赋税所压迫,恐怕早就不堪重负,乃至於杀官造反了,但他这些年,却是从未听说过浙东等地有“叛乱“发生。

不仅如此,杭州府向朝廷缴纳的赋税甚至连年增长,当地的官员们也连年上表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这其中,究竟存在著怎样不为人知的隱患?

“先生,您就直说了吧。“

“浙东等地的百姓们,究竟靠什么生活?!“

正当朱元璋打算“刨根问底“的事后,一旁的燕王朱棣却是率先出声,脸上的表情很是急切。

“养蚕。“

幽静的书房中,曹爽清冷的声音好似拥有某种魔力,猛然在朱元璋和朱棣的耳畔旁响起,並且悠悠迴荡,经久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