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80章 商税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180章 商税

作者:柯久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28 10:26:30 来源:抖音小说网

真金不怕火炼。

儘管曹爽此前从未与曹国公李景隆產生过半点交集,但当其知晓李景隆主动辞去了身上的军权,並被朱元璋册封为“主使“,不日便將率领使团回访日本倭国的时候,仍是有些目瞪口呆。

毕竟李景隆在原本歷史上的“功绩“实在是太过於抢眼,以至於达到了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

毫不夸张的说,假若不是李景隆“屡战屡败“,而后又主动打开南京城门,迎燕王朱棣入京,或许“靖难之役“只是一场在史书上屡见不鲜,由宗室藩王发起,而后被中枢镇压的叛乱,毫无特殊可言。

正因如此,在燕王朱棣“靖难成功“,於南京称帝之后,被建文帝委以重任的曹国公李景隆得以摇身一变,成为“靖难“第一功臣。

...

...

“殿下的意思是,陛下將探明倭国虚实的重任交到了曹国公的手上?“

燕王府的书房中,曹爽在起身谢过了內侍马和之后,转而有些错愕的涩声道,脸上流露出一抹意外的神色。

当真是“举贤不避亲“,这曹国公李景隆果然在朱元璋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否则何至於获此殊荣?

毕竟以如今的形势来衡量,出使日本倭国远没有想像中“危险“,甚至极有可能受到日本倭国高规格的迎接。

“先生可是觉得有所不妥?“瞧著曹爽欲言又止的神色,坐在案牘后的燕王朱棣便是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他之前便曾听自己的父皇提起过,眼前的曹爽似乎是对曹国公李景隆颇有微词,否则昔日北伐的时候,便是由李景隆单独领兵,而不是让他和定远侯王弼从旁“辅佐“。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那倒不是,“闻言,曹爽赶忙摇了摇头,隱去了脸上的意外之色。

他对“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刻板印象皆是来自於其在“靖难之役“的所作所为,但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或许这位自幼被养於深宫中的曹国公,天生便是適合干“外交“的人才吶。

“其实九江是有些真本事的,不像外间传闻般一事无成。“终究是自幼一同长大的“发小“,燕王朱棣还是忍不住为李景隆说起了好话。

他虽然常年在北平坐镇,但在私底下却也密切注视著南京城的各种动向,也曾听说过诸多有关於李景隆的“流言蜚语“。

作为自幼含著金汤匙出生的勛二代,李景隆虽然享受著各式各样的特权,但也一直生活在其父李文忠的阴影下。

生长於这个时代,大明的勛贵子弟们时常会被人与其父辈放在一起比较,而李景隆因为同时兼顾“勛贵“和“外戚“这两层身份,更是活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起初的时候,年幼无知的李景隆也希望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已,但残酷的事实却是证明,无论其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均被认为理所应当。

因为他是李文忠的儿子。

久而久之,李景隆便是逐渐有些“自暴自弃“,甚至於“摆烂“,不再愿意理会市井间的风言风语,转而心安理得的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殿下误会了,我对曹国公没有半点意见。“见燕王朱棣一脸认真,准备向自己陈述他和李景隆的幼时经歷,曹爽便是苦笑著摇头,再一次强调自己的態度。

他不过是一个侥倖穿越歷史长河的幸运儿罢了,如何敢在陌生的领域,对这个时代的顶级勛贵评头论足?

“既然如此,孤便放心了。“眼见得曹爽的表情不似做偽,燕王朱棣便是轻轻頷首,暂且將此事搁置。

一时间,书房中便是陷入了沉默,惹得在角落处伺候的马和屏气凝神,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殿下,“就在朱棣觉得气氛有些尷尬,准备出生打破的时候,曹爽却是突然开口,並且將话题重新带回到了之前的曹国公李景隆身上。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曹国公此次回访日本倭国的真正用意,恐怕是为了探明其国內银矿的虚实吧?“

此话一出,燕王朱棣本是黝黑的脸色涨红起来,神情也变得有些不太自然,颇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曹爽此前已经为大明提供了诸多“治国良策“,並且还帮助大明不费一兵一卒,便挫败了高丽权臣李成桂的阴谋,成功为大明夺回了上百万顷的土地,早已证明过自己的本事。

但现如今,他们在明知日本倭国內部確实存在银矿的基础上,依旧派遣使臣出访日本,以求“探明虚实“,摆明了不相信其一面之词。

站在曹爽的角度,此举確实会有些令人不適。

“咳咳,先生,您听我跟您解释,父皇也是为了更好衡量倭国的实力,以便筹备来年的远征。“或许是怕曹爽误会,乃至於心生不满,即便是在面对北元余孽的时候,也能够面不改色的燕王朱棣竟是变得有些紧张,说起话来也磕磕绊绊。

“殿下您又误会了,“见朱棣如此紧张,曹爽先是一愣,隨即便连忙摆手,將藏在自己心中多时的问题拋了出来:“我是想问,隨著日本倭国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我大明,中断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必將重新焕发生机。“

“届时,承载著无数財富的海上贸易也將隨之而来。“

“此等情况下,我大明是不是要酌情提高一下商税?“

或许是没有料到曹爽竟会突然提及號称国家命脉的“税收“,无论是身上流淌著朱家血脉,未来极有可能染指储君之位的燕王朱棣,亦或者恪守己身,谨言慎行的內侍马和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喉咙上下耸动不已。

虽然大明重农抑商,朝廷每年岁收的九成以上皆是来自於“田税“,商税的占比极其有限,但依旧是一个不容小覷的数目,涉及到无数人的生计。

眼前的曹先生这是想起来什么了,突然想起来整顿商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